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電視劇上有一位著名的天字第一號大貪官曾經說過,災民已經不能算是人了。
一個饅頭就能讓一個沒有出閣的大閨女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一塊餅就可以讓一群饑民互相殘殺,最後死傷相藉。
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實,遠遠不是那些自我標榜,卻不識人間疾苦的所謂君子可以理解的範疇。
所以大貪官用米糧換麥麩去賑災,按照貪官的理論, 一斤米可以換五斤甚至更多的麥麩,那麽原本能救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就能救五個乃至更多的人。
這不是什麽狗屁的悖論,但是在道德君子的眼裏,人不是豬狗怎麽能去吃豬狗之食,乃是對人性的踐踏是對良知的泯滅。
這純粹的就是屁話,絕對的臭不可聞。
十年不問窗外事, 一心隻讀聖賢書,這是封建時代絕大多數走科舉出仕的讀書人的現狀。
一家當中的讀書人就是絕對的脫產, 全家人都指望著自家的讀書人能夠苦讀聖賢書之後能金榜題名,從而改變全家的命運,對於這樣的讀書人,家裏人別說讓其幹農活苦活,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他麽的算不錯了。
沒有大量的社會底層實踐,光是從書本上麵知道什麽赤地千裏,什麽餓殍遍野,什麽易子而食,什麽吃了觀音土會如何如何,又怎麽可能會有太客觀的感受。
貪官和清官有很多時候不僅僅隻是手段,還有一種真實感受和理想主義理念的碰撞。
馮愷用儲存起來的糧食去救災民,災民不會覺得糧食不好,他們隻會對馮愷感恩戴德,如果有機會能夠安穩下來,他們多半還會給馮愷立上一個長生牌位,日日禮敬, 傳承後世。
而道德君子看待這些隻會說馮愷不把百姓當人, 然後刀誅筆伐, 去評說暴政,至於災民是活下來還是餓死,很多君子都會選擇性的視而不見。
不過這些對於馮愷而言都算不得什麽破事,他隻需要知道一點,就是用三四年前的糧食能夠讓大量的災民不被餓死,用不算厚的衣服讓難民不那麽容易被凍死,能夠讓他在這幾千追隨大軍一路來到西安,怎麽勸,哪怕承諾發放度日的糧食和種子的情況下都勸不回去的百姓臉上看到重新浮現出對生的渴求,那就足夠了。
馮愷不是流寇,他自然不能用流寇的手段去逼迫無辜的百姓,但是他更加不可能帶著這些百姓去征戰。
那麽擺在馮愷眼前首要之事便是如何安置這些難民,而西安就是這幾千流民的落腳地。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西安作為李自成的大本營,盡管以前也被禍禍的不輕,可這兩年也因為李自成重兵屯守,多少恢複了一些元氣。
周邊零零散散的也分布著一些村寨,土地也已經開始春耕, 隻不過因為武銳軍的到來,原本忙忙碌碌的百姓一個也看不見, 馮愷甚至相信就算去各個村子裏麵搜, 估計都未必能找到幾個人。
被禍禍了這麽多年還能頑強生存下來的百姓多少也有了應對兵災的經驗,比如挖地道,隱蔽工事,深山老林等等。
對此馮愷表示很無奈,想要百姓完全接受武銳軍,熟悉武銳軍,知道武銳軍是保護百姓而不是兵匪,這需要時間,漫長的時間,操之過急,或許就會適得其反。
“老丈……”馮愷歎了口氣看著麵前滿頭白發的老人。
老人叫林桐,字文夫,南鄭縣人士,年方弱冠就中了秀才,然後蹉跎二十年也沒能考中進士,也就絕了讀書出仕的念頭,這樣的讀書人在大明比比皆是。
亂世這些年,林老漢也和絕大多數百姓一樣,不知道多少次經曆死劫,但是運氣還算不錯,一次次死裏逃生,也算是逃出了經驗。
因為是有文化的讀書人,所以林老漢在一群大字不識一個的難民當中也有了不小的威望,再加上在其帶領下,總是能一次次的逃過兵匪流寇的掃蕩,所以威望日隆,隻可惜再高的威望,如果不造反又不能帶著那些唯其馬首是瞻的難民吃上一口熱乎的,最終也必然落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就在林老漢快要徹底陷入絕境,甚至打算帶領追隨他的親壯出山投奔李自成尋活路之際,碰上了行軍的武銳軍,然後通過幾天的觀察,已然可以確定這就是一支紀律嚴明的王者之軍!
