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已經清晰的認識到了社會的運轉和權力的本質。
士紳階層最大本錢是話語權,過去,他們還隻能顛倒黑白,不能將話語權直接變成權力,但如果實行選票製度,話語權將直接變成權力。
不僅僅是他們。
還有商人們也會對這套新製度趨之若鶩,因為,錢是可以買選票的。
百姓當中固然有清醒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愚昧的,他們隻在乎眼前的利益,你給他一兩銀子,讓他投票,他會不投?
一億兩也好,十億兩也罷。
隻要當上“宰相”,多少銀子都能賺回來。
商人們將直接獲得國家權力,士紳也將與商人合流,成為一個新的團體,他們可以把控話語權,把控經濟命脈,把控朝政。
這不比舊時代的那一套更好?
所有人都可以賺取更多的利益,而不再受那套舊體係的製約,他們沒有一個掌握“無上權力”的皇帝在頭頂了。
再也不會有人可以來審判他們了。
取締皇帝,這不是徐階如今才想出來的,而是自北宋以來就有這個想法了。
自隋唐開創科舉製以來,皇帝集合寒門士子的力量來對抗門閥,所以文士是站在皇帝那邊的,而五代以後,門閥被消滅,士大夫們自己就成為了統治階層,其實已經不想要皇帝了。
所以會有“聖天子垂拱而治”的說法。
他們不希望皇帝管事,想要讓皇帝當一個吉祥物,但自夏啟開創家天下以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製度以來。
皇帝的存在是一個慣性,士大夫們還沒有想到有什麽辦法可以取締皇帝,便隻是努力將皇帝變為傀儡。
明朝的建立,則更加超出他們的掌控。
曆代都有皇帝,朱元璋也就順勢當了皇帝,但是朱元璋這個皇帝跟以前的不一樣,他不僅不像宋朝那些皇帝那樣好控製,他還站在百姓那邊!
洪武年間的鬥爭多麽慘烈啊,他們為了對抗皇權,死了多少人啊。
所以,他們怕了。
他們也堅定了消滅皇帝這個存在的決心,不論後續的皇帝是否有這個能力,他們連名義上的權力也不想留下,不允許再出現第二個朱元璋。
徐階隻是做了士大夫一直想要做的事情,隻是提出了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法而已。
在這之前。
造反難,直接消滅皇帝這個存在更難,也就是如今嘉靖要掀起天下為公的思潮,打開了禁製,他們便有了破局的辦法!
皇帝有很多權利。
其中以“最高祭祀權”、“最高行政權”、“最高監督權”、“最高審判權”為要,百姓看到皇帝隻會想到皇帝擁有“最高行政權”,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皇帝更關鍵的權力是監督和審判。
沒有了皇帝,最高監督權和最高審判權也沒有了。
士大夫們自己監督自己,自己審判自己。
你不能指望他們的覺悟。
實際上,他們從來沒有這個覺悟,嚴訥隻覺得興奮,他已經在暢想那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了。
“子升有如此妙策,揚州之敗,不過小事爾。”
“南京諸公必然不會冷落子升,他們更需要破局的良策,子升很快就能受到重用!”
嚴訥很高興。
但徐階並沒有現在就去南京獻策的想法,他搖頭道:“緊巴巴的靠上去,沒人會重視的,總要等他們來請我才好。”
“等夏言磕得頭破血流,等局勢危難,他們就會知道,唯有我徐階才能擊敗嘉靖了。”
“在此之前。”
“我準備回江浙講學,我們先成立學派,尋找誌同道合的有誌之士,要搶占天下為公的名義。”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嘉靖做的多,說的少。”
“我們便要多說不做,先搶過天下為公四個字,後續才好對付嘉靖。”
嚴訥現在是一點都不懷疑徐階了,無條件信服和執行,他問道:“子升要去哪裏講學?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還是嶽麓書院?”
徐階看向無錫的方向,說道:“我準備去東林書院。”
“東林書院?那裏不是已經荒廢了嗎?”
