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縣,收拾得鬼哭鬼哭狼嚎的段虎攆去休息之後,一切都按照郭嘉所計算的進行。
三名身著麻衣的中年男子在經過了郭嘉的布置之後,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河陽縣之中。
正午剛過,隨著一聲號角聲響起,早就做好出征準備的整整六千名幽州軍迅速集結,出城之後迅速南下,借助早就準備妥當的渡船,在入夜之前,全部順利地度過了大河之南。
隨後六千幽州軍按照郭嘉的安排,在離開大河之後紮營休整,第二天一早,六千幽州軍兵分三路。
一路約四千騎在郭嘉的帶領下直奔洛陽,第二路約千騎,在被郭嘉收拾得很慘的段虎的帶領下越過洛陽,一路直奔西南陸渾山方向而去。
第三路約千騎,然而隨著時間和路程推進,這支隊伍很快從大變小,化整為零,散落在了整個河南大地上,去完成郭嘉專門留給他們的命令。
郭嘉不知道的是,他所排出的這一千被散開,分布於廣大的河南大地的近千名騎軍,數次與四天之前從溫縣逃離,然後渡過大河進入河南境內的司馬懿遭遇。
對於司馬懿來說,短短四天的時間,他幾乎感受到了人間所有冷暖,體悟到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整個過程。
四天前,司馬懿還是前洛陽令、京兆尹司馬防的次子,一個溫縣溫縣司馬氏的一位年少聰慧的公子。
同樣是四天前,不顧家人勸阻,不顧危險的局勢,年僅十七歲的司馬懿帶著自己的仆役離開了溫縣宅院遊玩,然而在離開之後不久,就在溫縣以北非常意外地發現了一夥潛伏於樹林之中,數量不明的黑山賊。
根據司馬懿的了解,以黑山賊的尿性,能夠在距離溫縣不足十裏的地方遭遇黑山賊,那就絕對可以在溫縣城門口看到黑山賊,雖然司馬氏並不在縣城內居住,可是司馬懿同樣知道在溫縣鬆弛的防備是何等的鬆弛,就這種狀態,溫縣不被黑山賊攻破才怪!
然而稍稍探查之後,從作風到行動一切的一切,都讓司馬懿感覺這一支黑山賊與正常的黑山賊似乎有了太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報出自己是司馬氏弟子之後,黑山賊臉上那似乎是看金子一樣貪婪的目光。
如果不是仗著良駒的優勢,司馬懿恐怕當成就命喪荒野,饒是如此逃回司馬氏的司馬懿也是被嚇得丟掉了半條命,幾位隨從及護衛全部被黑山賊追上,至於後果司馬懿完全可以想到後果。
雖然司馬懿最終逃回家中,可是僅僅透過那一貪婪的眼神,加上黑山賊那不惜馬力,縱馬狂奔,緊追不舍的表現,司馬懿就知道司馬氏絕對是被黑山賊盯上了。
偏偏司馬氏獨居城外,沒有縣城那高大的城牆,僅僅憑借著烏堡來保證家族的安全,而這烏堡更多的是象征的意義,這一切組合起來,讓司馬懿產生了極為不好的聯想,濃濃的不安在他的心中徘徊。
於是司馬懿在返回第一時間,將自己的發現告知的父親司馬防與兄長司馬朗,然而他得到的僅僅是一個不沉穩的評價以及一個無情的嘲諷。
論是司馬防,或者司馬朗都對此不以為然,就連黃巾之亂的時候用兵幾十萬的張都不曾對司馬氏動手,就憑借哪些黃巾餘孽的黑山賊,狗眼鏟除或許還能堅持選取,但是黑山賊敢進攻他們司馬氏,莫非是瘋了不成?
