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賊未用全力,甚至我能感覺到他如果想殺我,二十招內就能做到,事實上他好幾次都留了手……”


    馮愷眉頭一皺,吳叁桂竟然留手?


    “詳細說說。”一邊的徐老五問道。


    於是方小六將先前交手的細節囫圇說了一遍。


    “大帥怎麽看?”徐老五臉上帶著一絲肅然。


    馮愷冷哼道:“吳叁桂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


    徐老五肅聲道:“很有可能,李自成兵進京城,吳叁桂奉詔勤王, 然而在進京路上吳叁桂磨磨蹭蹭,致使北京城陷於李自成之手,可以說崇禎之死和滿京城的權貴,官員乃至無數的百姓遭受大順軍的毒手,吳叁桂都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不是說吳叁桂快速勤王就一定能挽狂瀾於既倒,但是不可否認, 天底下那些接到勤王旨意的將領當中吳叁桂無疑是最強大的一個,他麾下數千關寧鐵騎,也是大明最後一支擁有強大戰力的軍隊。


    這樣的一支軍隊麵對李自成那群烏合之眾就算不具備壓倒性優勢,可配合京城駐軍,牽製住李自成並不算難事。


    而那些奉詔不至的將領如果得知李自成被牽製住或許就會放棄亂七八糟的想法,轉而進京,畢竟要是能在北京城下滅了李自成,必然是大功一件,甚至於那些在李自成進兵路上選擇投降的各地將領也會反水。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比如山西那些將領在李自成二十萬大軍進入山西之後紛紛請降,這些將領降順無非是覺得大順勢大,而大明日衰,亡國之像已然彰顯無餘,其中一些將領想必還是願意當大明的將,而不願意當反賊。


    這吳叁桂原本也是打算投降李自成,隻不過最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回轉山海關,什麽衝冠一怒為紅顏純粹就是笑話。


    大帥曾經說過,李自成即便是占了北京即便是稱帝也依舊是是難以成事的草寇, 崇禎雖然被逼死,但是大明還有南方,南方還有百萬大軍, 吳叁桂一代梟雄,在天下形勢不明朗之時,怎麽可能會輕易投靠李自成。


    而後來李自成兵進山海關,吳叁桂手中兵力太少不足以和其抗衡,最終選擇降了滿清,並引清兵入關一舉重創大順軍,這其中緣由更加簡單。


    在和李自成成為死敵之時,吳叁桂想要保住自身,故而引清兵退李自成,那個時候吳叁桂或許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是在與虎謀皮,也根本沒想過區區滿清竟然有野心想要吞並整個華夏。


    那個時候就算他幡然醒悟也已經遲了,所以他便要將這漢奸的帽子一戴到底,如果滿清真的取代大明成為華夏的主人,那麽他也是開國功臣,日後榮華富貴自然不在話下。


    也就是說直到今日一戰之前,吳叁桂都一直是甘為滿清鷹犬,願意將漢奸之路走到底, 也心甘情願的率領關寧鐵騎, 死心塌地的給滿清賣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滿清確實很強,強到吳叁桂沒有反抗的心思, 也強到他認定滿清確實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而且吳叁桂更清楚知道一點,滿清人太少了,少到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滿洲的力量來統治華夏,所以滿清就必須要倚重漢人,這至少是開國初期必須經曆的過程。


    而多爾袞在北京頒布剃發令,說白了也是因為知道自己人少,所以多爾袞想要打斷漢人的脊梁,磨掉漢人的精氣神,他也知道漢人在初期一定會強烈反抗,但是依靠強大的武力,他足以殺到天下無聲。


    因為多爾袞清楚,在華夏這個花花世界,他們這些從白山黑水當中走出來,過夠了苦日子的人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墮落下去,如果一開始在最強悍的時候做不到,那麽以後大清國一定會陷入無休無止的亂戰當中。


    而吳叁桂也知道,所以他唯多爾袞馬首是瞻,情願充當滿清的一把尖刀,哪怕背叛祖宗也要讓滿清知道自己的價值,從而不會兔死狗烹。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滿清必須要能奪天下,否則所有的一切都是扯澹。


    原本吳叁桂對滿清奪天下並不存在疑慮,可是這一次甚至在更久之前的重慶之戰,我軍的橫空出世震撼到了吳叁桂,讓他對滿清是否能奪取華夏產生了質疑。


    尤其是先前五萬大軍衝陣,我軍憑借超強的火力封鎖,愣是沒讓敵騎衝破咱們的封鎖火幕,這就讓吳叁桂儼然意識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滿清到底能不能奪取天下!


    滿清畢竟是異族,麵對的敵人不但有李自成這樣的巨寇,還有如朝陽初生的我們,乃至還有這天下萬萬的漢民。


    吳叁桂或許會覺得李自成不過就是塚中枯骨,就算還能撐一會,但是在滿清的狂攻下也肯定撐不住,而南明號稱還有百萬雄兵,可也就是一群還不如匪的垃圾軍隊。


    至於漢民,隻要屠殺,殺到萬民膽寒也就行了,他唯一算漏了的地方就是咱們武銳軍,他沒想到一直蟄伏在四川不參與中原亂戰的我們武銳軍的戰鬥力竟然如此彪悍。


    彪悍到蒙古騎兵和他的關寧鐵騎都不是對手的地步,現在這一戰,咱們的火器讓衝營兵馬痛入骨髓,那麽在沒有辦法對抗我軍的前提下,大清國拿什麽去爭天下。


    甚至於,吳叁桂覺得咱們武銳軍的腳步走到那,滿清在無法抗衡的前提下隻能退避,直到退出關外。


    吳叁桂投降滿清可不是想在關外當野人的,他需要滿清奪天下然後洗刷掉他身上背叛祖宗的汙點,現在滿清有可能奪不了天下,他自然而然也想為自己留條後路。


    所以吳叁桂沒有對小六痛下殺手,就是想給咱們留個善緣,說白了就是兩頭下注,如果真到了大清國不敵我軍兵退之後,我想吳叁桂第一件事就是給大帥上書,沒準還能給咱們納上一份足夠厚實的投名狀……”


    徐老五的一番分析聽的方小六頭大如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明末: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