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二月二,龍抬頭!


    龍抬頭又稱春耕節,龍王爺在這一天會抬頭巡視天下,若是哪裏幹旱便會行雲布雨,預示這一年雨水充沛,能有個豐收年。


    很尋常的日子,但是今日成都府卻極不尋常,原內江王府廢墟上一座比起先前郡王府還要恢宏的府宅拔地而起,那府門頭上赫然是四個大字。


    定川王府!


    大明可沒有定川王,甚至大明自開國以來也沒給任何活著的勳貴封過異性王,但是如今誰還理這些……


    如今大明地界上的異性王多了去了,李自成號闖王,張獻忠號八大王,還有什麽混天王,紫金王,各種各樣的草頭王根本多到數不過來。


    但是誰也不敢小覷定川王這個字號,因為定川王乃是當前稱雄川西的巨寇,武銳軍將主馮愷!


    很顯然這名頭也是馮愷自封的,可看看如今的川西,似乎勉強也能算是實至名歸。


    今日,定川王府張燈結彩,整座王府的圍牆上都掛滿了紅色喜慶的綢布,還有成千上萬朵的紅綢花掛滿了樹梢,一路延綿到了蜀王府。


    十裏紅妝迎佳人,這是定川王馮愷在兌現他的承諾!


    迎婚道路徹底戒嚴,一個衛三千多大兵分列道路兩邊,一直從定川王府延伸到蜀王府。


    道路兩邊的酒樓客棧等等製高點也全被偵察營的弟兄控製,這年頭豪族也有私人武裝,沒準就有誰想殺馮愷安排下弓箭手。


    總之安保工作基本上已經做到了極致!


    誰敢在定川王大婚的日子行刺,那就是給馮大帥不痛快,那麽沒準明天整個成都的豪族大戶都會不痛快!


    既然是到蜀王府迎親,那麽女眷自然和蜀王有關係,尋常小民不知道內情,隻當是馮愷要迎娶蜀王女,可知道內情的卻知道,壓根不是那麽回事。


    賊婆於蕊,如今是蜀王的義女,據說被朝廷冊封為慧雅郡主,也就是將會被迎娶的定川王正妃。


    之所以說正妃,除了正妻以外,是因為定川王還會迎娶真正的郡主,蜀王次女竹月郡主朱荷!


    義女為正妃,親生女兒為側妃,在民間可就是妾,觀大明兩百多年天下,還沒出現過這樣的荒唐事。


    更荒唐的是馮愷實在沒打算今日迎側妃入門,按照馮愷的意思,既然是側那就是妾,既然是妾,那隨便找個日子抬進來也就是了……


    但是也不知道於蕊到底咋想的,竟然堅持讓他納朱荷為側妃,甚至馮愷之所以會莫名其妙的定王號也是為了朱荷。


    朱荷畢竟是蜀王郡主,大明未亡就是王室貴女,金枝玉葉,豈能下嫁一個根本不是朝廷任命的軍頭,而且還是做小。


    所以納也就納了……


    蜀王府。


    蜀王在唉聲歎氣……


    宮裏麵的嬤嬤正在為於蕊和朱荷兩女梳妝打扮,於蕊是正室,大紅喜袍,鳳冠霞帔,什麽都不會少,至於朱荷乃側室,按規矩而言,不能戴鳳冠,喜袍也不能著大紅,一般而言隻會穿粉色喜服。


    和於蕊不同,朱荷跟馮愷沒有絲毫的感情基礎,那一日初見,雖然覺得朱荷少年將軍,義氣風發,可要知道身為貴女又天姿國色,怎麽可能會對一個反賊頭目一見傾心。


    甚至那一日馮愷看向她的那種不加掩飾的的目光,讓其還有那麽一點厭惡。


    但是身為女子,身為蜀王女,朱荷豈能不知道父王當前的處境,甚至她更清楚蜀王府的命運都已經徹徹底底和馮逆綁在了一起。


    父王讓她下嫁馮愷,她當然知道父王也是身不由己,是想要通過姻親關係來綁緊馮逆,萬一馮逆成事,或可保蜀王府一門平安。


    所以她沒有拒絕,事實上也拒絕不了。


    但是朱荷沒有想到的是於蕊竟然是那麽好相處的女子,要知道於蕊是正妻是大婦,而她真要論起來隻能算妾。


    妻妾是什麽?是妻能對妾任打任罵,是能隨意發賣,妻坐著妾隻能站著,妻和夫君共枕,妾隻能鋪床疊被!


    這是屈辱,朱荷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天成為妾室,因為那是對王室尊嚴的踐踏!


    但是朱荷很快就想通了,想不通可以去想想福王和襄王,他們也是親王,他們的女兒也是郡主是金枝玉葉,可當洛陽、襄陽被破之後,兩座親王府裏的金枝玉葉呢?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她們跌落塵埃,淪落到連妓子都不如,被那些流賊狠狠踐踏蹂躪,最終在屈辱、憤恨、不甘當中絕望的死去。


    如果這種慘劇有一天降臨到蜀王府,降臨到她的頭上呢?


    朱荷不敢去想,唯一的希望可能就是在賊兵攻破成都之後,立即去死,至少那樣死還能給自己保留一絲的顏麵。


    那麽現在呢?


    她將要嫁給成都乃至整個四川地界上最大的反賊,用自己的身體來換蜀王府的平安。


    於蕊很好,雖然僅僅接觸了兩三天,可朱荷還是從於蕊略微有些刻意的舉動當中感受到了善意,這位真正算得上是馮逆的賢內助,為了夫君,她可以委屈自己。


    比如於蕊讓她大紅喜服,允許她戴鳳冠,同樣的三書六聘,同樣的八抬大轎……


    完完全全就是和正妻一樣的標準被抬進定川王府,唯一的區別也就是在拜堂的時候她需要讓正妻一個身位,而且馮逆不會和她平拜。


    但是朱荷知足了。


    她知道於蕊之所以這麽做是覺得馮愷還有借重蜀王府的地方,但是朱荷知道馮逆不需要。


    按照馮逆如今的實力,蜀王府的生死都在其一念之間,馮愷借的無非就是一個名義罷了。


    名義,或者說蜀王府的名義對馮愷而言真的至關重要?


    未必!


    沒有蜀王,還有內江王,沒有內江王還有這個那個郡王,左右就是一個名義罷了,實力才是根本,如果不是馮逆坐擁十萬大軍,讓朝廷都無可奈何的話,便是有蜀王的名義又能如何?


    最多也就是把蜀王削藩了事,大明皇室的薄情寡義可是出了名的,不相信去看看想勤王卻唄崇禎削藩的唐王,隻可惜於蕊這個鄉下丫頭,看不明白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明末: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