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在用手中的短刀,切斷第一個袍澤喉嚨的時候,許飛的手是帶著顫抖的,獻血噴濺而出,散落遍地的時候,許飛感覺自己的心在不停的打顫。


    然而,很快,隨著不斷的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之下,許飛動作越來越熟練,出刀,收刀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一名名毫無防備的下屬就這麽倒在了來自背後,命喪於許飛之手。


    最多半刻鍾的時間過後,雙手沾滿的袍澤鮮血的許飛,帶著戚戚然的表情,出現在了最後那一名,負責看守戰馬的士卒身邊。


    看到許飛孤身一人,如同鬼魅一樣出現在自己的眼前,這名驚愕不已,帶著濃濃的疑惑與不安,他問道。


    “許司馬,到底發生什麽了?你手上怎麽都是血啊,剩下的人呢,杜威、林翔他們幾個呢?”


    然而許飛卻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反而邊走邊搖頭,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隻見的距離越來越近,一種濃濃的不安和疑惑從這名士卒的心中升起。


    “許司馬,到底出什麽事了?他們到底怎麽了?”


    再次的詢問同樣沒有等來許飛的問題,直到許飛已經幾乎走到了那名士卒的身前,兩人僅僅相距不到兩步的時候,許飛低著的腦袋突然抬起,一直沒有說話的嘴也張開了,聲音從許飛的口中傳出。


    “他們……他們……他們都,死了!”


    低沉而且悲傷的聲音徑直的傳入了那名士卒的耳中,“死了?”那麽士卒完全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整個人在聽到消息的時候直接恍惚了一下。


    然而就是這恍惚的一瞬間,剛剛還帶著濃濃的悲傷情緒的許飛,臉上突然從悲傷變成了厲鬼一般的凶神惡煞,同時,右手將閃電般的將插在腰間的長刀拔了出來。


    突然的變化之下,那名士卒的表情瞬間從北上變成了極度的驚恐,然而兩人直接的距離,加上許飛迅捷無比的速度之下,許飛一計簡潔有效的拔刀式,長刀徑直的從眼前這名士卒的脖頸處劃過。


    長刀所到之處,頸椎與刀鋒相交之下,“咯吱”聲甚至都傳了出來,不過最終巨大的力量之下,頸椎最終沒有撐過勢大力沉的一刀,一刻帶著驚恐的表情的頭顱直接飛上天際。


    伴隨著頭顱飛上天的,還有大量的鮮血,隻見那名失去頭顱的士卒的身體緩緩倒下的過程中,脖頸的缺口之處,鮮血真如同泉湧一般直接飛上天際,遍灑蒼穹。


    隨著紛紛揚揚的血滴噴濺到許飛的臉上,用舌頭輕輕舔了舔噴濺到臉上的血珠,感受到了帶著溫度的鮮血獨有的味道,看著了看了看身上的點點血跡,許飛非常滿意,許飛的臉色露出了一抹殘忍的笑容。


    隨後許飛翻身上馬,直奔曹營而去。


    許飛走了,但是荀彧,張郃、孫乾等人以及三千幽州軍將士,則依舊處於毫無防備的休息之中,直到某一刻。


    根據荀彧對於曹操以及曹軍的了解,再加上時間的推測,荀彧認為一個時辰應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如果一個時辰來接應的兵馬沒到,那就說明其中一定出了意外!


    然而,從信使離開之後,到達一個時辰之後,果然陣陣的馬蹄聲響起,稍稍有些不安的荀彧放下心來,隻要主公的兵馬到了就好!


    然而,荀彧絕對不會想到最終給曹操送去消息的並不是他的信使,而是那位軍司馬許飛,所以一起的後續發展完全超出了荀彧的估計!


    荀彧在聽到馬蹄聲的一瞬間,內心是一陣安定,不過同樣的聲音傳遞到張郃的耳中,直接讓張郃渾身的汗毛都戰栗了起來!


    其他人還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這聲音,這陣勢,這狀態,好尼瑪熟悉啊!


    荀彧說曹軍是來接應,但是這聲音絕對不是來接應的聲音,這直接就是衝鋒好麽?


    上一次聽到類似的聲音是什麽時候?


