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漢的事在其他人眼裏隻是馮愷一時興起,但是馮愷卻是深謀遠慮,而且似乎還有那麽一點點的不得已。
蟄伏成都,備武強軍,說真的馮愷已經將他後世所學運用到了極致,以後世人的眼光他不管別人是否理解,也不用考慮對錯, 更不會去思考後世那一套是不是適合當前這個時代。
但是他知道通過幾百年積累下來的曆史經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少走彎路。
但是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都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這話意思聽起來隻不過是打江山的時候倚仗的是武力,隻要你的拳頭夠硬,隻要你的軍隊足夠強大,那麽就能消滅所有的敵人,將江山收於囊中。
而坐江山則要文治,是怎麽在新辟之朝用最快最合理的方式來恢複民生, 讓天下萬民樹立起對新朝的信任,進而服從新朝的統治,這對於開國皇帝或許不難,但是對於後世皇帝的要求很高。
因為開國皇帝的威信如日中天,能講通道理就說,說不通可以毫無顧忌的動刀,擁有新生政權強大的武力保證,沒有什麽好顧忌的。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但是後世之君不一樣,因為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根本不可能有開國帝王那麽強大的個人魅力和魄力,他們學的所謂帝王之術,說到底就是兩個字,平衡罷了。
事實上最後將平衡二字玩脫了的君王太多了。
當然,現在的馮愷還管不了那麽多,現在武銳軍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李自成的反動政權,消滅入關妄圖占據華夏的滿清主力, 讓異族知道, 腐朽的大明已經滅亡,從這片土地上站起來的華夏人以後將會是他們的噩夢,而他們曾經給予華夏民族的深重苦難,必然需要十倍百倍的還回來,直到滅族。
這就是馮愷的打江山,但是坐江山,如果馮愷沒有後世人的遠見和見識,那麽他可以如同曆史上的王朝更迭那樣按部就班,但是沒有如果。
正是因為知道封建王朝巨大的慣性,也知道整個世界都在巨變,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出現,一直作為世界第一強權的華夏如果不改變固有的模式,那麽就絕對不是亡社稷那麽簡單,而是會遭遇亡國滅種的巨大災難,一如晚清。
當然清朝乃是關外蠻夷在華夏巨變之後還運氣爆棚建立的王朝,不自信和野蠻是銘刻在骨子裏麵的,所以滿清也是將奴役和愚民政策執行的最為徹底的朝代。
如果把滿清的統治時期往前推幾百上千年,那麽對華夏民族的傷害或許還沒那麽慘,偏偏在如今這個西方崛起, 列強大肆殖民, 就連彈丸小國都想著擴張的時代, 那麽故步自封乃至愚民就是最大的原罪。
因為落後愚昧隻會把華夏民族拽入無底的深淵。
馮愷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一次出現在這片土地上,他要窮一生之力將曆代王朝的慣性給打破,那麽他坐江山的難度就會幾何倍數往上提升。
他要遭遇的最大敵人就是儒!
