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集到青苔樣本、並且粗略見識過它的神奇後。


    徐雲立刻肯定了一件事:


    這就是係統所給的獎勵!


    並且從周圍這塊區域的衛生情況來看,它的效果似乎不止是淨化腐肉那麽簡單。


    毫無疑問。


    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發現。


    或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歸類於準發現。


    因為徐雲目前還不知道它的淨化方式,更不知道起作用的究竟是青苔的植物體本身,還是其中生存著的某種微生物。


    隨後他將這片青苔小心的存放到了采樣盒中,沿著原路返回,重新爬回了地麵。


    待他剛一冒頭, 等候在此的郭雨婷幾人便上前道:


    “徐神,底下有什麽發現嗎?”


    徐雲點點頭,沉吟片刻,道:


    “有個疑似的不明發現,但具體情況現在還沒辦法下定論。”


    “這樣,小郭,你讓師傅們先把這口井的井蓋蓋上,先去下一個地點采樣,學校那邊我去解釋。”


    郭雨婷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哦, 好的。”


    隨後徐雲親眼看著檢修工人將井蓋蓋上,確定封裝完畢後,又對郭雨婷道:


    “小郭,你們周五記得到醫學中心四樓找我,到時候給你們安排工作,我這兒有事,先忙去了哈。”


    說完不等郭雨婷回答,他便轉身匆匆離開了現場。


    目前他對青苔樣本的可存活時間以及其他信息一無所知,因此必須盡早趕回實驗室,對樣本進行檢測。。


    東南門距離醫學中心的距離不算近, 一個在中區一個在東區最外角,實際路程接近五公裏。


    因此徐雲足足小跑了半個小時, 方才趕到了醫學中心樓下。


    不過在跑步的過程中,他忽然發現了一件事:


    也不知是不是受在北宋練習的來夫劍訣影響, 自己的身體素質似乎.......


    好了那麽一丟丟?


    徐雲的體型不算胖也不算瘦,但由於長期泡實驗室和圖書館的緣故, 一直都處在一個亞健康狀態。


    五公裏跑倒是跑的動, 但絕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呼吸勻稱。


    難道說在副本中增加的身體素質,同樣會反饋到現實的軀體中?


    這就有些意思了。


    不過考慮眼下的當務之急主要還是研究青苔,因此徐雲隻能暫時將這股好奇壓在心底。


    匆匆進入電梯,來到了實驗室。


    當他抵達實驗室外時。


    裘生、李昳、任永存和周佩瑤等人已經提前收到了他的通知,齊齊等候在了門外。


    “老裘,小李,小任,小周。”


    徐雲依次與他們幾人打了個招呼,隨後揚了揚手中的樣本容器,說道:


    “時間緊迫,客套話我就不說了,還請大家辛苦一下,幫忙把這份樣本給鑒定鑒定。”


    裘生等人齊齊點頭:


    “明白!”


    在之前研究第五代吡蟲啉的時候,徐雲為了方便成員之間的聯絡,特意建了一個七人的微信聊天群組。


    剛剛在趕路的過程中。


    他便是通過群組的語音功能簡單描述了一下自己的發現,並且讓大家盡快趕到實驗室。


    這才有了上頭眾人等候在門外的一幕。


    此時的課題組雖然已經超過了期限,理論上是要收回的。


    但由於徐雲搞出的吡蟲啉前景廣泛,科大方麵便很大方的將這間bsl-3級別的實驗室無限期的借予了徐雲。


    至於bsl-3的性質嘛......


