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一覺睡醒過來天已經黑了,兩個孩子正偎在自己腳邊睡著身上蓋著毯子。(.)黃箏撐著想坐起來手卻因為緊張過分而發抖。還好小籬進來扶了她一把什麽也沒說有匆忙出去了。過了一會兒蒙恬進來看她無事才算鬆了口氣。
“還好我沒有去閼與,否則真趕不回來救你了。”他伸手將她散亂的頭發細細整理過。
黃箏不語隻是抱住他努力想壓抑著自己的哭聲但最後還是痛哭出聲。蒙恬輕撫她的後背想要給予她最大的安慰。
“怎麽你會回來?”好不容易她哭夠了才鬆開手。
“攻下代郡後李信就去往閼與,我因為接到新的任命就沒有再往那邊去了,因為代郡缺少藥材才將一千傷兵帶回雲中治療,走到半路得知雲中被匈奴圍困,所以我就帶了三百沒有受傷的人先趕回來,沒想到這次匈奴人居然花這麽大氣力攻下雲中。”
“是燕國與胡人教唆的。放在以往從沒見匈奴人來攻城的。”
“是這樣的話隻能向晉陽求救了。燕國必定是想我們增援閼與的人回守雲中,這樣他們就可以乘機控製易水以西的地方。”
“也不知道他們許給了匈奴什麽好處竟然能讓他們費這麽大氣力來攻城。(.)”
蒙恬皺了下眉頭,“也許混有不少燕國死刑囚犯,若是能攻下雲中就可以赦免罪刑。”
“我們現在要怎麽辦?”黃箏借著篝火四下裏打量了一下現在的處境鬮。
“這裏距離雲中有六十裏地的樣子。我馬上寫信給晉陽,不過在他們來之前,我們都必須待在這裏了。”
“六十裏並不是個很安全的距離。”
“這裏是雲中以南地勢比較複雜,周圍有山環抱不易被發現,而且距離水源也近。隻是短期的駐紮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以為能很順利的回雲中,所以沒有帶太多的糧食。大概隻夠三天左右的樣子。”
一千多人卻隻有三天的口糧,這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黃箏不想再煩他也沒說什麽了。她讓小籬打來水將身上的血漬徹底擦掉,而衣服上的因為沒有換洗也隻得任它去了。
“怎麽沒有看到高先生?”
“他走了。”小籬隨意的說,反正那個人突然的來突然的走也並不覺得有什麽奇怪哦。
“這時候?”
“嗯,他說我們眼下既然安全他也能放心離開。”
黃箏知道他不想攪合到兩國的爭端之中,小籬為她拿來吃的。“我們一行有多少人逃了出來?”
“總共十個人。”
原來蒙恬進城去救人的時候自己身邊已經隻剩下五個人了。若不是他及時趕到,恐怕真的就再見不到自己了。黃箏用雙手抱住自己的胳膊,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沒以前的銳利了,是不是因為和蒙恬在一起的緣故,她變成了個處處需要照顧的人,變得開始喜歡依賴,尤其有他在身邊的時候。
隨著夜色的加深,森林裏漸漸彌漫起淡淡的薄霧。除了篝火附近隱約可以看到晃動的人影,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則什麽也看不到。現在是夏天,即使身下墊著毯子她依然覺得土地的濕潤。仰望天空除了霧靄什麽也看不見,她的心此刻也是一片迷茫。
等到了白天為了防止被敵人發現,一律不允許生火。輕傷的照顧重傷的,而沒有傷的分成兩部分,一隊負責守衛,另一隊負責去尋找食物。如果人少,靠著打獵和采食野果也能勉強維持,可是人數一多這樣的辦法就不靈了。黃箏背上弓帶了兩個孩子和幾個人滿山尋找草藥,因為那一場戰鬥她全身酸痛不過一聽到傷兵的哀號還是不能心安理得的坐在營地等別人的照顧。
“娘,看那邊。”宋憲扯了扯她的袖子。黃箏直起身子順著他的手看去,居然看到幾個胡人。因為距離比較遠,看不清楚那些人的模樣,黃箏不想惹事,忙指揮眾人躲避起來。直到那幾個人消失在遠處。自從樓煩被滅胡人開始結好趙國,不過這並不表示在趙國遇到麻煩的時候胡人會來幫忙。她暫時不想去細想這件事情。回營地的途中遇到了鹿群射殺了五隻鹿幾個人卻無法將鹿帶回去,隻得留下兩個人看守,餘下的回去找人來搬。
“托了你的福今天有鹿肉吃呢。”蒙恬在她身邊坐了下來。
“今天明天是有得吃,還不知道後麵要怎麽辦。”黃箏手裏搗著藥,借著火光看著藥汁。
“也不用太擔心。”
“難道你想出了辦法?”
