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下午。


    221基地的十一廠區。


    早先提及過。


    在基地的18個分廠裏,有三個廠區會在平時涉及與外界進行物資交接。


    它們分別是:


    二分廠、


    十一分廠、


    以及十二分廠。


    其中二廠區的情況比較特殊,它算是一種‘兼職’情況:


    在大部分時間裏。


    它承擔的主要是高能炸藥研製、生產試驗和未來核武器的總體裝配工作,算是標準的科研中心。


    不過由於地理位置最靠外以及路麵狀況極佳的緣故。


    二廠區在一些業務時段,也會負責一些需要車輛完成的物資轉運。


    例如當初老郭他們帶回的糧食、期刊和徐雲這個七分熟,便是從二廠區來的基地。


    但二廠區的兼職也就僅此而已了。


    遇到真正需要用火車運輸的物資時,基地的交接地點還是在具備正規站台的十一與十二分廠。


    這兩個分廠的區別是十一廠區為危險品站台,十二廠區則是普通物資站台。


    當然了。


    這裏的危險品準確來說應該是‘敏感’物品,不單單是易燃易爆的化學產品等等。


    例如一些精密儀器、一些從外部來的專家——比如說錢五師他們,都是被‘運’到十一分廠下車的。


    又比如......


    今天要被送到的黑水虻幼蟲快遞。


    此時此刻。


    十一廠區站台邊已經匯聚了一大群人。


    其中有李覺老郭這樣的基地管理層,也有周紹平章公定之類的副業隊青工,還有徐雲這種看熱鬧的吃瓜黨。


    眼下正值下午兩點半,恰好是太陽最悶熱的時間段,這麽多剛下了工還沒洗澡的人聚集在戶外......


    說實話。


    那味兒是有點重。


    不過眾人對此卻絲毫不在意,即便是徐雲這種後世來人也同樣沒啥反應——畢竟他的鼻子已經快燒成伏地魔了,聞也聞不清多少味兒......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定著站台的東南方向。


    也就是.....


    西海省省會鄯州所在的方位。


    過了一會兒。


    “小周。”


    李覺將目光從遠處收回,對助理周材問道:


    “火車出發多久了?”


    李覺不太喜歡表鏈在手腕上的束縛感,因此幾乎不怎麽戴手表,平時問時間也都是直接找的周材。


    周材很利落的翻了下手腕,報出了一個時間:


    “廠長,大概出發有三個小時左右了。”


    李覺點點頭,又問道:


    “養殖室那邊呢?”


    周材抹了把前額的汗水,嘴角扯出了一絲笑容:


    “培養中心倒是沒什麽問題,貢布同誌和劉主任他們在前天就已經騰置好了地方——要不然上麵也不會今天就把黑水虻運過來了。”


    李覺聞言沉默片刻,最後幽幽呼出一口濁氣:


    “這個老周,這tmd是搞突然襲擊啊.......”


    李覺口中的老周不是基地的成員,而是鄯州....或者準確來說,是西海省保密陣線的總負責人。


    大概在兩天前吧。


    畜牧副業隊的貢布等人與劉有成合作,總算是把培育黑水虻幼蟲的養殖室給建好了。


    李覺等人便例行把這個情況匯報給了首都那邊,並且希望首都傳來後續指示。


    但首都方麵卻整整靜默了兩天,李覺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發生什麽意外了——比如說捕捉黑水虻的時候全飛走了。


    接著在今天上午,鄯州方麵的老周才突兀的發來了一條密報:


    第一批黑水虻幼蟲將在今天下午運抵基地!


    於是乎。


    基地方才連忙做好了交接準備,整個過程雖然沒出啥岔子,但多少有些狼狽。


    嗚哧——


    嗚哧——


    嗚哧——


    而就在李覺問完時間後不久。


    不遠處的鐵路上,便傳來了一陣火車行進的聲響。


    “火車來了!”


    不知道人群中的誰喊了一聲話。


    現場眾人方才如夢方醒般回過了神,齊齊擁到了站台邊上:


    “火車真來了!”


    “這玩意兒比咱們基地的通勤火車要大不少誒。”


    “不但大,還粗很多呢,你看外頭那一圈,真黑啊......”


    “速度真慢......”


