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回 認罪(1)
穿越大清係列Ⅰ:婉兒傳奇 作者:七月豔陽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夜未眠,天還沒有亮的時候,軒兒已經從自己的抱廈間裏出來,站在空蕩的院落中,想了很多事情,想起另一個時空的父母,想起那個遠去不知何方的外公,想起迷茫中苦苦掙紮的胤礽,想起心灰意冷的胤禛,甚至還有那個和自己隻有四分之一血緣的妹妹。想得多了,也亂了,頭也開始疼了。
所幸這個時候院子裏來了人,李德全領著四個伺候皇上梳洗的宮女慢慢地從院外走來。軒兒跟著迎了上去,同他們一起進了康熙的寢室。
掀開龍帳的那一刻,康熙第一眼就見到了她,不禁笑著拉過她的手,問,“怎麽不多歇幾天,朕這裏有的是人伺候。”
軒兒搖了搖頭,俯身蹲下,輕輕地為皇帝套上靴子,“奴婢今天特別想見皇上,所以就來了,皇上莫不是煩奴婢了,不想見到奴婢吧。”
“你呀”,康熙寵溺地戳著軒兒的太陽穴,“朕的心思你還不知道嗎?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若是朕早朝回來看不到你,朕可是要治你的罪了。”
軒兒淡淡地笑著,她今天會寸步不移地跟在他的身邊,她還想知道胤禩所說的那件大事是什麽呢?不敢多耽誤,和其他幾個宮女一同伺候著康熙梳洗,穿上龍袍,戴上龍冠,如同打戰一般的緊張,終於將他送上了龍輦。[]
軒兒惴惴不安地守在清溪書屋的門口,心亂地不停來回跺著步子,不知為何今日的早朝格外地漫長,竟然到了中午也未見龍輦返回。不得已,軒兒派了一個小太監到九經三事殿去打聽,回來時,小太監臉色暗淡的搖了搖頭,卻是連門都沒有進去就被趕了出來,似乎裏麵發生了什麽大事。
不詳的感覺沉重地壓在她的胸口,煩得連午飯也沒有吃,直到日落黃昏的時候,才終於盼到一群人朝著這裏行來。見到龍輦並不奇怪,可是人群之中見到了一個人,讓軒兒的心立刻懸了起來,胤礽默默地站在康熙的身後,沮喪地低垂著頭,像是一個被家長數落的孩子,很不開心地陰著臉。
康熙遠遠地就看見了軒兒站在門口,臉色也十分難看,冷冷地瞟了她一眼後,便再也不肯看她,隻是背著手快步跨進了書屋的院子,一行人的神情都是嚴肅凝重,尤其是緊跟在一旁的李德全更是大氣也不敢喘,小心謹慎地從軒兒的身邊走過,低聲囑咐了一句,“皇上要你進屋裏伺候。”
軒兒恭敬地點了點頭,不禁為胤礽擔心,如今才康熙四十二年,離那個日子還有段時間,廢太子不會來得這麽快吧,匆匆地跟了過去,進了屋。
然而,剛邁進門檻,寶座上的康熙一個奏折就朝著胤礽的臉上劈了下來,胤礽不躲不閃地跪在地上,額頭被砸出了一個紅印,卻仍舊是木然地跪著,毫無反應。
“你真是太讓朕失望了”,康熙怒喝著,“這些彈劾你的折子從來就沒有斷過,更有甚者提到你居然懷有謀反弑君之心,你叫朕應該怎麽處理這些折子呢!”
“皇阿瑪不是已經處理了嗎?”胤礽頭也不抬,語調不恭地答道。
“怎麽?你還不滿嗎?”康熙狠狠地拍著案桌,“朕把你的叔父關起來了,你心疼了,是嗎?他居然比你的皇阿瑪還要重要嗎?”
“索大人一直對兒臣很好,他在教導兒臣這方麵,沒有犯一點錯”,胤礽繼續為索額圖喊冤,“皇阿瑪明明知道高士奇乃是明珠的人,想必今日呈上的折子也是經大阿哥之手,他恨不得能鏟除兒臣的左肩右臂,致使兒臣在朝中孤立無助,他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夠了”,康熙頭疼地擺了擺手,看到自己的兒子之間相互爭鬥,縱使身為皇帝,他依然無法摒棄尋常人的私情,此刻的他,甚至有一點落寞地坐在龍椅上,不住地掐著自己的人中。
軒兒見狀,連忙湊到跟前,關心地問道,“皇上,您不要緊吧。”
“走開”,康熙忽然厭惡地甩開她的手,眼神冰冷地盯著她,“你有沒有什麽事瞞著朕?”
