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一傳開,頓時以燕京中心,向周邊的城邑擴散,其中有秦國間諜的蠱惑和造謠,但後來,傳播的主力已經換成了別有用心的燕國貴族,以及被燕滅掉的五國舊貴。
恰逢燕王不在朝中,群龍無首,朝廷黨派蠢蠢欲動,相互牽扯,有的選擇觀望,有的要趁亂挑事。
一座五進五出的大宅院內,屬於姬老氏族中的旁支,家主姬長順,在朝廷擔任過九卿的副職,幾年前,在變革時候,因組織老氏族站出來阻止變法,事後被革職了,今晚宅院內聚集了不少族人,都是頑固的守舊派。
姬長順年紀已高,快到七十歲了,威望非常很大,由於在家中排行老五,被後輩尊稱‘五爺!’‘五祖公’,而且他體內有王室血脈因子,隻不過燕國數百年下來,他已經跟當今王族血緣關係相差很遠了。
周朝實行的是宗法製,《禮記-大傳》有記載:“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嫡長子繼承了祖業之後,其它庶子搬出去另立了家族,然後繁衍生息,成為自己創立的家族之祖,他的嫡長子繼承者就是宗子,而他的其它庶子又成了小宗,一代代按照這種形式傳下去,主脈一直不變,旁支超過了五代,就相互沒有了多大血緣關係。
華夏封建社會,就是利用這種血緣為紐帶,把一個家族繁衍鋪開,姬長順雖然也有當年第一代燕王的血脈,但是早就稀薄了,但他卻被老氏族一派,推選為族長。
當然,在古代社會,唯有王權,是不受族法約束的,皇帝不一定就是這一脈的族長,而族長也不一定就是皇帝。
“五爺,這次燕王要栽了,咱們的時機到來,太子平之子姬複,已經托人來接頭,許諾隻要能逼燕王退位,擁立他姬複為燕王,日後咱們老氏族的人,都將在朝中做大官!”一位身穿藍袍綢緞,頜下留著胡須的中年男子說道。
一個身穿圓領皂衣的大漢,年約三旬,名叫姬峻,當前任職護城禁衛軍的一位都尉,說道:“五祖公,始終站在咱們族群的姬永康,與太子平,燕王姬職,屬於堂兄弟,同祖父一脈,按理說,他的機會也很大,雖然權力較小,但正好要借助咱們老氏族的力量,便於控製,比其它王族子孫更符合咱們的利益!”
姬長順猶豫片刻,一時拿不定主意,機會就這麽一次,一旦選擇錯誤,萬劫不複,不得不慎重。
“這兩人,奪權的機率太小了,我們冒的風險很大,如果不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又沒有讓天下人信服的資格,弄不好惹火上身,反把我們自己給焚了。”
十餘人中,有年長者,也有年輕的武將,集聚一堂,都在討論著下一步該如何抉擇。哪一個人容易上位,而且有能力扛住壓力,掌握大局,事後還得兌現諾言,實現他們的政治方麵的利益訴求。
燕良宇歎道:“最有可能,就是襄安君了,他是當今燕王的弟弟,由他登基,眾望所歸!”
一位精通謀算之士郭炯道:“就擔心那些朝廷大臣不同意,要知道,不論樂毅、範睢、蘇秦、蘇代等人,幾乎都是燕王一手提拔上來,許多的朝廷臣子,自詡天子門生,對燕王感恩戴德,很難爭取過來,這些人素日裏總瞧不起咱們老燕貴族,爭鋒相對,官場擠兌,早就該收拾他們了。”
“五爺,您發話吧,說支持誰,咱們就支持誰!”有人急性子,看他們討論來討論去,仍確定不下來,已經有些忍不住了。
姬長順是個老奸巨猾的人物,這樣重大的事,與謀反差不多,要考慮周詳,確保足夠的利益,否則草率行事,很容易失敗,殃及家族,這次如果站出來,就是跟當前的燕王不死不休了,如果政變不成功,對方事後不可能會放他們了,因此很謹慎。
他的臉色猶豫半晌,仍是搖頭道:“再等等,人選暫時不確定,先把外圍的一些禁軍將領,負責巡邏、把手王城、宮城、後宮的侍衛首領進行拉攏,把內務府的一些總管太監和宮娥女官買通,招攬一批武士和劍客,準備對一些朝廷官員下手,比如樂毅、蘇秦、範睢這幾人,都是燕王的心腹,收買不成功,就要除掉,否則會影響大計,這些重臣一去掉,憑宮內的那些婦人,能翻出什麽花樣來?”
