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第一次長生革命的重點是“人”,那麽第二次長生革命的重點就是“地”。
梳理天下龍脈,消除大寒大暑,至於中正平和。
這是文明真正長生的基礎。
要完成這麽一項工程,前提就是大明具備對全世界的控製能力,並持之以恒,花費數百年時間,集合全國力量去做。
這是比當年大禹治水,利用治水改善全國水域環境更大的工程。
除了廣域環境的改善外,龍脈力量的走勢也將改變,必然匯聚於大明境內,如此,無非也就兩個地方符合了。
順天府和應天府。
順天府是中龍和北龍交聚所在,應天府則是南龍的龍首所在。
這也是世界上唯二具備龍脈匯聚資格的地方,昆侖墟作為周天能量接應之所在,是不適合直接“建都”的,“瀑布”地下建房子,那可就太難了。
張執象讓嘉靖選應天府為“九州來龍之首脈”,這就不是朝廷負擔不負擔的起的問題了,而是皇位不值這麽多錢……
“這筆生意,皇室太占便宜了,有失公允。”
嘉靖沒有想什麽利益誘惑,想的是今日有失公允,百年後便會有大問題。
張執象卻笑道:“應天府又不是皇室的。”
“我們將會有七十二件先天靈寶,用以鎮守龍脈,故而至少有72座福地,再多一座龍首山來歸屬於皇室,豈不恰到好處?”
“更何況,天子之學,需要一個地方存放,其在龍首山做壓勝之用,最好不過了。”
嘉靖自然知曉首脈放在應天府的好處,順天府未來作為廟堂,負責人間俗事,而應天府作為高山,澹化政治成分,朝廷未來也好管理。
隻是。
嘉靖問道:“安平你曾說過,京師是中龍與北龍交匯,應天隻是南龍之首,從格局上看,豈不是順天更好一些?”
張執象搖頭,問:“陛下知劉伯溫斬龍脈一事?”
嘉靖點頭,道:“此是民間謠傳,實際上是太祖遷都一事,太祖一直想遷都長安,就是劉伯溫曾與太祖言說的龍氣之故。”
“由此可見,劉基認為應天不如長安。”
張執象笑道:“古之都城,皆在河洛,關中,便是中龍之故。”
“我喜歡將之稱為‘珠’,‘龍珠’。”
“中龍下頜,伸出一爪護珠,便是河洛關中的格局,故而以王氣最盛,為我華夏之正統。”
“但北宋年間,三掘黃河,龍氣北移。”
“導致北方蠻夷得大氣運,蒙古更是一舉為天下主,我朝初定,劉伯溫欲斬龍氣北移之勢,將龍珠改回關中,這是一種處理方法。”
“但姚師營造順天之時,便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故而將中龍的龍珠移到了龍鼻前方,由北龍伸出一爪來幫忙護珠,因此如今順天是二龍匯聚之所在。”
“故而,順天與應天,都是一龍之首。”
“北龍力量固然對順天有加持,但卻不如關中安穩,大明未來會有滿清的劫難,某一方麵,也是與龍珠的位置有關的。”
“另外,北龍龍首與騰蛇對峙,故而此二龍沒有龍珠。”
“但北龍對騰蛇,需要借中龍之力,是有損耗的,未來我們梳理天下龍脈,這二龍相爭的格局也無法徹底化解。”
“雖然北龍,中龍,南龍合起來組成夔牛之勢,順天更是心髒之所在。”
“但我們既然要梳理天下龍脈,就不能不考慮西龍和蝰蛇的影響,西龍與蝰蛇是同向的,所以我們以前擔憂天狼星,敵人就是從此而來。”
“所以最好做成飛龍踏蛇的格局。”
“以蝰蛇踏西龍,引西龍之氣跨重洋而來,而騰蛇昂首,雙翼扇風,助力龍氣西進。”
“如此情況,應天的優勢反而比順天更大。”
“而且。”
“我們未來也不光是隻修應天府,順天府也是要修的,仔細看地圖,可以發現中龍與南龍在巫山擊掌,南龍翹首回望。”
“故而南龍的力量是主滋養,能回饋中原的。”
“《撼龍經》有言:惟有南龍入華夏,胎宗孕祖來奇特。”
“南龍之妙,妙在回首。”
“故而要想全天下龍氣之妙,須以應天為九州來龍之首脈。”
聽張執象分析,嘉靖明白選應天府才是最好的方案,也就不糾結了,中龍昂首,如今龍珠不在關中,而在順天,若以順天為首脈,龍氣外溢太多。
若想將中龍龍珠改回來,卻不是那麽容易的。
不單單是遷都那麽簡單,北宋三次黃河改道才完成的龍氣北移,想要改回來,動作不會比這個更小。
他們梳理天下龍脈,為的是風調雨順,可不能如此折騰。
“那便如此定了。”
“以天下之權,換一座山,朕也沾沾光。”
張執象聽聞,笑道:“那得陛下先得長生,活三五百載才能見到。”
“哈哈哈,那就先得長生!”
