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呂範前來傳報:“呂岱到了!”


    因為迎接的是未來的義弟,金良便帶著全家老小出城相迎。


    金良一邊策馬向南城門外走去。一邊問呂範:“子衡。你那三百門客怎麽安置的?”


    呂範道:“大哥,之前鄭泰濫用門客搞得他丟官罷職,我吸取這個教訓,並沒有把這些家夥塞到地方衙門,而是讓中央軍各個部門到我那裏挑人,郭奉孝的軍情部從裏麵選了五十多個,分別安插在那三大情報組織裏,董昭的軍政部選了八十多個,先放在宣撫營裏。三個月後他們將分派到下麵的營隊裏做參軍,鄭渾的軍備部選了二十多個,安排在軍備部的工場裏,韓浩的軍需部也弄走了十多個去做各級的軍需官,還有二十多個被主公的統帥部征走了。先放在教導營裏,三個月後他們將分派到下麵的營隊裏做主將,剩下的則都被我留在憲兵隊伍裏。”


    金良本來是想把軍備這一塊列為一個司放在軍需部裏麵。轉念想了一下後世的總後勤部和總裝備部為什麽要分列出來,說明軍需和軍備是同樣重要的,不能合二為一,金良便把軍械司摘出來,擴大權限,把鄭渾任命為軍備部的都督,負責所有武器、盔甲、馬匹、攻城器械等軍事裝備的一係列事宜,金良已經將高橋馬鞍、雙馬鐙、馬蹄鐵這騎兵三寶交給鄭渾去打造,等金良麾下騎兵過十萬的時候就大規模啟用。


    郭嘉策馬跟在一旁,聽呂範這麽一說,郭嘉臉上促狹一笑道:“衡,你的勢力一下鋪得挺大的嘛,你的門客將來是不是要遍布中央軍的各個部門,跟那汝南袁氏有一拚啊,門生故吏遍布中央?!”


    呂範知道郭嘉是在調笑他的同時,幫助他來降低金良心中的忌憚,便哈哈笑道:“郭奉孝,你個浪,休得浪言****地在主公麵前說我壞話,難道你不清楚,我那三百門客大部分都要被你們中情司發展為間諜了?我看反倒是你郭奉孝的手下遍布中央軍各部呢?”


    金良看他們兩人嬉鬧時聲調頗高,連忙低聲製止道:“衡,奉孝,中央軍軍務院軍情部下麵隻有軍事情報司一個部門,沒有什麽中央情報司和暗香司,你們可要明白!”


    呂範和郭嘉知道金良想把中央情報司和暗香司設成兩個不被世人知曉的秘密情報組織,一是防止內部人員被監控的心裏反彈,二是為了防止內部別有用心之輩的‘精’惕。


    呂範和郭嘉點點頭,遂把話題扯向別的地方,此後再也不提這兩個組織。


    當呂岱站在金良麵前,金良還是十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一個麵‘色’黝黑、一臉愁苦活像一個漁網破掉的漁夫一樣的家夥,竟然是曆史上那個活到九十六歲,榮任東吳大司馬的呂岱。


    金良看到呂岱身後那個骨瘦如柴的五歲男童和那個麵有菜‘色’的瘦弱女,他相信了曆史上的記載,說呂岱廉潔奉公,初任交州刺史時,曆年未能瞻顧家用,妻兒貧乏。


    金良疾步走上前,伸出大手道:“定公賢弟,你真的來了!你千裏來投,實在讓愚兄感動之至!”


    呂岱之前已經知道金良推行出一個握手禮,據說握手禮非常能夠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的尊敬和熱情,據說金良隻對他欣賞的人會伸手,呂岱受寵若驚,大步流星,上前緊緊握住金良的手:“賢兄,小弟久仰賢兄大名,隻是一直不得相見,幸得兄長抬愛,召我入宗,我便星夜趕程,前來襄陽。”


    金良看了看呂岱身後的婦人和男童,笑問道:“莫非這是我家弟妹與侄兒?”