雖然父兄都對於司馬懿自己的提議和不安置若罔聞,可是司馬懿的內心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不安,度過了整整一個不眠之夜之後,寢食難安的司馬懿終於坐不住了。
三天前的一早,司馬懿當即決定去以去陸渾山求學的名義,以最快的速度逃離溫縣。
司馬懿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老老實實的待在溫縣不走,那麽司馬氏或許還能多存續幾日,然而他的突然消失瞬間變成了一切導火索。
就在他逃離溫縣的當天夜裏,剛剛渡過大河,在親隨護衛下,在大河南側宿營的時候,司馬氏已經成為了一個曆史名詞。
就在這時候,司馬懿依然渾然不覺,還在考慮著是不是要按照對父親所說的一樣,去找個書呆子胡昭學習。
然而,僅僅一天之後,隨著郭嘉派出的大量騎兵開始在河南飛奔,各種消息開始不斷的謠傳,總之,對於司馬懿來說,一切都急轉直下!
司馬懿打探到的第一個消息是,溫縣司馬氏的祖宅幾乎被燒成了一片白底,盛極一時,在河內首屈一指的溫縣司馬氏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被入寇的黑山賊直接滅族。
司馬氏被直接滅族,雖然有些驚訝,但也就是驚訝而已,對於本來就生性涼薄的司馬懿而已,感受到的就隻有竊喜和感歎,司馬氏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起點和助力而已,即便沒有了司馬氏,他司馬懿一樣可以縱橫天下。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然而,很快局麵就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當他進入某一個村鎮,報出了司馬氏的名頭之後,瞬間原本親切可人的百姓,瞬間帶上了一種無比詭異的目光,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是感覺不好的司馬懿直接落荒而逃。
感覺不妙的司馬懿吸取了教訓之後,再次尋找一處村鎮打探情況,這一次沒有暴露司馬氏的身份,也確實打探到了與之前不同的消息,但是卻打探到了一套讓他幾乎崩潰的流言。
司馬氏在一夜直接被滅族這是司馬懿已經知道的,但是後續的內容則完全超出了司馬懿最悲觀的估計。
傳言中,司馬懿為了爭奪司馬氏的家主之位,聯合黑山賊偷襲司馬氏,然而在黑山賊的屠刀威脅之下,已經年邁的司馬防不僅沒有妥協,反而當場怒斥司馬懿已經霍亂河內的黑山賊頭領,結果司馬懿被自己的父親罵得麵紅耳赤,黑山賊則是惱羞成怒,盛極一時的司馬氏灰飛煙滅!
關鍵是講述者講的是有聲有色,這一點點,一滴滴,一幕幕,就如同他使身臨其境眼睜睜地看到整個過程一般。
司馬懿恨不得直接將在這胡說八道的造謠者直接砍死!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講述者還順便提了一嘴,一支軍紀嚴明的幽州騎軍還在各處各地通告,和司馬氏的叛徒司馬懿聯合襲擊的了司馬氏的那一支黑山賊雖然被幽州軍打擊,但是依然有少部分流竄到了河南地區,希望河南地區的百姓提高警惕,不要被黑山賊偷襲,重蹈了司馬氏的覆轍。
黑山賊他毫不在意,不過是一夥賊寇而已,可是身處河內的他如何能不了了解幽州軍這一個團體和勢力的存在,聽到這裏,在確定對手真的是幽州軍之後。司馬懿的內心充滿了絕望,馬是一個他無法企及和對抗的龐然大物!
絕望之下,司馬懿一度陷入了恍惚之中,他甚至都不知道是如何被自己的親隨們帶走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司馬懿才回過神。
徹底回神之後,恢複了思維能力的司馬懿帶著最後一絲希望,帶領著自己僅有的幾親隨,直接進去了距離他所在位置最近的鞏縣縣城,再次開始打聽消息。
城池畢竟是城池,信息的來源自然遠非村鎮可比,然而這一次,種類更多,更加詳實,更加驚悚,更加離奇,更加無法讓司馬懿接受的流言不停地傳入了司馬懿的耳中。
僅僅是司馬懿之所以會串通黑山賊偷襲,甚至喪心病狂地將自己哦親族滅門,就有不止一種原因,其中某些原因離奇地讓司馬懿感覺不可思議。
就比如司馬懿聽到的流傳範圍最廣的一種說法:
什麽司馬懿之所以會串通黑山賊,偷襲自家為的並不是奪取什麽所謂的家主之位,而是因為司馬懿與父親司馬防剛剛納下的一房小妾偷情的時候,不小心被司馬防堵在了當場,雖然司馬防虎毒不食子,留下的司馬懿的性命的,但是司馬懿卻不知悔改,反而對於自己父親以及自己的家族痛下殺手!