儒家思想並沒有錯,華夏統治根基是儒皮法骨更不存在錯,但是自朱熹之後的儒就徹底變了味,以君王為中心的儒成了束縛萬民的枷鎖,甚至一度成為禁錮的代名詞。
馮愷在成都發展新學,推行物理、化學這一類新型學科來開啟民智,但是時間太短了,而且就算這一批人才能成長起來,也不見得人人可用,更何況就算都能用,相對於天下而言也是杯水車薪。
一個新的王朝誕生,也是最容易確立政體和文化主流思想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不能確立新朝的主流形態,指望後世之君純粹就是做夢。
但是馮愷沒時間更沒人,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破局,甚至做好哪怕一統天下也不立即接受禪位的準備,因為他很清楚,新王朝一旦上線,就必然要重用儒家來治理天下,他沒有機會在儒家充斥新朝各個角落的時候再將樹大根深的儒家連根拔起。
除非還有一次巨變,這個巨變就是政權更迭,在這次巨變當中他也隻有一次機會!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鐵杆的事實,儒家之所以會徹底退出曆史舞台,與晚清時期天崩地裂的巨變外加海外學說思想是分不開的,但是在現在這個幾百年前,還沒有巨變發生的土壤。
這土壤除非馮愷自己培養,而種子就是馮愷在稱成都培養的新學種子。
但是種子破土而出還要成長總歸要時間,要多久馮愷沒底。
“在當前,治理地方依舊還是需要鄉紳和有名望的宿老,想一下子改變整個天下的已經固有的模式太難了。”
馮愷這話是說給徐鵬聽的,也隻有知道馮愷是穿越人士的徐鵬能聽得懂這話裏麵的意思。
徐鵬知道馮愷這輩子最想幹的事是讓儒家好好的專心致誌的去做學問,是打破皇權不下鄉的桎梏,是想從根本上消滅敵方上的鄉紳宿老政治,也就是所謂的宗族治理模式。
還想徹底打破王朝因為土地兼並這一絕症導致的輪回怪圈,也就是消滅大地主,從而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織者有衣穿,不求天下大同,但求萬民安樂。
他還想要新學屹立朝堂,讓華夏從垂垂老矣煥發出新春。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完成的地步。
但是這個時候考慮這些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吧?
徐老五看向幾裏外城門緊閉的西安城,在這座城中駐紮著大順軍十幾萬兵馬,城中還有大順朝廷上文臣武將的諸多家眷,包括李自成自己的後宮子嗣!
這個時候難道該考慮的是如何奪城?隻要拿下西安,大順軍必然不戰自潰!
就算不攻西安,至少也該拿出一個章程吧,比如和李自成如何合作,潼關方麵如何守禦等等。
現在這副對天惆悵的架勢,不管怎麽看都不是一名合格的統帥該有的作為。
“大帥……”
“人來了。”馮愷輕言一句,徐鵬順著目光看去,頓時看見前方出現一縷縷煙塵。
蟄伏成都,備武強軍,說真的馮愷已經將他後世所學運用到了極致,以後世人的眼光他不管別人是否理解,也不用考慮對錯, 更不會去思考後世那一套是不是適合當前這個時代。
但是他知道通過幾百年積累下來的曆史經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少走彎路。
但是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都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這話意思聽起來隻不過是打江山的時候倚仗的是武力,隻要你的拳頭夠硬,隻要你的軍隊足夠強大,那麽就能消滅所有的敵人,將江山收於囊中。
而坐江山則要文治,是怎麽在新辟之朝用最快最合理的方式來恢複民生, 讓天下萬民樹立起對新朝的信任,進而服從新朝的統治,這對於開國皇帝或許不難,但是對於後世皇帝的要求很高。
因為開國皇帝的威信如日中天,能講通道理就說,說不通可以毫無顧忌的動刀,擁有新生政權強大的武力保證,沒有什麽好顧忌的。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但是後世之君不一樣,因為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根本不可能有開國帝王那麽強大的個人魅力和魄力,他們學的所謂帝王之術,說到底就是兩個字,平衡罷了。
事實上最後將平衡二字玩脫了的君王太多了。
當然,現在的馮愷還管不了那麽多,現在武銳軍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李自成的反動政權,消滅入關妄圖占據華夏的滿清主力, 讓異族知道, 腐朽的大明已經滅亡,從這片土地上站起來的華夏人以後將會是他們的噩夢,而他們曾經給予華夏民族的深重苦難,必然需要十倍百倍的還回來,直到滅族。
這就是馮愷的打江山,但是坐江山,如果馮愷沒有後世人的遠見和見識,那麽他可以如同曆史上的王朝更迭那樣按部就班,但是沒有如果。
正是因為知道封建王朝巨大的慣性,也知道整個世界都在巨變,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出現,一直作為世界第一強權的華夏如果不改變固有的模式,那麽就絕對不是亡社稷那麽簡單,而是會遭遇亡國滅種的巨大災難,一如晚清。
當然清朝乃是關外蠻夷在華夏巨變之後還運氣爆棚建立的王朝,不自信和野蠻是銘刻在骨子裏麵的,所以滿清也是將奴役和愚民政策執行的最為徹底的朝代。
如果把滿清的統治時期往前推幾百上千年,那麽對華夏民族的傷害或許還沒那麽慘,偏偏在如今這個西方崛起, 列強大肆殖民, 就連彈丸小國都想著擴張的時代, 那麽故步自封乃至愚民就是最大的原罪。
因為落後愚昧隻會把華夏民族拽入無底的深淵。
馮愷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一次出現在這片土地上,他要窮一生之力將曆代王朝的慣性給打破,那麽他坐江山的難度就會幾何倍數往上提升。
他要遭遇的最大敵人就是儒!