軒兒訝然地愣在了一旁,瞞他的事太多了,也不知康熙所指的是那一件,不禁心中有些慌亂,她強迫自己冷靜,跪在了康熙的腳下,忐忑地說,“奴婢一心隻為皇上,就算瞞了皇上什麽事情,也是情非得已啊。”
“哼”,他冷笑了一聲,一腳踹在軒兒的肩上,終究還是腳下留情,隻是將軒兒踢翻倒在地上,隨手拿起一本折子,扔給她,“你自己看吧。”
軒兒遲疑了一下,緊張地拾起折子,密密麻麻的一排小篆,用的多是繁體,她隻能大致看個意思,但有兩個詞卻是深深地印進了腦海裏麵,“欺君”、“私會”。如同晴天霹靂打在她的頭上,冷汗頓時涔涔從額頭上冒了出來,不禁偷瞄了一眼胤礽,他也同時看著軒兒,四目相對的那一刻,軒兒更是心裏一沉。
到底是誰告的密呢?
“解釋啊,你不是總說心裏隻有朕一人嗎?此事你又想怎麽解釋呢?”康熙越說越氣,臉上的表情急速地變化著。
“皇阿瑪,此事由兒臣來解釋吧”,胤礽直視著自己的父親,沒有一絲的畏懼,像是已經豁出去了一切,“當初在德州,是兒臣將她囚禁了起來,是怕回到京城後她會告兒臣的狀,她也是被兒臣嚇怕了,所以到現在什麽也沒說。稱病欺瞞皇阿瑪,是兒臣一人之罪,那些搬弄是非的人無非是想向兒臣身上多潑一盆髒水,兒臣是無所謂,隻是不要連累其他人。”
“你說得到是很仗義啊”,康熙冷冷地瞟了他一眼,“不用替她說好話了,知情不報,依然罪無可恕。”
“皇上”,忽然,軒兒站了起來,回頭看著胤礽,意味深長地歎了一口氣,事已如此,康熙自然知道了一切,就算胤礽極為維護她,也是於事無補了,何必坦白相對呢。她慢慢地走到胤礽地身邊,和他跪在一起,重重地向康熙磕了一個頭,“太子從來沒有囚禁過奴婢,是奴婢自己不想說出來的,欺君之罪,奴婢願意和太子一起承擔。”
所幸這個時候院子裏來了人,李德全領著四個伺候皇上梳洗的宮女慢慢地從院外走來。軒兒跟著迎了上去,同他們一起進了康熙的寢室。
掀開龍帳的那一刻,康熙第一眼就見到了她,不禁笑著拉過她的手,問,“怎麽不多歇幾天,朕這裏有的是人伺候。”
軒兒搖了搖頭,俯身蹲下,輕輕地為皇帝套上靴子,“奴婢今天特別想見皇上,所以就來了,皇上莫不是煩奴婢了,不想見到奴婢吧。”
“你呀”,康熙寵溺地戳著軒兒的太陽穴,“朕的心思你還不知道嗎?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若是朕早朝回來看不到你,朕可是要治你的罪了。”
軒兒淡淡地笑著,她今天會寸步不移地跟在他的身邊,她還想知道胤禩所說的那件大事是什麽呢?不敢多耽誤,和其他幾個宮女一同伺候著康熙梳洗,穿上龍袍,戴上龍冠,如同打戰一般的緊張,終於將他送上了龍輦。[]
軒兒惴惴不安地守在清溪書屋的門口,心亂地不停來回跺著步子,不知為何今日的早朝格外地漫長,竟然到了中午也未見龍輦返回。不得已,軒兒派了一個小太監到九經三事殿去打聽,回來時,小太監臉色暗淡的搖了搖頭,卻是連門都沒有進去就被趕了出來,似乎裏麵發生了什麽大事。
不詳的感覺沉重地壓在她的胸口,煩得連午飯也沒有吃,直到日落黃昏的時候,才終於盼到一群人朝著這裏行來。見到龍輦並不奇怪,可是人群之中見到了一個人,讓軒兒的心立刻懸了起來,胤礽默默地站在康熙的身後,沮喪地低垂著頭,像是一個被家長數落的孩子,很不開心地陰著臉。
康熙遠遠地就看見了軒兒站在門口,臉色也十分難看,冷冷地瞟了她一眼後,便再也不肯看她,隻是背著手快步跨進了書屋的院子,一行人的神情都是嚴肅凝重,尤其是緊跟在一旁的李德全更是大氣也不敢喘,小心謹慎地從軒兒的身邊走過,低聲囑咐了一句,“皇上要你進屋裏伺候。”
軒兒恭敬地點了點頭,不禁為胤礽擔心,如今才康熙四十二年,離那個日子還有段時間,廢太子不會來得這麽快吧,匆匆地跟了過去,進了屋。
然而,剛邁進門檻,寶座上的康熙一個奏折就朝著胤礽的臉上劈了下來,胤礽不躲不閃地跪在地上,額頭被砸出了一個紅印,卻仍舊是木然地跪著,毫無反應。
“你真是太讓朕失望了”,康熙怒喝著,“這些彈劾你的折子從來就沒有斷過,更有甚者提到你居然懷有謀反弑君之心,你叫朕應該怎麽處理這些折子呢!”