……
整個項目,不是三五日就能完成的,光是朝廷討論通過,就花了一周時間,戶部光是核算內帑的資產就又花了十餘天。
早在均田之初,皇家的皇莊就已經全部分了出去,隻規劃了幾百畝專做貢米之用。
對於皇莊,當時可是沒有付錢的。
如今該怎麽算,也要重新議定,再就是內帑當中,哪些是該交由國庫的,這些都要算價錢,最重要的還有皇家銀行的交接。
光是明麵可量化的資產,就足足核算了一個多月。
還有就是整個內務係統的重組改建。
大明內務衙門共有24個,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另還有女官六局。
十二監不算司禮監這樣的重要機構,除了那些宮殿庫房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寶鈔司和兵杖局,因為兵部這些年荒廢的緣故,嘉靖重用的是兵杖局。
基本上新型火器,還有前沿技術,都在兵杖局。
而寶鈔司顧名思義,印鈔的。
內務衙門不是說撤就撤的,別的不說,那近萬太監,和八九千宮女,你得安排怎麽轉業吧?
再就是最最重要的。
東廠和錦衣衛。
嘉靖是沒搞什麽西廠、內廠,但他逐漸掌權之後,東廠和錦衣衛的勢力也恢複的很好,這也是皇帝最為倚重的爪牙。
計算資產為什麽要計算無形的,可不光是為了公正。
更多的是贖買權力。
算得越清楚,就越是能夠清理幹淨,保證“還政於民”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徹徹底底的落實了。
關於東廠和錦衣衛的處理。
首先要討論的是,還要不要錦衣衛,如果是原來,那士大夫們肯定是不希望要錦衣衛的,但是現在,都還政於民了,一個國家沒有諜報係統,像話嗎?