    由於涉及一些敏感話題,此處便不再過多介紹了。


    總之,要比一般的生物醫藥實驗室配置高很多。


    進入實驗室後。


    眾人很快各自落位,迅速進入了實驗狀態。


    先前提及過。


    整片青苔的淨化能力源頭,一共有兩種可能:


    一,青苔是一種未被發現過的新型植物,可以分泌淨化的物質。


    二,青苔中伴生或者寄生著某種、甚至多重未知的微生物。


    因此徐雲他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確定青苔淨化能力的來源。


    十五分鍾後。


    周佩瑤從電子顯微鏡上抬起頭,對徐雲道:


    “徐神,我核對了foc和華夏植物誌,青苔從形態上符合常見的水生類苔蘚。”


    “另外基因的its也測出來了,沒有變異跡象,可以斷定它不是新物種,自身不存在淨化能力。”


    徐雲麵色平靜的點了點頭。


    周佩瑤的實驗結果很明了,直接排除了第一種可能性。


    因此具備潔淨效果的,應該就是青苔中存在的某種微生物了。


    這個答案並不意外。


    目前地球上已經發現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藻類等在內,總數大約有兩百多萬。


    至於未被發現的數量就更多了,並且波動很大。


    眾所周知。


    目前推測生物種數一共有兩類方法:


    一類是直接請分類學專家通過理論推算,評估世界上可能還有多少物種待發現。


    另一類方法是根據已詳細調查區域的物種數量,外推至全球的總物種數。


    然而,這些方法有許多假設與限製,使得推算的總物種數差異甚大。


    最低的推算數值是三百萬,最高的甚至達到了一個億。


    目前接受度比較高的一個數字,是由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camilo mora教授提出來的:


    870萬,不包括病毒。


    他是應用生物分類階層——也就是生物課本裏學過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的數量趨勢,推估出出來的這個數字(org/content/113/21/5970)


    例如某動物門=10綱=100目=1000科=10000屬=100000種,同時不同類群的分類階層數量有相似的趨勢,且高階分類相對於種較穩定。


    因此經過一係列的模擬,最終可推估得到較可信的總物種數。


    camilo mora教授的這篇論文是目前全球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統計文稿之一,也算是個比較權威的推論了。


    870萬對比200萬。


    因此在青苔之中發現某種甚至多種微生物的存在,徐雲真的一點兒都不驚訝。


    隨後他沉思片刻,對裘生道:


    “老裘,先做16s相似度檢測吧。”


    裘生點點頭,飛快的帶上套...手套,說道:


    “行,我立馬就做。”


    一般來說。


    如果是培養皿培育出的菌株,檢測或者對比的難度往往都不高。


    但對象若是自然界富集的樣本,操作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徐雲所說的16s相似度檢測,指的是核糖體小亞基的rna組分檢測。


    也就是16srrna。


    這部分長度大約1500nt,不同物種略有差異,算是目前主流的九大新物檢測步驟之一。


    五分鍾後。


    裘生抬起頭,對徐雲道:


    “老徐,準備好了,引物你覺得用啥?”


    徐雲想了想,很快道:


    “1492r吧。”


    “好嘞!”


    半個小時後。


    裘生抬起頭,打了個響指:


    “搞定,擴出來了,st的密匙你有吧?”


    徐雲朝他豎起一根大拇指示意幹得漂亮,隨後走到操作台邊,劈裏啪啦的輸了一大串密匙。


    做過新種檢測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16s相似度檢測的界限其實有些模糊,因為不同分類群的檢測相似度閾值是不一樣的。


    比如有的是97%,有的是99%。


    隻是在通常情況下。


    相似度超過97%的,就可以認為是一個物種。


    相似度低於97%的,就可以認為是不同物種,進行下一階段檢測。


    不過就是這樣一種不太精細的檢測手段,卻依舊是很多新物檢測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大部分樣本在經過檢測之後,都會發現相似度在99.99%以上,與其他某某微生物是同一物種。


    總而言之。


    這項技術在定屬方麵還是靠譜的。


    又過了一會兒。


    裘生一臉驚喜的抬起頭,聲音驟然拔高了幾分:


    “老徐,相似度46.9%,46.9%!!”


    “毫無疑問,這是一類新物!”


    徐雲認真的看了他一眼,確認道:


    “隻有一種新物嗎?”


    “沒錯,隻有一種!”


