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新發現
三體:史上最稱職的麵壁者 作者: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那塊“布條”是什麽東西,這都是值得裏德發出警報的事件。
在浩瀚的宇宙裏,除了自然天體之外的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是文明產物,都有可能順藤摸瓜,牽出一個星際文明。
第二兵團偵察營的營長宋興睿,在收到了裏德的警報後,詢問了裏德發出警報的原因。
宋興睿也明白這個發現的重要性,立即派出了兩個探測器,趕往出現事故的探測器那裏看看是怎麽回事。
在廣袤的太空裏,直徑幾米的星際探測器實在太渺小了,母艦上的小型光學望遠鏡,根本看不到遠處探測器的具體情況。
同時,宋興睿將此事上報,畢竟這可能是關於歌者文明的線索。
過了幾十秒,薑宇就得到了消息,他指示偵察營:“要小心接觸,第一是要盡量避免打草驚蛇。第二要盡快搞清楚這是歌者文明的線索,還是歌者敵人文明的線索。
“要務必小心,不要歌者文明沒有找到,卻給人類找了個新敵人。”
宋興睿按照麵壁者的指示,一直小心翼翼,一個多小時後,“偵查母艦”派出去的兩個探測器,才來到了事故探測器旁邊。
兩個探測器的光學望遠鏡全開,即便周圍很大範圍內都沒有恒星,探測器上的光學望遠鏡也依舊能利用少許的反光看清楚一些東西。
薑宇通過探測器,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看到,圓形的事故探測器上好像蓋著一層灰黑色的破布。
有幾根“布條”緊緊地扒著事故探測器,就像是給事故探測器蓋上了快幕布。
隨著兩個探測器越來越近,薑宇看到了“幕布”的細節,看上去堅硬、粗糙,好像還有些斑點。
突然,“布條”微微動了一下!
宋興睿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另一個文明的探測器,我建議母艦發射一個小型實驗室過來,我們在這裏進行肢解,以免其他文明發現我們的母艦。”
薑宇點點頭:“當心其他文明的武裝力量!”
既然這是另一個文明的探測器,說不定另一個文明的母艦之類的艦船也在左近。
又等了一段時間,母艦發出的小型實驗室到達指定位置。
事故探測器飛進了實驗室裏麵,另外兩個探測器,則在實驗室外麵警戒。
宋興睿提前通知了武裝機械工程師,請他來指導肢解工作,並猜測探測器的功能、解釋敵人探測器的構造。
星際實驗室的內部,是一個明亮的小屋子。
在明亮的燈光下,“幕布”的模樣更清晰了,它粗糙的外表,有點像是一層堅硬的塑料殼。
但是偏偏這層塑料殼又好像很柔軟,那幾根“布條”上也有類似於硬塑料殼的結構,但卻似乎可以任意彎曲。
而它身上的斑點遇到燈光之後,竟然像是在呼應燈光一樣,發出規律的閃動。
薑宇命令銀河電腦:“找幾個文字學和文明學方麵的專家。”
這些閃動,很可能是對方在嚐試著跟人類溝通。
薑宇又道:“先用電磁波等信號,嚐試跟對方溝通。”
宋興睿按照薑宇的指示,用不同的方法嚐試跟對方溝通,可是對方依舊在規律的亮動斑點,閃動的頻率跟之前一般無二,不像是在作出回複。
也沒有發出任何聲波,或者微中子、引力波之類的信息。
幾個學者也在幫宋興睿出主意,可是多番實驗下來,沒有得到對方的任何回複。
另一邊機械工程師用透視技術,想看一看“幕布”每部的情況,但是不管用什麽波段拍照,都隻看到一些虛影,看不到裏麵具體的機械結構。
薑宇也看了一眼透視儀器下“幕布”的內部,屬於第二兵團的事故探測器用這種手段很輕鬆就能看到其內部的機械結構。
而“幕布”的區域卻看上去灰蒙蒙的,隻能看到一些密集的細線型結構。
“有點像是在給章魚拍骨質結構的ct。”薑宇開玩笑道,接著他問:“這樣的結果代表什麽?”
機械工程師回答:“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對方的外層結構,有避免透視的設計。
“第二種可能是,對方的內部結構,運用了一種我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物質。”
薑宇點了點頭:“希望是第一種因素。”
既然外部的觀察、溝通、透視都沒有得到有用的信息,薑宇便下令:“肢解吧!”