絕非是李自成那種草寇所能相提並論,是真正有仁愛之心的王道之師!
亂世必有梟雄起,亂世亦有王者出,在林老漢看來,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是草寇裏麵誕生出的梟雄,但還算不上王者,除非流寇能洗掉身上的匪氣,讓自己至少看上去是軍人而不是賊,否則在曆史長河當中必然會成為強者的踏腳石。
這樣的強軍角逐天下,若不能取天下,豈非蒼天無眼!
於是林老漢就打算將自己帶出來為數不多的幾十個青壯送進武銳軍當兵,他自己若是也能在軍中做些書記一類的瑣碎雜事那就做,如果軍中不收,那就回山勸說山裏麵那些苦苦挨日子都快挨不下去的鄉親們出來,因為他感覺好日子真的快要到了。
但是一介難民怎麽可能說見就見到馮愷,哪怕他找過好幾次都被阻攔,不管說什麽,當兵的也不為難隻是好言好語勸他回去,很顯然是把他當成了心懷叵測,想要給大帥提要求之人。
升米恩,鬥米仇,這樣的事在成都在漢中發生的次數多了,如果什麽小事都要匯報上去,就算把大帥劈成十瓣,估計都別想忙的過來。
但是林老漢沒想到,就在他一籌莫展,甚至是進退維穀的時候,他見到了這十萬大軍的主人,武銳軍的傳奇大帥,當世的王者,而且以後十有八九會成為華夏主人的馮愷!
年輕,實在是很年輕,麵白微須,看上去儒雅之氣穩穩蓋過武將的粗魯之氣,可以說馮愷的形象完全顛覆了林老漢腦海中原本的樣子。
但不管年輕還是儒雅,這位以後沒準可就是皇帝,林老漢哪裏敢怠慢,當即噗通跪倒,以頭搶地拜道:“草民林桐拜見大帥,參見大王!”
一個饅頭就能讓一個沒有出閣的大閨女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一塊餅就可以讓一群饑民互相殘殺,最後死傷相藉。
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實,遠遠不是那些自我標榜,卻不識人間疾苦的所謂君子可以理解的範疇。
所以大貪官用米糧換麥麩去賑災,按照貪官的理論, 一斤米可以換五斤甚至更多的麥麩,那麽原本能救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就能救五個乃至更多的人。
這不是什麽狗屁的悖論,但是在道德君子的眼裏,人不是豬狗怎麽能去吃豬狗之食,乃是對人性的踐踏是對良知的泯滅。
這純粹的就是屁話,絕對的臭不可聞。
十年不問窗外事, 一心隻讀聖賢書,這是封建時代絕大多數走科舉出仕的讀書人的現狀。
一家當中的讀書人就是絕對的脫產, 全家人都指望著自家的讀書人能夠苦讀聖賢書之後能金榜題名,從而改變全家的命運,對於這樣的讀書人,家裏人別說讓其幹農活苦活,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他麽的算不錯了。
沒有大量的社會底層實踐,光是從書本上麵知道什麽赤地千裏,什麽餓殍遍野,什麽易子而食,什麽吃了觀音土會如何如何,又怎麽可能會有太客觀的感受。
貪官和清官有很多時候不僅僅隻是手段,還有一種真實感受和理想主義理念的碰撞。
馮愷用儲存起來的糧食去救災民,災民不會覺得糧食不好,他們隻會對馮愷感恩戴德,如果有機會能夠安穩下來,他們多半還會給馮愷立上一個長生牌位,日日禮敬, 傳承後世。
而道德君子看待這些隻會說馮愷不把百姓當人, 然後刀誅筆伐, 去評說暴政,至於災民是活下來還是餓死,很多君子都會選擇性的視而不見。
不過這些對於馮愷而言都算不得什麽破事,他隻需要知道一點,就是用三四年前的糧食能夠讓大量的災民不被餓死,用不算厚的衣服讓難民不那麽容易被凍死,能夠讓他在這幾千追隨大軍一路來到西安,怎麽勸,哪怕承諾發放度日的糧食和種子的情況下都勸不回去的百姓臉上看到重新浮現出對生的渴求,那就足夠了。