“修修就好了。”
……
張執象最開始就發覺徐階難纏,所以氣運之爭的時候想用長鯨直接幹掉徐階,免除後患,但費宏舍命相救,讓徐階逃得一命,他也沒有辦法。
真要說有什麽錯漏的話,就是他沒有想到士紳當中也會有這等舍命的情義。
雖然張執象還不知道徐階要做什麽,但事實就是張執象的預感是對的,徐階會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對手。
當然,如果知道徐階想要做什麽的話,張執象反而會暫時放他一命。
因為,士紳與商人合流之後,會變成……資本家。
資本,是人類文明繞不過去的坎。
唯有正麵擊敗它,文明才能擺脫所謂的曆史周期律。
亦或者說。
是給自秦始皇以來的,長達兩千多年的戰爭劃上一個句號。
黑格爾說華夏的曆史是無聊的,一直在重複,這是極其傲慢和惡毒的,黑格爾隻看到了王朝更替下的土地兼並和均田免賦,沒有看到統治階層與皇帝的變化。
門閥——士紳——資本。
它是有其曆史脈絡的,周天子——秦始皇——朱元璋,也是有其曆史脈絡的。
野蠻粗暴的將華夏曆史定義為無限重複,就是否定了華夏文明的發展,也否定了人類文明的源流,以至於他們根本就搞不懂資本是如何誕生的,要如何才能真正解決資本。
馬克思也不懂華夏。
所以他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五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共。
完全忽略了“中央集權”。
而且馬哲裏有“事物的發展是螺旋上升的”。
會有這個觀點,也是他們根本不了解華夏曆史,曆史的發展並沒有螺旋上升,而是華夏文明一直在前進,曆朝曆代都在變化,在滿清之前,沒有倒車!
哪怕有滿清開倒車。
那大明滅亡也是“一鯨落而萬物生”,沒有東學西漸,哪有西方後來的崛起,所謂文藝複興,一直以來不過是文藝複刻罷了。
人類文明,一直都是華夏文明在開創前行。
所謂的螺旋,不過是華夏文明的興衰而已,衰落了,文明便倒退,興起了,文明再前進,當華夏文明滅亡的時候,人類文明也就不存在前進發展的概念了。
因為。
道德兩個字,蠻夷他學不會啊。
因為。
內算的學問才是文明發展的內生動力啊,沒有內算,就像修行不修性功一樣,修為越高,越容易走火入魔……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不發揚內算,複興華夏文明,任何製度,任何黃金時代,不過是……一場幻夢。
205、東林書院,宿命重逢
士紳階層最大本錢是話語權,過去,他們還隻能顛倒黑白,不能將話語權直接變成權力,但如果實行選票製度,話語權將直接變成權力。
不僅僅是他們。
還有商人們也會對這套新製度趨之若鶩,因為,錢是可以買選票的。
百姓當中固然有清醒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愚昧的,他們隻在乎眼前的利益,你給他一兩銀子,讓他投票,他會不投?
一億兩也好,十億兩也罷。
隻要當上“宰相”,多少銀子都能賺回來。
商人們將直接獲得國家權力,士紳也將與商人合流,成為一個新的團體,他們可以把控話語權,把控經濟命脈,把控朝政。
這不比舊時代的那一套更好?
所有人都可以賺取更多的利益,而不再受那套舊體係的製約,他們沒有一個掌握“無上權力”的皇帝在頭頂了。
再也不會有人可以來審判他們了。
取締皇帝,這不是徐階如今才想出來的,而是自北宋以來就有這個想法了。
自隋唐開創科舉製以來,皇帝集合寒門士子的力量來對抗門閥,所以文士是站在皇帝那邊的,而五代以後,門閥被消滅,士大夫們自己就成為了統治階層,其實已經不想要皇帝了。
所以會有“聖天子垂拱而治”的說法。
他們不希望皇帝管事,想要讓皇帝當一個吉祥物,但自夏啟開創家天下以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製度以來。
皇帝的存在是一個慣性,士大夫們還沒有想到有什麽辦法可以取締皇帝,便隻是努力將皇帝變為傀儡。
明朝的建立,則更加超出他們的掌控。
曆代都有皇帝,朱元璋也就順勢當了皇帝,但是朱元璋這個皇帝跟以前的不一樣,他不僅不像宋朝那些皇帝那樣好控製,他還站在百姓那邊!
洪武年間的鬥爭多麽慘烈啊,他們為了對抗皇權,死了多少人啊。
所以,他們怕了。
他們也堅定了消滅皇帝這個存在的決心,不論後續的皇帝是否有這個能力,他們連名義上的權力也不想留下,不允許再出現第二個朱元璋。
徐階隻是做了士大夫一直想要做的事情,隻是提出了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法而已。
在這之前。
造反難,直接消滅皇帝這個存在更難,也就是如今嘉靖要掀起天下為公的思潮,打開了禁製,他們便有了破局的辦法!