更有甚者,有些說法,司馬懿根本就不是什麽串通黑山賊,而他本身就是黑山賊的頭領,而溫縣的司馬氏正是他立威,霍亂天下的一個開端。
……
麵對這無數種說法,因為無論哪一種說法,所依據都是同一個理由,司馬懿為什麽會突然離開家,為什麽離開家之後司馬氏馬上就被滅門,對此司馬懿是百口莫辯!
至於司馬氏明明被滅滿門,而有人竟然知道司馬懿是當天離開這一點,不是沒有人提出疑問,但是在各種對於司馬懿聲討的浪潮中,完全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於是,在各式各樣的各種流言之下,司馬懿禽獸不如,人人得而誅之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不可逆轉了。
然而,司馬懿終究不是什麽其他人,作為可以熬死大多數人的老烏龜,在郭嘉的流言攻勢之下,已經撤離成為亂臣賊子、禽獸不如、人人的得而誅之的司馬懿,在鞏縣附近稍稍流露蹤跡之後,就如同一滴水落入大海一消失得無影無影無蹤。
至於司馬懿的下落,不少人有過很多種猜測,有人說司馬懿因為世人千夫所指、良心不安,自決於天下,不過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相信一個喪心病狂到會將自己的家族徹底覆滅的狼心狗肺之輩會自殺。
也有人說,司馬懿在溫縣將司馬氏連根拔起之後,成為了黑山賊首領張燕的軍師,和在北方縱橫的張燕一起,霍亂天下。
還有人說,司馬懿走投無路之下,改頭換麵,投奔了天下之中的某一位有實力的諸侯,準備鳩占鵲巢以滿足他那無盡的貪欲和變態的想法。
唯獨一句俗語慢慢地開始在天下百姓之中流傳,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
事實上,郭嘉不知道的是,他的想法和布局遠遠比他自己估計的效果要好太多,在某一段時間,在各種流言蜚語的衝擊之下,在自己已經被天下所唾棄之後,司馬已經一度處於了瘋狂的邊緣,在某一瞬間,司馬懿甚至產生了還不如就死在溫縣的想法。
如果不是因為手下親隨的拚死保護,司馬懿早就用劍割斷了自己的喉嚨。
當司馬懿從恍惚和癲狂中恢複清醒之後,發現身邊隻剩下了三名從溫縣跟來的親隨。
“其他人呢?”司馬懿問道。
司馬懿突然發出的聲音,使得這幾個馬上就要瀕臨絕望的隨從喜極而泣。
“公子,他們都死了!”
“死在了幽州軍的手中麽?”
除了抽泣聲,沒有人回答,不過司馬懿知道,不僅僅是自己身邊的親隨,包括溫縣的司馬氏,上上下下數百口,恐怕全都是死於幽州軍之手!
司馬懿不知道幽州軍為什麽要對司馬氏動手,但是他的心中已經被複仇的怒火所充斥。
冷靜下來之後,司馬懿理順清楚的所有的思路,早一邊倒的謠言之下,自己已經絕對沒有了任何翻盤的可能,想要洗刷冤屈絕對是癡人說夢。
曾經試圖用來避難的陸渾山是沒法去了,司馬懿不相信幽州軍會放過陸渾山於不顧,胡昭聲名雖然不小的,但是還不至於有那麽大的麵子。
況且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之下,比起那劉平數代人積累下來的聲望,胡昭有憑什麽相信自己是被算計和陷害的呢?
天下之大,能對抗幽州軍的又能有幾人?
於是,司馬懿首先選擇了屯兵潁川的曹操曹孟德,希望借助曹操複仇。
然而剛剛到達潁川境內的時候,曹操和劉平結親、同盟,的消息幾乎是一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自然也傳入了司馬懿的耳中!
劉平和曹操竟然穿上了一條褲子,那一瞬間,司馬懿的內心充滿了絕望!