眾人點頭,覺得他說的布局穩妥,條理清晰,但不確定扶持的人選,還是覺得不放心。
“五爺,這件事關乎重大,時間緊迫,現在還不確定人選,是否過於被動了?”那位藍袍綢緞的中年男子詢問。
姬長順搖頭一笑:“有人會別咱們更急,隻要拖一拖,這幾日各方勢力,需要咱們幫忙的人,必然會登門來訪,而且一次比一次開出的利益大,我們可不止要做官那麽簡單,這是姬氏燕國的地盤,不應該有外族人效力,誰若登基,必須要恢複燕的國號,認祖歸宗,壓製六國的人做官,讓我燕人一支獨大,這才是光宗耀祖,姬職小子那一套,純屬不認祖宗!”
就在這時,府邸管家快步進來稟告,外麵有人自稱是襄安君派來的人,要見五爺。
“怎麽樣,有人已經等不及了吧!老夫倒要看看襄安君能給出的利益有多大?”姬長順讓他們在這繼續研究,他則起身去前宅廳堂見客去了。
………
這樣的畫麵,在燕京城不同的宅院也都有類似的場景,一些官員擔心朝廷不穩,紛紛私下串門,商討這次保身之策。
“靜觀其變,誰做燕王,我們都是臣子!”
“燕王雄才大略,肯定不會動搖的!”
“這就難說了,燕老貴族們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燕老貴族都是一些蛀蟲,頑固守舊,跳梁小醜而已,還敢跳出來生亂?”
不同的府邸,都有各種的言論在爭討,大部分官吏在心中,都願意站在燕王這一邊,畢竟燕國能從瀕臨滅亡的懸崖邊拉回來,完全依靠燕王的力挽狂瀾,現在天下接近統一,也是燕王的雄才偉略,他們以做這樣的君王臣子感到自豪,對那些詆毀的造謠者感到憤慨。
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投機取巧的機會來了,如果按照以前的升遷程序,他們可能沒有什麽機會,現在選擇好站隊,說不定會有從龍之功,為了仕途,想要拚賭一次。
“讓他們狗咬狗吧!等燕國一亂,咱們想辦法與其它幾國的亡國之臣聯係,組織人手去盛京搭救舊主,然後坐船進入大海,逃離燕軍的追殺,隻要回到舊地,組織起人手,還能跟燕繼續抗衡!”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楚雖三戶,亡燕必楚!”
一些五國的舊貴族,也在暗中調動,頻繁接頭,醞釀著更大的圖謀,整個燕京城一時風雨飄搖,好像烏雲籠罩,隨時都會有暴風雨來臨!
恰逢燕王不在朝中,群龍無首,朝廷黨派蠢蠢欲動,相互牽扯,有的選擇觀望,有的要趁亂挑事。
一座五進五出的大宅院內,屬於姬老氏族中的旁支,家主姬長順,在朝廷擔任過九卿的副職,幾年前,在變革時候,因組織老氏族站出來阻止變法,事後被革職了,今晚宅院內聚集了不少族人,都是頑固的守舊派。
姬長順年紀已高,快到七十歲了,威望非常很大,由於在家中排行老五,被後輩尊稱‘五爺!’‘五祖公’,而且他體內有王室血脈因子,隻不過燕國數百年下來,他已經跟當今王族血緣關係相差很遠了。
周朝實行的是宗法製,《禮記-大傳》有記載:“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嫡長子繼承了祖業之後,其它庶子搬出去另立了家族,然後繁衍生息,成為自己創立的家族之祖,他的嫡長子繼承者就是宗子,而他的其它庶子又成了小宗,一代代按照這種形式傳下去,主脈一直不變,旁支超過了五代,就相互沒有了多大血緣關係。
華夏封建社會,就是利用這種血緣為紐帶,把一個家族繁衍鋪開,姬長順雖然也有當年第一代燕王的血脈,但是早就稀薄了,但他卻被老氏族一派,推選為族長。
當然,在古代社會,唯有王權,是不受族法約束的,皇帝不一定就是這一脈的族長,而族長也不一定就是皇帝。
“五爺,這次燕王要栽了,咱們的時機到來,太子平之子姬複,已經托人來接頭,許諾隻要能逼燕王退位,擁立他姬複為燕王,日後咱們老氏族的人,都將在朝中做大官!”一位身穿藍袍綢緞,頜下留著胡須的中年男子說道。
一個身穿圓領皂衣的大漢,年約三旬,名叫姬峻,當前任職護城禁衛軍的一位都尉,說道:“五祖公,始終站在咱們族群的姬永康,與太子平,燕王姬職,屬於堂兄弟,同祖父一脈,按理說,他的機會也很大,雖然權力較小,但正好要借助咱們老氏族的力量,便於控製,比其它王族子孫更符合咱們的利益!”
