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名鼎鼎的死神小學生,柯南在後世的名氣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論劇情單論“柯南”這兩個字的知名度,甚至要超過了火影和海賊王。


    而能夠被徐雲用‘柯南星’描述的星體,自然就隻有一個.....


    那就是冥王星。


    這也是一個極具爭議、話題的神秘星體。


    天文界對於冥王星最初的認知,就是前頭提及過的天王星展露出的一係列小毛病。


    於是有部分天文學家便認為,在天王星的外軌道上還有一顆行星存在,通過遙遠的距離在對其施加引力。


    於是從20世紀初開始,便不斷有天文學家嚐試對那顆可能存在的行星進行觀測。


    這個觀測過程足足長達二十多年,那顆行星被命名為“行星x”。


    最開始拍到冥王星照片的人叫做帕西瓦爾·羅威爾。


    他是一個富有的波士頓人,於1894年在亞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建立了洛厄爾天文台,嚐試去尋找那顆神秘的‘行星x’。


    羅威爾其實在1915年3月19日和4月7日就拍攝到過冥王星的兩張的圖像,其中一張冥王星甚至就在圖片中心。


    但很遺憾的是,他並沒有認出來這就是冥王星。


    等到了1929年,另一位名叫克萊德·湯博的年輕人才正式發現了冥王星。


    不過提出冥王星這個名詞的人卻也並非克萊德·湯,而是一位11歲的英國小姑娘威妮夏·伯尼。


    這個小姑娘自幼對古典神話頗有愛好,便建議用主管冥界的神明pluto的名字來命名這顆行星——所以這顆星球的中文名才叫“冥王星”。


    而這位小姑娘也靠著這件事,將自己的一張黑白定妝照永久的留在了史冊上。(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搜,百度就能看的照片)


    但作為近百年來最具爭議的星體之一,冥王星的故事遠遠沒有結束。


    甚至可以說它的發現,隻是一篇序章。


    出生在95年之前的朋友或許會記得這樣一件事:


    在小二十年前吧,某天忽然就看到了一則新聞,說是太陽係的九大行星一下變成了八大,冥王星被除名了。


    記憶力再好一些的朋友,可能還會記得這個倒黴蛋被歸類到了矮行星。


    這件事兒實際上發生在2006年,當時捷克布拉格舉辦了一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


    會議上全世界的天文學家投票通過了新的行星定義,正式決定將冥王星進行降檔。


    冥王星被降檔的原因有七點,比如傾角啊伴星卡戎啊等等。


    但考慮到其中一些內容比較複雜,這裏就隻提及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因為柯伊伯帶天體......或者再直觀點說,因為‘冥王星殺手’麥克·布朗的諸多發現。


    柯伊伯帶。


    看過科幻小說的人應該對這個詞不會太過陌生,比如炸彈仁的書友。


    實際上呢。


    柯伊伯帶是太陽係邊疆存在的一個富含冰冷小天體的區域,迄今已經發現了超過1000顆柯伊伯帶天體。


    據估計,柯伊伯帶中總共有超過十萬顆直徑100公裏以上的小天體——它的綿延範圍和物質總量比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還要大的多。(doi: 10.1126/sce.aaw9771,自然雜誌的,很有意思)


    麥克·布朗便是一個癡心柯伊伯帶天體的天文學家,這哥們從2001年起就開始帶隊孜孜不倦地尋找新的柯伊伯帶大天體,至今已經發現了37顆之多。


    其中最有名的有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05年發現的......


    鬩神星。


    而鬩神星,便是給了冥王星關鍵一擊的凶手。


    鬩神星的體積比冥王星要小一些,直徑大概小一百公裏的樣子吧,對於星體來說幾乎差距不大。


    但它質量,卻是冥王星的1.27倍。


    也就是a身高170,b身高169,但a是100公斤,b卻是127公斤。


    肉眼看上去誰的衝擊力更大不言而喻。


    於是呢,當時天文學界的反對聲音就更大了:


    如果說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那新發現的鬩神星,豈不是可以依次叫做“第十大行星”?


    柯伊伯帶其他的星體不是可以叫“第十一大行星”“第十二大行星”......然後無窮盡?


    再然後。


    說不定有一些網絡作家在介紹柯伊伯帶的時候,就會通過替換數字的方式一直寫下去,從而達到日更三萬的成就?


