蔡琰便自告奮勇,跟在金良身邊,監督金良每天練字,每當金良想偷懶,蔡琰便代表父親,要用戒尺打金良的手心,金良哪裏肯讓蔡琰得逞,便硬著頭皮寫下去,時間久了,還真練就出一手好字,而且熟能生巧,勉強也能在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詩人這類的讚譽後麵添上一筆書法家的美譽。
甄薑看了金良信裏那滾燙的情話,好生甜蜜,便乖乖待在家裏,翹首盼望金良的到來,她相信母親見了金良一定會很欣賞他的,到時候金良便可以名正言順把她迎娶。
金良先在壺關會見了老朋友張楊。
張楊因為是呂布的老朋友,之前在丁原麾下的位置又高過呂布,所以雖然跟呂布關係很好,所以並不奉金良為主公,金良也不勉強張楊,畢竟呂布之死多少也是跟自己有關。暫時維持同盟關係也挺好的。
張楊是武猛都尉出身,武藝不凡,應在張遼之下,魏續之上,但他人卻長得甚是清俊斯文,人如其表,溫文爾雅,最讓金良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待下屬十分寬仁,無論下屬犯下什麽錯誤,他都能原諒。就在金良和張楊的會麵間,金良多次聽到張楊部將在下麵的竊竊私語聲,張楊並不製止,反而笑道:“我這些部下先前未曾見過賢霆,所以才有如此好奇!”
金良不禁搖搖頭,在他的中央軍中,大家一起討論軍情自然是十分踴躍,但在這樣的禮儀場合,下屬將領一定是肅靜無聲,做主公還是有有一些威儀才能服眾。就在金良會見張楊的過程中,張楊的部將楊醜一臉狼狽地跑來稟告。說自己領兵征討太行山賊陶升,陶升部非常狡猾,楊醜進剿不利。二千人馬折損了一千多。
金良仔細一問,那個陶升手底下隻有一千兩百多人。是楊醜輕敵,誤中陶升的伏擊,對待這樣因為輕敵而導致的戰敗,在金良軍中輕則杖責八十、降軍職軍銜,重則斬首示眾。
可張楊隻是輕輕擺擺手:“是陶升賊子狡猾,非你之錯,下去吧!”
金良清清楚楚地看到楊醜聽到張楊寬恕他的時候臉上浮現出的“果然如此”的輕蔑神情,金良這才明白為什麽郭嘉說自己對待下屬太過寬仁不但不會贏得他們的好感反倒會被他們看輕。
金良便把這話明明白白地告訴張楊張稚叔:“稚叔。你剛才如此寬恕楊醜,實在是不應該,對待下屬太過寬仁,不但不會贏得他們的好感,反倒讓他們看輕你,賞罰要分明,不能光賞而不是不罰。”
張楊卻輕描淡寫地擺擺手:“楊醜是我新近招撫的太行山賊,他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我相信,我對他好一些。他也會對我忠誠的,所謂投桃報李嘛,我一向不主張對部下太過嚴苛。”
金良無奈地搖搖頭。難道他能告訴張楊,你在曆史上就是被這個楊醜砍了腦袋送給曹操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張楊已經三十多歲了,除非遭遇部下背叛,否則不會因為金良幾句勸諫便學會賞罰分明、律下從嚴的,可一旦遭遇部下背叛,便又可能把自己的腦袋丟掉。
出了壺關,金良便目視郭嘉:“剛才你看到了嗎?張楊再這樣放任下去,我怕他有性命之尤!”
郭嘉嘿嘿一笑道:“主公。您無須擔心,張楊有您這樣的好友。他那些部將是不敢造次的。”
金良搖搖頭:“可不能把張楊生還的希望寄托在這些蠢人對我的畏懼上,奉孝。趕緊派幾個人安插在張楊軍中,安插在楊醜的左右,一旦他有任何異動,就把他斬殺掉!”
郭嘉見金良臉色非常嚴肅,不敢怠慢,連忙安排下去。
因為在白波穀俘虜了匈奴人很多戰馬,所以金良現在帶領的兩千飛虎軍全是一人兩騎,行進速度很快,兩日後便到了常山郡真定縣。
金良急於見到甄薑,便策動赤兔馬,想要越過真定縣,快些到達中山郡無極縣,卻被郭嘉攔住:“主公,我們已經趕了一天的路了,人困馬乏,不如在這常山郡真定縣城暫住一晚,明日再啟程前往無極。”
金良驚問道:“你是這是哪裏?!”
郭嘉望著金良驚喜交加的表情,甚是迷惑不解:“主公,這裏確是常山郡治所真定城!”