    隨後在眾人的注視下。


    這輛在後世已經很少見的圓頭火車一邊噴著黑煙,一邊緩緩停到了站台旁。


    過了片刻。


    嘩啦——


    火車的第一節車廂被人從內部開啟,一位男子率先從車內走了下來。


    此人年齡約莫四十多歲,穿著一身灰色的幹部裝,個子不算高,身材卻很臃腫。


    要知道。


    在如今這個年代由於物資貴乏的緣故,胖子還是很少見的。


    例如去年工人日報曾經發過一篇報道,川省某國有礦廠4000多號人,體重超過150斤的才隻有6個——雖然不知道搞這種和發這種統計是啥目的......


    見到此人後。


    早就等候在此的李覺也不由上前幾步,重重在對方肩膀上一錘,笑罵道:


    “好你個老周,幾個月沒見又胖了一圈,這看起來有180斤了吧?”


    “怎麽,我和老郭還有其他同誌在金銀灘這兒吃苦,你美滋滋的在鄯州那邊吃香喝辣?”


    李覺話剛說完。


    名叫老周的胖子頓時扯出了一絲苦笑,連連搖頭道:


    “老李,你tmd就別埋汰我了。”


    “你也不想想,我要是餐餐大魚大肉搞個人享受,組織上還能讓我在鄯州負責保密工作?”


    “沒錯,我是胖了不少,但和吃香喝辣沒半毛錢關係,都是被壓力壓出來的。”


    “喏,不信你看看我這胳膊和肚子,都是虛胖咧。”


    聽聞此言。


    李覺便也收斂了原先的笑意,有些感慨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胖子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除了營養攝入過剩之外,壓力也是一個人可能長胖的誘因之一。


    人在壓力大的時候,機體內會分泌紊亂,代謝變慢。


    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叫做皮質醇...也就是壓力激素的東西。


    皮質醇會增高血漿膽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酯酶,促使皮下脂肪分解。


    分解後的脂肪呢。


    則會重新分布在麵部、上胸部、頸背部、腹部和臀部,形成向心性肥胖。


    某種——注意是某種意義上來說。


    很多頹廢的人之所以會被稱為死肥宅,其中的肥便和皮質醇有著很大的關係。


    後世在這方麵還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壓力性肥胖。


    很明顯。


    這位被李覺打趣的老周,便屬於這種情況。


    隨後老周抬頭環視了周圍一圈,輕輕拍了拍自己虛胖的肚皮,對李覺說道:


    “話說老李,我現在胖成這樣,還是拜你們所賜呢。”


    李覺頓時一怔,詫異道:


    “我們?”


    “當然。”


    老周朝天空某個方位隨意努了努下巴,說道:


    “前段時間你們不是打下了三架u2麽,到現在對岸都還蒙在鼓裏呢。”


    “他們知道這三架u2肯定出了事,多半已經凶多吉少,但具體過程和原因卻一無所知。”


    “所以過去這段時間咱們西海和隔壁的隴右都快成敵特的團建區了,一茬茬的跟蟑螂似的冒出來,打都打不掉。”


    說著。


    老周忽然又想到了什麽,指著身邊的火車說道:


    “還有這次送來的黑水虻幼蟲,老李,知道組織上為什麽不提前通知你們嗎?”


    “原因就是這段時間西海這邊的敵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為了保密起見,必須限製知曉情況的人員範圍。”


    “後來首都一合計,得,反正你們的養殖室已經搞好了,那麽幹脆就誰都不提前通知吧,這樣可就再穩不過了。”


    “......”


    李覺頓時一怔。


    好家夥。


    合著是這麽回事呢.....


    他就尋思著組織上怎麽會來個突然襲擊,原來是因為敵特最近因為u2的失聯開始應激了?


    記得前幾天葉篤正還和他說過什麽蝴蝶翅膀風暴的道理,莫非這就算是其中一種?


    隨後他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老周,第二次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周,你們辛苦了。”


    “嗨,這算啥?”


    老周卻無所謂的擺了擺手,看起來很灑脫:


    “要是你們能再打下來三架u2,別說長胖20斤了,長成耳根那樣我也沒意見啊!”