    那可真爽....啊呸,那可真無恥啊。


    所以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加之冥王星自己還有一顆體積小不了多少的衛星卡戎,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冥衛一,彼此之間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星體模型。


    於是在2006年。


    天文大會終於做出了一個對行星的全新定義:


    在繞著太陽旋轉的圓球中,隻有能夠靠自身引力“把鄰近軌道上的天體清除”的那些星體,才能有資格被稱作是“行星”。


    冥王星這樣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的,抱歉,隻能被稱作“矮行星”了。


    一波版本更新,冥王星慘遭削弱,到現在都還沒看到被加強的可能性。


    估摸著隻能等到宇宙毀滅英雄重做,它才有一絲重新登場的可能了。


    在2010年的時候。


    麥克·布朗童鞋還根據這段經曆出版了一本暢銷書,叫做《我是如何殺死冥王星的》......


    更殺人誅心的是。


    目前麥克·布朗還在努力四處遊說,希望下次有飛行器計劃經過冥王星的時候,順帶把他這本書給寄過去......


    當然了。


    既然說到冥王星,這裏就順便再科普一個小知識。


    那就是目前的太陽係內,其實還可能有未被發現的、真正符合行星標準的‘第九大行星’。


    這可不是地平說之類的民科哈。


    而是一個目前天文界前端非常非常有爭議的話題。


    這個話題的萬惡之源依舊是麥克·布朗童鞋,也就是他在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


    塞德娜的軌道極其橢圓,而且距離太陽很遠,即使是近日點也遠遠大於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了。


    所有當時的天文學家們都以為塞德娜是一個另類。


    然而到了2012年。


    麥克·布朗團隊中的特魯希略又發現了直徑500公裏左右、軌道也一樣奇特的2012 vp113。


    塞德娜和2012 vp113的軌道在近日點附近有聚攏趨勢,這一成果於2014年發表於《自然》雜誌。(d/10.1038/nature13156)


    這一發現意味著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


    這兩個天體可能同時受到了某種“拉力”的影響。


    再然後到了2016年。


    布朗團隊一口氣分析了6顆海王星外大天體的軌道——sedna,2004 vn112,2007 tg422,2010 gb174,2012 vp113,2013 rfs98…


    然後發現.....


    這6個大天體也並沒有完全在“亂飛”:


    它們還是在近日點附近有聚攏趨勢——這就不太可能是巧合了。


    所有布朗它們猜測。


    在奧爾特星雲一帶,可能有一個之前未被發現的巨行星的引力,遠遠的在影響這些天體的軌道。


    它大約約有10個地球質量,平均距離約為海王星到太陽的20倍,軌道周期約1-2萬年。


    順帶一提。


    有些人則認為那裏存在的不是一顆星球,而是一個橘子大小的黑洞——這也是所謂太陽係內可能存在黑洞的由來。


    當然了。


    這還隻是一個理論上的猜測,目前依舊沒有人能夠發現這顆星球。


    畢竟太陽係實在是太大了,我們還沒有能力深入探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像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


    按照旅行者1號目前17公裏/秒的速度,它還至少還要飛上520年的時間才能抵達奧爾特雲。


    而對於速度為15.4公裏/秒的旅行者2號,它將會在580年之後進入奧爾特雲。


    如果想要從奧爾特雲的一邊進入再從另一邊穿出,還需要3萬年的時間,而旅行者1號將在2025年與地球徹底失去聯係。


    總而言之。


    那顆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實打實是目前極具熱度的前端話題之一。


    就連國內...或者說世界各國的民科對此都趨之若鶩,希望能夠發現它的蹤影,從而將自己的名字載入史冊。


    像徐雲認識的一個釣魚佬,野釣的時候車廂後頭就裝著一架望遠鏡。


    明明看個火星都費勁,卻想著能發現第九大行星.....


    每天幾個小時下來魚也沒釣到,行星也沒發現,依舊樂此不疲。


    不是很懂你們釣魚佬.jpg。


    好了,視線再回歸現實。


    徐雲這次之所以盯上了休伯特·艾裏,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來自然就是是為了能和他老爹喬治·比德爾·艾裏搭上線。


    按照正常曆史。


    喬治·比德爾·艾裏此遭不但能順利渡過大劫,最終甚至還當上了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


    不過喬治·比德爾·艾裏顯然無法武陟自己的未來,因此徐雲能是幫他解除壓力,無疑是一次教科書一般的雪中送炭。


    至於第二個目的則是......