故而,錦衣衛是要的,而且還要更加專業才行。
最終朝廷商議的結果是,撤銷西廠,並入錦衣衛做西鎮撫司,西鎮撫司成為唯一為皇室服務的組織,也為以後那些退休轉業的太監宮女有一個可以掛靠的組織。
雖然還政於民了,但皇帝的安全十分重要,需要留這麽一個機構給皇家做自留地。
而十二監四司八局撤銷後,便統一合並為內務府,也歸屬於皇家,做管理資產和服務之用,內務府隸屬於戶部,每年需要向戶部報備。
在計算老朱家的功績時。
嘉靖主動提出“九州來龍之首脈”,朝廷商議完成後,便同意了此方案,未來皇室可以得到一座“龍首山”,為應天府之首。
如此,經濟補償便很低了。
朝廷隻需要每年支付給皇室“十億寶鈔”,給付滿百年後,降為“一億寶鈔”,隻要大明還存在,就需要一直給付。
賬算到這個地步,一條條的擺列明白。
天下百姓明白,這是真的要還政於民了……
那麽,徐階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看長生可否首發就記住域名:.w.8.2...m。82中文網手機域名:
梳理天下龍脈,消除大寒大暑,至於中正平和。
這是文明真正長生的基礎。
要完成這麽一項工程,前提就是大明具備對全世界的控製能力,並持之以恒,花費數百年時間,集合全國力量去做。
這是比當年大禹治水,利用治水改善全國水域環境更大的工程。
除了廣域環境的改善外,龍脈力量的走勢也將改變,必然匯聚於大明境內,如此,無非也就兩個地方符合了。
順天府和應天府。
順天府是中龍和北龍交聚所在,應天府則是南龍的龍首所在。
這也是世界上唯二具備龍脈匯聚資格的地方,昆侖墟作為周天能量接應之所在,是不適合直接“建都”的,“瀑布”地下建房子,那可就太難了。
張執象讓嘉靖選應天府為“九州來龍之首脈”,這就不是朝廷負擔不負擔的起的問題了,而是皇位不值這麽多錢……
“這筆生意,皇室太占便宜了,有失公允。”
嘉靖沒有想什麽利益誘惑,想的是今日有失公允,百年後便會有大問題。
張執象卻笑道:“應天府又不是皇室的。”
“我們將會有七十二件先天靈寶,用以鎮守龍脈,故而至少有72座福地,再多一座龍首山來歸屬於皇室,豈不恰到好處?”
“更何況,天子之學,需要一個地方存放,其在龍首山做壓勝之用,最好不過了。”
嘉靖自然知曉首脈放在應天府的好處,順天府未來作為廟堂,負責人間俗事,而應天府作為高山,澹化政治成分,朝廷未來也好管理。
隻是。
嘉靖問道:“安平你曾說過,京師是中龍與北龍交匯,應天隻是南龍之首,從格局上看,豈不是順天更好一些?”
張執象搖頭,問:“陛下知劉伯溫斬龍脈一事?”
嘉靖點頭,道:“此是民間謠傳,實際上是太祖遷都一事,太祖一直想遷都長安,就是劉伯溫曾與太祖言說的龍氣之故。”
“由此可見,劉基認為應天不如長安。”
張執象笑道:“古之都城,皆在河洛,關中,便是中龍之故。”
“我喜歡將之稱為‘珠’,‘龍珠’。”
“中龍下頜,伸出一爪護珠,便是河洛關中的格局,故而以王氣最盛,為我華夏之正統。”
“但北宋年間,三掘黃河,龍氣北移。”
“導致北方蠻夷得大氣運,蒙古更是一舉為天下主,我朝初定,劉伯溫欲斬龍氣北移之勢,將龍珠改回關中,這是一種處理方法。”
“但姚師營造順天之時,便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故而將中龍的龍珠移到了龍鼻前方,由北龍伸出一爪來幫忙護珠,因此如今順天是二龍匯聚之所在。”
“故而,順天與應天,都是一龍之首。”
“北龍力量固然對順天有加持,但卻不如關中安穩,大明未來會有滿清的劫難,某一方麵,也是與龍珠的位置有關的。”
“另外,北龍龍首與騰蛇對峙,故而此二龍沒有龍珠。”
“但北龍對騰蛇,需要借中龍之力,是有損耗的,未來我們梳理天下龍脈,這二龍相爭的格局也無法徹底化解。”
“雖然北龍,中龍,南龍合起來組成夔牛之勢,順天更是心髒之所在。”
“但我們既然要梳理天下龍脈,就不能不考慮西龍和蝰蛇的影響,西龍與蝰蛇是同向的,所以我們以前擔憂天狼星,敵人就是從此而來。”
“所以最好做成飛龍踏蛇的格局。”
“以蝰蛇踏西龍,引西龍之氣跨重洋而來,而騰蛇昂首,雙翼扇風,助力龍氣西進。”
“如此情況,應天的優勢反而比順天更大。”
“而且。”
“我們未來也不光是隻修應天府,順天府也是要修的,仔細看地圖,可以發現中龍與南龍在巫山擊掌,南龍翹首回望。”
“故而南龍的力量是主滋養,能回饋中原的。”
“《撼龍經》有言:惟有南龍入華夏,胎宗孕祖來奇特。”
“南龍之妙,妙在回首。”
“故而要想全天下龍氣之妙,須以應天為九州來龍之首脈。”
聽張執象分析,嘉靖明白選應天府才是最好的方案,也就不糾結了,中龍昂首,如今龍珠不在關中,而在順天,若以順天為首脈,龍氣外溢太多。
若想將中龍龍珠改回來,卻不是那麽容易的。
不單單是遷都那麽簡單,北宋三次黃河改道才完成的龍氣北移,想要改回來,動作不會比這個更小。
他們梳理天下龍脈,為的是風調雨順,可不能如此折騰。
“那便如此定了。”
“以天下之權,換一座山,朕也沾沾光。”
張執象聽聞,笑道:“那得陛下先得長生,活三五百載才能見到。”
“哈哈哈,那就先得長生!”
