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毒蜂怪內心的驚駭,楊拓將水靈珠祭起,水藍色的光華布滿整個天空。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毒蜂怪那水藍色的護罩,在光芒的照耀下,開始崩裂、湮滅。


    不過片刻功夫,毒蜂怪的護身光幕就緩緩消散在空氣之中。


    這水靈珠可以掌控天下萬水,一件法寶形成的防禦,怎麽可能抵擋得了水靈珠的侵襲。


    水藍色的護罩消失之後,毒蜂怪的護體神光,被劍陣的劍氣劈得搖搖欲墜。


    毒蜂怪此時也放棄了抵抗,當楊拓祭起水靈珠之時,他就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隨即他看向不遠處的同伴,正被另外一個修士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他不由得看向孔子,心道:“若是沒有此人,此次未必沒有機會!”


    他心裏如此想著,卻也知道這次已經失敗了。不僅如此,更大的可能就是將性命也就在此處。


    他這俱身軀不過是這幾十年重新煉製的分身,就算失去了也不過損失大了些,還不致命。


    那被他請來的贏勾一族的同伴,可就沒這麽好運,多般會隕落於此。


    千萬年的苦修,終究化作一團泡影。


    毒蜂怪將眼神收回,看著楊拓身前的寶珠,他知道自己將永遠失去這件寶物。


    他不甘心,他一生最大的機緣,不想就此失去。


    一想到這裏,他的神情又變得猙獰恐怖起來。他牢牢得盯著楊拓,想要將他的樣子刻在內心深處。


    楊拓可不管毒蜂怪是怎麽想的。


    有道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修行之道,更是奪天地之靈氣,侵日月之精華。可謂是損天地,而利自身。


    正因如此,修行之人方才有如此多的災劫。


    這修行之道,全在一個“爭”字。楊拓早就明白就這一點,他若是不爭,絕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楊拓催動水靈珠,從水靈珠之中流淌出一條長河,這河正是那弱水所化。


    弱水長河繞著劍陣旋轉一圈,隨即就將整個劍陣湮滅。劍陣之中的毒蜂怪,也隨著消失不見。


    楊拓見狀,心中暗歎:“這弱水果然神妙!”


    這弱水很是神妙,不過速度卻慢了一些。如果不是楊拓以劍陣將毒蜂怪困住,僅憑弱水很難將擅長飛遁的毒蜂怪滅殺。


    如今毒蜂怪既滅,蝠翼僵屍眼看也不長久。剩下的一眾妖魔,更是不足為懼。


    隨著孔子一劍斬下蝠翼僵屍的頭顱,將其靈智湮滅。剩下的妖魔更是驚慌失措,四處亂串。


    楊拓見狀,心道:“我泰山書院地處妖道,若是任這些妖魔四處逃散,恐對人族造成不小的影響。”


    楊拓又怎麽會讓這等事情發生,妖族既然退出了三界主流,就不該再這麽大張旗鼓的出現。


    “既然來了,就別走了!”楊拓隨即將衣袖一揮,混元珍珠傘佇立當空。


    楊拓將其打開,催動法力。一時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一股巨大的吸力從混元傘中傳出。


    四周無數的妖魔,被這巨力一吸,就如落入蛛網的蚊蟲,毫無反抗之力的落入傘中。


    這混元珍珠傘對付毒蜂怪與蝠翼僵屍或許有些不足,但是對付這些妖兵魔將,卻是不在話下。


    待到所有的妖魔都被收入混元傘中,楊拓這才與孔子飛回書院之中。


    楊拓看著孔子,先行一禮,說道:“多謝道友相助!”


    孔子連忙閃身,不願受楊拓之禮。他緊接著還了一禮,說道:“我今有此成就,全憑先賢傳法之恩。”


    “不過是功成之後,與妖魔廝殺片刻。不說前輩之恩,我人族兒郎若見妖魔,豈會有袖手旁觀之人!”


    “前輩且莫再言,否則羞煞吾也!”


    見孔子說得如此嚴重,楊拓也不好多言,不過他還是道:“既然如此,我等也不要過分客套。”


    “你也不要再喚我什麽先賢、前輩。你如今已入金仙,也算入了道門。”


    “若不嫌棄,喚我一聲道兄或者兄長,即可!”


    孔子見楊拓如此說,沉吟片刻後,說道:“既如此,孔丘逾越了!”


    接著孔子行了一禮,道:“孔丘見過兄長!”


    楊拓聞言哈哈大笑,被毒蜂怪打上門的鬱悶之意盡去。


    緣分何其之妙,前世他喚薑子牙作道兄。今世其轉世之孔丘,卻喚他為兄長。


    楊拓一時間心情大好,連帶著身上的傷勢,都好上幾分。


    緊接著,他便與孔子攜手返回書院之中。


    此次妖魔來襲,雖頗有一些出乎意料,其人也眾。好在楊拓這書院也不是沒有防禦,得孔子之助,最後終得以取勝。


    書院雖得保無恙,但是周遭的山川草木卻是遭了災禍,早就被破壞得不成樣子。


    楊拓自身也受了一些創傷,雖然暫時將其壓製,總歸還需要不少時間調養恢複。


    不過此卻不急於一時,此次雖差點遭了難,但是一眾學子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雖然未能幫上什麽忙,但是他們的精神、意誌,早已被楊拓看在心裏。


    而孔子此次出關,更是大出楊拓的預料。


    他從傳授孔子修行法門之時,就有所預料,不意孔子數十年直入金仙。


    這等成就,當真不凡!


    有此可見,玉清聖人為其規劃的道路,卻是十分契合。


    楊拓與孔子於坐大廳之中,一眾弟子也紛紛落座。楊拓則驅使力士擺開宴席,欲要慶賀一番。


    眾人紛紛落座,相談歡談。楊拓與孔子也交流了不少修煉心得。


    當然,多是楊拓在說,孔子在聽。不過,孔子偶爾之言,也對楊拓大有裨益。


    宴飲良久,忽得,楊拓麵色一動,隨即起身,對孔子說道:“賢弟還請稍候,有故友到訪,待吾前去相迎!”


    孔子聞言,放下手中的酒樽,說道:“既是兄長之友,亦是吾之友,當同往,當同往!”


    隨即,一眾學院弟子也紛紛起身,欲要同往相迎。


    楊拓略做思索,就點頭同意。


    來者正是那泰山神女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乃是自上古得道的大能,又是大羅金仙修為的道尊。她既然前來,孔子等人繼續坐等也略有不妥。


    楊拓隨即領著眾人出外迎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道從封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灌水小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灌水小白並收藏成道從封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