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戶籍製度對於那些飽受戶籍之苦的百姓而言簡直如同春降甘霖,所以告示一貼出來就有無數的百姓前往城外新辟出來的戶籍辦理點。
這段時間投奔武銳軍的讀書人基本上別的事也都不用幹了,幾十個戶籍辦理點前麵排起了長龍,熙熙攘攘的熱鬧非凡。
對此成都官府權當沒看見……
看見了又如何?難不成他們敢反對?那是作死……
在成都地界上,馮愷就是真正的土皇帝,沒有任何人敢違背馮愷的意誌,馮愷固然講理,但是他要是不講理,誰又能奈何得了他?
而且成都的官員自己現在都應顧不暇,因為武銳軍的行文已經到了,大大小小的官員十天之內必須到蜀王府報到接受官位重置,要是不願意的就滾出成都沒人攔著,可不滾也不理睬,那就別怪到時候在衙門裏麵被扔出去顏麵盡失。
不少官員選擇離開,但依舊有半數官員選擇觀望,他們觀望或許有的是想投機,但是更多的則是對朝廷徹底失望乃至絕望了。
因為絕望,所以認定大明必亡,而擁有雄主之姿的馮愷無疑就是可以投效的對象。
關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佃戶,這些年老老實實的給地主家種地,日子過的雖然苦點,可地主老爺人還不錯,也不怎麽苛待他們這些佃戶,所以日子也能過的下去。
如關奇一樣的佃戶在大明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從自耕農到半自耕農最後成為失地農民,成為地主家的佃戶,無需繳納賦稅,時間一久自然就成了隱戶。
大明的戶籍堪稱曆朝曆代最亂,收錄入戶籍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繳納賦稅的,也就是說不繳稅的就是隱戶,當然隱戶不是黑戶,黑戶是沒有戶籍,隱戶則是隱瞞戶籍,其籍在地主那邊卻又不同於賤籍的家奴。
這也導致大明隱戶的數量要遠遠高於在籍的,拿弘治到正德年間舉例,在籍的百姓人口五六千萬,但是大明當時的實際人口至少一億五千萬以上!
幾倍的懸殊……
馮愷要重擬戶籍製度,按理來說大部分百姓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重新在官府辦理了戶籍就以為著要交稅,這對於那些自願成為隱戶的百姓而言,是不能接受的,難不成辦了戶籍之後不但要給地主家交租子還要給官府繳稅,誰有病才會那麽幹。
可要是有足夠的誘惑力呢?
告示上說了,但凡擁有戶籍的百姓可以分田,按照人口分田,也就是說不光是丁口,就算是女娃也有,分田之後,隻需繳納正稅,廢除大明的所有苛捐雜稅。
當然分田……田呢?沒分田就說這些無疑是在扯淡,但是告示中還說了,先辦理戶籍,以後按戶籍人口分田,沒有分田之前一切照舊也不會收稅。
至於田從何來……嗬嗬。
換做川外,或許還有百姓對這事不以為然,但是在川西尤其是這成都,武銳軍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有目共睹,直白點說,就是百姓願意相信武銳軍相信馮大帥能說到做到!
至於那些家奴還有戲子、妓子這些賤籍,賤籍是什麽說白了就是低賤、下賤的一類群體,他們幾乎都簽了賣身契,也就是說別說生死,就連自由都是掌控在主家手裏麵的。
這一類人想脫籍?除非有足夠的銀子給自己贖身,否則就是妄想,辦理戶籍最難的也是這一類人,因為辦籍就是逃奴,逃奴要是被抓回去被活活打死都是活該。
所以針對這一特殊群體,馮愷的手段很簡單很粗暴,廢除賤籍就表示原本的賤籍不複存在,所有的原賤籍之人都是平民,需要重新辦理戶籍,籍貫不在成都的落戶成都,以後一樣分田。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人不得阻礙所屬家奴落籍,任何藝館不得阻攔妓子從良落籍,否則重罰、查抄!
馮愷的話在整個川西或許還不一定靠實好使,但是在成都,任何敢於挑戰馮愷尊威的可以試試!