    徐雲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道:


    “那就繼續上磷脂脂肪酸和呼吸醌鑒定吧。”


    眾所周知。


    新物鑒定一般都有九個流程:


    1、16s相似度。


    2、形態學觀察。


    比如這個菌的形狀、大小、鞭毛情況等等,還包括最適生長條件的確定。


    3、磷脂脂肪酸鑒定,這個具有屬特異性。


    4、呼吸醌,也就是看一下占優勢的呼吸醌是哪種,這個有種特異性。


    5、分子雜交,也就是測定基因組序列,草圖就行,然後跟近源物種去比較。


    相似度超過70%是一個種,低於70%是不同物種。


    6、碳源利用情況,看一下能利用哪些碳源,一共有95種碳源的測試。


    7、api試劑盒鑒定,生理生化鑒定的一方麵。


    8、gc含量。


    9、革蘭氏染色。


    大概經過這些方麵的檢查,就可以確定是不是新種了。(注:不知道這樣寫的比較詳細大家願不願意看?這種詳細流程應該沒有其他書寫過,找人問其實很麻煩的,要是還被嫌水下次我就不寫了)


    其中第五個流程,也就是分子雜交這次可以直接忽略——畢竟第一部測出來的46.9%實在是差距太明顯了。


    考慮到時間問題,徐雲將幾個步驟逐一分工,由幾位工具人...咳咳,課題組成員同步進行。


    五個小時後。


    一道最終報告出爐了。


    “節叢孢屬的一類全新微生物,1000倍油鏡下可觀察到形態,體外具備大量假絲。”


    “這種假絲可以分離,與目標結合完成某種化合反應,這是...禿頭攻擊?”


    “一片青苔中可以高密度富集8000單位的極少量新物,特性上與嗜酸乳杆菌有一定類似...嗯?”


    隨後看著其中的一欄報告,徐雲有些疑惑的抬起頭,對裘生問道:


    “老裘,新物對食物殘渣的淨化效果最為明顯?”


    裘生點了點頭,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培養皿道:


    “經過我們的初步檢測,這種新型微生物可以有效遏製殘渣中氨氣、有機酸和硫化物的生成。”


    “並且對奈瑟氏菌和厭氧鏈球菌之類的細菌,有著極強的殺傷力。”


    徐雲微微一愣:


    “奈瑟氏菌和厭氧鏈球菌?”


    不過很快,他便反應了過來:


    這兩種西軍,都是人體唾液和牙齦的標準分泌物之一:


    每一毫升的普通唾液裏可以尋找出奈瑟氏菌8000萬個,在每一克牙齦分泌物中更是可以尋找出10億個厭氧鏈球菌。


    在食堂裏吐出骨頭啦、吐出西紅柿皮啦、吐出半截蛆蟲時沾染上這些細菌,最後流入下水管道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著徐雲指著報告,對裘生說道:


    “老裘,新種隻對食物殘渣和唾液細菌有效嗎?”


    裘生沉吟片刻,答道:


    “準確的說,新種對於其他一些臭味源也有一定的扼製作用,但效果都遠不如食物殘渣和唾液細菌。”


    徐雲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問道:


    “其他臭味源,都有哪些?”


    裘生立時掰持起了手指:


    “廁所裏的小八小漢堡,還有小李找他室友要來的一小片兩個禮拜沒洗的手襪子,還有.......”


    “停停停,打住打住!”


    徐雲額頭頓時冒出了一股黑線,連忙止住了裘生的描述。


    隨後他強迫自己平複了一番心情,繼續道:


    “得,你幹脆直接報數據吧。”


    裘生很是惡趣味的一笑,又從桌上拿起了另一份報告:


    “比起其他臭味源,新種對於食物殘渣和唾液細菌的效果簡直可以用逆天來形容。”


    “比如我們富集到的一個新種植株,生物效能才8000單位,小的可憐。”


    “可它將一塊0.3立方厘米大小的食物殘渣徹底淨化幹淨的時間,前後也不過二十分鍾罷了。”


    說著說著,裘生不由在徐雲麵前比劃了個8的手勢:


    “這才8000單位啊,你看現在青黴素的單位,哪個不是百萬級起步?”


    “老徐,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徐雲沉默片刻,隨後眉頭一掀:


    “代表著......你的口臭有救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不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釣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釣魚人並收藏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