    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那架天文望遠鏡。


    畢竟與宋代那次的觀測不同。


    宋代副本中徐雲組織的那一次觀測,首先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供他驅使,時間也相對比較充裕。


    其次便是他們觀測的月亮也好、蟹狀星雲也罷,統統都是固定著的“標靶”。


    哪怕是那顆彗星109p/swift-tuttle,也不過是徐雲靠著蔡伯俙這位老鄉的生辰進行的取巧。


    但這一次卻不然。


    冥王星的的亮度隻有13.8等,並且軌道極其複雜,想要鎖定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加之徐雲終究不是一位天文專業的學生,對於冥王星的軌道隻能通過數學上的推導,而非複製剪切一般的信手拈來。


    這也是他為什麽會讓老湯找來一堆數學係工具人的原因——他需要現場通過已有的數據進行計算。


    所以他嘴上看似很有信心,但心中其實還是有些壓力的。


    當然了。


    徐雲看上格林威治天文台那架天文望遠鏡的除了精度,還有便是因為它足夠大。


    根據後世徐雲參觀所見。


    這架望遠鏡不比當初老蘇的那架小多少,放在那兒就能夠吸引眼球。


    這樣一來。


    當整個計劃正式開始實施後,必然能夠吸引一大批學生的目光。


    並且與當初的那幾輪實驗不同。


    當時的那些實驗學生們隻能遠觀不能上手,全程都隻能看著法拉第他們的表情,但這一次的天文觀測......


    隻要你樂意,想看多久都沒問題!


    別看大學生的身份在這年頭很金貴,在天文方麵,整所劍橋大學還真沒幾人能夠接觸到那般規格的望遠鏡。


    這種模式帶來的參與度和成就感,與先前的實驗過程截然是兩個概念。


    屆時麵對浩瀚星空,觀眾們很容易就會將對星空的敬畏,一定程度上的延續到格物社的身上。


    徐雲就不信了。


    你使徒社再牛叉,還能壓製住小年輕腎上腺激素上頭的衝動?


    君不見後世那些直播間每晚多少人進行著衝動消費?


    而且與直播間存在的大量消費退款不同。


    隻要被忽悠進了格物社,徐雲有一千種方法能讓對方跟進了青樓似的恨不得住在這裏......


    隨後休伯特·艾裏又和徐雲簡單交談了幾句,二人便正式分別了。


    當天下午。


    一份休伯特·艾裏所寫的親筆信被加急送往了格林威治天文台。


    徐雲則拿著已經填寫好的社團申請表,去隔壁宿舍找到了老湯——直到這時候他才知道,老湯其實是劍橋大學學聯的副會長來著。


    不過想想也正常。


    若不是學聯副職或者內部重要部門的一把手,也沒那資格競選會長不是?


    “湯姆遜先生。”


    下午徐雲沒有課,所以他也就沒急著和湯姆遜說正事了,而是先打聽起了希爾芙的事情:


    “昨天你們綁...咳咳,救回來的那個小姑娘怎麽樣了?”


    老湯聞言用下巴朝窗外一努,那兒隱約可以看到一棟建築:


    “經過惠威爾院長同意,已經把她安置在校內的教堂裏了,和十多位孤兒生活在一起。”


    “你有空也可以去看看她,畢竟剛到一個新環境,那姑娘看起來還是有些緊張。”


    “牧師說她一直抓著自己的小錢袋,生怕別人搶走似的,也不與人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內向。”


    徐雲聞言,不由歎了口氣。


    希爾芙似乎和那位未曾謀麵就去世的“弗雷格哥哥”關係很好,眼下唯一的好友去世,這個小姑娘還是有些沒緩過來。


    哎,有機會還是去看看她吧。


    隨後徐雲搖了搖頭,將申請表遞到老湯麵前,指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說道:


    “湯姆遜先生,還是說社團的事情吧——我的表格已經填好了,你看看還有沒有問題?”


    老湯接過申請表,像是後世醫生看cd片似的輕輕一抖,認真看了起來。


    結果看著看著,老湯的鼻翼裏忽然傳出了一道飽含訝異的輕嗯聲:


    “嗯?羅峰,社長這欄上怎麽寫的是我的名字?而且你的位次還在艾維琳之後?”


    徐雲正襟危坐,雙手放在膝蓋上,對於老湯的反應並不意外。


    沒錯。


    在這張表格上,徐雲所填的社長人選不是別人,赫然正是老湯自己!


    徐雲的名字則位列艾維琳之後,排到了第三社長那欄。


    畢竟他這次的第二環任務有且隻有一項,就是要將老湯推到學聯會長的位置上。


    所以明麵上的功勞肯定是要歸給老湯的,自己隻要做背後的男人就行了。


    更何況徐雲在任務完成後必然會從副本中消失,因此他和老湯考慮的完全是兩個層麵上的事兒:


    按照徐雲的打算。


    老湯在格物社上當一年的社長,畢業後正好可以把社團交給艾維琳,屆時艾維琳說不定還能以此再去競選新的學聯社長。


    如此一來。


    不但格物社能夠順利交接,老湯和艾維琳的履曆也會光鮮很多。


    甚至於在艾維琳畢業的那年,小麥正好升到大四,保不齊還能來個三連絕世.....


