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知道董卓向來反感張溫,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罪名,賈詡說的話來得正是時候。
李儒知道董卓心憂關東戰事,還未入睡,便將賈詡、呂範帶到相國府,先把張溫私通袁術的情況說了一下,董卓正愁沒借口收拾那個老匹夫張溫,現在有了十足的借口,便迅速派人以私通關東叛軍的借口,把張溫滿門抄斬。
可憐的張溫,貴為前任太尉,卻隻是賈詡為了博得董卓好感更容易同意結盟的一個犧牲品。
董卓發下命令去抄斬張溫全家以後,心情大好,看著站在麵前的賈詡,似乎有幾分印象:“你是何人?怎地如此麵善?!”
李儒在一旁笑道:“此乃賈詡賈文和,代表金良過來跟我們商談結盟之事。”
董卓砰地一拍案幾:“賈詡賈文和,你出賣了牛輔,害得他被金良擊敗,還敢站在本公麵前!”
賈詡不慌不忙地說道:“相國大人,我投效西涼軍中八年有餘,素被相國所輕,隻在牛輔軍中做個文吏。我給牛輔出的幾個計策,文優也知道,在當時已經是盡我所能,誰知道金良技高一籌,將計就計,將牛輔擊敗,實乃是我計謀短缺,並非是我有意投敵,此後我和牛輔一起被中央軍擒獲,非是我極力說服,牛輔已被金大將軍斬殺,此後金大將軍厚待於我,命我參讚軍機,地位不遜於文優在西涼軍中位置,我感念金大將軍知遇之恩,方才歸順。”
董卓狠狠地看著賈詡:“你以為我不敢殺你!”
賈詡搖搖頭道:“相國大人有大量,自有相國的氣度,必以國家大事為重!”
董卓這才想起,賈詡提到金良要跟自己結盟,趕忙問道:“金良為何要與我結盟,他不正在關東叛軍聯盟裏麵嗎?”
賈詡把此前跟李儒說的,又說給董卓,為了表達金良的誠意,呂範提出要為金良求親,準備迎娶董卓的孫女董白為平妻。
董卓瞪著牛眼,上上下下打量了賈詡和呂範,看他們言談舉止都甚有氣度,比自己的女婿李儒還有出眾,不得不佩服金良這小麾下人才濟濟,看來孤立無援的自己還是要金良這個秘密盟友了。
董卓經李儒勸說,自己又深思數天,便答應了跟金良結為秘密同盟。
董卓聽李儒勸告,將司馬懿召來府中,隨便閑聊了幾句,便打發司馬懿離開。
司馬懿沒走幾步,董卓呼喊一聲:“賢侄,請留步!”
司馬懿回頭來看,董卓清清楚楚地看到司馬懿果然是狼顧之相,心裏一突,相信了李儒的話,開始懷疑起來王允和司馬防。
因為司馬防現任京兆尹,手裏有數千家兵,董卓現在若殺司馬懿,恐怕逼反司馬防,不利於長安的防禦,董卓便強顏笑道:“賢侄,你上次獻的計策非常好,我想賞賜你一樣東西。”董卓隨手拿來一塊佩玉,遞給司馬懿。
司馬懿笑逐顏開地接過那塊佩玉,拜別董卓,離開相府。
董卓望著司馬懿遠去的背影,臉色漸漸陰沉起來,對李儒吩咐道:“派人盯緊他,通知留守長安的段煨,盯緊司馬防,隻要皇甫嵩等人一退兵,就讓段煨立刻把司馬防一家連同他們的家兵殲滅,以除後患!”
“那司馬懿獻上的計策?!”李儒道:“我們跟金良已經結下秘密同盟,在襄陽煽動叛亂不太好吧。”
“襄陽的內亂全是王允指使的,與我們西涼軍何幹!”董卓輕蔑一笑道:“金良不可能沒有布置後招,那些腐儒,那些不被金良器重的將領,能掀起什麽大浪,金良隻要回到襄陽,旦夕可平!”