    不就是中山國那次,被郭嘉算計,被郝昭坑死的那一次麽,刻骨銘心的記憶在這一瞬間再次閃現。


    回憶從腦海中一閃而過,在打聽到馬蹄聲臨近的第一時間,原本正在和李典在內幾名中低級將校聊天的張郃瞬間站了起來,當然在李典等人的眼中用“蹦”起來可能更加合適。


    在李典驚異的目光中,他看到猛然起身的張郃直接揮手大喝,


    “敵襲!備戰!上馬!”


    在聽到張郃呼喊的第一瞬間,各種信息的來回衝擊和回蕩之下,李典的大腦一片空白,然而這短短幾天之內建立起來的對於張郃的信任,讓他條件反射一般的同樣直接蹦了起來,衝向了自己戰馬。


    一邊跑一邊重複張郃的話!


    “敵襲!備戰!上馬!”


    說實話,李典感覺自己的反應速度已經算是很快了。


    但是當他反應過來,衝到自己的戰馬旁邊,縱身上馬之前餘光的掃視到的內容讓他震驚無比,剛剛在休息地點懶散無比的幽州軍士卒們,超過半數已經上馬,在此刻此刻正一個個表情堅毅的的坐於馬上,開始列陣準備迎敵!


    至於沒有上馬的人則是清一色的軍校,而他們沒有上馬的原因則是檢查則是檢查人員是否齊整,馬匹裝備是否齊全!


    弓弩、箭矢、長槍、佩刀,檢查過後李典縱身一躍而上,當李典坐在馬背上,抄出長槍之後,驚愕的發現營地中涇渭分明。


    屬於自己曹軍一方,跟隨荀彧出行的近三百名隨行士卒,一個個或站,或坐,或驚,或恐,或呆若木雞,或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然而,屬於幽州軍的士卒們,在張郃一聲令下之後,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已經全員上馬,並且在大量和自己一樣的中低級軍校的喝令下,已經開始排成隊列準備迎敵!


    至少在李典所能看到的地方,本來就人不卸甲,馬不下鞍的幽州軍,最多六十息的時間內已經從恢複了七八成的戰鬥力,兩者想比較高下立判!


    作為文官以及本次任務的核心,張郃早就安排了專人保護孫乾和荀彧的安全,所以當其他人上馬備戰的時候,孫乾和荀彧被十餘名披堅執銳的幽州軍將士圍在了中間。


    雖然被護衛了起來,但是李典能夠看到的東西,荀彧更是一點都不會落下,而且相比較隻感覺到幽州軍比自己人厲害的李典,從出城開始,就將注意力放在孫乾身上,盡可能套取有用信息,同時考量對幽州策略的荀彧來說,則能透過表象看到更多的東西。


    對於馬蹄聲,荀彧是心中有數的,而且荀彧認為自己早就說過主公會派人前來接應,而且還專門提及了幽州軍有三千騎的數量,根據荀彧的了解,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主公不派出多出一倍的兵力來示威才怪。


    在荀彧看來,僅僅聽到了馬蹄聲就驚慌失措,還敵襲,還備戰,張郃明顯是神經過敏了,幾乎等同於驚弓之鳥了,這不禁讓荀彧對於張郃這個河北名將的成色產生了懷疑。


    雖然對張郃產生了些許的輕視,雖然最後的結局必定是虛驚一場,但是對於幽州軍的反應速度,以及素質確實極為佩服和讚賞的,如果這些人是自己老板的兵馬該多好。


    自家以青州兵以及各地募兵為核心的兵馬是什麽德行,荀彧是非常清楚的,打起仗來悍不畏死,但是非戰鬥狀態下,以及反應的速度,都無法讓人滿意。


    所以雖然聽到了“敵襲”,能夠保持一副呆雞的表現,完全在荀彧的預料之外,不至於驚慌失措的嘯營已經算是不錯了,仔細說來護衛自己這些不算軍中精銳,如果是從起兵開始就跟隨曹操的那些老卒,能做到幽州軍的表現一點都不奇怪。


    然而,問題是,荀彧非常清楚,幽州的這三千騎兵也絕對不是劉平手下最精銳的兵馬,天知道劉平的幽州軍中這樣的兵馬有多少,那麽比這些更精銳又能精銳到什麽程度?