儒家思想並沒有錯,華夏統治根基是儒皮法骨更不存在錯,但是自朱熹之後的儒就徹底變了味,以君王為中心的儒成了束縛萬民的枷鎖,甚至一度成為禁錮的代名詞。
馮愷在成都發展新學,推行物理、化學這一類新型學科來開啟民智,但是時間太短了,而且就算這一批人才能成長起來,也不見得人人可用,更何況就算都能用,相對於天下而言也是杯水車薪。
一個新的王朝誕生,也是最容易確立政體和文化主流思想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不能確立新朝的主流形態,指望後世之君純粹就是做夢。
但是馮愷沒時間更沒人,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破局,甚至做好哪怕一統天下也不立即接受禪位的準備,因為他很清楚,新王朝一旦上線,就必然要重用儒家來治理天下,他沒有機會在儒家充斥新朝各個角落的時候再將樹大根深的儒家連根拔起。
除非還有一次巨變,這個巨變就是政權更迭,在這次巨變當中他也隻有一次機會!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鐵杆的事實,儒家之所以會徹底退出曆史舞台,與晚清時期天崩地裂的巨變外加海外學說思想是分不開的,但是在現在這個幾百年前,還沒有巨變發生的土壤。
這土壤除非馮愷自己培養,而種子就是馮愷在稱成都培養的新學種子。
但是種子破土而出還要成長總歸要時間,要多久馮愷沒底。
“在當前,治理地方依舊還是需要鄉紳和有名望的宿老,想一下子改變整個天下的已經固有的模式太難了。”
馮愷這話是說給徐鵬聽的,也隻有知道馮愷是穿越人士的徐鵬能聽得懂這話裏麵的意思。
徐鵬知道馮愷這輩子最想幹的事是讓儒家好好的專心致誌的去做學問,是打破皇權不下鄉的桎梏,是想從根本上消滅敵方上的鄉紳宿老政治,也就是所謂的宗族治理模式。
還想徹底打破王朝因為土地兼並這一絕症導致的輪回怪圈,也就是消滅大地主,從而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織者有衣穿,不求天下大同,但求萬民安樂。
他還想要新學屹立朝堂,讓華夏從垂垂老矣煥發出新春。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完成的地步。
但是這個時候考慮這些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吧?
徐老五看向幾裏外城門緊閉的西安城,在這座城中駐紮著大順軍十幾萬兵馬,城中還有大順朝廷上文臣武將的諸多家眷,包括李自成自己的後宮子嗣!
這個時候難道該考慮的是如何奪城?隻要拿下西安,大順軍必然不戰自潰!
就算不攻西安,至少也該拿出一個章程吧,比如和李自成如何合作,潼關方麵如何守禦等等。
現在這副對天惆悵的架勢,不管怎麽看都不是一名合格的統帥該有的作為。
“大帥……”
“人來了。”馮愷輕言一句,徐鵬順著目光看去,頓時看見前方出現一縷縷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