皇帝有很多權利。
其中以“最高祭祀權”、“最高行政權”、“最高監督權”、“最高審判權”為要,百姓看到皇帝隻會想到皇帝擁有“最高行政權”,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皇帝更關鍵的權力是監督和審判。
沒有了皇帝,最高監督權和最高審判權也沒有了。
士大夫們自己監督自己,自己審判自己。
你不能指望他們的覺悟。
實際上,他們從來沒有這個覺悟,嚴訥隻覺得興奮,他已經在暢想那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了。
“子升有如此妙策,揚州之敗,不過小事爾。”
“南京諸公必然不會冷落子升,他們更需要破局的良策,子升很快就能受到重用!”
嚴訥很高興。
但徐階並沒有現在就去南京獻策的想法,他搖頭道:“緊巴巴的靠上去,沒人會重視的,總要等他們來請我才好。”
“等夏言磕得頭破血流,等局勢危難,他們就會知道,唯有我徐階才能擊敗嘉靖了。”
“在此之前。”
“我準備回江浙講學,我們先成立學派,尋找誌同道合的有誌之士,要搶占天下為公的名義。”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嘉靖做的多,說的少。”
“我們便要多說不做,先搶過天下為公四個字,後續才好對付嘉靖。”
嚴訥現在是一點都不懷疑徐階了,無條件信服和執行,他問道:“子升要去哪裏講學?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還是嶽麓書院?”
徐階看向無錫的方向,說道:“我準備去東林書院。”
“東林書院?那裏不是已經荒廢了嗎?”
“修修就好了。”
……
張執象最開始就發覺徐階難纏,所以氣運之爭的時候想用長鯨直接幹掉徐階,免除後患,但費宏舍命相救,讓徐階逃得一命,他也沒有辦法。
真要說有什麽錯漏的話,就是他沒有想到士紳當中也會有這等舍命的情義。
雖然張執象還不知道徐階要做什麽,但事實就是張執象的預感是對的,徐階會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對手。
當然,如果知道徐階想要做什麽的話,張執象反而會暫時放他一命。
因為,士紳與商人合流之後,會變成……資本家。
資本,是人類文明繞不過去的坎。
唯有正麵擊敗它,文明才能擺脫所謂的曆史周期律。
亦或者說。
是給自秦始皇以來的,長達兩千多年的戰爭劃上一個句號。
黑格爾說華夏的曆史是無聊的,一直在重複,這是極其傲慢和惡毒的,黑格爾隻看到了王朝更替下的土地兼並和均田免賦,沒有看到統治階層與皇帝的變化。
門閥——士紳——資本。
它是有其曆史脈絡的,周天子——秦始皇——朱元璋,也是有其曆史脈絡的。
野蠻粗暴的將華夏曆史定義為無限重複,就是否定了華夏文明的發展,也否定了人類文明的源流,以至於他們根本就搞不懂資本是如何誕生的,要如何才能真正解決資本。
馬克思也不懂華夏。
所以他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五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共。
完全忽略了“中央集權”。
而且馬哲裏有“事物的發展是螺旋上升的”。
會有這個觀點,也是他們根本不了解華夏曆史,曆史的發展並沒有螺旋上升,而是華夏文明一直在前進,曆朝曆代都在變化,在滿清之前,沒有倒車!
哪怕有滿清開倒車。
那大明滅亡也是“一鯨落而萬物生”,沒有東學西漸,哪有西方後來的崛起,所謂文藝複興,一直以來不過是文藝複刻罷了。
人類文明,一直都是華夏文明在開創前行。
所謂的螺旋,不過是華夏文明的興衰而已,衰落了,文明便倒退,興起了,文明再前進,當華夏文明滅亡的時候,人類文明也就不存在前進發展的概念了。
因為。
道德兩個字,蠻夷他學不會啊。
因為。
內算的學問才是文明發展的內生動力啊,沒有內算,就像修行不修性功一樣,修為越高,越容易走火入魔……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不發揚內算,複興華夏文明,任何製度,任何黃金時代,不過是……一場幻夢。
205、東林書院,宿命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