呂範暫且留在洛陽作為人質,等金良退兵以後,再拿那些西涼俘虜交換呂範。
董卓派李傕領數百飛熊軍護著賈詡來到滎陽城,向徐榮傳達了董卓的意思。
徐榮雖然對跟金良結盟頗有存疑,但他不敢違抗董卓的命令,連夜悄悄地從西門撤出了滎陽城。
最近這幾天,金良托辭說自己的人馬追擊徐榮疲累不堪。便以孫堅江東丹陽步兵為攻城前驅,用自己的霹靂車做掩護,發起了幾次真正的攻城,都被徐榮擊退,孫堅死傷了一千多人。頗有怨言,而滎陽城頭也被中央軍霹靂車打得殘缺不全。多有缺口。徐榮撤退看起來非常合理。
徐榮撤退之前,還縱兵在城裏抄掠了一番,從有些親近袁家的世家大族家中抄掠了大量金銀,西涼兵燒殺淫掠太過專注,以至於某些世家弟竟然順著城牆缺口逃出滎陽城都被西涼兵發現。
孫堅的人馬距離滎陽城最近,最先發現徐榮撤退,孫堅趕緊派人通知了金良,金良說中央軍與孫堅部攻城太過疲累,不可再興兵追擊徐榮逃兵。讓孫堅通知盟主袁紹。
袁紹早已跟其他世家諸侯一起領兵來到了滎陽城附近,當袁紹聽孫堅說徐榮準備連夜撤出滎陽城,不由得眼前一亮,難道說討伐董卓真的有成功的可能,他便召集袁術、袁遺、劉岱、喬瑁、張邈、張超等世家諸侯一起議事。商議是否繼續進軍。
之前徐榮大軍橫在滎陽擊敗了王匡、曹操、鮑信,這些世家諸侯畏懼徐榮,不敢進軍。現在徐榮主動撤出滎陽城,很可能是因為徐榮在此之前被金良中央軍打殘了,覺得守不了滎陽城。
這些世家諸侯覺得自己名揚天下的機會到了,像金良中央軍那樣硬碰硬地跟西涼騎兵對打,他們做不到,但追擊徐榮,痛打落水狗,他們還是當仁不讓的。滎陽城裏逃出的幾個世家弟確認了徐榮棄城而逃的消息,也堅定了袁紹等人追擊徐榮殘兵的信心,因為徐榮從滎陽城裏帶走了許多金銀財物。
袁紹這些世家諸侯在曹操的督促下,每個諸侯都點起本部精兵,共計有八萬多人,一起進發,去追擊徐榮的數萬殘兵去了。
金良則跟孫堅一起,領兵進了滎陽城,孫堅按照金良的指示,領兵把滎陽城裏一些世家大族以私通董賊的罪名抄家,連同徐榮沒有來得及帶走的部分輜重,一分為二,金良中央軍得一半,孫堅得一半。
隨後,金良便吩咐所有人馬都休養歇息,養精蓄銳,為關鍵時刻出現做準備。
滎陽城西,三十裏處,便是汜水,汜水出浮戲山東麓,先後匯入車關水、楊蘭水、蒲水而北流,再入滎陽境,經其西部,北流注入黃河,漢劉邦四年,楚大司馬曹咎為漢兵所敗,自戕於此水之上。
汜水以西三十裏地,便是鼎鼎大名的虎牢關,相傳周穆王姬滿在圃田澤打獵,命隨從掠林驚獸時,忽然看到有老虎在蘆葦叢中遊蕩,天將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獻之天,命之為柙,畜之東虢,是曰虎牢矣,虎牢之名,自此始也。
袁紹統領八萬關東世家諸侯精銳大軍趕到汜水的時候,已近五更天,天色漸亮,徐榮摸黑渡河,大部分已經渡過汜水,還有一些殘兵尚在渡河。