金良抑製不住內心的歡喜:“常山郡真定縣有一人名叫趙雲,字子龍,文武雙全,他的龍膽亮銀槍更是一絕,十分精妙,能攻善守,可堪與我一敵!我原本想著有機會親來征召,卻不想其師不準藝為成下山,一直不得見。既然這次有緣路經此地,我一定要把趙雲招致麾下不可!”
金良身後的典韋典惡來聽主公如此推許趙雲,心裏不禁湧起十分好勝之心。
金良想要得到趙雲這員大將並不隻是他出色的武藝,更在於他有極強的大局觀和政治眼光,這是五虎將其他幾位所嚴重缺乏的,若是關羽有趙雲的政治眼光大局觀,想必也不會丟了荊州。
此外趙雲的用兵能力並不是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麽不堪隻配做個保鏢,他在漢水之戰擺出空營計,顯示出他雷霆起於側而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的非凡鎮定,“為將之道,當先治心”,以此觀之,趙雲若得機會獨領一軍,他的功績絕對不亞於關羽、張飛,甚至遠勝之,怎奈劉備那廝一直把趙雲留在身邊做親衛統領,幾乎沒給趙雲獨當一麵的機會,趙雲也得不到鍛煉,所以空有斬將之名,無有破軍之功。
這一次,趙雲若肯跟隨金良,金良絕對會給他充分的鍛煉和發揮能力的機會,會讓他成為不亞於張遼、徐晃這樣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
金良趕緊派人到處打探,趙雲趙子龍住在真定縣的什麽地方。
不多時,便有人前來傳報,趙雲家住在真定縣以西二十裏常山腳下的趙家村。
常山,便是日後的恒山。始於陰山,橫跨塞外,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遠遠看到常山的壯麗風光,再看看常山腳下的奔騰滂沱的滹沱河,不禁神往,隻有這樣的山水才能造就出趙雲那樣的英雄。
等金良領兵趕到趙家莊的時候。遠遠看到弄弄滾煙騰空而起,激烈的喊殺聲和慘叫聲也隨風傳到耳中。
金良暗叫不好,連忙領飛虎軍快馬加鞭往趙家村趕去。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雲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麽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見趙雲,奇之,深加接納。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舍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二人同床眠臥。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餘部,袁紹並不知道此事。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隨他至荊州。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派夏侯惇、於禁等領軍進攻劉備,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以伏兵計擊破曹軍,趙雲於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而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於是向劉備求情,免夏侯蘭一死。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劉備用他為軍正。趙雲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趙雲謹慎、明智的處事態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兵敗,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此時情勢危急,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向南逃逸,而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當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便稟報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果然,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
此戰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範,兼任桂陽太守。趙範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姿色貌美,趙範想將她許配給趙雲。但是趙雲不同意,推辭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範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範果然藉機逃走,而趙雲則毫無牽涉。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在平定荊南四郡,又得到原屬劉表的部曲萬人之後,劉備成為荊州牧,聲勢漸大,孫權建議雙方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曉後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並成功奪回劉禪。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進攻劉璋,並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等率軍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在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隻像匈奴隻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采納了趙雲的建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劉備聽從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進攻漢中,漢中守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三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並運送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趙雲於是授予黃忠兵力去取北山。但是黃忠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趙雲便帶著數十騎出了營寨,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軍,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剛與敵人交手,曹操的大軍已來到麵前。聲勢逼人。趙雲便一次又一次地突擊曹軍陣列,且戰且退。曹軍散而複合。趙雲突圍而出並退入漢軍的營寨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此時曹軍已追至漢軍的營寨前,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要閉門拒守。趙雲進入大營之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漢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於是設宴歡慶直到黃昏,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占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遊以討伐逆賊,那麽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東征大軍敗於夷陵,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趙雲進軍至永安,而吳軍已退。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永安宮。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隨諸葛亮轉駐漢中。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穀道出兵,並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穀,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穀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鄧芝由於兵弱敵強,失利於箕穀,而趙雲隨即聚攏部隊,固守箕穀,沒有造成大損。部隊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戰場,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舉動失宜,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諸葛亮隻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一說是減少俸祿)。蜀軍退兵時,諸葛亮曾問:“街亭退兵時,我軍編製皆混亂成一團,箕穀退兵,編製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資沒有遺失,人員編製整齊。”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麽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詔說:“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大將軍薑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遝中追隨薑維時戰死沙場。>
趙家村這裏靠近常山,常山又跟太行山接壤,山賊流寇甚多,所以這一帶並沒有什麽世家大族,而是一些窮哈哈的山民和一些寒庶地主罷了,趙家村的寨牆是用常山上的石頭砌成,寨門卻是木門,輕易地就被山賊攻破,村民的房屋亦是山石為牆,但房頂確實鋪著茅草,那些山賊點燃了幾個房屋的屋頂,想震懾這些山民乖乖交出糧食。(未完待續)
甄薑看了金良信裏那滾燙的情話,好生甜蜜,便乖乖待在家裏,翹首盼望金良的到來,她相信母親見了金良一定會很欣賞他的,到時候金良便可以名正言順把她迎娶。
金良先在壺關會見了老朋友張楊。
張楊因為是呂布的老朋友,之前在丁原麾下的位置又高過呂布,所以雖然跟呂布關係很好,所以並不奉金良為主公,金良也不勉強張楊,畢竟呂布之死多少也是跟自己有關。暫時維持同盟關係也挺好的。
張楊是武猛都尉出身,武藝不凡,應在張遼之下,魏續之上,但他人卻長得甚是清俊斯文,人如其表,溫文爾雅,最讓金良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待下屬十分寬仁,無論下屬犯下什麽錯誤,他都能原諒。就在金良和張楊的會麵間,金良多次聽到張楊部將在下麵的竊竊私語聲,張楊並不製止,反而笑道:“我這些部下先前未曾見過賢霆,所以才有如此好奇!”