“閼與的人不回守雲中,燕國的這個計劃就算是失敗了。他們本土遠離雲中是不可能長久占據的。如果匈奴人也不願意守在雲中勢必要從雲中撤走。”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可是畢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走。何況即使是走了,雲中大概也被他們洗劫幹淨了。”
“我現在最擔心的倒不是雲中。”
“我知道,你牽掛閼與那邊。你父親可曾與李牧交手?”
“也是你的父親了。”蒙恬好意提醒她。
“還沒正式拜見過呢。”
“他們還不曾交手,李牧更善於防守,他是不會輕易出兵的。王翦將軍從榆次回晉陽後也沒有動靜,不清楚是怎麽打算的。”
“那麽增兵閼與就是想逼李牧出戰嗎?”
“就算他不出來,也是給武安施加壓力時間久了邯鄲那邊大概會先著急起來吧。”
“那南邊呢?”
“要等過了九月漳河的水稍微退去,不過這也說不定。隻要占據鄴城龐暖就不會撤回去救助武安。”
“一直拖延下去,趙國會向外求援的呀。”
蒙恬不以為意的說,“除非齊國人願意出兵,否則誰也不會來救了。”
黃箏停下手望著前麵的篝火發呆。
“在想什麽?”
“想很多以前的事情。”
“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裏會很累的,該忘記的就忘記了吧。”
黃箏看著他不免笑了下,他一定是以為自己想起些不好的事了才會這樣說。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紅袖添香網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還好我沒有去閼與,否則真趕不回來救你了。”他伸手將她散亂的頭發細細整理過。
黃箏不語隻是抱住他努力想壓抑著自己的哭聲但最後還是痛哭出聲。蒙恬輕撫她的後背想要給予她最大的安慰。
“怎麽你會回來?”好不容易她哭夠了才鬆開手。
“攻下代郡後李信就去往閼與,我因為接到新的任命就沒有再往那邊去了,因為代郡缺少藥材才將一千傷兵帶回雲中治療,走到半路得知雲中被匈奴圍困,所以我就帶了三百沒有受傷的人先趕回來,沒想到這次匈奴人居然花這麽大氣力攻下雲中。”
“是燕國與胡人教唆的。放在以往從沒見匈奴人來攻城的。”
“是這樣的話隻能向晉陽求救了。燕國必定是想我們增援閼與的人回守雲中,這樣他們就可以乘機控製易水以西的地方。”
“也不知道他們許給了匈奴什麽好處竟然能讓他們費這麽大氣力來攻城。(.)”
蒙恬皺了下眉頭,“也許混有不少燕國死刑囚犯,若是能攻下雲中就可以赦免罪刑。”
“我們現在要怎麽辦?”黃箏借著篝火四下裏打量了一下現在的處境鬮。
“這裏距離雲中有六十裏地的樣子。我馬上寫信給晉陽,不過在他們來之前,我們都必須待在這裏了。”
“六十裏並不是個很安全的距離。”
“這裏是雲中以南地勢比較複雜,周圍有山環抱不易被發現,而且距離水源也近。隻是短期的駐紮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以為能很順利的回雲中,所以沒有帶太多的糧食。大概隻夠三天左右的樣子。”
一千多人卻隻有三天的口糧,這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黃箏不想再煩他也沒說什麽了。她讓小籬打來水將身上的血漬徹底擦掉,而衣服上的因為沒有換洗也隻得任它去了。
“怎麽沒有看到高先生?”