    反應速度驚人,裝備算不傷太精良,不過顯然比隻有皮甲的己方騎兵要好,那麽真到了戰場上戰鬥力絕對不會差,這是荀彧的判斷,至於到底有多強,那就需要真刀真槍的打一場才能知道了。


    至於打一場,外麵的人不就是麽,隻不過,那是主公派來迎接自己的兵馬,這兩撥人打一仗這怎麽可能呢?


    如果不是主公的騎兵,圍觀一場戰事,衡量一下幽州軍的成色其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畢竟身處數千精銳幽州軍的保護下,就算真的是有敵襲,恐怕也上不到他荀彧分毫。


    張郃雖然主要的心思集中在了李典的身上,但是屬於領軍將領的職責卻沒有絲毫的懈怠,哪怕是臨時休息的營地在地利上的選擇也是有本能的選擇的。


    臨時營地的南側為林,北側為水,東西兩側則為平地。


    雖然不利於安營紮寨,但是對於臨時休息卻是極佳之地,


    林並不大,但足以提供休憩之地,順便還提供了埋鍋做飯的柴薪,


    水並不深,但是距離營地北側一裏左右的河水,卻足以為幽州軍的士卒提供便利的水源,以及提供飲馬之用。


    東西兩側的平原則提供了兩條便捷的通路和走廊,


    平原本來就是最適合騎兵作戰的地形,雖然沒有派出遊騎和斥候,但是張郃對於自己手下的三千騎軍卻有足夠的信心!張郃相信在這裏沒有人能將自己所率領的三千騎軍全殲!


    事實上,按照夏侯惇的最初打算,確實是準備四麵合為,一波將這一支騎軍全部幹掉的,然而樹林與河流的存在讓他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年頭,涉水、穿林對於騎兵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所以夏侯惇就隻能老老實實的按照唯一可選擇的路徑,進行突擊。


    從起步到加速,再到速度巔峰衝到目標所在,時間極為短暫,在夏侯惇看來,無論是什麽都會在自己六千騎軍的突襲之下都會土崩瓦解,就如同幾月前之前在自己鐵騎衝鋒直接土崩完結的袁術軍一般。


    然而,夏侯惇率領的曹軍騎兵衝到地方的時候,卻發現,在他印象中應當處於混亂的幽州軍,不僅沒有陷入困亂,反而正拍成了緊密的戰陣等待自己的到來!


    事實上,夏侯惇引以為傲的氣勢十足的騎軍衝鋒之陣,在張郃以及幽州軍中級甚至低級軍校眼中,都是極為粗陋的。


    要知道幽州軍是擁有如今大漢境內規模最大的一直騎兵隊伍的,如何提高騎兵的戰力一直是劉平的一種重點方向。


    在劉平引導之下,研發的馬中三寶隻是提升騎兵戰鬥力的一個方麵,更重要的方向提升是戰術和戰略方麵的。


    從漢武帝、衛青、霍去病的騎兵時代開始,漢軍關於騎兵作戰就有一套成熟的體係,這也是漢軍騎兵可以實現“一漢敵五胡”的三大戰術、裝備、意誌的其中保證之一。


    劉平在參與過對軻比能的作戰之後,以漢軍原有的戰術體係位藍本,集思廣益,增加呂布、張遼、趙雲、閻柔等漢族將領的觀點,踏頓、樓班、烏延等歸化的烏桓等遊牧民族將領的遊牧民族戰法,大漢邊軍老卒的常年作戰經驗,再加上劉平親身經曆以及那些從前世的記憶,對幽州軍的騎兵戰術進行了新一輪的升級和改進,並逐漸提煉出了一套的騎兵戰術。


    這套戰術包括了重騎兵的使用方式和環境,輕騎兵的用途種類,遊騎兵的騷擾戰術,突騎兵的風箏戰術,以及劉平根據自己前世遊戲經驗,還有河北決戰經曆提出的戰爭迷霧的觀點。


    尤其是劉平專門點出的戰爭迷霧戰術得到了呂布、趙雲、張遼、張郃、高覽、踏頓、等諸多將領,以及沮授、郭嘉、田豫等人的一直推崇。


    憑借龐大的騎兵,構建對於敵方的戰爭迷霧,讓戰場實現對己方的單方麵透明,切合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要義,絕對是絕對實現戰事勝利的利器!


    <a href="http://m.156n.net" id="wzsy">156n.net</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招攬趙雲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肉的小老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肉的小老鼠並收藏三國從招攬趙雲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