一般來說探測器被其他文明捕獲後,會在第一時間自爆,以保證自身的信息不會被其他文明獲取。
如今它沒有自爆,隻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探測器所屬的文明,有自信自己的信息不會被其他文明獲取。
第二就是沒有安裝自爆係統。
隻有把它拆開了,才知道這塊“幕布”是因為哪種原因。
在機械工程師的指揮下,實驗室的牆壁上伸出來五條靈活的機械臂,他們有的去抓那些“布條”,有的機械臂則帶著電鋸準備切割。
工程師一聲令下,電鋸朝一根“布條”落下去,“幕布”的外層結構很硬,電鋸甚至擦出了火星。
但是裏麵又似乎很柔軟,一下子就切到了“布條”的底部。
在切割的時候,“幕布”有了明顯的反應,它似乎在掙紮,卻被其它機械臂牢牢抓住。
很快切下來一根“布條”,這根“布條”離開“幕布”後竟然在不停地伸展和蜷縮。
機械臂把切口伸到攝像頭前,薑宇等人看到“布條”的外圍一圈是灰黑色的外殼,裏麵則是銀灰色的果凍狀固體結構。
果凍狀固體結構很有彈性,且非常牢固,不像是果凍那樣脆弱。
在這些果凍狀固體結構裏麵,有一根根密集的細線一樣的結構。
機械工程師當場就懵逼了,他從來沒見過這種機械結構啊!
偵察營長宋興睿愣了半天,突然道:“我怎麽看著,有點像,有點像……”
“肌肉組織!”薑宇也有同樣的看法。
在通訊頻道裏的另外幾名專家,頓時在內心裏直呼不可能!
剛才事故探測器可一直在外太空當中,而且這裏的太空距離恒星很遠,平均溫度足有零下兩百攝氏度,什麽生物能受得了這樣的低溫。
機械工程師突然提醒道:“大家快看本體!”
所有的視線轉向了“幕布”,隻見被切割開的傷口處,正緩緩滲透出來一些黑紫色的液體,這些液體很快凝聚變成了一層灰黑色的外殼。
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它自愈了!”
在浩瀚的宇宙裏,除了自然天體之外的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是文明產物,都有可能順藤摸瓜,牽出一個星際文明。
第二兵團偵察營的營長宋興睿,在收到了裏德的警報後,詢問了裏德發出警報的原因。
宋興睿也明白這個發現的重要性,立即派出了兩個探測器,趕往出現事故的探測器那裏看看是怎麽回事。
在廣袤的太空裏,直徑幾米的星際探測器實在太渺小了,母艦上的小型光學望遠鏡,根本看不到遠處探測器的具體情況。
同時,宋興睿將此事上報,畢竟這可能是關於歌者文明的線索。
過了幾十秒,薑宇就得到了消息,他指示偵察營:“要小心接觸,第一是要盡量避免打草驚蛇。第二要盡快搞清楚這是歌者文明的線索,還是歌者敵人文明的線索。
“要務必小心,不要歌者文明沒有找到,卻給人類找了個新敵人。”
宋興睿按照麵壁者的指示,一直小心翼翼,一個多小時後,“偵查母艦”派出去的兩個探測器,才來到了事故探測器旁邊。
兩個探測器的光學望遠鏡全開,即便周圍很大範圍內都沒有恒星,探測器上的光學望遠鏡也依舊能利用少許的反光看清楚一些東西。
薑宇通過探測器,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看到,圓形的事故探測器上好像蓋著一層灰黑色的破布。
有幾根“布條”緊緊地扒著事故探測器,就像是給事故探測器蓋上了快幕布。
隨著兩個探測器越來越近,薑宇看到了“幕布”的細節,看上去堅硬、粗糙,好像還有些斑點。
突然,“布條”微微動了一下!
宋興睿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另一個文明的探測器,我建議母艦發射一個小型實驗室過來,我們在這裏進行肢解,以免其他文明發現我們的母艦。”
薑宇點點頭:“當心其他文明的武裝力量!”