那些世家諸侯見汜水西岸大道兩側全是密林,恐怕會有埋伏,他們怕落得跟曹操、鮑信一樣,便遲疑不前,可他們下麵的將士看徐榮的後軍輜重車倒在地上,撒落了一地的金銀,在冉冉升起的朝陽照耀下,散發出燦爛的金光銀光。這些關東軍士卒多半沒有嚴格軍紀約束,在主將尚在猶豫該不該攻打的時候,他們見錢眼開,蜂擁而上,沿著徐榮軍來不及銷毀的浮橋,向徐榮後軍追來。
徐榮的後軍輜重兵見關東盟軍瘋狂殺來,都將輜重車丟棄一地,倉惶逃竄。
關東盟軍士卒把丟棄一地的金銀裝進自己的口袋,又繼續追擊下去,因為徐榮那三萬多殘兵不斷地往虎牢關方向跑,不斷地丟盔棄甲,外帶丟棄金銀財物。
看大部分士卒都瘋狂追擊上去,這些世家諸侯看過了老半天兩側密林都沒有出現埋伏,就放心地從浮橋衝過汜水。最後袁紹、袁術兄弟也帶領自己的人馬過了汜水,本來袁術掌管糧草,應該待在後方,但他卻托辭說這次過去,便是兵進虎牢關,馬上要攻打虎牢關了,糧草當然要跟得上。
曹操自從被徐榮擊敗以後,始終心有餘悸,他收攏自己和鮑信的七千殘兵,以奮武將軍的身份督促其他諸侯的人馬過了河,便以麾下士卒傷兵太多為借口,暫停過河。
汜水西岸的密林連綿十數裏,劉岱、喬瑁的人馬繼續追著徐榮的人馬,剛剛出了密林。
一聲淒厲悠長的號角響起,密林兩側忽然轉出烏壓壓一大片西涼騎兵,每一支西涼騎兵當前的都是人披鐵甲、馬披馬鎧的重裝鐵甲騎兵,密林中間這條官道非常寬闊,足有七八丈,通向汜水還微微有些下去的坡度,正適合重裝鐵甲騎兵施展。
重裝鐵甲騎兵一經施展開來,便如山崩海嘯一般席卷過來,碰著就死,挨著就亡。
本來就亂哄哄地撿拾徐榮逃兵丟棄的戰利品的關東盟軍士卒不成陣列,在匆忙間根本組織不起中央軍那樣的長槍陣,他們又沒有中央軍那樣的強弩兵,根本無力阻擋鐵甲騎兵對他們的肆虐。
二千鐵甲騎兵衝進關東盟軍之中,如同虎入羊群,勢不可擋地殺出一條血路,有些機靈一點兒的關東盟軍士卒往鐵甲騎兵衝陣的兩側逃竄,卻也躲不過隨後而來的西涼輕騎兵的追殺。
西涼鐵騎狂放地踏過關東盟軍士卒的身體,無數盟軍士卒被鐵騎撞倒在地,口裏噴出鮮血,慘叫著跌倒在西涼鐵騎的馬蹄下,他們的兵器掉落在地,他們的雙手無力地向前伸去,卻被後來的鐵騎粗壯的馬蹄踏碎他們的手臂。
有些閃躲到一邊的盟軍士卒,正在慶幸自己逃脫鐵騎的蹂躪,卻被飛馳而來的西涼輕騎的長矛貫穿身體,那西涼輕騎將刺穿身體的盟軍士卒摔在地上,然後策馬踐踏過去。
關東盟軍多出於豫州、兗州、徐州、荊州,這些州不產戰馬,所以盟軍騎兵甚少,在這平地上遇到騎兵,隻有被虐的份。
鐵甲騎兵勢不可擋,後麵的西涼輕騎也勢不可擋,因為一切的障礙都被他們的兩大年輕的戰神給掃平了,一切敢於組織起盟軍士卒攔住西涼騎兵衝擊的盟軍將領不是死在閻行的矛下,便是死在張繡的槍下。閻行的矛詭奇,張繡的槍多變,兩人珠聯璧合,橫掃關東軍一切自詡為猛將的將領。
兗州刺史劉岱連斬數人,好不容易穩住了兗州軍馬的陣勢,卻被帶頭潰敗的東郡太守喬瑁的人馬給衝散了自己好不容易穩出來的陣勢。
劉岱本來就很厭惡喬瑁,東郡在兗州治下,喬瑁卻屢次冒犯劉岱,對劉岱沒有半點尊重,更拒絕供給糧草,劉岱早有除掉喬瑁之心,現在看喬瑁竟然帶頭潰逃,他策馬衝上前,趁喬瑁不留意,一刀把喬瑁人頭砍掉,然後大喝一聲:“敢後退者殺!”