    呂岱牽過那婦人和男童:“這是我家拙荊鄭氏,這是我家凱兒。”


    鄭氏深施一禮:“賤妾見過大將軍。”金良現在高的官銜便是征北大將軍,便被人簡稱為大將軍,其實跟衛青、竇憲、梁冀、何進曾當任過的大將軍相比,還是差了一個檔次,不過金良也不準備做那個大將軍,因為做過那個大將軍的,包括袁紹,都沒有落得了什麽好下場,金良準備‘日’後直接跨過那個大將軍位。


    五歲的呂凱也深施一禮:“凱兒見過大將軍。”


    金良彎下腰,抱起呂凱:“凱兒,應該叫我伯父是。”


    金良暗道,這個小呂凱是東吳大司馬呂岱的兒,史載曾拜副軍校尉,監兵蒲圻,應該不是那個曾在曆史上獻給南征的諸葛亮《平蠻指掌圖》的西蜀永昌郡功曹呂凱,兩人重名罷了。


    《呂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廣陵海陵(今江蘇如皋)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將領。呂岱本為郡縣吏,因避亂而南渡。受孫權賞識,在其手下做事。


    亂世出英雄。戰亂頻繁的三國時代,古海陵因地處魏吳兩國邊境,一度成為人煙稀少的空曠之地。但就在這個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曆史舞台上,走出了第一位載入史冊的海陵名人——呂岱。


    鎮嶺南、撫山越、戰長沙、守武昌,93歲官拜大司馬在《三國演義》中隻出現一次,但卻是孫權托以治國重任的顧命大臣作為三國時期最長壽的東吳名將,他是第一個被載入史冊的海陵名人。


    公元161年,東漢延熹四年,呂岱出生在廣陵郡海陵縣東境(今如皋一帶)的一個官宦人家。


    這一年,北方的羌族已開始反叛漢朝。第二年,農民起義的號角在湖南、江西相繼吹響。之後,各地起義一發不可收拾,這一亂就是104年。


    公元182年,那一年呂岱22歲。也就是這一年,吳國開國皇帝孫權出生。但這並沒有立刻影響到呂岱在東漢王朝平穩地做一個安於現狀的下級官吏。好景不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海陵被卷入戰火之中。《三國誌·吳書·孫韶傳》說“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數百裏”,原本富庶的魚米之鄉幾乎成為一塊赤地,渺無人煙。一時間,東漢郡縣的官吏紛紛渡江避亂。步入中年的呂岱思慮再三後,也加入逃難人群中,想去江東謀取一個職位。


    公元200年,東吳開基之主孫策去世,其弟孫權繼位後,廣攬天下人才。呂岱前往孫權幕府投其麾下,但因出身寒微,最初並未像周瑜、魯肅之輩受到重用,孫權隻是根據其履曆,派他到吳郡(今蘇州市)試任郡丞。


    呂岱在郡丞之位上恪盡職守,把分管之事治理得井井有條,很快脫穎而出。一次,孫權主持召開會議,親自檢查各郡倉庫管理以及獄中囚犯處置情況,縣令縣丞都來拜見,其他郡丞受到孫權責備,惟有呂岱從容不迫地“處法應問”,深得孫權賞識。於是,孫權將其留在身邊,任錄事掌管文案,不久提升為“餘姚長”。這是他人生最大的轉折點。


    呂岱到餘姚縣後第一件事就是組建了一支一千餘人的部隊,這些招募來的江南健兒後來跟隨呂岱轉戰南北,建下赫赫戰功。山越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越人的後裔,民風剽悍,隨山屯聚,不僅“攻沒城郭,殺略長吏”,且常被東吳的敵國利用成為內應,成為東吳政權的心腹之患。


    公元204年,孫權親征江夏黃祖,就在勝利在望之際,江東各地山越趁著江東後方空虛而群起暴動,會稽郡東冶等五縣山越,也在其首領呂合、秦狼率領下發動叛亂。情急之下,孫權決定起用呂岱。


    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以呂岱為督軍校尉,時年43歲的呂岱立即率領本部人馬趕往東冶,與西部校尉蔣欽等“將兵討之”,於是生擒呂合、秦狼,五縣於是被平定,呂岱被任命為昭信中郎將。


    建安二十年(215年),呂岱督率孫茂等十將跟隨孫權配合呂蒙進取長沙三郡,而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的官吏一道進入陰山城,聚合兵眾抗拒呂岱,呂岱進攻圍寨,這些人眾全都投降,三郡於是平定。孫權留下呂岱鎮守長沙。安成縣縣長吳碭及中郎將袁龍等響應關羽,再為反亂。吳碭占據攸縣,袁龍守在醴陵。孫權派遣橫江將軍魯肅攻打攸縣,吳碭突圍逃走。呂岱進攻醴陵,於是生擒袁龍並將其斬殺,呂岱升為廬陵太守。