……
整個項目,不是三五日就能完成的,光是朝廷討論通過,就花了一周時間,戶部光是核算內帑的資產就又花了十餘天。
早在均田之初,皇家的皇莊就已經全部分了出去,隻規劃了幾百畝專做貢米之用。
對於皇莊,當時可是沒有付錢的。
如今該怎麽算,也要重新議定,再就是內帑當中,哪些是該交由國庫的,這些都要算價錢,最重要的還有皇家銀行的交接。
光是明麵可量化的資產,就足足核算了一個多月。
還有就是整個內務係統的重組改建。
大明內務衙門共有24個,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另還有女官六局。
十二監不算司禮監這樣的重要機構,除了那些宮殿庫房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寶鈔司和兵杖局,因為兵部這些年荒廢的緣故,嘉靖重用的是兵杖局。
基本上新型火器,還有前沿技術,都在兵杖局。
而寶鈔司顧名思義,印鈔的。
內務衙門不是說撤就撤的,別的不說,那近萬太監,和八九千宮女,你得安排怎麽轉業吧?
再就是最最重要的。
東廠和錦衣衛。
嘉靖是沒搞什麽西廠、內廠,但他逐漸掌權之後,東廠和錦衣衛的勢力也恢複的很好,這也是皇帝最為倚重的爪牙。
計算資產為什麽要計算無形的,可不光是為了公正。
更多的是贖買權力。
算得越清楚,就越是能夠清理幹淨,保證“還政於民”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徹徹底底的落實了。
關於東廠和錦衣衛的處理。
首先要討論的是,還要不要錦衣衛,如果是原來,那士大夫們肯定是不希望要錦衣衛的,但是現在,都還政於民了,一個國家沒有諜報係統,像話嗎?
故而,錦衣衛是要的,而且還要更加專業才行。
最終朝廷商議的結果是,撤銷西廠,並入錦衣衛做西鎮撫司,西鎮撫司成為唯一為皇室服務的組織,也為以後那些退休轉業的太監宮女有一個可以掛靠的組織。
雖然還政於民了,但皇帝的安全十分重要,需要留這麽一個機構給皇家做自留地。
而十二監四司八局撤銷後,便統一合並為內務府,也歸屬於皇家,做管理資產和服務之用,內務府隸屬於戶部,每年需要向戶部報備。
在計算老朱家的功績時。
嘉靖主動提出“九州來龍之首脈”,朝廷商議完成後,便同意了此方案,未來皇室可以得到一座“龍首山”,為應天府之首。
如此,經濟補償便很低了。
朝廷隻需要每年支付給皇室“十億寶鈔”,給付滿百年後,降為“一億寶鈔”,隻要大明還存在,就需要一直給付。
賬算到這個地步,一條條的擺列明白。
天下百姓明白,這是真的要還政於民了……
那麽,徐階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看長生可否首發就記住域名:.w.8.2...m。82中文網手機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