怎奈喬瑁的部下多有喬瑁的死忠,他們既憤怒於劉岱斬殺他們的主公,又恨劉岱阻住了他們的逃生之路,顯然劉岱的人馬遠遠沒有西涼鐵騎凶悍,這些東郡兵便殺紅了眼一般,衝向劉岱的兗州兵:“敢殺我們的主公,敢擋我們的活路,去死吧!”
《劉岱(?-192),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兗州刺史。
劉岱的伯父劉寵曾經擔任過東漢的太尉,劉岱本人則在漢朝曆任侍中、兗州刺史。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當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操則屬於張邈軍下;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與聯軍軍糧。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後來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不和,最終劉岱殺了橋瑁,改任王肱為東郡太守。
劉岱又與袁紹、公孫瓚和親,袁紹讓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劉岱的居所,公孫瓚也派部下的從事範方率軍協助劉岱。此後袁紹與公孫瓚有了矛盾,公孫瓚在擊破袁紹軍後便讓劉岱與袁紹斷絕來往,又對範方說:“假如劉岱不把袁紹的家眷趕走的話,你就率軍回來。等我滅了袁紹,就要攻打劉岱了。”劉岱為此連日不能決斷,他的別駕王彧告訴劉岱不如去詢問程昱。於是劉岱召見了程昱,向他詢問計策,程昱勸說劉岱不如幫助袁紹,劉岱聽從了他的計策,果然不久之後公孫瓚就被袁紹打敗了。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打算派兵迎擊,鮑信勸阻說:“現在敵人眾多,百姓恐懼不安,士兵毫無鬥誌,顯然我軍不能馬上和敵人相抗,據我觀察,敵人家屬很多,軍中糧草物資極為缺乏,靠搶掠維持給養。如今對策,與其貿然出擊,不如讓部隊養精蓄銳,先采取堅守,敵人無法求戰,強攻又徒增傷亡,等其氣勢低落,我們在派精銳出擊,就能打敗他們了。”劉岱不采納鮑信的意見,堅持出戰,結果兵敗被殺。》
《橋瑁(?-190年),東漢末官吏。字元偉,睢陽(今河南商丘)人。
曆史傳記
漢東郡太守、太尉橋玄族子。靈帝末,為兗州刺史,遷東郡太守。初平元年春正月,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以袁紹為盟主,紹屯河內,瑁、張邈、劉岱、袁遺屯酸棗。後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三國誌·魏書·武帝紀》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同年,“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演義傳記
漢東郡太守。隨袁紹起兵討董卓,呂布至虎牢關,紹命瑁等八路諸侯迎敵。王匡軍敗,幸得瑁、袁遺兩軍皆至,救匡,布方退。
後兗州太守劉岱,問瑁借糧。瑁推辭不與,岱引軍突入瑁營,殺瑁,盡降其眾。》
兗州兵和東郡兵便絞殺在一塊,一片大亂,腦殼壞掉的劉岱悔恨自己剛才太過冒失,卻也無奈地領著兗州兵跟東郡兵廝殺在一起。
就在這時,西涼鐵騎已經滾滾而來。(未完待續。)
李儒知道董卓心憂關東戰事,還未入睡,便將賈詡、呂範帶到相國府,先把張溫私通袁術的情況說了一下,董卓正愁沒借口收拾那個老匹夫張溫,現在有了十足的借口,便迅速派人以私通關東叛軍的借口,把張溫滿門抄斬。
可憐的張溫,貴為前任太尉,卻隻是賈詡為了博得董卓好感更容易同意結盟的一個犧牲品。
董卓發下命令去抄斬張溫全家以後,心情大好,看著站在麵前的賈詡,似乎有幾分印象:“你是何人?怎地如此麵善?!”