    公元210年,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交州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及越南中北部),率軍剪滅劉表在嶺南的餘部,迫使士氏兄弟歸順。雖然孫權加封士燮為左將軍仍領交趾太守(交趾一作交阯,今越南北部),但東吳對這位不稱王的“嶺南王”並不真正放心。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稱帝,東漢正式滅亡。孫權將交州刺史步騭調到前線,呂岱替代步騭為交州刺史。到任後的呂岱一方麵恩威並施,在不斷削平嶺南地方勢力反抗的過程中積蓄自身實力,一麵努力尋求剪滅嶺南割據勢力的機會。


    呂岱到了交州,高涼賊寇頭領錢博乞求歸降,呂岱承襲舊製,以錢博為高涼西部都尉。又鬱林少數民族兵卒進犯並保衛郡縣,呂岱討伐擊敗了他們。其時桂陽、湞陽賊寇王金聚眾在南海境界上,領頭作亂為害,孫權又詔令呂岱征討,生獲綁縛王金,傳送到京都,斬首和生擒共達一萬多人。呂岱升為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


    東漢末年,嶺南最大地方勢力代表為士燮兄弟。赤壁大戰以後,曹操勢力退回北方,孫權向西發展遭到劉備集團阻擊,向北發展暫無勝算,嶺南成為孫權勢在必得之地。[2]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任交趾太守40年之久的士燮去世,士燮的兒子士徽意欲叛吳自立,割據一方。孫權出於防範,欲罷免士徽交趾太守一職,改任其為安遠將軍,領九真太守(九真,今越南中部),以校尉陳時接代士燮為交趾太守,目的是進一步削弱士徽的勢力。對此,士徽更加不滿,叛吳之心益明。為此,呂岱上表孫權建議分拆南海三郡設置交州,以將軍戴良為交州刺史,海東四郡另外虛置廣州,呂岱自任為廣州刺史。


    孫權采納了呂岱的建議,派遣戴良與陳時南往就任,士徽不服從命令,公然發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呂岱知道士徽此時不除,必然後患無窮,一麵上書孫權請求征討士徽抗命之罪,一麵書致士徽“告喻禍福”,發動政治攻勢。


    呂岱督領兵卒三千人日夜渡海進軍。有人對呂岱說:“士徽憑借幾代的恩寵,被全州人所依附,不可輕視他。”呂岱說:“如今士徽雖說心懷反計,但未曾料到我會猝然殺到,如果我軍輕裝悄然疾進,攻其無備,一定能打敗他。如果我軍滯留不疾速挺進,使他產生疑心,固城堅守,七郡百蠻,到時雲集響應,即使有智謀之人,又有誰能圖謀他們?”於是進軍,過合浦時,與戴良合兵共進。


    士徽聽說呂岱前來,果然大為驚懼,不知如何是好,當即率領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呂岱。呂岱將他們全部斬首,並送首級至京城。士徽大將甘醴、桓治等率領官吏百姓攻打呂岱,呂岱奮擊將他們打得大敗,晉封為番禺侯。於是取消廣州,仍恢複交州如前。


    呂岱接著乘勝進軍討伐九真,大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自此嶺南才算真正納入東吳政權直接控製之下。呂岱因功被封番禺侯,升為鎮南將軍。後來,孫權又將嶺南七郡合並為交州,仍令其為交州刺史。


    任交州刺史期間,呂岱再次顯示出他過人的才幹。他多次派官員“南宣國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島)以及今東南亞一帶眾多國家。境外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堂明等國國王紛紛派遣使者至吳朝貢。呂岱的這一舉措,在我國曆史上可與東漢時期班超遣使訪問西亞各國一事相媲美。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指出:呂岱這次外交行動“從此開始了中國和海南諸國的正式往來……”東吳政權恢複對嶺南的實際統治,是中央政權對於地方割據分裂勢力的勝利,呂岱功不可沒,其功不在周瑜、魯肅之下。


