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無塵見了肖逸模樣,哈哈一笑,又道:“此事暫不跟你說,但我可以告訴你,九大門派也和妖獸一樣,想改變九州當前的氣候。”
肖逸震驚不已,道:“九州百姓沾不得陰氣,氣候一變,豈還能活?”
廖無塵道:“現在上陽界的百姓確實不能沾染陰氣,但是人體內自有陰陽調節之功,萬年前,人類可以適應那樣的環境,今日,應當也可以。”
頓了頓,道:“當然,大量體質不佳的百姓會死去,但是隻要輔以藥物緩解,慢慢適應,定然還會有許多人能堅持下來。”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肖逸自語道,“無論人類如何努力,終究還是逃不開這一規則。”
廖無塵笑道:“生之不易,無論到何時,都是如此。”
肖逸漸漸明白了當前之局勢,道:“如此說來,人類和妖獸之間的不同就在於引入陰氣的速度。人類想讓陰氣慢慢流入,而妖獸當然是越快越好。”
廖無塵讚道:“不錯,人、妖之間的矛盾就在於此。”
肖逸長籲了口氣,伸出手來,感受空氣中陰氣的濃鬱程度。不用問,顯然九大門派失控了。
他閉上眼睛,將所有事情回想一遍,但愈想愈覺得可怕,不敢想象這看似平靜的背後還掩藏著多少陰謀和詭計。
他忽然感覺天上好似有一張無形的大網,冥冥之中操控著九州以及九州每一名百姓的命運。
“與這些統禦者相比,我還是太稚嫩了。”肖逸忽地長歎了一聲。
廖無塵笑道:“你道論雖高,但仍是一腔熱血,又怎能和那些老謀深算的老家夥們相比?”
肖逸不得不承認,隻能一笑了之。又想了想,道:“我有些奇怪,弄成今日之局,其他諸派計較得失,假裝自顧不暇,不管妖獸之事也就算了,可是道家、妖家、佛家三家已經遭到了妖獸的侵擾。而且,祭台一旦啟動,三州百姓首當其衝,必將死傷無數。這三家難道也無動於衷,任由其他諸派弄奸耍滑?”
廖無塵道:“天下誰願吃虧?事到如今,此三家之所以仍未吭聲,乃是各有因由。據我所知,改善九州氣候一事,乃是道家率先提出。是以,不論發生了何事,道家務必要衝在最前麵。現在隻是在雍州邊界修了一排祭台,對道家影響甚微,是以,道家無論如何都不能抱怨。”
肖逸暗道:“想不到此事竟然是道家的提議。聽玄悟真人說,道家一直在為天地浩劫之事奔波,如此看來,道家提議此事,應是為了應對天地浩劫而想出的對策。也不知此法能否湊效……”
隻聽廖無塵又道:“至於妖家,其他諸派無不清楚,妖家和妖獸之間常有來往,關係不清不楚,梁州境內多有妖獸行跡,有無此事,對梁州都是一樣。故而,妖家也懶得與其他諸派計較。”
肖逸聽其分析的有理,不禁點了點頭。
廖無塵再道:“其實,真正吃虧的乃是佛家。祭台建在豫州,九州氣候一旦改變,豫州將是天下先驅。此策略成與不成,豫州百姓都將承受沉重的打擊。易地而處,莫說其他門派,就是道家,隻怕也難以忍受。然而,佛家境界委實高絕,竟逆來順受,當真把此事抗了下來。”說著連連搖手,表示無法理解,但是語氣之中卻充滿了佩服之意。
肖逸也心有同感,道:“佛家之誌,確非常人所能理解。原來此事由佛家應承了下來,若不然,不知將鬧成什麽樣子。”
廖無塵道:“九大門派之中,除了佛家是真心出世求解脫之外,其他八派哪一個不是勾心鬥角,相互算計?”
頓了頓,冷笑道:“莫論其他,就說這祭台之事。雍梁邊界允許妖獸修建兩排祭台,這是九州共議決定之事,可是在祭台開啟前一刻,長陽卻故意將妖家一邊的祭台毀去,不知是為了離間妖家和妖獸關係,還是故意將水攪渾,其居心之叵測,委實令人驚駭。”
“廖前輩過慮了吧?”肖逸曾聽長陽真人親口說過此事,聽其所說,當時隻是順手而為,其目的是為了拖延妖獸開啟祭台的時間。
廖無塵哂然道:“過慮?兩排祭台隻隔著一道山林,他為何不去毀壞雍州一邊祭台,偏偏要毀掉梁州的祭台?”
