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辰淩準備妥當,進宮覲見魏王,稟告一番後,確定了遠行的日子,由於事前早已定下來,魏襄王也沒有說太多,畢竟這件事,對於伐衛和壯大魏國而言,幾乎微不足道。
“能不能平定燕國叛亂,不是重點,重要是別出了差錯,活著回來就行了。”
魏襄王對相助燕國,並不熱衷,隻不過燕國提出的回報很豐盛,事後軍餉糧草,馬匹布帛,按照五萬大軍一年的消耗饋贈,這個交易,魏國算是賺大了。
辰淩回到府邸後,門口三百精騎已經就緒,滕虎、沈錚等人已經不是第一次跟著他出征了,想著以往戰場的激情和痛快,不出征前,就都興奮起來,熱血激昂。
範睢、蔣捷、周玉邦、沈之問、高詠等謀士大夫卻不慣長途跋涉騎馬,畢竟這個年代,還沒有馬鐙,馬鞍也極其簡陋,需要騎士相當高的騎術技巧,長途遠奔,臀部皮膚都受不了,非磨出血泡不可。
辰淩便吩咐人準備了兩輛鐵皮篷車,幾位大夫坐車,另有幾輛車,裝載的是營帳、鍋具、糧食、幹肉等,路上要露天食宿,安營紮寨所需,燕國遼東城與魏國大梁,五六千裏之遙,路途又不完全是陽關大道,因此需要十來日的腳程。
“都準備好了嗎?”
“好了!”眾部將異口同聲喊道。
辰淩叮囑門口諸女幾句後,然後翻身上馬,率領騎士,朝著北城門趕去,鎧甲鏗鏘,氣勢渾厚,三百騎兵,加上數量馬車,轔轔馳出了大梁城。
就在辰淩等人出城了一刻,街旁人群中一個老嫗,眸子如水清澈,盯著辰淩遠去的背影,凶光閃現,輕輕一哼:“機會來了,看你這次還能活命不?”
這老嫗正是易容後的羅刹女甄岩兒。
“駕——”
辰淩催馬揚鞭,馳出甕城與外郭,奔到一處山坡,勒馬回首,巍峨的大梁城,在陽光下顯得大氣磅礴,古樸浩大,隻可惜不是自己的國度,今日終於脫離樊籠,自由地馳騁了。
山坡頂上停著一輛馬車,辰淩讓騎兵原地休整,他策騎奔上山坡頂,與車內的白若溪告別。
“若溪!”
“夫君!”
“你還是來了,不是說好不來送了嗎?”辰淩微笑道。
“這一去,不知何時歸來,若溪怎能放心得下呢?不親自來送你,心中委實不安,看見了你,就踏實了。”白若溪說的很平白,但是字裏行間,都是濃濃的神情和愛意。
辰淩攬住白若溪的蠻腰,一聲惆悵,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有了牽掛,不如以往灑脫了,這就是男兒的責任和鐵血柔情,道:“若溪,放心吧,遲則一年,快則半載,平定了燕國叛亂,就會歸來,記著咱們的約定,及早派人過來。”
白若溪微微點頭,側首在他身前,感受那強有勁兒的胸膛,傾聽陽剛之力的心跳,一陣迷離,歎道:“夫君,一定要平安歸來,你就是我的一切……”
辰淩何曾見過如此溫柔癡迷的大小姐,不見當日那果斷、叱吒的女強人,這都是愛情的力量,輕拍了香肩,說了一番甜言密語後,再次翻身上馬,碗大的馬蹄飛奔如雨,一溜煙兒馳下山坡,在城關大道上,與侍衛們匯合,開始上路了。
白若溪一襲月白色的羅裙,使一條細細的帶子係著,絲質輕紗羅裙隨風而動,嫋嫋娜娜,腰肢如柳,眉如遠山、眸如點漆,望著辰淩遠去的背影,鎖起了黛眉如月勾。
春風吹不盡,總是相思情。
就在辰淩動身前往燕國的時候,各路諸侯國君,差不多都快抵達了自己的國都王宮。
這些國君一入宮,立即召開軍機大臣擴大會議,商討備軍、糧草、調兵之事。
隨著戰國的戰爭不斷擴大,不像春秋時期,幾千幾萬人,一戰定輸贏,到了戰國都有常備軍、邊戍軍、禁衛軍、鄉兵等不同兵種,前三種都是正規招募,而鄉兵則是地方的民兵,平時務農,秋季巡邏鄉村,維持地方治安,等有戰事則可以從中挑選壯丁作戰。