    黃龍三年(231年),考慮到南方清平穩定,呂岱被召還率軍駐紮長沙郡漚口。時逢武陵地區少數民族騷動,呂岱與太常潘浚共同領兵討伐平定。


    嘉禾三年(234年),孫權命令呂岱率領潘璋的部隊,駐紮陸口,後遷往蒲圻。


    嘉禾四年(235年),廬陵賊寇李桓、路合,會稽東冶賊寇隨春,南海賊寇羅厲等人同時發亂,孫權又詔令呂岱督率劉纂、唐谘等人分兵討伐,隨春當即率先投降,呂岱任命隨春為偏將軍,讓他繼續率隨舊部,於是隨春成為將領行列的一員,李桓、羅厲等都被擒獲斬首,首級傳送到京都,孫權詔令呂岱說:“羅厲憑借險地犯上作亂,自己招致殺頭之禍,李桓凶狠狡詐反複無常,投降後又再叛亂。前後討伐多次,曆年來未能擒獲,如果不是您的規劃策略,誰能將他斬首?您忠武的節操,在此事上更為顯著。元凶已除,大小賊寇被震懾,其餘小股匪寇,掃地以盡。從今以後,國家永無南顧之憂,三郡安定,無惴惴不安的驚恐,又獲得刁惡之民供給賦稅徭役,值得深深讚歎。獎賞不超過一月,這是國家的常規,製度所允許的,請您考慮定奪。”


    赤烏二年(239年),潘濬去世,呂岱接替他處理荊州文書公務,與陸遜都在武昌,故督管蒲圻。


    不久,廖式作亂,進攻圍困城鎮,零陵、蒼梧、鬱林諸郡受到騷擾,呂岱上表自動請戰出兵,星夜兼程。孫權派遣使者追授呂岱為交州牧,並派遣諸將唐谘等人不斷地前往增援,攻討了一年,將廖式打敗,斬殺了廖式及他任命的偽官員臨賀太守費楊等人,收編他們的隊伍,郡縣全部平定後,呂岱又回到武昌。這時他已八十歲,但他的身體素來精力充沛,依然親自


    在荊州時,呂岱同時兼掌荊州文書,軍政公務極為忙碌,盡管已年過八旬,但仍保持“躬親王事”作風,親自處理公文。精力過人的他不知疲倦,騎馬總是一躍而上。呂岱如此老當益壯,被同僚譽稱超過古代廉頗老將。


    奮威將軍張承給呂岱的信說:“從前周公、召公輔佐周天子,人們作《周南》、《召南》歌頌他們,如今您與陸遜就像他們二人。忠誠勤奮都在人前,勞苦謙遜相讓,功績因審時度勢而成就,道義隨教化而推行,君子讚歎您們崇高的品德,百姓喜愛您們美好的本質。加上公務文書繁多,賓客終日不絕,疲憊而不放下公事,勞累而不訴說疲倦,還了解到您上馬動輒自己躍上馬背,不用跨踩腳蹬攀上,這樣看來您就勝過廉頗了,件件事情對您來說是何等的快意!《周易》有言,禮儀講究恭敬,道德講究發揚,您怎麽占盡了這些美質啊!”


    赤烏八年(245年),陸遜去世,諸葛恪接替陸遜職位,孫權於是分武昌為兩部,呂岱督領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為大將軍,兒子呂凱也被授予副軍校尉,在蒲圻監軍。孫亮登基後,任命呂岱為大司馬。


    赤壁之戰後,曹操下令沿江百姓內移,導致大量民眾渡江南下,逃往吳國。海陵縣成為人煙稀少的空曠之地。公元242年,82歲的呂岱奏請獲準招撫鄉民回歸,重建海陵縣,這是老英雄為家鄉做的一件“澤被桑梓”的大事。


    公元246年,孫權封呂岱為上大將軍。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孫亮即位後拜93歲的呂岱為大司馬(天下兵馬大元帥),成為東吳後期第一重臣。《三國演義》第108回寫孫權臨終召人囑其後事,呂岱是在場的兩個顧命大臣之一。雖然這是呂岱唯一一次在《三國演義》中露麵,讓普通讀者很難留下什麽印象,但這足以說明了呂岱在東吳政權中的地位和威望。演義小說畢竟不能代表曆史。在《三國演義》的刀光劍影之中,人們難尋英雄的身影,但陳壽在《三國誌》卻用2000多字的記載,將呂岱列入東吳“克寧內難,綏靖邦域”重臣之內。晉滅吳後,陸機作《辨亡論》曆數東吳棟梁之才,呂岱被列為東吳四大“以器幹任職”的名臣之一。“經過多年研究,文史專家們一致認為,無論其官階地位,還是實際貢獻,老當益壯、智勇雙全的常勝將軍呂岱,較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所共知的東吳名將,絲毫不為遜色。”範國華說。


