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拓總結了四條,是他暫時所能想到的。他打算一一實行,讓人族百姓過得更好一點。


    龍吉公主跟著楊拓一路行來,也不多言,隻是默默觀察。這人間百姓與天界天人,還是不太一樣。


    天人的身體極為清淨,不受塵垢染汙,就像琉璃一樣充滿著光明,兩眼更是清澈明亮。


    而人間百姓則要飽受八苦,這八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因此天道為六道輪回第一道,乃是上上之道。而人道則是六道輪回第三道,還排在阿修羅道之後。


    不過雖然在人道之中苦不堪言,但也是最容易修成正果的一道了。正所謂紅塵煉心,就是如此,隻有經曆過,才能勘破。


    龍吉公主乃是天人出身,未嚐世間疾苦。就算是被貶到鳳凰山青鸞鬥闕之中,也是錦衣玉食,瓊漿玉露。仙童隨侍左右,宮娥侍候起居。


    何時見過這人間的慘狀。這或許也是昊天上帝,將其貶入人間的原因之一。讓其經曆人間諸多磨難,而後勘破紅塵,修為更進一步。


    一路行來,龍吉公主善心萌動,凡是遇到需要幫助之人,她都毫不猶豫。


    在西岐百姓中間,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楊拓一路行來,見識了這西周的風土,百姓的生活,萬民的念想。


    依靠自己總結的四條框架,慢慢的在心中,出現了不少的想法。


    隻等完善之後,將符合適宜的拿來一一實施。


    最後楊拓返回城中,將一些需要官府處理的問題,吩咐下去,自有人接手。


    而他則恢複了往日的生活,每日打坐練氣。不過他在此之餘,還多了一件事,就是著書立簡。


    將農業方麵所能想到的,用到的,編撰成書,流傳天下。對這洪荒天地的人族,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這一日,楊拓正在打坐練氣,突聞薑子牙來訪。薑子牙最近十分繁忙,很少有時間來楊拓的國師府。


    今日前來,按楊拓的想法,怕是有要事相商。隨即領著高明、高覺兩個童子,出外相迎。


    楊拓看著薑子牙,笑著問道:“道兄今日怎麽有閑,來我這裏?”


    薑子牙道:“戰後的事情方才處理完畢,今日是有要事,想與道友商議。”


    楊拓一聽,心道:“果然如此。”他也不開口,隻是看著薑子牙。


    薑子牙隨即說道:“至今,成湯伐我已有三十六次,我西岐均大獲全勝。天下八百諸侯,已經盡皆上表,邀武王與孟津會盟,共伐無道。因此,我他來與道友相商!”


    楊拓聽完薑子牙的訴說,心道:“也是到了該東征的日子!”隨後,眼睛卻看向了窗外。


    窗外的天氣已經度過了寒冬,初春的氣息正在彌漫。離上次大戰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時間已經抹去了戰爭的痕跡。


    院中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就像這人間一般,是到了改朝換代,煥發生機的時候。


    楊拓扭過頭,對薑子牙說道:“如今,伐紂的時機已至。這天下當重新歸於安寧!”


    薑子牙也激動道:“正該如此!”他下山是有使命的,需得代天封神,完成老師交代的使命。


    他一直都忘不了,成仙得道才是他的心願。隻要完成了老師的任務,他就有繼續修行的機會。


    隨後二人商議,將出兵的日子,定於紂王三十年三月十五。


    薑子牙與楊拓商議完畢,便回府準備出師表,準備向武王進諫。一邊又命人準備糧草輜重,挑選士卒,操練兵馬。


    不久之後,在朝會上,薑子牙進表言:


    “今商王不敬上天,褻瀆神聖。殘害萬民,荼毒諸國。喪盡天良,殘暴不仁。”


    “置酷刑,害忠良,親小人,遠賢臣。殺妻誅子,剖腹驗嬰。建鹿台宮室,造酒池肉林,以天下之財娛婦人之心。”


    “社稷不修,宗廟不享。惡貫滿盈,天人共棄。今天下諸侯,會盟於孟津,興吊民伐罪之師,以救萬民於水火。”


    “請大王體上天有好生之德,念諸侯有安寧之心,思黎庶有倒懸之苦,領王者之師,帶天行罰,則社稷幸甚,萬民幸甚!”


    武王聞言,半晌不語。


    隨後武王道:“丞相之言,甚是有理。紂王無道,天下共棄,理當征討。”


    說著歎了口氣,道:“然,先王有言,不可以臣伐君!如若違背先王之言,就是不孝。以臣伐君,則是不忠。若行此事,孤豈不是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薑子牙忙道:“臣怎敢置大王與不忠不孝之地。然天下諸侯,皆會盟於孟津。


    又有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三人,發文書知會天下,如哪一路諸侯不至,則先問其罪,再伐無道。


    我西岐若是不至,豈不是自絕於諸侯。到時候,天下共伐,後悔莫及。請大王三思!”


    有上大夫散宜生,上前道:“丞相此言,實乃是謀國之言,大王不可不聽。今天下諸侯俱在孟津,如我西岐不至,則被冠以助紂為虐之名,到時候大軍來伐,我西岐將永無寧日。”


    楊拓也上前道:“大王,我等不若領兵先會於孟津,與天下諸侯共同陳兵與商郊,觀商之政,如若其改,天下安定,則回兵西岐,其不改,則天下共誅。豈不是兩全其美!”


    武王聽罷,言道:“國師之言有理!確是完全之策。不知此次出兵,需要多少人馬?”


    薑子牙答道:“殷商雖失民望,然終究底蘊深厚,數百年的積累,不可小覷。此次出兵,當盡起大軍六十萬,方有勝算!”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武王聞言,說道:“既如此,就依丞相所言。”


    隨後,武王傳旨:“拜丞相為大將軍,賜白旄、黃鉞,執掌大軍,專征殺伐,可便宜行事!拜國師為左將軍,武成王為右將軍,同領大軍,會盟於孟津。”


    至此,東征之事已定。薑子牙隨命武吉往岐山建一高台,等三月十五,國師祭祀天地之後,就於金台拜將,誓師出征!


    自己則領著大軍在校場演練陣法。


    分別是:


    一字長蛇陣,


    二龍出水陣,


    三山月兒陣,


    四門鬥底陣,


    五虎巴山陣,


    六甲迷魂陣,


    七縱七擒陣,


    八卦子母陣,


    九宮八卦陣,


    十代明王陣。


    一眾士卒在校場盡心操練,不敢懈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道從封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灌水小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灌水小白並收藏成道從封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