“皇阿瑪不是已經處理了嗎?”胤礽頭也不抬,語調不恭地答道。
“怎麽?你還不滿嗎?”康熙狠狠地拍著案桌,“朕把你的叔父關起來了,你心疼了,是嗎?他居然比你的皇阿瑪還要重要嗎?”
“索大人一直對兒臣很好,他在教導兒臣這方麵,沒有犯一點錯”,胤礽繼續為索額圖喊冤,“皇阿瑪明明知道高士奇乃是明珠的人,想必今日呈上的折子也是經大阿哥之手,他恨不得能鏟除兒臣的左肩右臂,致使兒臣在朝中孤立無助,他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夠了”,康熙頭疼地擺了擺手,看到自己的兒子之間相互爭鬥,縱使身為皇帝,他依然無法摒棄尋常人的私情,此刻的他,甚至有一點落寞地坐在龍椅上,不住地掐著自己的人中。
軒兒見狀,連忙湊到跟前,關心地問道,“皇上,您不要緊吧。”
“走開”,康熙忽然厭惡地甩開她的手,眼神冰冷地盯著她,“你有沒有什麽事瞞著朕?”
軒兒訝然地愣在了一旁,瞞他的事太多了,也不知康熙所指的是那一件,不禁心中有些慌亂,她強迫自己冷靜,跪在了康熙的腳下,忐忑地說,“奴婢一心隻為皇上,就算瞞了皇上什麽事情,也是情非得已啊。”
“哼”,他冷笑了一聲,一腳踹在軒兒的肩上,終究還是腳下留情,隻是將軒兒踢翻倒在地上,隨手拿起一本折子,扔給她,“你自己看吧。”
軒兒遲疑了一下,緊張地拾起折子,密密麻麻的一排小篆,用的多是繁體,她隻能大致看個意思,但有兩個詞卻是深深地印進了腦海裏麵,“欺君”、“私會”。如同晴天霹靂打在她的頭上,冷汗頓時涔涔從額頭上冒了出來,不禁偷瞄了一眼胤礽,他也同時看著軒兒,四目相對的那一刻,軒兒更是心裏一沉。
到底是誰告的密呢?
“解釋啊,你不是總說心裏隻有朕一人嗎?此事你又想怎麽解釋呢?”康熙越說越氣,臉上的表情急速地變化著。
“皇阿瑪,此事由兒臣來解釋吧”,胤礽直視著自己的父親,沒有一絲的畏懼,像是已經豁出去了一切,“當初在德州,是兒臣將她囚禁了起來,是怕回到京城後她會告兒臣的狀,她也是被兒臣嚇怕了,所以到現在什麽也沒說。稱病欺瞞皇阿瑪,是兒臣一人之罪,那些搬弄是非的人無非是想向兒臣身上多潑一盆髒水,兒臣是無所謂,隻是不要連累其他人。”
“你說得到是很仗義啊”,康熙冷冷地瞟了他一眼,“不用替她說好話了,知情不報,依然罪無可恕。”
“皇上”,忽然,軒兒站了起來,回頭看著胤礽,意味深長地歎了一口氣,事已如此,康熙自然知道了一切,就算胤礽極為維護她,也是於事無補了,何必坦白相對呢。她慢慢地走到胤礽地身邊,和他跪在一起,重重地向康熙磕了一個頭,“太子從來沒有囚禁過奴婢,是奴婢自己不想說出來的,欺君之罪,奴婢願意和太子一起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