肖逸暗自一凜,回思當時長陽真人言語,確有許多不盡不實之處。至今想來,長陽真人甚至在欺瞞長靖真人,那麽其話語中有幾句真、幾句假,就值得分辨了。
廖無塵續道:“長陽之舉,到底是何居心,日後總有見分曉之時。各家之主,一舉一動皆有深意。你涉世未深,當處處留心才是,莫空有一番才華,卻糊裏糊塗給埋沒了。”
一直以來,肖逸都自認為經曆頗多,思慮遠比同齡之人周全,今夜聽了廖無塵所講諸事,才知自己仍舊如同初生嬰兒一般,對世事完全無知。一時間,隻覺得又驚又愧,冷汗直流。
廖無塵見狀,暫時住了口,遙望著天上明月,若有所思。
或許是待著洛龍城內數日不見明月,總感覺今夜的明月分外皎潔。
停頓片刻,廖無塵忽然道:“廖某孑然一生,無子無徒。你修煉了我的華陰術,已算是我半個徒兒了。這兩年來,我對華陰術又有所改進,待明日之後,我再傳授於你。”
肖逸連忙稱謝,但心中卻頗不是滋味。放在過去,但聞對方對自己如此之好,定然激動不已,倍加感激。但是,今日聽了此話之後,卻感覺所有的恩情都變了樣子。
他心中清楚,對方所說的“明日之後”自然是救出趙族長之後,若是把人救了出來,便有功法相授;若是救不出來,自然什麽也無。
這不是恩施,而是利誘和交換。
但想初見長陽真人和廖無塵時,隻覺得對方一言一行都透著長輩之風,令人敬仰不已。可是待自己長大之後,卻發現對方形象完全變了,和過去想象的模樣截然不同。
“趨利避害乃人之天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無論其修為多高,都不會改變,果然一點不假。”肖逸暗歎不已,隻感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諸味雜陳,百感交集,好生難受。(未完待續。)
肖逸震驚不已,道:“九州百姓沾不得陰氣,氣候一變,豈還能活?”
廖無塵道:“現在上陽界的百姓確實不能沾染陰氣,但是人體內自有陰陽調節之功,萬年前,人類可以適應那樣的環境,今日,應當也可以。”
頓了頓,道:“當然,大量體質不佳的百姓會死去,但是隻要輔以藥物緩解,慢慢適應,定然還會有許多人能堅持下來。”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肖逸自語道,“無論人類如何努力,終究還是逃不開這一規則。”
廖無塵笑道:“生之不易,無論到何時,都是如此。”
肖逸漸漸明白了當前之局勢,道:“如此說來,人類和妖獸之間的不同就在於引入陰氣的速度。人類想讓陰氣慢慢流入,而妖獸當然是越快越好。”
廖無塵讚道:“不錯,人、妖之間的矛盾就在於此。”
肖逸長籲了口氣,伸出手來,感受空氣中陰氣的濃鬱程度。不用問,顯然九大門派失控了。
他閉上眼睛,將所有事情回想一遍,但愈想愈覺得可怕,不敢想象這看似平靜的背後還掩藏著多少陰謀和詭計。
他忽然感覺天上好似有一張無形的大網,冥冥之中操控著九州以及九州每一名百姓的命運。
“與這些統禦者相比,我還是太稚嫩了。”肖逸忽地長歎了一聲。
廖無塵笑道:“你道論雖高,但仍是一腔熱血,又怎能和那些老謀深算的老家夥們相比?”
肖逸不得不承認,隻能一笑了之。又想了想,道:“我有些奇怪,弄成今日之局,其他諸派計較得失,假裝自顧不暇,不管妖獸之事也就算了,可是道家、妖家、佛家三家已經遭到了妖獸的侵擾。而且,祭台一旦啟動,三州百姓首當其衝,必將死傷無數。這三家難道也無動於衷,任由其他諸派弄奸耍滑?”
