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論道大會之史,東道主幾乎沒有在辯道中落敗的先例。r?anen ???.?r?a?n??e?n?`o?r g?可以說,東道主之主張,即是辯道之結論。


    是以,東道主第一家辯道,其主張對後續諸家之辯影響甚大。


    然而,誰曾想,佛家一開口便打破了常規。不主殺,也不主放,顯然不會再獲勝了。


    不過,有識之士被佛家這等堅持己見,不為勝辯而改變主張的精神所觸動,無不露出欽佩之色。


    佛家說罷,主殺、主放仍不分明,這第二家辯道者便變得異常關鍵起來。


    辯道不分次序,百家可自由發言。但是此辯牽扯甚大,諸家各有顧忌,互相尋望,誰也不願做這個始作俑者。


    這時,卻見儒家玉臨風當先一站,當仁不讓,朗聲道:“儒家主殺!”


    眾人一凜,齊向儒家望來。


    玉臨風頓了頓,道:“儒家主殺,但並非源於兩界恩怨,隻因此人對我九州圖謀不軌,若不施以極刑,給(下)陰界以警告,九州便永無安寧之日。”


    “玉大俠說此人對九州圖謀不軌,可有證據?”忽有人問道。


    玉臨風循聲望去,見反問之人竟是那雜家屍義,不禁微微皺了皺眉,語氣不善道:“屍院主明知故問是何意?”


    其實,在場眾人中,除了那了空大師之外,就隻有他二人參加了九大門派秘議,知曉內情。


    釋放趙天倫原是妖王提出的三個條件之一,當時正是因為儒家反對,才導致協議未能達成。於是乎,九家商議,將此事作為辯題搬上論道大會。屆時,各憑本事爭辯,不管結論如何,誰也無話可說。


    秘議時,九家中隻有儒家一家反對,雜家原是主放,玉臨風一見屍義開口,以為他要反駁自己,是以口氣並不和善。


    誰知,那屍義卻哈哈一笑,道:“玉大俠誤會了,雜家其實也是主殺。這其中原委你我自知,但是旁人不知,所以故意有此一問。”


    玉臨風一愣,凝目望著屍義,心道:“儒家和雜家之間雖無嫌隙,但關係算不得好,秘議時雜家本來主放,現在又改變主意,與我儒家站在一起,到底有何目的?雜家主意多變,首鼠兩端,須得小心提防才是。”


    那屍義似乎明白玉臨風心中所想,笑道:“玉大俠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堂堂九州,豈能受製於人?雜家主殺,也是為了九州著想而已。玉大俠當知屍某一片苦心。”


    旁人不知其話中“受製於人”所指何為,露出一臉茫然。


    玉臨風卻高聲讚一聲“好”,鼓掌道:“屍院主說的好!”而後放眼全場,說道:“玉某說此人對九州圖謀不軌,並非無中生有,空穴來風。其實,玉某已追查此人及其同謀有十年之久。這十年來,他們的足跡不僅遍布九州各地,甚至於涉及二荒二海的大片疆域。”


    眾人聞此,不禁發出一聲驚呼,轉頭重新審視這位(下)陰界之人。


    玉臨風繼續道:“不論各地發生的獸潮十有**與其有關,單說眼前這妖獸祭台一事,也與其大有關聯。這些年來,玉某雖未能盡悉其陰謀,但是其不軌之心,已昭然若揭。我們若一時心慈手軟,放虎歸山,不知還有多少無辜百姓要葬送於他們的陰謀之中。故而,玉某認為,必須盡快除卻此人,以阻斷其陰謀。”


    儒家在九州享有盛譽,其言頗有公信之力。眾人聞之,無人質疑。是以,話音一落,頓時響起一片迎合之聲。既知(下)陰界之人欲對九州不軌,眾人自然不會輕言放過。


    不知不覺之間,眾人已完全否決了佛家主張。


    佛家見狀,隻能麵露不忍之色,低聲誦經。正如肖逸論道時所講,佛家之教隻待眾生有德時,方可有所作為,若以單純善念來勸化世人,好似那水中撈月,根本沒有結果。


    此時,肖逸亦皺起了眉頭,為難道:“玉前輩和廖前輩各執一詞,我該相信誰才是?如果廖前輩所行之事果真對九州不軌,我幫其救人,豈不成了九州的罪人?”一時間,臉上陰晴不定,難下決斷。


    儒家既開了頭,而後儒家周邊數家紛紛表示主殺,讚同儒家主張。一些流派雖有異議,但是自竊人微言輕,不願冒眾人之不韙,便選擇暫時閉口。


    青州一代的流派雖多,但是百家之人各守其道,並不像烏合之眾般一哄而上,辯論之聲此起彼伏,井然有序,毫無混亂之態。而且,諸家無意之中已按照論道時的順序排將開來。


    轉眼便輪到名家表態,令人奇怪的是,今日名家竟十分低調,說明主殺之主張後,就不再言語,大反常態。


    再有數家,就該鬼家論道。就在這時,肖逸腦海中突然響起一個聲音道:“今日之勢,對鬼、道二家都不利,肖逸道友可願與鬼家聯合,共度難關?”


    肖逸心頭一凜,驀然向林月河望去。他聽得清楚,那聲音決計出自林月河之口。


    他和林月河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經曆伯陽畫府和洛龍城一戰之後,二人幾乎已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


    然而此時,林月河眼神中竟透著無限和氣,並且努力擠了擠僵直的麵皮,表示友好。看其神態,二人就好似多年未見的好友一般,根本看不出一絲不快。


    肖逸登時自歎弗如,心道:“此人城府之深,當真令人歎服。”


    腦海中林月河的聲音又響起道:“你還有所不知,九大門派之外,尚有數家實力雄厚,可稱一方霸主,早已覬覦雍州之地。今日,他們有備而來,勢必要將道家趕出雍州去。你若不與我鬼家聯合,隻怕從此之後,道家就要退出九大門派之列了。”


    肖逸駭然失色,不敢相信地望著林月河,眼神中滿是置疑。苦於不懂得靈魂傳音之術,不能與其交流。


    “道家雖然勢危,但是還不至於丟掉九大門派之位吧?”肖逸捫心自問,但是想起剛才薑魁的神情來,問到後來,竟是越來越沒底氣。


    不過,驚慌之下,肖逸仍未失去理智,忖道:“九大門派之外,也就數農家勢大,而以農家為首的諸家明顯是衝著鬼家而來。此時,鬼家處境當比道家更為堪憂。那林月河是想拉道家下水,為其緩解鬼家危機才是。我若答應了其請求,那才真的將道家推向萬劫不複之地。”當下打定主意,轉過頭來,欲對其不予理睬。


    然而,就在這時,卻聽長清道者說道:“辯道之時,要與鬼家保持一致。今日,道家與鬼家共進退!”


    “什麽?”肖逸聞聲大驚,露出愕然之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州誌之諸子百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仙0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仙08並收藏九州誌之諸子百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