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豹竟然直接用帶有河洛口音的漢話回答了劉平的問題!
還沒來得及翻譯的蘇雙,如同見鬼一樣看向劉豹,這劉豹會說漢話,竟然一直在用匈奴的語言跟自己交流。
更關鍵的是,蘇雙發現,其他匈奴人,呼廚泉、去卑等的吃驚與自己無異!
沮授和郭嘉倒不至於吃驚,不過看向劉豹的目光有了些異樣的光芒。
幾秒鍾後,周圍的寂靜才讓帶著笑意微微點頭的劉平回過神來,略有驚訝的劉平看向劉豹的時候,劉豹給了劉平一個諂媚的笑容。
無論是表情、動作還是語言,討好之意都非常明顯,然而劉豹越是如此,劉平的心中卻越是警惕,果然不是什麽善茬!
不確定應當如何回複劉豹的劉平,不動聲色的給了劉豹一個笑容,將身體轉向前方,轉向了自己的幽州軍,給他們提個醒就好!
劉平適可而止的結束問話,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隨劉平轉移,眾人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延綿不絕的幽州漢軍身上。
六萬精神抖擻、裝備精良,排成整齊的四列縱隊,隊列長達十裏的幽州軍,用了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依次從劉平等人麵前經過。
當最後一個營的漢軍昂首離開的時候,劉平感覺身後那些異族們似乎同時長出了一口氣,壓抑的有些過分的氣氛隨之緩和。
屬於幽州漢軍的大象漫步結束了,劉平感覺那些匈奴人、鮮卑人的狀態已經徹底變了。
<a id="wzsy" href="http://m.slkslk.com">思路客</a>
一個時辰之前,這些家夥還如同惡狼一般,像看待獵物一樣,對自己虎視眈眈。
可是現在,當劉平秀出了自己的肌肉的時候,六萬精銳的幽州騎兵,足夠震懾他們的靈魂,讓他們收起所有不該有的心思。
那不加掩飾的倨傲和貪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恭敬和謙卑,可是劉平知道,他們並不是褪去的狼皮變成了羊,而是披上了一張羊皮的惡狼而已。
既然西部鮮卑和南匈奴都老實了,那麽戰事的主導權自然就落到了幽州軍的手中。
對於劉平提出的入城商討戰略部署的提議,異族的首領們老老實實的接受了,沒有人提出什麽不同的意見。
匈奴和鮮卑大軍停駐城外,而他們的首領們,則悄悄的帶著少量護衛,跟隨劉平等人進入班氏城中確定戰略部署。
圍獵、圍剿軻比能的戰略方針製定者,以及三方聯軍的統帥,則由最熟悉中部鮮卑的,原烏桓領袖踏頓,以及西部鮮卑的部落大人步度根擔任。
這一次,郭嘉和沮授履行起了參軍的職責,盡職盡責的為踏頓和步度根拾遺補漏,完善部署。
至於大奉先,根本就看不上這次的戰事,也沒人能指使的動他。
用呂布的話說,十餘萬武裝到牙齒的騎兵,在知根知底的情況下,去偷襲毫無防備,而且處於分散狀態的十餘萬牧民,就是找隻狗做統帥都輸不了!
他老人家對這種一邊倒的屠殺,不感興趣,還不如留在劉平身邊,好好培養一下自己的未來的女婿有意思。
事實上,踏頓的方略和布置極為簡單,可是經過郭嘉和沮授的細化,呂布的講解,劉平著實漲了不少見識。
對於大多數中原的漢人來說,遊牧民族既然是遊牧,那就是居無定所啊!
可是所謂的居無定所,不過是作為農耕民族的漢人的一種錯覺而已,雖然不像漢人一樣固定,可也不是漫步邊際,而是有跡可循的。
漢人有城鎮,有村莊,有農田,而遊牧民族呢,他們也是有營盤點的!
和這個時代大漢的大多數城池是依水而建一樣,再怎麽遊牧,他們也不可能脫離的水源而單獨存在!