廖無塵道:“天下誰願吃虧?事到如今,此三家之所以仍未吭聲,乃是各有因由。據我所知,改善九州氣候一事,乃是道家率先提出。是以,不論發生了何事,道家務必要衝在最前麵。現在隻是在雍州邊界修了一排祭台,對道家影響甚微,是以,道家無論如何都不能抱怨。”
肖逸暗道:“想不到此事竟然是道家的提議。聽玄悟真人說,道家一直在為天地浩劫之事奔波,如此看來,道家提議此事,應是為了應對天地浩劫而想出的對策。也不知此法能否湊效……”
隻聽廖無塵又道:“至於妖家,其他諸派無不清楚,妖家和妖獸之間常有來往,關係不清不楚,梁州境內多有妖獸行跡,有無此事,對梁州都是一樣。故而,妖家也懶得與其他諸派計較。”
肖逸聽其分析的有理,不禁點了點頭。
廖無塵再道:“其實,真正吃虧的乃是佛家。祭台建在豫州,九州氣候一旦改變,豫州將是天下先驅。此策略成與不成,豫州百姓都將承受沉重的打擊。易地而處,莫說其他門派,就是道家,隻怕也難以忍受。然而,佛家境界委實高絕,竟逆來順受,當真把此事抗了下來。”說著連連搖手,表示無法理解,但是語氣之中卻充滿了佩服之意。
肖逸也心有同感,道:“佛家之誌,確非常人所能理解。原來此事由佛家應承了下來,若不然,不知將鬧成什麽樣子。”
廖無塵道:“九大門派之中,除了佛家是真心出世求解脫之外,其他八派哪一個不是勾心鬥角,相互算計?”
頓了頓,冷笑道:“莫論其他,就說這祭台之事。雍梁邊界允許妖獸修建兩排祭台,這是九州共議決定之事,可是在祭台開啟前一刻,長陽卻故意將妖家一邊的祭台毀去,不知是為了離間妖家和妖獸關係,還是故意將水攪渾,其居心之叵測,委實令人驚駭。”
“廖前輩過慮了吧?”肖逸曾聽長陽真人親口說過此事,聽其所說,當時隻是順手而為,其目的是為了拖延妖獸開啟祭台的時間。
廖無塵哂然道:“過慮?兩排祭台隻隔著一道山林,他為何不去毀壞雍州一邊祭台,偏偏要毀掉梁州的祭台?”
肖逸暗自一凜,回思當時長陽真人言語,確有許多不盡不實之處。至今想來,長陽真人甚至在欺瞞長靖真人,那麽其話語中有幾句真、幾句假,就值得分辨了。
廖無塵續道:“長陽之舉,到底是何居心,日後總有見分曉之時。各家之主,一舉一動皆有深意。你涉世未深,當處處留心才是,莫空有一番才華,卻糊裏糊塗給埋沒了。”
一直以來,肖逸都自認為經曆頗多,思慮遠比同齡之人周全,今夜聽了廖無塵所講諸事,才知自己仍舊如同初生嬰兒一般,對世事完全無知。一時間,隻覺得又驚又愧,冷汗直流。
廖無塵見狀,暫時住了口,遙望著天上明月,若有所思。
或許是待著洛龍城內數日不見明月,總感覺今夜的明月分外皎潔。
停頓片刻,廖無塵忽然道:“廖某孑然一生,無子無徒。你修煉了我的華陰術,已算是我半個徒兒了。這兩年來,我對華陰術又有所改進,待明日之後,我再傳授於你。”
肖逸連忙稱謝,但心中卻頗不是滋味。放在過去,但聞對方對自己如此之好,定然激動不已,倍加感激。但是,今日聽了此話之後,卻感覺所有的恩情都變了樣子。
他心中清楚,對方所說的“明日之後”自然是救出趙族長之後,若是把人救了出來,便有功法相授;若是救不出來,自然什麽也無。
這不是恩施,而是利誘和交換。
但想初見長陽真人和廖無塵時,隻覺得對方一言一行都透著長輩之風,令人敬仰不已。可是待自己長大之後,卻發現對方形象完全變了,和過去想象的模樣截然不同。
“趨利避害乃人之天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無論其修為多高,都不會改變,果然一點不假。”肖逸暗歎不已,隻感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諸味雜陳,百感交集,好生難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