馮愷不是流寇,他自然不能用流寇的手段去逼迫無辜的百姓,但是他更加不可能帶著這些百姓去征戰。
那麽擺在馮愷眼前首要之事便是如何安置這些難民,而西安就是這幾千流民的落腳地。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西安作為李自成的大本營,盡管以前也被禍禍的不輕,可這兩年也因為李自成重兵屯守,多少恢複了一些元氣。
周邊零零散散的也分布著一些村寨,土地也已經開始春耕, 隻不過因為武銳軍的到來,原本忙忙碌碌的百姓一個也看不見, 馮愷甚至相信就算去各個村子裏麵搜, 估計都未必能找到幾個人。
被禍禍了這麽多年還能頑強生存下來的百姓多少也有了應對兵災的經驗,比如挖地道,隱蔽工事,深山老林等等。
對此馮愷表示很無奈,想要百姓完全接受武銳軍,熟悉武銳軍,知道武銳軍是保護百姓而不是兵匪,這需要時間,漫長的時間,操之過急,或許就會適得其反。
“老丈……”馮愷歎了口氣看著麵前滿頭白發的老人。
老人叫林桐,字文夫,南鄭縣人士,年方弱冠就中了秀才,然後蹉跎二十年也沒能考中進士,也就絕了讀書出仕的念頭,這樣的讀書人在大明比比皆是。
亂世這些年,林老漢也和絕大多數百姓一樣,不知道多少次經曆死劫,但是運氣還算不錯,一次次死裏逃生,也算是逃出了經驗。
因為是有文化的讀書人,所以林老漢在一群大字不識一個的難民當中也有了不小的威望,再加上在其帶領下,總是能一次次的逃過兵匪流寇的掃蕩,所以威望日隆,隻可惜再高的威望,如果不造反又不能帶著那些唯其馬首是瞻的難民吃上一口熱乎的,最終也必然落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就在林老漢快要徹底陷入絕境,甚至打算帶領追隨他的親壯出山投奔李自成尋活路之際,碰上了行軍的武銳軍,然後通過幾天的觀察,已然可以確定這就是一支紀律嚴明的王者之軍!
絕非是李自成那種草寇所能相提並論,是真正有仁愛之心的王道之師!
亂世必有梟雄起,亂世亦有王者出,在林老漢看來,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是草寇裏麵誕生出的梟雄,但還算不上王者,除非流寇能洗掉身上的匪氣,讓自己至少看上去是軍人而不是賊,否則在曆史長河當中必然會成為強者的踏腳石。
這樣的強軍角逐天下,若不能取天下,豈非蒼天無眼!
於是林老漢就打算將自己帶出來為數不多的幾十個青壯送進武銳軍當兵,他自己若是也能在軍中做些書記一類的瑣碎雜事那就做,如果軍中不收,那就回山勸說山裏麵那些苦苦挨日子都快挨不下去的鄉親們出來,因為他感覺好日子真的快要到了。
但是一介難民怎麽可能說見就見到馮愷,哪怕他找過好幾次都被阻攔,不管說什麽,當兵的也不為難隻是好言好語勸他回去,很顯然是把他當成了心懷叵測,想要給大帥提要求之人。
升米恩,鬥米仇,這樣的事在成都在漢中發生的次數多了,如果什麽小事都要匯報上去,就算把大帥劈成十瓣,估計都別想忙的過來。
但是林老漢沒想到,就在他一籌莫展,甚至是進退維穀的時候,他見到了這十萬大軍的主人,武銳軍的傳奇大帥,當世的王者,而且以後十有八九會成為華夏主人的馮愷!
年輕,實在是很年輕,麵白微須,看上去儒雅之氣穩穩蓋過武將的粗魯之氣,可以說馮愷的形象完全顛覆了林老漢腦海中原本的樣子。
但不管年輕還是儒雅,這位以後沒準可就是皇帝,林老漢哪裏敢怠慢,當即噗通跪倒,以頭搶地拜道:“草民林桐拜見大帥,參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