李儒在一旁笑道:“此乃賈詡賈文和,代表金良過來跟我們商談結盟之事。”
董卓砰地一拍案幾:“賈詡賈文和,你出賣了牛輔,害得他被金良擊敗,還敢站在本公麵前!”
賈詡不慌不忙地說道:“相國大人,我投效西涼軍中八年有餘,素被相國所輕,隻在牛輔軍中做個文吏。我給牛輔出的幾個計策,文優也知道,在當時已經是盡我所能,誰知道金良技高一籌,將計就計,將牛輔擊敗,實乃是我計謀短缺,並非是我有意投敵,此後我和牛輔一起被中央軍擒獲,非是我極力說服,牛輔已被金大將軍斬殺,此後金大將軍厚待於我,命我參讚軍機,地位不遜於文優在西涼軍中位置,我感念金大將軍知遇之恩,方才歸順。”
董卓狠狠地看著賈詡:“你以為我不敢殺你!”
賈詡搖搖頭道:“相國大人有大量,自有相國的氣度,必以國家大事為重!”
董卓這才想起,賈詡提到金良要跟自己結盟,趕忙問道:“金良為何要與我結盟,他不正在關東叛軍聯盟裏麵嗎?”
賈詡把此前跟李儒說的,又說給董卓,為了表達金良的誠意,呂範提出要為金良求親,準備迎娶董卓的孫女董白為平妻。
董卓瞪著牛眼,上上下下打量了賈詡和呂範,看他們言談舉止都甚有氣度,比自己的女婿李儒還有出眾,不得不佩服金良這小麾下人才濟濟,看來孤立無援的自己還是要金良這個秘密盟友了。
董卓經李儒勸說,自己又深思數天,便答應了跟金良結為秘密同盟。
董卓聽李儒勸告,將司馬懿召來府中,隨便閑聊了幾句,便打發司馬懿離開。
司馬懿沒走幾步,董卓呼喊一聲:“賢侄,請留步!”
司馬懿回頭來看,董卓清清楚楚地看到司馬懿果然是狼顧之相,心裏一突,相信了李儒的話,開始懷疑起來王允和司馬防。
因為司馬防現任京兆尹,手裏有數千家兵,董卓現在若殺司馬懿,恐怕逼反司馬防,不利於長安的防禦,董卓便強顏笑道:“賢侄,你上次獻的計策非常好,我想賞賜你一樣東西。”董卓隨手拿來一塊佩玉,遞給司馬懿。
司馬懿笑逐顏開地接過那塊佩玉,拜別董卓,離開相府。
董卓望著司馬懿遠去的背影,臉色漸漸陰沉起來,對李儒吩咐道:“派人盯緊他,通知留守長安的段煨,盯緊司馬防,隻要皇甫嵩等人一退兵,就讓段煨立刻把司馬防一家連同他們的家兵殲滅,以除後患!”
“那司馬懿獻上的計策?!”李儒道:“我們跟金良已經結下秘密同盟,在襄陽煽動叛亂不太好吧。”
“襄陽的內亂全是王允指使的,與我們西涼軍何幹!”董卓輕蔑一笑道:“金良不可能沒有布置後招,那些腐儒,那些不被金良器重的將領,能掀起什麽大浪,金良隻要回到襄陽,旦夕可平!”
