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去記錄殷地安人的曆史。


    曾經遍布商洲的原住民,在幾百年後隻剩下保留地裏的那點被圈養的可憐人了。人們隻會對猶族所遭遇的慘事大書特書,對於這場有史以來最大的種族滅絕,卻集體緘默。


    西羅人不會去準確記錄16世紀殷地安人的人口,正如滿清不會準確記錄大明的人口一樣。


    因為一個真實的數字,往往會展現難以想象的地獄。


    但。


    西羅人可以不說,絕大多數華夏人都可以視而不見,張執象來了這個時代,想要改變文明的未來,就必須管這件事。


    無它,北商洲的自然資源太豐富了。


    豐富到了可以說是天選之地的程度,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塊地方比北商洲更適合種田了,那裏的自然資源足以支撐一個十億人口的龐大文明。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西羅人能夠崛起,就是因為從北商洲獲取了源源不斷的資源。


    而西羅人霸占北商洲後做了什麽,那就是有目共睹的了,殷地安人的鮮血,九州萬民在反人類匪幫的霸權底下掙紮求活的未來,是曆曆在目的。


    更重要的是。


    一旦霸權維持不住,那個反人類匪幫所爆發出的醜惡嘴臉將遠遠突破人們的想象,人類文明會毀於一旦也猶未可知。


    因而。


    大明不能沒有北商洲,就像西羅人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要解決北商洲的問題,關鍵在於製海權,而製海權的關鍵在於許王之爭,我們必須幫王家解戰勝許家,才有可能拿回製海權。”


    “否則以大明現在的造船技術,十年內都難以展望海洋。”


    氣運之戰結束,揚州城舉辦了盛大的晚會,今晚燈火通明,注定一夜不眠,在揚州府衙內,嘉靖張執象他們也點了堆火,一邊烤肉,一邊聊著。


    許王之爭,交趾的控製權,這些都是張執象要跟嘉靖說的。


    嘉靖點頭,道:“這些年我重新整理了造船業,嘉靖三年,他們將山東臨清的衛河船廠裁撤,並入了淮安的清江船廠,好讓造船業全部留在江南。”


    “他們當時也確實是得逞了。”


    “大明三大造船廠變成了兩個,隻剩下龍江造船廠和清江造船廠,分別在淮安和南京。”


    “自從安平跟我說過未來的發展後,我就開始注意造船業了,嘉靖八年,將清江船廠裁撤,重建衛河船廠。”


    “政令上是通過並執行了。”


    “但也隻拿到了一個空殼子,清江船廠的工匠和機械大多都去了舟山,帶不走的,不怎麽關鍵的,則送到了龍江造船廠。”


    “沒有辦法,隻能讓他們在衛河船廠重新開始。”


    “如今隻能造兩三千料的海船,而舟山那邊已經在造十萬料的巨艦了,這確實比不了。”


    張執象拿著木炭在地上畫了個大概的地圖,指著南洋說道:“許家會在王家拿到宣德號之前全力摧毀王家的海麵勢力。”


    “王直告訴我,朝廷必須八月份之前拿下交趾。”


    “否則王家就將全麵潰敗。”


    嘉靖看著地圖上的交趾,說道:“嘉靖元年的時候,後黎朝的黎氏就派使者來過,不過他們先祖黎利叛亂,導致大明失去交趾的控製權,這些年我都沒有理他們。”


    “但如今交趾,莫登庸叛亂,奪了黎氏的江山。”


    “的確是一個出兵的好時機。”


    “便是沒有宣德號引發的王家局勢危難,這兩年我也是打算出兵交趾的。”


    “早期準備已經做好,隨時可以派兵攻打。”


    嘉靖的戰略眼光可不差,他非常明白交趾對大明來說意味著什麽,有交趾才能在南洋使上力氣,能夠介入到海運當中,影響海洋貿易,他才好跟江南士紳、豪商們交鋒。


    大明失去海權,就是因為失去了交趾和舊港宣慰司。


    所以嘉靖其實一直很關注交趾的情況,王直那邊顯然也是對此有所了解,才會讓張執象提醒嘉靖盡快收複交趾。


    否則什麽準備都沒有,就要打一場滅國之戰。


    即便強如大明,也是存在很多風險的。


    嘉靖這些年經營,的確拿到了不少權力,可隻要敗一場戰爭,他在朝堂上就會極為被動。


    想到就做。


    嘉靖朝黃錦說道:“黃伴,傳令給鹹寧侯仇鸞,讓他來南京見……不,不用來見朕了,直接讓他整軍南下。”


    “囑令鹹寧侯仇鸞為總兵,川蜀兵備副使朱紈為副總兵,發兵交趾。”


    “黎氏叛亂,竊據安南已經百餘年了,我大明自當收回故土。”


    “朕準備了一首詩,黃伴也派人一並送給仇鸞吧。”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聽到這首詩,張執象神情微動,他前世在電視裏看相聲的時候,聽郭德綱說過這句詩,後來他查過原文,詩名叫《送毛伯溫》。


    曆史上毛伯溫是征安南的副總兵。


    他看過的曆史記載也是,毛伯溫不費一兵一卒,便以縱橫之術的口才讓莫登庸自縛來降,而總兵仇鸞卻因為驕縱,到了廣東的時候讓兩廣總兵柳珣向他下跪,因而被嘉靖不喜,免了職務。


    如今謀略安南,張執象也沒有把這兩件事聯係在一起,畢竟詩來源於相聲節目,他的印象不深。


    現在聽嘉靖念這首詩,他才恍然發覺。


    那群文官不但把收複安南的功勞安在了毛伯溫的頭上,連嘉靖送給仇鸞的詩都換了名字,“朕與將軍解戰袍”!毛伯溫他是個文官!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這些描述,都是威風赫赫的武將,毛伯溫就算臨時充當將領,那也是儒將,哪裏會是這副模樣!應該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才對!


    如此。


    不費一兵一卒讓莫登庸自縛來降就是笑話了,安南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正因為這些事都經不起推敲,所以史書上幾乎將嘉靖收複安南這件事給隱去了,隻記錄宣德年間大明丟失了安南,關於明朝的版圖,也是沒有安南的!


    實際上,自從嘉靖十七年收複安南,一直到明朝滅亡,安南都是大明的國土!


    乾聾老狗也想收複安南,可是他打了,被錘了頓狗頭,就老實了!


    他那可不是宣德年間有內奸作亂,是真打不過……


    然而。


    收複安南,開疆擴土這麽大的事情,你點開嘉靖的百度百科,看他的功績,是一個字也看不到的,他們隻會告訴你嘉靖是昏君,昏君怎麽能開疆擴土呢?


    202、海權之要,出兵安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可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天寥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天寥廓並收藏長生可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