既然這是另一個文明的探測器,說不定另一個文明的母艦之類的艦船也在左近。
又等了一段時間,母艦發出的小型實驗室到達指定位置。
事故探測器飛進了實驗室裏麵,另外兩個探測器,則在實驗室外麵警戒。
宋興睿提前通知了武裝機械工程師,請他來指導肢解工作,並猜測探測器的功能、解釋敵人探測器的構造。
星際實驗室的內部,是一個明亮的小屋子。
在明亮的燈光下,“幕布”的模樣更清晰了,它粗糙的外表,有點像是一層堅硬的塑料殼。
但是偏偏這層塑料殼又好像很柔軟,那幾根“布條”上也有類似於硬塑料殼的結構,但卻似乎可以任意彎曲。
而它身上的斑點遇到燈光之後,竟然像是在呼應燈光一樣,發出規律的閃動。
薑宇命令銀河電腦:“找幾個文字學和文明學方麵的專家。”
這些閃動,很可能是對方在嚐試著跟人類溝通。
薑宇又道:“先用電磁波等信號,嚐試跟對方溝通。”
宋興睿按照薑宇的指示,用不同的方法嚐試跟對方溝通,可是對方依舊在規律的亮動斑點,閃動的頻率跟之前一般無二,不像是在作出回複。
也沒有發出任何聲波,或者微中子、引力波之類的信息。
幾個學者也在幫宋興睿出主意,可是多番實驗下來,沒有得到對方的任何回複。
另一邊機械工程師用透視技術,想看一看“幕布”每部的情況,但是不管用什麽波段拍照,都隻看到一些虛影,看不到裏麵具體的機械結構。
薑宇也看了一眼透視儀器下“幕布”的內部,屬於第二兵團的事故探測器用這種手段很輕鬆就能看到其內部的機械結構。
而“幕布”的區域卻看上去灰蒙蒙的,隻能看到一些密集的細線型結構。
“有點像是在給章魚拍骨質結構的ct。”薑宇開玩笑道,接著他問:“這樣的結果代表什麽?”
機械工程師回答:“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對方的外層結構,有避免透視的設計。
“第二種可能是,對方的內部結構,運用了一種我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物質。”
薑宇點了點頭:“希望是第一種因素。”
既然外部的觀察、溝通、透視都沒有得到有用的信息,薑宇便下令:“肢解吧!”
一般來說探測器被其他文明捕獲後,會在第一時間自爆,以保證自身的信息不會被其他文明獲取。
如今它沒有自爆,隻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探測器所屬的文明,有自信自己的信息不會被其他文明獲取。
第二就是沒有安裝自爆係統。
隻有把它拆開了,才知道這塊“幕布”是因為哪種原因。
在機械工程師的指揮下,實驗室的牆壁上伸出來五條靈活的機械臂,他們有的去抓那些“布條”,有的機械臂則帶著電鋸準備切割。
工程師一聲令下,電鋸朝一根“布條”落下去,“幕布”的外層結構很硬,電鋸甚至擦出了火星。
但是裏麵又似乎很柔軟,一下子就切到了“布條”的底部。
在切割的時候,“幕布”有了明顯的反應,它似乎在掙紮,卻被其它機械臂牢牢抓住。
很快切下來一根“布條”,這根“布條”離開“幕布”後竟然在不停地伸展和蜷縮。
機械臂把切口伸到攝像頭前,薑宇等人看到“布條”的外圍一圈是灰黑色的外殼,裏麵則是銀灰色的果凍狀固體結構。
果凍狀固體結構很有彈性,且非常牢固,不像是果凍那樣脆弱。
在這些果凍狀固體結構裏麵,有一根根密集的細線一樣的結構。
機械工程師當場就懵逼了,他從來沒見過這種機械結構啊!
偵察營長宋興睿愣了半天,突然道:“我怎麽看著,有點像,有點像……”
“肌肉組織!”薑宇也有同樣的看法。
在通訊頻道裏的另外幾名專家,頓時在內心裏直呼不可能!
剛才事故探測器可一直在外太空當中,而且這裏的太空距離恒星很遠,平均溫度足有零下兩百攝氏度,什麽生物能受得了這樣的低溫。
機械工程師突然提醒道:“大家快看本體!”
所有的視線轉向了“幕布”,隻見被切割開的傷口處,正緩緩滲透出來一些黑紫色的液體,這些液體很快凝聚變成了一層灰黑色的外殼。
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它自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