呂範暫且留在洛陽作為人質,等金良退兵以後,再拿那些西涼俘虜交換呂範。
董卓派李傕領數百飛熊軍護著賈詡來到滎陽城,向徐榮傳達了董卓的意思。
徐榮雖然對跟金良結盟頗有存疑,但他不敢違抗董卓的命令,連夜悄悄地從西門撤出了滎陽城。
最近這幾天,金良托辭說自己的人馬追擊徐榮疲累不堪。便以孫堅江東丹陽步兵為攻城前驅,用自己的霹靂車做掩護,發起了幾次真正的攻城,都被徐榮擊退,孫堅死傷了一千多人。頗有怨言,而滎陽城頭也被中央軍霹靂車打得殘缺不全。多有缺口。徐榮撤退看起來非常合理。
徐榮撤退之前,還縱兵在城裏抄掠了一番,從有些親近袁家的世家大族家中抄掠了大量金銀,西涼兵燒殺淫掠太過專注,以至於某些世家弟竟然順著城牆缺口逃出滎陽城都被西涼兵發現。
孫堅的人馬距離滎陽城最近,最先發現徐榮撤退,孫堅趕緊派人通知了金良,金良說中央軍與孫堅部攻城太過疲累,不可再興兵追擊徐榮逃兵。讓孫堅通知盟主袁紹。
袁紹早已跟其他世家諸侯一起領兵來到了滎陽城附近,當袁紹聽孫堅說徐榮準備連夜撤出滎陽城,不由得眼前一亮,難道說討伐董卓真的有成功的可能,他便召集袁術、袁遺、劉岱、喬瑁、張邈、張超等世家諸侯一起議事。商議是否繼續進軍。
之前徐榮大軍橫在滎陽擊敗了王匡、曹操、鮑信,這些世家諸侯畏懼徐榮,不敢進軍。現在徐榮主動撤出滎陽城,很可能是因為徐榮在此之前被金良中央軍打殘了,覺得守不了滎陽城。
這些世家諸侯覺得自己名揚天下的機會到了,像金良中央軍那樣硬碰硬地跟西涼騎兵對打,他們做不到,但追擊徐榮,痛打落水狗,他們還是當仁不讓的。滎陽城裏逃出的幾個世家弟確認了徐榮棄城而逃的消息,也堅定了袁紹等人追擊徐榮殘兵的信心,因為徐榮從滎陽城裏帶走了許多金銀財物。
袁紹這些世家諸侯在曹操的督促下,每個諸侯都點起本部精兵,共計有八萬多人,一起進發,去追擊徐榮的數萬殘兵去了。
金良則跟孫堅一起,領兵進了滎陽城,孫堅按照金良的指示,領兵把滎陽城裏一些世家大族以私通董賊的罪名抄家,連同徐榮沒有來得及帶走的部分輜重,一分為二,金良中央軍得一半,孫堅得一半。
隨後,金良便吩咐所有人馬都休養歇息,養精蓄銳,為關鍵時刻出現做準備。
滎陽城西,三十裏處,便是汜水,汜水出浮戲山東麓,先後匯入車關水、楊蘭水、蒲水而北流,再入滎陽境,經其西部,北流注入黃河,漢劉邦四年,楚大司馬曹咎為漢兵所敗,自戕於此水之上。
汜水以西三十裏地,便是鼎鼎大名的虎牢關,相傳周穆王姬滿在圃田澤打獵,命隨從掠林驚獸時,忽然看到有老虎在蘆葦叢中遊蕩,天將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獻之天,命之為柙,畜之東虢,是曰虎牢矣,虎牢之名,自此始也。
袁紹統領八萬關東世家諸侯精銳大軍趕到汜水的時候,已近五更天,天色漸亮,徐榮摸黑渡河,大部分已經渡過汜水,還有一些殘兵尚在渡河。