姬長順猶豫片刻,一時拿不定主意,機會就這麽一次,一旦選擇錯誤,萬劫不複,不得不慎重。
“這兩人,奪權的機率太小了,我們冒的風險很大,如果不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又沒有讓天下人信服的資格,弄不好惹火上身,反把我們自己給焚了。”
十餘人中,有年長者,也有年輕的武將,集聚一堂,都在討論著下一步該如何抉擇。哪一個人容易上位,而且有能力扛住壓力,掌握大局,事後還得兌現諾言,實現他們的政治方麵的利益訴求。
燕良宇歎道:“最有可能,就是襄安君了,他是當今燕王的弟弟,由他登基,眾望所歸!”
一位精通謀算之士郭炯道:“就擔心那些朝廷大臣不同意,要知道,不論樂毅、範睢、蘇秦、蘇代等人,幾乎都是燕王一手提拔上來,許多的朝廷臣子,自詡天子門生,對燕王感恩戴德,很難爭取過來,這些人素日裏總瞧不起咱們老燕貴族,爭鋒相對,官場擠兌,早就該收拾他們了。”
“五爺,您發話吧,說支持誰,咱們就支持誰!”有人急性子,看他們討論來討論去,仍確定不下來,已經有些忍不住了。
姬長順是個老奸巨猾的人物,這樣重大的事,與謀反差不多,要考慮周詳,確保足夠的利益,否則草率行事,很容易失敗,殃及家族,這次如果站出來,就是跟當前的燕王不死不休了,如果政變不成功,對方事後不可能會放他們了,因此很謹慎。
他的臉色猶豫半晌,仍是搖頭道:“再等等,人選暫時不確定,先把外圍的一些禁軍將領,負責巡邏、把手王城、宮城、後宮的侍衛首領進行拉攏,把內務府的一些總管太監和宮娥女官買通,招攬一批武士和劍客,準備對一些朝廷官員下手,比如樂毅、蘇秦、範睢這幾人,都是燕王的心腹,收買不成功,就要除掉,否則會影響大計,這些重臣一去掉,憑宮內的那些婦人,能翻出什麽花樣來?”
眾人點頭,覺得他說的布局穩妥,條理清晰,但不確定扶持的人選,還是覺得不放心。
“五爺,這件事關乎重大,時間緊迫,現在還不確定人選,是否過於被動了?”那位藍袍綢緞的中年男子詢問。
姬長順搖頭一笑:“有人會別咱們更急,隻要拖一拖,這幾日各方勢力,需要咱們幫忙的人,必然會登門來訪,而且一次比一次開出的利益大,我們可不止要做官那麽簡單,這是姬氏燕國的地盤,不應該有外族人效力,誰若登基,必須要恢複燕的國號,認祖歸宗,壓製六國的人做官,讓我燕人一支獨大,這才是光宗耀祖,姬職小子那一套,純屬不認祖宗!”
就在這時,府邸管家快步進來稟告,外麵有人自稱是襄安君派來的人,要見五爺。
“怎麽樣,有人已經等不及了吧!老夫倒要看看襄安君能給出的利益有多大?”姬長順讓他們在這繼續研究,他則起身去前宅廳堂見客去了。
………
這樣的畫麵,在燕京城不同的宅院也都有類似的場景,一些官員擔心朝廷不穩,紛紛私下串門,商討這次保身之策。
“靜觀其變,誰做燕王,我們都是臣子!”
“燕王雄才大略,肯定不會動搖的!”
“這就難說了,燕老貴族們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燕老貴族都是一些蛀蟲,頑固守舊,跳梁小醜而已,還敢跳出來生亂?”
不同的府邸,都有各種的言論在爭討,大部分官吏在心中,都願意站在燕王這一邊,畢竟燕國能從瀕臨滅亡的懸崖邊拉回來,完全依靠燕王的力挽狂瀾,現在天下接近統一,也是燕王的雄才偉略,他們以做這樣的君王臣子感到自豪,對那些詆毀的造謠者感到憤慨。
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投機取巧的機會來了,如果按照以前的升遷程序,他們可能沒有什麽機會,現在選擇好站隊,說不定會有從龍之功,為了仕途,想要拚賭一次。
“讓他們狗咬狗吧!等燕國一亂,咱們想辦法與其它幾國的亡國之臣聯係,組織人手去盛京搭救舊主,然後坐船進入大海,逃離燕軍的追殺,隻要回到舊地,組織起人手,還能跟燕繼續抗衡!”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楚雖三戶,亡燕必楚!”
一些五國的舊貴族,也在暗中調動,頻繁接頭,醞釀著更大的圖謀,整個燕京城一時風雨飄搖,好像烏雲籠罩,隨時都會有暴風雨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