這次兵事又起,為防止抽動精銳,發動戰爭,造成大部分精銳耗盡,因此各國君王都考慮到,要重新招募一支新兵,動用一部分精兵,相互配合,防止幾年大戰下來,地盤是擴大的,但無精兵防守,很容易被鄰國趁機奪取。
畢竟七國會盟的有效約定期限,隻有三年而已,三年內各憑實力,掠奪自己的勢力範圍,三年後,將仍憑實力,可以公開對其它大國動武了。
邯鄲,趙王宮。
趙武靈王一身英氣,召集了太子趙何,安陽君趙章、平原君趙勝,大司馬公子成諸王子,以及相國肥義,太傅李兌,禦史大夫高信。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九卿有田不禮、藺相如、蔡炎、許鈞、趙希、韓徐等,大將軍趙奢、趙袑、孔青、趙岩、樂池,副將趙達、趙文星、趙田楠、廉頗等人,士大夫寧越、徐尚、樓緩……
趙國軍機政要大臣聚齊,趙武靈王氣雄萬夫,誌吞四海,指著山河社稷圖道:“東北中山國,西北樓煩、林胡,都乃我趙國心腹大患,如今我趙人習用胡服,革帶皮靴,窄袖左衽,訓練騎兵,推行胡服騎射,已經成效,七國會盟結束了,機會到來,這次我趙軍就可以名正言順,無所顧忌地吞中山,北掃林胡、樓煩了。”
“此次進攻中山國,以大將軍趙奢為統帥,孔青為副將,安陽君趙章為監軍,寧越為謀士,趙田楠、廉頗為先鋒將,發兵二十萬,騎兵兩萬,兩年內務必拿下中山國,其餘人配合調運草、餉、軍、械、馬、金等所有後勤補助,不得有誤!”
“臣等領旨……”諸人行禮。
臨淄,齊王宮。
齊宣王甫到宮內,也著急了百官議會,太子田地,孟嚐君田文,相國田軫,大將匡章、田錚、孫乾、韓聶,副將牧野良、田繕等,文官馮劫、環淵、莊辛、蘇厲文武大臣,側立宮廷之上。
齊王道:“我齊國地處東海之濱,疆域之大,國富民強,先後滅了十數諸侯小國,現在與燕、魏、楚、宋、衛五國接壤,中間還有一個魯國,包圍在境內,如咽喉之刺,孤王早有平魯之心,但一直擔憂戰國諸侯阻礙,今次沒有了這些製約,伐魯勢在必行,而且要速戰速決,不能久拖下去,今日就商議一番,如何抽調軍隊,運糧軍餉,準備兵發曲阜……”
“能不能平定燕國叛亂,不是重點,重要是別出了差錯,活著回來就行了。”
魏襄王對相助燕國,並不熱衷,隻不過燕國提出的回報很豐盛,事後軍餉糧草,馬匹布帛,按照五萬大軍一年的消耗饋贈,這個交易,魏國算是賺大了。
辰淩回到府邸後,門口三百精騎已經就緒,滕虎、沈錚等人已經不是第一次跟著他出征了,想著以往戰場的激情和痛快,不出征前,就都興奮起來,熱血激昂。
範睢、蔣捷、周玉邦、沈之問、高詠等謀士大夫卻不慣長途跋涉騎馬,畢竟這個年代,還沒有馬鐙,馬鞍也極其簡陋,需要騎士相當高的騎術技巧,長途遠奔,臀部皮膚都受不了,非磨出血泡不可。
辰淩便吩咐人準備了兩輛鐵皮篷車,幾位大夫坐車,另有幾輛車,裝載的是營帳、鍋具、糧食、幹肉等,路上要露天食宿,安營紮寨所需,燕國遼東城與魏國大梁,五六千裏之遙,路途又不完全是陽關大道,因此需要十來日的腳程。
“都準備好了嗎?”
“好了!”眾部將異口同聲喊道。
辰淩叮囑門口諸女幾句後,然後翻身上馬,率領騎士,朝著北城門趕去,鎧甲鏗鏘,氣勢渾厚,三百騎兵,加上數量馬車,轔轔馳出了大梁城。
就在辰淩等人出城了一刻,街旁人群中一個老嫗,眸子如水清澈,盯著辰淩遠去的背影,凶光閃現,輕輕一哼:“機會來了,看你這次還能活命不?”
這老嫗正是易容後的羅刹女甄岩兒。
“駕——”
辰淩催馬揚鞭,馳出甕城與外郭,奔到一處山坡,勒馬回首,巍峨的大梁城,在陽光下顯得大氣磅礴,古樸浩大,隻可惜不是自己的國度,今日終於脫離樊籠,自由地馳騁了。
山坡頂上停著一輛馬車,辰淩讓騎兵原地休整,他策騎奔上山坡頂,與車內的白若溪告別。
“若溪!”