那些世家諸侯見汜水西岸大道兩側全是密林,恐怕會有埋伏,他們怕落得跟曹操、鮑信一樣,便遲疑不前,可他們下麵的將士看徐榮的後軍輜重車倒在地上,撒落了一地的金銀,在冉冉升起的朝陽照耀下,散發出燦爛的金光銀光。這些關東軍士卒多半沒有嚴格軍紀約束,在主將尚在猶豫該不該攻打的時候,他們見錢眼開,蜂擁而上,沿著徐榮軍來不及銷毀的浮橋,向徐榮後軍追來。
徐榮的後軍輜重兵見關東盟軍瘋狂殺來,都將輜重車丟棄一地,倉惶逃竄。
關東盟軍士卒把丟棄一地的金銀裝進自己的口袋,又繼續追擊下去,因為徐榮那三萬多殘兵不斷地往虎牢關方向跑,不斷地丟盔棄甲,外帶丟棄金銀財物。
看大部分士卒都瘋狂追擊上去,這些世家諸侯看過了老半天兩側密林都沒有出現埋伏,就放心地從浮橋衝過汜水。最後袁紹、袁術兄弟也帶領自己的人馬過了汜水,本來袁術掌管糧草,應該待在後方,但他卻托辭說這次過去,便是兵進虎牢關,馬上要攻打虎牢關了,糧草當然要跟得上。
曹操自從被徐榮擊敗以後,始終心有餘悸,他收攏自己和鮑信的七千殘兵,以奮武將軍的身份督促其他諸侯的人馬過了河,便以麾下士卒傷兵太多為借口,暫停過河。
汜水西岸的密林連綿十數裏,劉岱、喬瑁的人馬繼續追著徐榮的人馬,剛剛出了密林。
一聲淒厲悠長的號角響起,密林兩側忽然轉出烏壓壓一大片西涼騎兵,每一支西涼騎兵當前的都是人披鐵甲、馬披馬鎧的重裝鐵甲騎兵,密林中間這條官道非常寬闊,足有七八丈,通向汜水還微微有些下去的坡度,正適合重裝鐵甲騎兵施展。
重裝鐵甲騎兵一經施展開來,便如山崩海嘯一般席卷過來,碰著就死,挨著就亡。
本來就亂哄哄地撿拾徐榮逃兵丟棄的戰利品的關東盟軍士卒不成陣列,在匆忙間根本組織不起中央軍那樣的長槍陣,他們又沒有中央軍那樣的強弩兵,根本無力阻擋鐵甲騎兵對他們的肆虐。
二千鐵甲騎兵衝進關東盟軍之中,如同虎入羊群,勢不可擋地殺出一條血路,有些機靈一點兒的關東盟軍士卒往鐵甲騎兵衝陣的兩側逃竄,卻也躲不過隨後而來的西涼輕騎兵的追殺。
西涼鐵騎狂放地踏過關東盟軍士卒的身體,無數盟軍士卒被鐵騎撞倒在地,口裏噴出鮮血,慘叫著跌倒在西涼鐵騎的馬蹄下,他們的兵器掉落在地,他們的雙手無力地向前伸去,卻被後來的鐵騎粗壯的馬蹄踏碎他們的手臂。
有些閃躲到一邊的盟軍士卒,正在慶幸自己逃脫鐵騎的蹂躪,卻被飛馳而來的西涼輕騎的長矛貫穿身體,那西涼輕騎將刺穿身體的盟軍士卒摔在地上,然後策馬踐踏過去。
關東盟軍多出於豫州、兗州、徐州、荊州,這些州不產戰馬,所以盟軍騎兵甚少,在這平地上遇到騎兵,隻有被虐的份。
鐵甲騎兵勢不可擋,後麵的西涼輕騎也勢不可擋,因為一切的障礙都被他們的兩大年輕的戰神給掃平了,一切敢於組織起盟軍士卒攔住西涼騎兵衝擊的盟軍將領不是死在閻行的矛下,便是死在張繡的槍下。閻行的矛詭奇,張繡的槍多變,兩人珠聯璧合,橫掃關東軍一切自詡為猛將的將領。
兗州刺史劉岱連斬數人,好不容易穩住了兗州軍馬的陣勢,卻被帶頭潰敗的東郡太守喬瑁的人馬給衝散了自己好不容易穩出來的陣勢。
劉岱本來就很厭惡喬瑁,東郡在兗州治下,喬瑁卻屢次冒犯劉岱,對劉岱沒有半點尊重,更拒絕供給糧草,劉岱早有除掉喬瑁之心,現在看喬瑁竟然帶頭潰逃,他策馬衝上前,趁喬瑁不留意,一刀把喬瑁人頭砍掉,然後大喝一聲:“敢後退者殺!”