事實上,相對於人,那些遊牧民族所放牧的牲畜們,對水源的依賴才是更強的,所以遊牧不是真的“遊”,而是半定居。
遊牧部落的本質是一座沿著固定路線移動的城市。
部落裏有店鋪,有牧民,有匠人,還有作為首領存在的統治階層,比如小帥、豪帥、部落大人等等。
與漢人城市的區別,隻不過是房屋是可拆卸後放在牛車上拉走。
也就是說,所謂的遊牧,其實是“遊”到一個水草豐滿的地方,紮下營寨,待上一段時間,然後再次“遊”到下一個地方。
畢竟,同一片草場,草的數量是有限的,牲畜們啃食了一段時間之後,可不會立刻就長出來,這時候就需要換個地方了。
但是,事實上,草原上適合放牧的地方並不多,能放牧的地方必須靠近河流,沒有水源,牲畜都會渴死,還放毛線。
草原雖大,但是靠近水的地方也就那些,這些合適放牧的紮營位置,就是所謂的盤營點!
那些遊牧的草原人,祖祖輩輩在草原上生存,對於草原上哪裏水草豐沛了若指掌。
哪裏草好,哪裏草壞,哪裏背風,哪裏陰冷,哪裏容易白毛風,哪裏容易起蚊子,哪裏靠近山脈容易躲風,哪裏高不容易被水淹了等等。
而來自中原的漢人怎麽可能會知道這些,就算是那些常年在邊塞作戰的邊軍,也不可能會知道所有遊牧民族的盤營點。
知己而不知彼,更不熟悉天時、地利,漢人和那些遊牧民族作戰,吃虧的地方就在這裏!
霍去病這種罕見的能力、膽識、運氣都極佳的奇才可是罕見的。
論硬碰硬,那些本質上的是牧民的異族,怎麽可能會是精銳漢軍的對手!
可是一旦讓這些不熟悉草原的中原漢軍出征,進入草原,跟遊牧民族消耗下去,那可不是一般的損耗國力。
漢武帝他老人家不就是最直接的例子麽,劉徹傾盡國力,又有衛青、霍去病這帝國雙壁,幾次出征,打出了大漢的國威,讓漢人的脊梁挺拔。
可是也確實耗盡了前漢,文景在內,六十年的積蓄,以至於最後大漢動蕩,漢武帝都發了罪己詔,國力之損耗可見一斑!
放到眼前也是一樣的,劉平的幽州軍同樣不清楚,至少不完全清楚軻比能那些盤營點的位置。
劉平的幽州軍不清楚,可不代表沒有人知道軻比能的底細!
還沒來得及翻譯的蘇雙,如同見鬼一樣看向劉豹,這劉豹會說漢話,竟然一直在用匈奴的語言跟自己交流。
更關鍵的是,蘇雙發現,其他匈奴人,呼廚泉、去卑等的吃驚與自己無異!
沮授和郭嘉倒不至於吃驚,不過看向劉豹的目光有了些異樣的光芒。
幾秒鍾後,周圍的寂靜才讓帶著笑意微微點頭的劉平回過神來,略有驚訝的劉平看向劉豹的時候,劉豹給了劉平一個諂媚的笑容。
無論是表情、動作還是語言,討好之意都非常明顯,然而劉豹越是如此,劉平的心中卻越是警惕,果然不是什麽善茬!
不確定應當如何回複劉豹的劉平,不動聲色的給了劉豹一個笑容,將身體轉向前方,轉向了自己的幽州軍,給他們提個醒就好!
劉平適可而止的結束問話,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隨劉平轉移,眾人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延綿不絕的幽州漢軍身上。
六萬精神抖擻、裝備精良,排成整齊的四列縱隊,隊列長達十裏的幽州軍,用了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依次從劉平等人麵前經過。
當最後一個營的漢軍昂首離開的時候,劉平感覺身後那些異族們似乎同時長出了一口氣,壓抑的有些過分的氣氛隨之緩和。
屬於幽州漢軍的大象漫步結束了,劉平感覺那些匈奴人、鮮卑人的狀態已經徹底變了。
<a id="wzsy" href="http://m.slkslk.com">思路客</a>
一個時辰之前,這些家夥還如同惡狼一般,像看待獵物一樣,對自己虎視眈眈。
可是現在,當劉平秀出了自己的肌肉的時候,六萬精銳的幽州騎兵,足夠震懾他們的靈魂,讓他們收起所有不該有的心思。
那不加掩飾的倨傲和貪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恭敬和謙卑,可是劉平知道,他們並不是褪去的狼皮變成了羊,而是披上了一張羊皮的惡狼而已。
既然西部鮮卑和南匈奴都老實了,那麽戰事的主導權自然就落到了幽州軍的手中。
對於劉平提出的入城商討戰略部署的提議,異族的首領們老老實實的接受了,沒有人提出什麽不同的意見。
匈奴和鮮卑大軍停駐城外,而他們的首領們,則悄悄的帶著少量護衛,跟隨劉平等人進入班氏城中確定戰略部署。
圍獵、圍剿軻比能的戰略方針製定者,以及三方聯軍的統帥,則由最熟悉中部鮮卑的,原烏桓領袖踏頓,以及西部鮮卑的部落大人步度根擔任。
這一次,郭嘉和沮授履行起了參軍的職責,盡職盡責的為踏頓和步度根拾遺補漏,完善部署。
至於大奉先,根本就看不上這次的戰事,也沒人能指使的動他。
用呂布的話說,十餘萬武裝到牙齒的騎兵,在知根知底的情況下,去偷襲毫無防備,而且處於分散狀態的十餘萬牧民,就是找隻狗做統帥都輸不了!