“他走了。”小籬隨意的說,反正那個人突然的來突然的走也並不覺得有什麽奇怪哦。
“這時候?”
“嗯,他說我們眼下既然安全他也能放心離開。”
黃箏知道他不想攪合到兩國的爭端之中,小籬為她拿來吃的。“我們一行有多少人逃了出來?”
“總共十個人。”
原來蒙恬進城去救人的時候自己身邊已經隻剩下五個人了。若不是他及時趕到,恐怕真的就再見不到自己了。黃箏用雙手抱住自己的胳膊,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沒以前的銳利了,是不是因為和蒙恬在一起的緣故,她變成了個處處需要照顧的人,變得開始喜歡依賴,尤其有他在身邊的時候。
隨著夜色的加深,森林裏漸漸彌漫起淡淡的薄霧。除了篝火附近隱約可以看到晃動的人影,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則什麽也看不到。現在是夏天,即使身下墊著毯子她依然覺得土地的濕潤。仰望天空除了霧靄什麽也看不見,她的心此刻也是一片迷茫。
等到了白天為了防止被敵人發現,一律不允許生火。輕傷的照顧重傷的,而沒有傷的分成兩部分,一隊負責守衛,另一隊負責去尋找食物。如果人少,靠著打獵和采食野果也能勉強維持,可是人數一多這樣的辦法就不靈了。黃箏背上弓帶了兩個孩子和幾個人滿山尋找草藥,因為那一場戰鬥她全身酸痛不過一聽到傷兵的哀號還是不能心安理得的坐在營地等別人的照顧。
“娘,看那邊。”宋憲扯了扯她的袖子。黃箏直起身子順著他的手看去,居然看到幾個胡人。因為距離比較遠,看不清楚那些人的模樣,黃箏不想惹事,忙指揮眾人躲避起來。直到那幾個人消失在遠處。自從樓煩被滅胡人開始結好趙國,不過這並不表示在趙國遇到麻煩的時候胡人會來幫忙。她暫時不想去細想這件事情。回營地的途中遇到了鹿群射殺了五隻鹿幾個人卻無法將鹿帶回去,隻得留下兩個人看守,餘下的回去找人來搬。
“托了你的福今天有鹿肉吃呢。”蒙恬在她身邊坐了下來。
“今天明天是有得吃,還不知道後麵要怎麽辦。”黃箏手裏搗著藥,借著火光看著藥汁。
“也不用太擔心。”
“難道你想出了辦法?”
“閼與的人不回守雲中,燕國的這個計劃就算是失敗了。他們本土遠離雲中是不可能長久占據的。如果匈奴人也不願意守在雲中勢必要從雲中撤走。”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可是畢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走。何況即使是走了,雲中大概也被他們洗劫幹淨了。”
“我現在最擔心的倒不是雲中。”
“我知道,你牽掛閼與那邊。你父親可曾與李牧交手?”
“也是你的父親了。”蒙恬好意提醒她。
“還沒正式拜見過呢。”
“他們還不曾交手,李牧更善於防守,他是不會輕易出兵的。王翦將軍從榆次回晉陽後也沒有動靜,不清楚是怎麽打算的。”
“那麽增兵閼與就是想逼李牧出戰嗎?”
“就算他不出來,也是給武安施加壓力時間久了邯鄲那邊大概會先著急起來吧。”
“那南邊呢?”
“要等過了九月漳河的水稍微退去,不過這也說不定。隻要占據鄴城龐暖就不會撤回去救助武安。”
“一直拖延下去,趙國會向外求援的呀。”
蒙恬不以為意的說,“除非齊國人願意出兵,否則誰也不會來救了。”
黃箏停下手望著前麵的篝火發呆。
“在想什麽?”
“想很多以前的事情。”
“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裏會很累的,該忘記的就忘記了吧。”
黃箏看著他不免笑了下,他一定是以為自己想起些不好的事了才會這樣說。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紅袖添香網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