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莊觀附近的天地,隨著老子與鎮元子開講大道,也出現了許多的奇景。


    有枯木逢春,頑石點頭,百花齊放,靈禽飛舞。天地間的靈氣,不停的往萬壽山五莊觀匯聚而來。


    楊拓在大道之中徜徉,心中思維的火花在迸發。在函穀關,老子講解道德經與金丹大道之時,楊拓心中就有著一絲靈感的火花。


    如今,這一絲靈感又冒了出來,而且更加清晰。關於地仙之道與金丹之道的種種,不斷的衝擊著他的心靈。


    他的心中冒出了一個疑問,他的“道”在哪裏?他也需要走出自己的道。


    他回想著自己所學的一切,天仙之道、金丹之道、造化之道,還有如今的地仙之道。


    又回憶著後世的諸多法門,煉丹,煉器,陣法,製符,靈植,探脈,鑒寶,禦獸,禦蟲,傀儡,醫,毒,星相占卜等等。


    每一種道都有無數人修習,每一種都蘊含著無窮之妙。楊拓從諸多法門之中,尋努力找適合自己的道。


    他發現符籙之道與劍仙之道,是修行最廣的法門之一。


    即便不專修此道之人,一般也會幾手符法與劍法。相對於符法,楊拓更傾向於劍法。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劍仙的夢想,駕禦飛劍,出入青冥。於千裏之外取人首級,斬妖除魔,逍遙天地。


    這是他內心的渴望,他思考著劍仙之道,將聽到的地仙之道與金丹之道,都往裏麵靠。


    最終,靈光一閃,他的腦海之中,模模糊糊的出現了一個粗略的路線。


    以地仙之道為參照,不修元嬰,在體內結出一把劍胎。再以金丹大道與八九玄功中的法門,煉成一把道劍。


    將自身的真靈置於道劍之中,一是保護,一是壯大。這道劍與元神、元神、金丹、舍利子怕是也沒多少區別。


    隨著大道之音的洗禮,楊拓的心中慢慢出現了劍道的雛形。


    他不由得顯出了頭頂慶雲。慶雲之中大道演化,一柄道劍在其上來回縱橫。劍光深深,劍氣凜然,劍意顯化於世間。


    楊拓周身的異樣早已被老子與鎮元子察覺。老子心中十分驚訝,他早已經高估了楊拓。


    卻還是沒有想到,他能在太乙金仙的時候,就隱隱尋找到自己的道。


    看其慶雲之上的造化,隱隱有開創一條新道路影子,雖還隻是一個雛形。


    不過既然有了框架,就可以慢慢完善,早晚有一日,可以開辟出一條完整的道途。


    他本以為楊拓能有大羅金仙的成就,不過按如今看來,跨入混元也不是沒有機會。


    鎮元子的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他萬萬想不到,一個太乙金仙之境的小輩,居然有如此智慧。


    他更佩服得是,其在如今這般修為,就欲要創出一條新的道途,著實令人欽佩。


    老子與鎮元子本已經要停下講道,見此情況,又延長了不少時間。


    雖然他們也明白,以楊拓如今的修為,根本不可能創出新的道途。


    不過他們還是想看一看,他到底可以走到哪一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拓頭頂慶雲不斷變幻,最後一下爆散開來,恢複了原本的模樣。


    老子與鎮元子對視一眼,心中暗歎。雖然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不過他們還是感覺有些惋惜。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楊拓也在這時睜開了雙眼,他的眼神之中略顯疲憊。畢竟想要創造新的法門,所需要的精力可是不小。


    即便以太乙金仙的混元無垢之軀,也感覺到了疲憊。這卻是很久都沒有過得情況。


    他最終還是失敗了,終究是積累不足。即便有後世道路的借鑒,又有幾門大法作為參考,他還是沒有成功。


    不過卻也在心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框架。隻等他積累底蘊,增長見識,遲早可以將框架完善起來。


    隨著楊拓睜開雙眼,老子與鎮元子也停下了講道。楊拓雖處於那種奇異的狀態之中,卻也知道老子與鎮元子對他的幫助。


    他急忙向二人行禮,道:“多謝聖人與鎮元大仙的栽培!”


    老子點了下頭,說道:“這是你自己的機緣,即便沒有我們,你也會走出這一步!”


    鎮元子也開口道:“能在見到新的道途萌芽,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二人雖然也有些好奇,卻也沒有發問。以他二人的修為,隻是楊拓頭頂慶雲的顯化,就足夠他們了解不少。


    不過他們都走出了自己的道,別人的道最多隻是一個借鑒,更何況楊拓的劍道,還遠遠稱不上已經創造成功。


    如今也不過隻是一個框架罷了,就算最後劍道真的成功,也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隨著兩位混元之境的大能講道結束,萬壽山的異像也逐漸停歇。隨後就是老子與鎮元子交流混元之道。


    這混元之道高深無比,楊拓與鎮元子的一眾弟子猶如聽天書一般。


    他們交流的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把這些字分開來看,都明白是什麽意思。


    不過一合起來,就完全不知道在講什麽。


    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在努力的將其記下來。現在修為還低,或許不懂。


    等以後修為高了,也許就會有所領悟。畢竟能聽講混元道果的機會,那是千年難尋,萬載難覓。


    二人這一交流就是數日,最後老子停下了話題,說道:“此次就到這裏吧,我也該繼續西行了!”


    鎮元子遺憾的說道:“太清道友的大法,果真不凡,此次我也是獲益良多。”


    說著就朝老子行了一禮,道:“多謝道友!”


    老子道:“閉門苦修終歸不可取,互相交流,思想的碰撞才會產生新的火花!”


    隨後,老子辭別了鎮元子,離開了萬壽山五莊觀,繼續朝西行去。


    楊拓再此拜謝鎮元子,方才跟著老子繼續西行,他的旅程還遠沒有到該結束的時候。


    過了萬壽山,踏足西牛賀洲之後,所見到的就是另外一種景象。


    一直說西牛賀洲貧瘠,楊拓也沒有太多的印象。不過此次踏足,卻是發現,這西牛賀洲十分荒蕪,許多地方都是生靈絕跡。


    一眼望去,不是沙漠,就是戈壁。山川貧瘠,草木不生,民智未開,不通教化,實乃莽荒之地!


    與北俱蘆洲妖魔遍地,南贍部洲的人傑地靈相比,卻是大大的不如。


    更不用提鍾靈俊秀的東勝神洲,那是物華天寶,氣運所鍾。這北俱蘆洲,果然是四大洲之中最貧瘠之地。


    難怪身為聖人的準提,都屢屢往東方而去。如此貧瘠的土地,又如何能生出那等天地所鍾的俊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道從封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灌水小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灌水小白並收藏成道從封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