    “可惜啊可惜,當初打u2的時候我不在場,錯過了那番好戲,要不然今後我還能給我孫子吹吹牛批呢。”


    李覺原本的臉色還有些凝重,結果愣是被老周的這番話給逗笑了:


    “啊哈?再打三架?”


    “那恐怕不行了,你別忘了,對岸現在的u2就剩下了一架,來大陸的膽子估摸著更是沒有了。”


    “所以老周,你想看到咱們再打下三架u2,估摸著是沒啥可能嘍。”


    老周聞言一怔,回過神後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倒也是,估摸著就算對岸想再來,海對麵也不太可能再給他們送飛機了。”


    “看來我這輩子估摸著是沒有親眼見到u2被打下來的機會了——話說我聽說你們基地有一把很神奇的斧頭,我朝它許個反方向的願你說有可能實現嗎?”


    李覺:


    “.......”


    老周最後的這番話顯然隻是打趣,因此很快,他的表情又再次恢複了正常。


    “好了老李,閑聊差不多就到此為止吧。”


    提及正事兒。


    老周整個人的氣勢也瞬間為之一變,目光變得銳利了起來:


    “使命特殊,現在咱們該開始交接這批貨物了。”


    李覺聞言表情同樣一凝,做出了傾聽狀。


    “你看。”


    隨後老周指著他乘坐的圓頭火車後半部分,介紹道:


    “這輛火車除了燒煤室外一共有六節車廂,首尾兩節用於乘人,中間四節都是用於盛放貨物。”


    “根據首都方麵傳來的消息,這批貨物一共有七萬頭左右的黑水虻成蟲,以及十五萬頭的黑水虻幼蟲。”


    “這兩種蟲類都被用濕潤泥土加苜蓿草的方式安置在了封閉但可以透氣的木箱中,從捕捉成功到現在大概過了五天左右的時間。”


    “其中黑水虻成蟲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因此木箱規格是1x1x0.25,每個箱子裏頭有大概1000隻左右的成蟲,也就是75個箱子。”


    “幼蟲的活動能力低,有些蟲卵的活動能力甚至是0,因此一個箱子裏大概可以安置3000隻幼蟲。”


    “所以幼蟲的數量雖然比成蟲多,但它們的箱子數卻要少於成蟲,一共隻有五十多個箱子。”


    聽到老周這番話。


    剛剛被老郭推到老周身邊的韓立也下意識點了點頭。


    黑水虻的幼蟲和麵包蟲有些類似,屬於一種高密度養殖的物種,可以使勁兒折騰。


    這輩子是釣魚老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麵包蟲是打窩的一種神器,尤其是可以拿來釣翹嘴...啊呸,說錯了說錯了。


    麵包蟲的群落密度很高,一般洗臉的臉盆鋪個兩厘米的厚度,數量就可以達到千隻左右。


    還有後世的蜂巢。


    中蜂標準箱一般由10個巢框的巢箱組成,這些巢框的外圍長420毫米,高250毫米——這是行業標準。


    在兩麵爬滿蜜蜂的情況下。


    一個4米x2.5米的中蜂標準連體箱,就可以容納數萬隻的蜜蜂。


    因此一個1x1x0.25規格的箱子容納1000隻成蟲和三千隻幼蟲.....


    隻能說首都方麵還是太過保守了。


    當然了。


    考慮到這批黑水虻的重要性,首都那邊謹慎點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畢竟這批黑水虻可不是當初的樣本,沒了可以隨便再抓。


    十幾萬頭的黑水虻幼蟲一旦出了事,兔子們的整個計劃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除非你能立馬再找到一處聚集點。


    同時即便是這樣的低密度木箱,火車也可以一次性把它們運完,所以倒也沒必要硬擠。


    隨後李覺又和老周交接了一些手續,全部搞定後便開始安排青工副業隊搬運起了木箱。


    到了這一步。


    此前一直待命的青工副業隊們便派上了用場。


    今天到場的青工一共有三十多號,其中不乏一些徐雲的老熟人,比如興趣小組的那些成員。


    接著在周材和其他幾位領導的指示下。


    青工們兩人一組,盡量水平的將一個個箱子搬運到了站台邊的運輸車裏。


    過了半個小時。


    一百多個箱子全數搬運完畢。


    到了這一步。


    老周此行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


    不過他並沒有急著離開基地,而是與李覺等人一起搭乘著其他車輛,駛向了......