    一生胸襟寬廣、清廉如水的呂岱,不僅成為現代如皋長壽之鄉最早的“代言人”,他盡忠報國、恪盡職守、顧全大局,以及為官清廉的優秀品質,對於今人來說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呂岱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他初任交州刺史時,曆年未能瞻顧家用,妻兒貧乏。孫權獲悉以後歎息不已,加倍賞賜呂岱家屬錢米布絹,並作出規定,每年按例給予供應。


    呂岱清明守正廉潔奉公,他所處過的地方都稱道他。當初在交州時,多年未給家中錢財,妻子兒女饑餓困乏。孫權聽說歎息不止,因此責備群臣說:“呂岱出征,身處萬裏之外,為國家勤苦辦事,家中如此困頓,而我未能及早知曉。您們身為股肱耳目之臣,責任哪裏去了?”於是加倍賞賜呂家錢米布絹,每年都有一個固定的數目。


    太平元年(256年),為東吳操勞一生的呂岱在武昌與世長辭,時年九十六歲,成為東吳最長壽的大將軍。其子呂凱繼承爵位。呂岱在彌留之際吩咐家人:“殯葬之時,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喪葬禮儀務必簡單節儉。”呂凱對這些遺言全部照辦,將父親歸葬於海陵高陽蕩。》


    小呂凱雖然骨瘦如柴,顯得營養不良,但他眼神明亮睿智,頗有其父的風采。


    呂岱粗看起來像是一個漁夫一樣,但他神情堅毅,眼神睿智,細看起來頗有氣度,難怪成了‘日’後的東吳大司馬,要知道在三國中後期,大司馬的位置高於三公,甚至高於大將軍,乃名符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東吳後期擔任大司馬的都是力挽狂瀾、中流砥柱的重臣,如陸抗、丁奉。


    金良一臉嚴肅地問道:“定公,緣何弟妹與侄兒如此瘦弱?你身為海陵縣吏,薪俸養不得全家?”


    不等呂岱回話,呂岱的娘鄭氏淒然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海陵縣東邊靠海,西邊環山,海盜、山賊層出不窮,我夫為縣吏,屢次領兵進剿那些賊,怎奈海陵縣令與那些海盜山賊有私,責我夫君退兵,還扣罰我夫君的薪俸。”說著竟然嚶嚶哭了。


    小呂凱卻大聲嚷道:“爹爹領兵出征,老是忘了拿錢物回家,我娘不得不靠給人家紡布為生!”


    呂岱臉‘色’一沉,想對兒發脾氣:“凱兒,休要胡言亂語!”


    金良板起臉,非常嚴肅地對呂岱說道:“賢弟,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固然是高風亮節,讓人敬佩,但做人丈夫,做人父親,也應有起碼的責任,小家不顧,安能顧大家,希望你以後在公務之外稍撥出一些時間,關心一下家人,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莫要讓他們挨餓受凍,莫要忘了自己是一個丈夫,是一個父親!”


    金良清楚地記得,曆史上的呂岱為官清廉忠貞,勤謹敬業,君歎其德,小人悅其美,高風亮節,凜然於朝,就連孫權也為之感動。縱觀呂岱一生,鎮嶺南,撫山越,戰長沙,守武昌,一心王事,公而忘私,常年征戰在外,很少顧及家庭。在擔任交州刺史期間,身為東吳封疆大吏,呂岱深知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懈怠,以至公而忘私,多年不寄錢物回家,家中妻兒缺吃少穿。孫權知道後歎息不已,感念之餘,責備朝中群臣說:“呂岱離家萬裏之外,為國家大事操勞,現在家中生活如此困難,我沒有及早知道。你們都是股肱大臣,作為我的耳目,你們負的什麽責任?”除了加倍賞賜呂岱家屬錢米布絹之外,還作出規定,每年按例給予供應。


    呂岱被金良如此一說,看看麵有菜‘色’的妻看看骨瘦如柴的兒,不禁羞慚地低下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芳尋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之天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之天狼並收藏三國之群芳尋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