“夫君!”
“你還是來了,不是說好不來送了嗎?”辰淩微笑道。
“這一去,不知何時歸來,若溪怎能放心得下呢?不親自來送你,心中委實不安,看見了你,就踏實了。”白若溪說的很平白,但是字裏行間,都是濃濃的神情和愛意。
辰淩攬住白若溪的蠻腰,一聲惆悵,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有了牽掛,不如以往灑脫了,這就是男兒的責任和鐵血柔情,道:“若溪,放心吧,遲則一年,快則半載,平定了燕國叛亂,就會歸來,記著咱們的約定,及早派人過來。”
白若溪微微點頭,側首在他身前,感受那強有勁兒的胸膛,傾聽陽剛之力的心跳,一陣迷離,歎道:“夫君,一定要平安歸來,你就是我的一切……”
辰淩何曾見過如此溫柔癡迷的大小姐,不見當日那果斷、叱吒的女強人,這都是愛情的力量,輕拍了香肩,說了一番甜言密語後,再次翻身上馬,碗大的馬蹄飛奔如雨,一溜煙兒馳下山坡,在城關大道上,與侍衛們匯合,開始上路了。
白若溪一襲月白色的羅裙,使一條細細的帶子係著,絲質輕紗羅裙隨風而動,嫋嫋娜娜,腰肢如柳,眉如遠山、眸如點漆,望著辰淩遠去的背影,鎖起了黛眉如月勾。
春風吹不盡,總是相思情。
就在辰淩動身前往燕國的時候,各路諸侯國君,差不多都快抵達了自己的國都王宮。
這些國君一入宮,立即召開軍機大臣擴大會議,商討備軍、糧草、調兵之事。
隨著戰國的戰爭不斷擴大,不像春秋時期,幾千幾萬人,一戰定輸贏,到了戰國都有常備軍、邊戍軍、禁衛軍、鄉兵等不同兵種,前三種都是正規招募,而鄉兵則是地方的民兵,平時務農,秋季巡邏鄉村,維持地方治安,等有戰事則可以從中挑選壯丁作戰。
這次兵事又起,為防止抽動精銳,發動戰爭,造成大部分精銳耗盡,因此各國君王都考慮到,要重新招募一支新兵,動用一部分精兵,相互配合,防止幾年大戰下來,地盤是擴大的,但無精兵防守,很容易被鄰國趁機奪取。
畢竟七國會盟的有效約定期限,隻有三年而已,三年內各憑實力,掠奪自己的勢力範圍,三年後,將仍憑實力,可以公開對其它大國動武了。
邯鄲,趙王宮。
趙武靈王一身英氣,召集了太子趙何,安陽君趙章、平原君趙勝,大司馬公子成諸王子,以及相國肥義,太傅李兌,禦史大夫高信。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九卿有田不禮、藺相如、蔡炎、許鈞、趙希、韓徐等,大將軍趙奢、趙袑、孔青、趙岩、樂池,副將趙達、趙文星、趙田楠、廉頗等人,士大夫寧越、徐尚、樓緩……
趙國軍機政要大臣聚齊,趙武靈王氣雄萬夫,誌吞四海,指著山河社稷圖道:“東北中山國,西北樓煩、林胡,都乃我趙國心腹大患,如今我趙人習用胡服,革帶皮靴,窄袖左衽,訓練騎兵,推行胡服騎射,已經成效,七國會盟結束了,機會到來,這次我趙軍就可以名正言順,無所顧忌地吞中山,北掃林胡、樓煩了。”
“此次進攻中山國,以大將軍趙奢為統帥,孔青為副將,安陽君趙章為監軍,寧越為謀士,趙田楠、廉頗為先鋒將,發兵二十萬,騎兵兩萬,兩年內務必拿下中山國,其餘人配合調運草、餉、軍、械、馬、金等所有後勤補助,不得有誤!”
“臣等領旨……”諸人行禮。
臨淄,齊王宮。
齊宣王甫到宮內,也著急了百官議會,太子田地,孟嚐君田文,相國田軫,大將匡章、田錚、孫乾、韓聶,副將牧野良、田繕等,文官馮劫、環淵、莊辛、蘇厲文武大臣,側立宮廷之上。
齊王道:“我齊國地處東海之濱,疆域之大,國富民強,先後滅了十數諸侯小國,現在與燕、魏、楚、宋、衛五國接壤,中間還有一個魯國,包圍在境內,如咽喉之刺,孤王早有平魯之心,但一直擔憂戰國諸侯阻礙,今次沒有了這些製約,伐魯勢在必行,而且要速戰速決,不能久拖下去,今日就商議一番,如何抽調軍隊,運糧軍餉,準備兵發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