他老人家對這種一邊倒的屠殺,不感興趣,還不如留在劉平身邊,好好培養一下自己的未來的女婿有意思。
事實上,踏頓的方略和布置極為簡單,可是經過郭嘉和沮授的細化,呂布的講解,劉平著實漲了不少見識。
對於大多數中原的漢人來說,遊牧民族既然是遊牧,那就是居無定所啊!
可是所謂的居無定所,不過是作為農耕民族的漢人的一種錯覺而已,雖然不像漢人一樣固定,可也不是漫步邊際,而是有跡可循的。
漢人有城鎮,有村莊,有農田,而遊牧民族呢,他們也是有營盤點的!
和這個時代大漢的大多數城池是依水而建一樣,再怎麽遊牧,他們也不可能脫離的水源而單獨存在!
事實上,相對於人,那些遊牧民族所放牧的牲畜們,對水源的依賴才是更強的,所以遊牧不是真的“遊”,而是半定居。
遊牧部落的本質是一座沿著固定路線移動的城市。
部落裏有店鋪,有牧民,有匠人,還有作為首領存在的統治階層,比如小帥、豪帥、部落大人等等。
與漢人城市的區別,隻不過是房屋是可拆卸後放在牛車上拉走。
也就是說,所謂的遊牧,其實是“遊”到一個水草豐滿的地方,紮下營寨,待上一段時間,然後再次“遊”到下一個地方。
畢竟,同一片草場,草的數量是有限的,牲畜們啃食了一段時間之後,可不會立刻就長出來,這時候就需要換個地方了。
但是,事實上,草原上適合放牧的地方並不多,能放牧的地方必須靠近河流,沒有水源,牲畜都會渴死,還放毛線。
草原雖大,但是靠近水的地方也就那些,這些合適放牧的紮營位置,就是所謂的盤營點!
那些遊牧的草原人,祖祖輩輩在草原上生存,對於草原上哪裏水草豐沛了若指掌。
哪裏草好,哪裏草壞,哪裏背風,哪裏陰冷,哪裏容易白毛風,哪裏容易起蚊子,哪裏靠近山脈容易躲風,哪裏高不容易被水淹了等等。
而來自中原的漢人怎麽可能會知道這些,就算是那些常年在邊塞作戰的邊軍,也不可能會知道所有遊牧民族的盤營點。
知己而不知彼,更不熟悉天時、地利,漢人和那些遊牧民族作戰,吃虧的地方就在這裏!
霍去病這種罕見的能力、膽識、運氣都極佳的奇才可是罕見的。
論硬碰硬,那些本質上的是牧民的異族,怎麽可能會是精銳漢軍的對手!
可是一旦讓這些不熟悉草原的中原漢軍出征,進入草原,跟遊牧民族消耗下去,那可不是一般的損耗國力。
漢武帝他老人家不就是最直接的例子麽,劉徹傾盡國力,又有衛青、霍去病這帝國雙壁,幾次出征,打出了大漢的國威,讓漢人的脊梁挺拔。
可是也確實耗盡了前漢,文景在內,六十年的積蓄,以至於最後大漢動蕩,漢武帝都發了罪己詔,國力之損耗可見一斑!
放到眼前也是一樣的,劉平的幽州軍同樣不清楚,至少不完全清楚軻比能那些盤營點的位置。
劉平的幽州軍不清楚,可不代表沒有人知道軻比能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