金良不禁搖搖頭,在他的中央軍中,大家一起討論軍情自然是十分踴躍,但在這樣的禮儀場合,下屬將領一定是肅靜無聲,做主公還是有有一些威儀才能服眾。就在金良會見張楊的過程中,張楊的部將楊醜一臉狼狽地跑來稟告。說自己領兵征討太行山賊陶升,陶升部非常狡猾,楊醜進剿不利。二千人馬折損了一千多。
金良仔細一問,那個陶升手底下隻有一千兩百多人。是楊醜輕敵,誤中陶升的伏擊,對待這樣因為輕敵而導致的戰敗,在金良軍中輕則杖責八十、降軍職軍銜,重則斬首示眾。
可張楊隻是輕輕擺擺手:“是陶升賊子狡猾,非你之錯,下去吧!”
金良清清楚楚地看到楊醜聽到張楊寬恕他的時候臉上浮現出的“果然如此”的輕蔑神情,金良這才明白為什麽郭嘉說自己對待下屬太過寬仁不但不會贏得他們的好感反倒會被他們看輕。
金良便把這話明明白白地告訴張楊張稚叔:“稚叔。你剛才如此寬恕楊醜,實在是不應該,對待下屬太過寬仁,不但不會贏得他們的好感,反倒讓他們看輕你,賞罰要分明,不能光賞而不是不罰。”
張楊卻輕描淡寫地擺擺手:“楊醜是我新近招撫的太行山賊,他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我相信,我對他好一些。他也會對我忠誠的,所謂投桃報李嘛,我一向不主張對部下太過嚴苛。”
金良無奈地搖搖頭。難道他能告訴張楊,你在曆史上就是被這個楊醜砍了腦袋送給曹操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張楊已經三十多歲了,除非遭遇部下背叛,否則不會因為金良幾句勸諫便學會賞罰分明、律下從嚴的,可一旦遭遇部下背叛,便又可能把自己的腦袋丟掉。
出了壺關,金良便目視郭嘉:“剛才你看到了嗎?張楊再這樣放任下去,我怕他有性命之尤!”
郭嘉嘿嘿一笑道:“主公。您無須擔心,張楊有您這樣的好友。他那些部將是不敢造次的。”
金良搖搖頭:“可不能把張楊生還的希望寄托在這些蠢人對我的畏懼上,奉孝。趕緊派幾個人安插在張楊軍中,安插在楊醜的左右,一旦他有任何異動,就把他斬殺掉!”
郭嘉見金良臉色非常嚴肅,不敢怠慢,連忙安排下去。
因為在白波穀俘虜了匈奴人很多戰馬,所以金良現在帶領的兩千飛虎軍全是一人兩騎,行進速度很快,兩日後便到了常山郡真定縣。
金良急於見到甄薑,便策動赤兔馬,想要越過真定縣,快些到達中山郡無極縣,卻被郭嘉攔住:“主公,我們已經趕了一天的路了,人困馬乏,不如在這常山郡真定縣城暫住一晚,明日再啟程前往無極。”
金良驚問道:“你是這是哪裏?!”
郭嘉望著金良驚喜交加的表情,甚是迷惑不解:“主公,這裏確是常山郡治所真定城!”
金良抑製不住內心的歡喜:“常山郡真定縣有一人名叫趙雲,字子龍,文武雙全,他的龍膽亮銀槍更是一絕,十分精妙,能攻善守,可堪與我一敵!我原本想著有機會親來征召,卻不想其師不準藝為成下山,一直不得見。既然這次有緣路經此地,我一定要把趙雲招致麾下不可!”