另外就是隱戶,所有容納隱戶的大族都必須主動上報,否則一經查處重罰!
至於怎麽個重罰,沒說,但是自己可以掂量掂量。
於是整個成都的士紳大族一片哀嚎,知道馮愷遲早一天會插手地方政事,但是沒想到不插手則已,一插手竟然這般狠辣,完全不留半點餘地。
不過讓這些大族因為一道告示就心甘情願的乖乖任由擺布那也是不可能的,最多放一些無關緊要丫鬟、家奴出去看看形勢,然後便是觀望。
畢竟天塌了還有個子高的頂著。
至於隱戶,隱戶本身就是自願托庇的,他們要入籍也沒人攔著,這部分群體對於大族而言無關緊要。
與其說他們關心家奴賤籍,倒不如說他們更關心分田,因為入籍就能分田,那麽田從何來?
大明近三百年,成都周邊能開墾的土地幾乎都被開墾完了,八九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大小地主手裏,馮愷要分田,那麽多入籍的肯定不是個小數目,哪裏來的田分,答案幾乎是顯而易見的。
馮愷是要分地主的田給入籍的泥腿子!
現在成都府內輿論四起,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的聲音更是充斥其間,那麽馮愷要分地主的田是不是要壓迫他們,那他們該不該反抗?
似乎不敢……
可不敢就要束手待斃?
那又不甘心……
終於輪到了關奇,關奇小時候也讀過私塾,哪怕隻讀過兩年可也認識不少字,在他麵前的是一名年輕的辦理戶籍的讀書人,此刻拿出一張戶籍文書問道:“姓名,年齡,哪裏人?家裏幾口人?”
“回官爺的話,俺叫關奇,津縣人,今年四十三,家裏有老母親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他們都來沒?”
“老母親年紀大了來不了,女兒在家照顧,兩個小子都來了。”說完便將身後的兩個兒子拉到了身前。
戶籍員記錄完成,在戶籍文書上蓋了章道:“這是戶籍憑證,以後分田前會進行核查,切記保管好,不可丟了。”
“哎……哎。”關奇連忙雙手接過。
這段時間投奔武銳軍的讀書人基本上別的事也都不用幹了,幾十個戶籍辦理點前麵排起了長龍,熙熙攘攘的熱鬧非凡。
對此成都官府權當沒看見……
看見了又如何?難不成他們敢反對?那是作死……
在成都地界上,馮愷就是真正的土皇帝,沒有任何人敢違背馮愷的意誌,馮愷固然講理,但是他要是不講理,誰又能奈何得了他?
而且成都的官員自己現在都應顧不暇,因為武銳軍的行文已經到了,大大小小的官員十天之內必須到蜀王府報到接受官位重置,要是不願意的就滾出成都沒人攔著,可不滾也不理睬,那就別怪到時候在衙門裏麵被扔出去顏麵盡失。
不少官員選擇離開,但依舊有半數官員選擇觀望,他們觀望或許有的是想投機,但是更多的則是對朝廷徹底失望乃至絕望了。
因為絕望,所以認定大明必亡,而擁有雄主之姿的馮愷無疑就是可以投效的對象。
關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佃戶,這些年老老實實的給地主家種地,日子過的雖然苦點,可地主老爺人還不錯,也不怎麽苛待他們這些佃戶,所以日子也能過的下去。
如關奇一樣的佃戶在大明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從自耕農到半自耕農最後成為失地農民,成為地主家的佃戶,無需繳納賦稅,時間一久自然就成了隱戶。
大明的戶籍堪稱曆朝曆代最亂,收錄入戶籍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繳納賦稅的,也就是說不繳稅的就是隱戶,當然隱戶不是黑戶,黑戶是沒有戶籍,隱戶則是隱瞞戶籍,其籍在地主那邊卻又不同於賤籍的家奴。
這也導致大明隱戶的數量要遠遠高於在籍的,拿弘治到正德年間舉例,在籍的百姓人口五六千萬,但是大明當時的實際人口至少一億五千萬以上!