    前後差不多五到七年的時間,足夠一個科研派係形成基本的雛形了。


    這對於老湯、艾維琳、小麥,對於劍橋大學,對於科學界,甚至對於東方都是一件好事。


    徐雲自己則深藏功與名。


    格局.jpg。


    當然了。


    心中的想法歸想法,徐雲肯定不能把這些話都說出來。


    所以他想了想,換了個勉強能解釋的過去的理由,說道:


    “湯姆遜先生,你應該比我更清楚現在的局勢。”


    “外有使徒社,內有其他的競選人,失敗的結果就是退學,所以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出發,你都是最適合的社長人選。”


    “至於我的位次問題......別忘了,我終究是個東方人,一旦格物社做大,總是會有些流言蜚語的。”


    “更別提帝國現在對東方態度不明,我如果貿然跳出,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老湯聞言沉默片刻,方才輕歎一聲:


    “好吧,我明白了,隻是這樣一來,你恐怕要受些委屈了。”


    徐雲無所謂的擺了擺手,他對於這些是真不在意:


    “沒事兒沒事兒,我隻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而已,沒被另請高明就很不錯了。”


    老湯點點頭,又看了眼申請表,語氣從驚疑換成了完全的疑惑:


    “其他沒什麽大問題了,不過宣傳口號的這句三十年劍河東,三十年劍河西,莫欺釣魚佬窮是什麽意思?”


    “.......”


    徐雲嘴角微微一抽,解釋道:


    “東方的某個buff...某個諺語罷了,就是東邊打窩釣不到魚就換到西邊打,實在還釣不到就不要吝稀錢財,傾家蕩產買台抽水機抽水......”


    說完他話鋒一轉,飛快揭過這一段,主動對老湯問道:


    “對了,湯姆遜先生,不知道布萊德雷先生和數學係那邊......”


    “哦,我正打算和你說這事情呢。”


    眼見徐雲提及正事,老湯也就沒了追究諺語的心思,而是表情一肅,說道:


    “丹尼爾那邊我已經和他聯係過了,他願意提供布萊德雷家族珍藏的觀測記錄,大概三天內就會送到我這裏。”


    徐雲頓時心中一喜,放在膝上的雙手也不由握成了拳頭。


    當初j·布萊德雷能夠想到利用恒星的光行差法進行光速測定,並且最終結果及其接近光速,這足以說明兩件事:


    一是布萊德雷在天文學方麵有著非同一般的思維和敏感度。


    二便是他所擁有的相關數據極其精密。


    在過去的這一百多年中。


    布萊德雷家族一直在嚐試希望能給j·布萊德雷洗清冤屈,因此在星空觀測上投入了不少心血,代代幾乎都有天文學家出現。


    同時由於被主流天文界抵製的緣故,他們也從未將自家觀測到的數據對外公開交流。


    眼下丹尼爾·布萊德雷願意拿出這些數據,對於徐雲接下來的計算過程無疑是個巨大的幫助。


    布萊德雷家族加上艾裏老爹,一個私人一個公家,基本上涵蓋了這個時代可以觀測到的所有數據。


    然而徐雲還沒高興多久呢,老湯接下來的話便給他潑了盆冷水:


    “不過......羅峰,數學係的人手方麵,你可能要做好算力不足的準備了。”


    “?!”


    聽到老湯這番話,徐雲猛的便抬起頭,臉上罕見的流露出了一絲錯愕。


    在他所計劃的丹尼爾·布萊德雷、休伯特·艾裏以及數學工具人這三個環節中,他最不擔心的就是數學係人手的募集了。


    畢竟老湯就是數學係的地頭蛇,此番他親自出馬,豈不是優勢在我?


    結果沒想到......


    看似最穩的環節,眼下居然出現了變故?


    想到這裏。


    徐雲的腦子迅速飛轉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


    他忽然想到了什麽,試探性的報出了一個名字:


    “弗雷德裏克·阿加爾·埃利斯?”


    老湯詫異的看了他一眼,沉默良久,最終緩緩點了點頭。


    弗雷德裏克·阿加爾·埃利斯。


    這就是徐雲開學典禮時見到的那位老湯競選會長的對手,同時也是老湯的‘情敵’,數學係第三名的敗犬。


    隨後老湯深呼出一口氣,仿佛想把內心的鬱悶全部傾吐出來一般,說道:


    “埃利斯家族是世襲伯爵,弗雷德裏克·阿加爾·埃利斯的父親就是現任的埃利斯伯爵。”


    “同時也是上議院的中立議員,德文郡副尉。”


    “我上午得到消息,下周埃利斯伯爵會親自前來劍橋大學訪問,所以......”