金良身後的典韋典惡來聽主公如此推許趙雲,心裏不禁湧起十分好勝之心。
金良想要得到趙雲這員大將並不隻是他出色的武藝,更在於他有極強的大局觀和政治眼光,這是五虎將其他幾位所嚴重缺乏的,若是關羽有趙雲的政治眼光大局觀,想必也不會丟了荊州。
此外趙雲的用兵能力並不是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麽不堪隻配做個保鏢,他在漢水之戰擺出空營計,顯示出他雷霆起於側而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的非凡鎮定,“為將之道,當先治心”,以此觀之,趙雲若得機會獨領一軍,他的功績絕對不亞於關羽、張飛,甚至遠勝之,怎奈劉備那廝一直把趙雲留在身邊做親衛統領,幾乎沒給趙雲獨當一麵的機會,趙雲也得不到鍛煉,所以空有斬將之名,無有破軍之功。
這一次,趙雲若肯跟隨金良,金良絕對會給他充分的鍛煉和發揮能力的機會,會讓他成為不亞於張遼、徐晃這樣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
金良趕緊派人到處打探,趙雲趙子龍住在真定縣的什麽地方。
不多時,便有人前來傳報,趙雲家住在真定縣以西二十裏常山腳下的趙家村。
常山,便是日後的恒山。始於陰山,橫跨塞外,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遠遠看到常山的壯麗風光,再看看常山腳下的奔騰滂沱的滹沱河,不禁神往,隻有這樣的山水才能造就出趙雲那樣的英雄。
等金良領兵趕到趙家莊的時候。遠遠看到弄弄滾煙騰空而起,激烈的喊殺聲和慘叫聲也隨風傳到耳中。
金良暗叫不好,連忙領飛虎軍快馬加鞭往趙家村趕去。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雲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麽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見趙雲,奇之,深加接納。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舍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二人同床眠臥。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餘部,袁紹並不知道此事。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隨他至荊州。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派夏侯惇、於禁等領軍進攻劉備,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以伏兵計擊破曹軍,趙雲於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而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於是向劉備求情,免夏侯蘭一死。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劉備用他為軍正。趙雲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趙雲謹慎、明智的處事態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兵敗,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此時情勢危急,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向南逃逸,而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當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便稟報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果然,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
此戰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範,兼任桂陽太守。趙範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姿色貌美,趙範想將她許配給趙雲。但是趙雲不同意,推辭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範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範果然藉機逃走,而趙雲則毫無牽涉。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在平定荊南四郡,又得到原屬劉表的部曲萬人之後,劉備成為荊州牧,聲勢漸大,孫權建議雙方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曉後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並成功奪回劉禪。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進攻劉璋,並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等率軍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在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隻像匈奴隻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采納了趙雲的建議。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劉備聽從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進攻漢中,漢中守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三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並運送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趙雲於是授予黃忠兵力去取北山。但是黃忠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趙雲便帶著數十騎出了營寨,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軍,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剛與敵人交手,曹操的大軍已來到麵前。聲勢逼人。趙雲便一次又一次地突擊曹軍陣列,且戰且退。曹軍散而複合。趙雲突圍而出並退入漢軍的營寨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此時曹軍已追至漢軍的營寨前,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要閉門拒守。趙雲進入大營之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漢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於是設宴歡慶直到黃昏,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占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遊以討伐逆賊,那麽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東征大軍敗於夷陵,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趙雲進軍至永安,而吳軍已退。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永安宮。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隨諸葛亮轉駐漢中。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穀道出兵,並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穀,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穀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鄧芝由於兵弱敵強,失利於箕穀,而趙雲隨即聚攏部隊,固守箕穀,沒有造成大損。部隊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戰場,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舉動失宜,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諸葛亮隻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一說是減少俸祿)。蜀軍退兵時,諸葛亮曾問:“街亭退兵時,我軍編製皆混亂成一團,箕穀退兵,編製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資沒有遺失,人員編製整齊。”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麽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詔說:“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大將軍薑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遝中追隨薑維時戰死沙場。>
趙家村這裏靠近常山,常山又跟太行山接壤,山賊流寇甚多,所以這一帶並沒有什麽世家大族,而是一些窮哈哈的山民和一些寒庶地主罷了,趙家村的寨牆是用常山上的石頭砌成,寨門卻是木門,輕易地就被山賊攻破,村民的房屋亦是山石為牆,但房頂確實鋪著茅草,那些山賊點燃了幾個房屋的屋頂,想震懾這些山民乖乖交出糧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