怎奈喬瑁的部下多有喬瑁的死忠,他們既憤怒於劉岱斬殺他們的主公,又恨劉岱阻住了他們的逃生之路,顯然劉岱的人馬遠遠沒有西涼鐵騎凶悍,這些東郡兵便殺紅了眼一般,衝向劉岱的兗州兵:“敢殺我們的主公,敢擋我們的活路,去死吧!”
《劉岱(?-192),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兗州刺史。
劉岱的伯父劉寵曾經擔任過東漢的太尉,劉岱本人則在漢朝曆任侍中、兗州刺史。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當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操則屬於張邈軍下;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與聯軍軍糧。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後來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不和,最終劉岱殺了橋瑁,改任王肱為東郡太守。
劉岱又與袁紹、公孫瓚和親,袁紹讓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劉岱的居所,公孫瓚也派部下的從事範方率軍協助劉岱。此後袁紹與公孫瓚有了矛盾,公孫瓚在擊破袁紹軍後便讓劉岱與袁紹斷絕來往,又對範方說:“假如劉岱不把袁紹的家眷趕走的話,你就率軍回來。等我滅了袁紹,就要攻打劉岱了。”劉岱為此連日不能決斷,他的別駕王彧告訴劉岱不如去詢問程昱。於是劉岱召見了程昱,向他詢問計策,程昱勸說劉岱不如幫助袁紹,劉岱聽從了他的計策,果然不久之後公孫瓚就被袁紹打敗了。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打算派兵迎擊,鮑信勸阻說:“現在敵人眾多,百姓恐懼不安,士兵毫無鬥誌,顯然我軍不能馬上和敵人相抗,據我觀察,敵人家屬很多,軍中糧草物資極為缺乏,靠搶掠維持給養。如今對策,與其貿然出擊,不如讓部隊養精蓄銳,先采取堅守,敵人無法求戰,強攻又徒增傷亡,等其氣勢低落,我們在派精銳出擊,就能打敗他們了。”劉岱不采納鮑信的意見,堅持出戰,結果兵敗被殺。》
《橋瑁(?-190年),東漢末官吏。字元偉,睢陽(今河南商丘)人。
曆史傳記
漢東郡太守、太尉橋玄族子。靈帝末,為兗州刺史,遷東郡太守。初平元年春正月,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以袁紹為盟主,紹屯河內,瑁、張邈、劉岱、袁遺屯酸棗。後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三國誌·魏書·武帝紀》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同年,“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演義傳記
漢東郡太守。隨袁紹起兵討董卓,呂布至虎牢關,紹命瑁等八路諸侯迎敵。王匡軍敗,幸得瑁、袁遺兩軍皆至,救匡,布方退。
後兗州太守劉岱,問瑁借糧。瑁推辭不與,岱引軍突入瑁營,殺瑁,盡降其眾。》
兗州兵和東郡兵便絞殺在一塊,一片大亂,腦殼壞掉的劉岱悔恨自己剛才太過冒失,卻也無奈地領著兗州兵跟東郡兵廝殺在一起。
就在這時,西涼鐵騎已經滾滾而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