    基地的黑水虻養殖中心。


    二十分鍾後。


    刺啦——


    隨著一道道刹車聲的響起。


    幾輛車子停到了基地邊緣的某個區域。


    這塊區域位於基地的東南角,並不屬於十八個分廠中的任意一個廠區範圍。


    不過別看這塊區域好像沒有‘主人’,實際上它的安全性在基地可以說是數一數二:


    它的西麵是基地主體,東、南、北三麵是麵積廣達1100平方公裏的金銀灘草原。


    除此以外。


    這處區域周邊還有一座駐場部隊的兵營,內中長期有一個營的戰士執勤巡邏。


    任何人想要抵達這裏,過程都非常困難。


    單純從防止人力破壞的角度來說。


    縱觀整個基地,哪怕是總廠廠辦說不定都沒這兒安全呢。


    作為整個西海保密陣線的負責人。


    當年在基地落成的時候,老周也曾經親自前來221基地巡視過幾趟,對於這塊特征明顯的區域並不算陌生。


    在老周的印象中。


    這塊區域的視野相當開闊,站在這裏可以遠眺草原的壯美景色,算是一處很不錯的休憩之所。


    但此時此刻。


    原本空無一物的地麵上,卻不知何時出現了一間建築。


    建築的外觀很像後世的蔬菜大棚,高度似乎隻有三米左右,長寬卻都在五十米以上。


    不過‘大棚’頂部的材料不是透明的塑料膜,而是一塊塊黑色的鐵皮,整體看起來相當皮實。


    “老周,你看。”


    在青工副業隊開始卸貨的同時,李覺則引著老周來到了建築邊上:


    “如你所見,這就是我們基地建立的黑水虻養殖中心,這間便是我們搭設的第一期養殖大棚。”


    “大棚的高度是3.5米,長寬都是60米,總麵積大概三千六百多平,也就是五畝...或者說接近六畝地左右。”


    “當然了,這還隻是我們的一期工程,目前養殖中心依舊在進行擴建——畢竟時間不太夠嘛。”


    看著麵前的大棚,老周理解的點了點頭。


    由於徐雲提供了靖西聚集點的緣故,兔子們省去了大量尋找黑水虻的時間。


    因此對應的。


    221基地用於騰置養殖室的時間也自然縮短了不少,前前後後隻有一個星期而已。


    在眼下這個時代。


    想要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搞出那種幾十甚至上百畝的養殖中心,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能夠用鐵皮搭出這麽個一期大棚,已經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兒了。


    畢竟大棚雖然不需要打太深的地基,但這年頭可沒有後世那種pe保護膜來著。


    想要修建這種規格的大棚,隻能用鋼筋骨架加上混凝土和鐵皮才能搞定,流程還是不輕鬆的。


    的來源。


    當然了。


    由於整個過程沒法達到150度以上,自然不可能發生煎牛排出現的那種褐化的標準美拉德反應。


    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算是一種類美拉德反應的變性。


    沒有致病菌、口感又優質。


    這便是黑水虻幼蟲的特點之一。


    隻是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國內的食物供應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完善的高規格程度。


    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吃蟲子這種事兒基本上不會出現在餐桌上。


    但對於眼下這個時代而言。


    黑水虻幼蟲的出現,無疑是營養攝入的一大特解!


    而就在老周等人啃著窩窩頭的同時。


    數千公裏之外的首都。


    一名戴著眼鏡的中年華夏人,整個人卻陷入了懵逼狀態:


    “什麽,在莫斯科搞個可樂展銷會?”


    ......


    注:


    又是萬字更新,求月票啊,這個月真的特重要,甚至關係到我下本書的一些情況,所以大家要是有票就投出來吧,下本書不換馬甲的話我要爭一些資源的。


    所以大家要是有票就別月末投了,隻有月初才能幫到我。


    另外這個月粉絲稱號活動開始了,30個名額,評論區帖子留言就行,舵主基本上穩,不過同級別粉絲是先到先得哈。


    明天繼續爆更,求月票!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進不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手釣魚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手釣魚人並收藏走進不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