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已經注射了一輪特效藥的科學太空城,並沒有馬上解除隔離狀態。


    在這座太空城裏,各種設備都很齊全,青女星送來了“皮納米智能機器人”後,立即給患者進行新一輪的治療。


    皮納米機器人很快在患者的體內發現了許多七號菌,醫療組的專家們很快便確認,這些七號菌真的隻是進入了休眠狀態!


    特效藥應該也殺死了一部分七號菌,但是效果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麽好!最多隻能起到抑製的作用。


    於是新一輪的治療開始,除了要多次經過皮納米智能機器人的治療,在空氣中還要做有效的殺菌,以免七號菌在空氣中存活。


    這場微生物戰鬥一共持續了三個多月,經過了多次檢查後,確定七號菌已經都被“繩之以法”。


    不過為了謹慎起見,所有的感染者又被隔離了三個多月,在特效藥失效後,沒有出現被七號菌感染的現象,才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但是七號菌事件還遠遠沒有結束,麵壁者雲湯尼進行了一係列的會議,來製定未來對付微生物的方法。


    雲湯尼在一次會議上說:“微生物的生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存在著壽命超過四十億年的微生物。


    “跟它們比起來,人體實在太脆弱了!


    “在曆史上,被微生物殺害的人,比戰爭的傷亡還要大。


    “但是如今的人類也不是任人宰割的,我們可以創造高科技產物來對付它們。


    “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來打贏這場持久戰。”


    同時對七號菌的微觀解剖也開始了。


    七號菌的直徑大概有6微米,也就是0.006毫米,大概是普通細菌的12倍。


    但即便如此,一個6毫米的生物也不應該具備可以跟人對話的智慧!


    這麽點地方,怎麽能裝得下生物的邏輯反應係統?它又是是怎麽控製人類的神經係統的?


    還是說七號菌的構成比較特殊?


    大家地猜測有很多,但是當一個七號菌被切開之後,大家都傻眼了,因為這個七號菌裏竟然什麽也沒有!


    是的!它的細胞壁裏麵竟然是空的!


    難道是因為這個七號菌已經死亡了的原因?


    於是研究人員先是激活了一個七號菌,在確定它開始活動後,再進行解剖。


    還是什麽也沒有!


    緊接著一名研究人員在無意中發現,明明七號菌是個“空殼”,可是它的重量卻有恐怖的0.6克。


    沒人會給微米為單位的生物稱重,因為重量太微小了,所以這個驚人的現象竟然到了銀河69年才被發現。


    七號菌的直徑雖然是普通細菌的12倍,但是幾億個細菌加起來或許才有一克重。


    在七號菌的細胞壁裏,裝進去兩三億個細菌,才有可能達到這個重量!顯然不可能裝得下!


    可以說七號菌微小的軀殼,是不能有這麽重量的。


    但是觀察結果確確實實呈現在人們的麵前,該怎麽解釋這樣的想象?


    就在生物界一籌莫展的時候,三號聽說薑十六從冬眠裏醒過來了。


    於是三號將七號菌事件,以及後續難以理解的調查報告,跟薑十六講述了一遍,請教薑十六有沒有符合邏輯的解釋。


    薑十六在細致地看過各項報告,又經過幾天的思考後才聯絡三號。


    一上來,薑十六就問:“你確定七號菌的感染是一步步在進行?不是一次性完成了對人體的控製?”


    三號道:“我確定。”


    薑十六又問:“你確定6微米的七號菌有0.6克重?”


    “我確認過好幾次了。”


    薑十六微笑道:“如果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這個小小的七號菌可幫了我的大忙了。”


    他清了清嗓子繼續道:“我的猜測是這樣的,七號菌最開始對人體的影響和感染比較弱的原因是,它們的數量太少。


    “在人體裏這麽優渥的環境下,它們迅猛地且有章法地繁殖,很快就達到了全身都有七號菌身影的地步。


    “它們的數量其實不用很多,比如在手臂上,隻有幾個七號菌占據關鍵位置,就能影響手臂的運動。


    “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去查看輕度感染者七號菌的位置和數量,以及重度感染者七號菌的位置和數量。”


    三號立即去查詢,皮納米機器人在進入患者的身體後,曾經標記過發現七號菌的位置。


    查閱了幾個病例後,果然如薑十六地猜測,輕症患者體內的七號菌數量少,且分布很不均勻。


    重度患者體內的七號菌多,且分布得比較均勻。


    這說明七號菌的分布真的有章法,而且數量越多,就人體的控製便越全麵。


    薑十六又道:“我的第二個猜測,可以用小型的引力波成像裝置去證實。”


    他道:“七號菌並不是空殼,而是它的內部結構並不是在三維。”


    三號愣了半晌才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說:七號菌不是沒有內部結構,而是它的內部結構在更高的維度?我們隻是觀察不到這些結構而已?”


    “對,這也能解釋,為什麽那麽小的七號菌會這麽重。”薑十六道:“因為它真的可以將自己複雜的生物結構,折疊在高維空間裏。


    “而且每個七號菌的重量,應該不止0.6克,它在高維度應該還有另外的重量。


    “還有一個關鍵猜測,每一個患者身體裏的大部分七號菌,應該都是一個整體。


    “你不要忘記,當年柏翔東就是從七號菌這裏得到了很大的靈感,才找到了生物細胞利用生物電的合作方式。


    “理論上來說,七號菌之間應該有很密切的合作才對!


    “但是從該事件以來的治療情況來看,並沒有發現七號菌有太密切的合作現象!


    “就算是有合作,對微生物而言它們之間的距離那麽遠,是怎麽完成合作的?”


    接著薑十六自問自答:“它們應該是在更高的維度,完成了互相之間的溝通。


    “我感覺不能把一個患者裏的七號菌分開來對待,應該把它看作是一個整體,或者就是一個生命體。


    “這也可以解釋它們為什麽會有這麽高的智慧,因為它們可能通過進化成為了在微觀高維度的生命體。


    “它們在高維度的部分可能就是一個整體,為了完成對三維人體的控製,才均勻地分散開了。


    “這個猜測的一個證據是,它們說過在進化過程中,即便有鐵壁阻擋,它們也能觀察到鐵壁後麵的人類,而且還能觀察到人類的內部結構!


    “另一個證據需要你去尋找,引力是各維度之間通用的力,即便七號菌看上去是個空殼,利用引力進行微觀上的探測,應該也能找到些蛛絲馬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煬並收藏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