    徐雲聞言眉頭輕輕蹙起,表情有些凝重。


    眾所周知。


    歐洲的爵位有五種,分別是: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另外還有一個不怎麽被接受的從男爵。


    在此基礎之上。


    英國又對勳銜進行了類別上的細分,一共分成三類:


    皇族勳位、貴族勳位以及功績勳位。


    這三種勳銜的字麵意思很好理解。


    前兩者皇家和貴族專屬,第三者發給那些有成就有貢獻的人。


    例如老湯後來被封的開爾文勳爵,就是功績勳位的男爵。


    至於爵位之上嘛......


    英國還有兩個神職位格更高,但他們不是貴族,分別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約克大主教。


    在2022年。


    英國隻有24+4的公爵,30+的侯爵,191名伯爵——包括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以及700+的男爵。


    1850年的數字則要更少一些,因為有許多勳爵的‘晉升功績’,都是從一鴉二鴉以及克裏米亞戰爭中獲得的。


    換而言之。


    弗雷德裏克·阿加爾·埃利斯的家族在目前的英國最少都能排進150名,屬於標準的上層貴族。


    隻是徐雲有些不爽的是......


    明明是校內競選學聯會長,雖然失敗的後果比較嚴重,但也不是別人逼著你的不是?


    你把自己的爸比拉過來施壓,這未免也太不要臉了吧......


    合著就是輸不起唄?


    但另一方麵。


    這種solo局搖人的做法雖然無恥,但效果卻也是立竿見影。


    畢竟老湯隻是個出生蘇格蘭的普通人,他爹隻是貝爾法斯特皇家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伯爵麵前完全就是潘長江遇到衝田杏梨,這咋頂嘛?


    所以也難怪老湯有些失態,任誰麵對這種掀桌子的做法都會有些不爽。


    想到這裏。


    徐雲不由看向老湯,問道:


    “湯姆遜先生,那麽如今看來,數學係方麵大概可以湊到多少人手?”


    老湯沉吟片刻,臉上少見的露出了些許尷尬,緩緩道:


    “十個左右吧.....”


    “......”


    徐雲默然。


    十個工具人,其中估摸著還包括了小麥。


    要知道。


    徐雲之前說的三十人還是最保守的數字,他實際的預期是四十人以上。


    因為在他看來,老湯必然能夠超額完成這個任務的,這屬於一種默契心理。


    可眼下老湯非但沒有找齊工具人,還直接腰斬了66%,這顯然就成為一個避不開的大麻煩了.......


    誠然。


    徐雲的數學還算不錯,但這裏的不錯,指的是對數學工具的應用。


    大多數物理學家在數學方麵的造詣其實沒有許多人想象的那麽深,雙方的交集實際上主要集中在數學工具,而非計算水平上。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法拉第,又比如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益川敏英。


    世人皆知益川敏英的英語很差,但實際上在他大學期間,他的數學也補考過三次......


    徐雲的偏科雖然沒有那麽極端,但數學上的水平確實也有上限。


    最起碼你讓他在這時候站出來1替20去搞計算.....你還不如讓他一天碼五萬個字呢。


    可這樣一來......


    哪裏去找工具人呢?


    這年頭英國數學係最強的就是劍橋大學,其次則是牛津,再往下基本上都是弟弟.....


    至於牛津那邊.....


    且不說自己有沒有熟人吧。


    一個劍橋生去找牛津求助,正常來說徐雲還沒走出宿舍樓就得被人打死了——往後還得在三一學院入口立個跪像的那種。


    可除了牛津之外,英國哪裏還能找到......等等!


    驀然。


    徐雲的腦海中劃過了一道閃電,下意識的就往桌上一拍:


    對啊!


    為什麽一定要在英國找人呢?


    完全可以找英國之外的援兵嘛!


    至於找那些人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


    這是使徒社你們逼我噠!


    想到這裏。


    徐雲飛快的收拾好桌上的東西,匆匆對老湯說道:


    “老湯,我有些事先走了,社團手續和布萊德雷先生那邊還要麻煩你多關注一下,我先去試試看能不能解決算力的問題。”


    說完,他便飛快轉身,跟西方記者似的嗖一下就沒了蹤影。


    看著徐雲飄然遠去的殘影,老湯一臉懵逼的眨了眨眼:


    “?”


    這是啥意思?


    ......


    注:


    七天更了6.7萬字,求保底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不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釣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釣魚人並收藏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