幾倍的懸殊……
馮愷要重擬戶籍製度,按理來說大部分百姓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重新在官府辦理了戶籍就以為著要交稅,這對於那些自願成為隱戶的百姓而言,是不能接受的,難不成辦了戶籍之後不但要給地主家交租子還要給官府繳稅,誰有病才會那麽幹。
可要是有足夠的誘惑力呢?
告示上說了,但凡擁有戶籍的百姓可以分田,按照人口分田,也就是說不光是丁口,就算是女娃也有,分田之後,隻需繳納正稅,廢除大明的所有苛捐雜稅。
當然分田……田呢?沒分田就說這些無疑是在扯淡,但是告示中還說了,先辦理戶籍,以後按戶籍人口分田,沒有分田之前一切照舊也不會收稅。
至於田從何來……嗬嗬。
換做川外,或許還有百姓對這事不以為然,但是在川西尤其是這成都,武銳軍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有目共睹,直白點說,就是百姓願意相信武銳軍相信馮大帥能說到做到!
至於那些家奴還有戲子、妓子這些賤籍,賤籍是什麽說白了就是低賤、下賤的一類群體,他們幾乎都簽了賣身契,也就是說別說生死,就連自由都是掌控在主家手裏麵的。
這一類人想脫籍?除非有足夠的銀子給自己贖身,否則就是妄想,辦理戶籍最難的也是這一類人,因為辦籍就是逃奴,逃奴要是被抓回去被活活打死都是活該。
所以針對這一特殊群體,馮愷的手段很簡單很粗暴,廢除賤籍就表示原本的賤籍不複存在,所有的原賤籍之人都是平民,需要重新辦理戶籍,籍貫不在成都的落戶成都,以後一樣分田。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人不得阻礙所屬家奴落籍,任何藝館不得阻攔妓子從良落籍,否則重罰、查抄!
馮愷的話在整個川西或許還不一定靠實好使,但是在成都,任何敢於挑戰馮愷尊威的可以試試!
另外就是隱戶,所有容納隱戶的大族都必須主動上報,否則一經查處重罰!
至於怎麽個重罰,沒說,但是自己可以掂量掂量。
於是整個成都的士紳大族一片哀嚎,知道馮愷遲早一天會插手地方政事,但是沒想到不插手則已,一插手竟然這般狠辣,完全不留半點餘地。
不過讓這些大族因為一道告示就心甘情願的乖乖任由擺布那也是不可能的,最多放一些無關緊要丫鬟、家奴出去看看形勢,然後便是觀望。
畢竟天塌了還有個子高的頂著。
至於隱戶,隱戶本身就是自願托庇的,他們要入籍也沒人攔著,這部分群體對於大族而言無關緊要。
與其說他們關心家奴賤籍,倒不如說他們更關心分田,因為入籍就能分田,那麽田從何來?
大明近三百年,成都周邊能開墾的土地幾乎都被開墾完了,八九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大小地主手裏,馮愷要分田,那麽多入籍的肯定不是個小數目,哪裏來的田分,答案幾乎是顯而易見的。
馮愷是要分地主的田給入籍的泥腿子!
現在成都府內輿論四起,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的聲音更是充斥其間,那麽馮愷要分地主的田是不是要壓迫他們,那他們該不該反抗?
似乎不敢……
可不敢就要束手待斃?
那又不甘心……
終於輪到了關奇,關奇小時候也讀過私塾,哪怕隻讀過兩年可也認識不少字,在他麵前的是一名年輕的辦理戶籍的讀書人,此刻拿出一張戶籍文書問道:“姓名,年齡,哪裏人?家裏幾口人?”
“回官爺的話,俺叫關奇,津縣人,今年四十三,家裏有老母親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他們都來沒?”
“老母親年紀大了來不了,女兒在家照顧,兩個小子都來了。”說完便將身後的兩個兒子拉到了身前。
戶籍員記錄完成,在戶籍文書上蓋了章道:“這是戶籍憑證,以後分田前會進行核查,切記保管好,不可丟了。”
“哎……哎。”關奇連忙雙手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