雖然年輕,但是此時的司馬懿對於天下大勢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劉平這個偽君子和曹操這個真小人聯手,這就等於在中原沒有了對手!
三名身著麻衣的中年男子在經過了郭嘉的布置之後,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河陽縣之中。
正午剛過,隨著一聲號角聲響起,早就做好出征準備的整整六千名幽州軍迅速集結,出城之後迅速南下,借助早就準備妥當的渡船,在入夜之前,全部順利地度過了大河之南。
隨後六千幽州軍按照郭嘉的安排,在離開大河之後紮營休整,第二天一早,六千幽州軍兵分三路。
一路約四千騎在郭嘉的帶領下直奔洛陽,第二路約千騎,在被郭嘉收拾得很慘的段虎的帶領下越過洛陽,一路直奔西南陸渾山方向而去。
第三路約千騎,然而隨著時間和路程推進,這支隊伍很快從大變小,化整為零,散落在了整個河南大地上,去完成郭嘉專門留給他們的命令。
郭嘉不知道的是,他所排出的這一千被散開,分布於廣大的河南大地的近千名騎軍,數次與四天之前從溫縣逃離,然後渡過大河進入河南境內的司馬懿遭遇。
對於司馬懿來說,短短四天的時間,他幾乎感受到了人間所有冷暖,體悟到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整個過程。
四天前,司馬懿還是前洛陽令、京兆尹司馬防的次子,一個溫縣溫縣司馬氏的一位年少聰慧的公子。
同樣是四天前,不顧家人勸阻,不顧危險的局勢,年僅十七歲的司馬懿帶著自己的仆役離開了溫縣宅院遊玩,然而在離開之後不久,就在溫縣以北非常意外地發現了一夥潛伏於樹林之中,數量不明的黑山賊。
根據司馬懿的了解,以黑山賊的尿性,能夠在距離溫縣不足十裏的地方遭遇黑山賊,那就絕對可以在溫縣城門口看到黑山賊,雖然司馬氏並不在縣城內居住,可是司馬懿同樣知道在溫縣鬆弛的防備是何等的鬆弛,就這種狀態,溫縣不被黑山賊攻破才怪!
然而稍稍探查之後,從作風到行動一切的一切,都讓司馬懿感覺這一支黑山賊與正常的黑山賊似乎有了太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報出自己是司馬氏弟子之後,黑山賊臉上那似乎是看金子一樣貪婪的目光。
如果不是仗著良駒的優勢,司馬懿恐怕當成就命喪荒野,饒是如此逃回司馬氏的司馬懿也是被嚇得丟掉了半條命,幾位隨從及護衛全部被黑山賊追上,至於後果司馬懿完全可以想到後果。
雖然司馬懿最終逃回家中,可是僅僅透過那一貪婪的眼神,加上黑山賊那不惜馬力,縱馬狂奔,緊追不舍的表現,司馬懿就知道司馬氏絕對是被黑山賊盯上了。
偏偏司馬氏獨居城外,沒有縣城那高大的城牆,僅僅憑借著烏堡來保證家族的安全,而這烏堡更多的是象征的意義,這一切組合起來,讓司馬懿產生了極為不好的聯想,濃濃的不安在他的心中徘徊。
於是司馬懿在返回第一時間,將自己的發現告知的父親司馬防與兄長司馬朗,然而他得到的僅僅是一個不沉穩的評價以及一個無情的嘲諷。
論是司馬防,或者司馬朗都對此不以為然,就連黃巾之亂的時候用兵幾十萬的張都不曾對司馬氏動手,就憑借哪些黃巾餘孽的黑山賊,狗眼鏟除或許還能堅持選取,但是黑山賊敢進攻他們司馬氏,莫非是瘋了不成?
雖然父兄都對於司馬懿自己的提議和不安置若罔聞,可是司馬懿的內心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不安,度過了整整一個不眠之夜之後,寢食難安的司馬懿終於坐不住了。
三天前的一早,司馬懿當即決定去以去陸渾山求學的名義,以最快的速度逃離溫縣。
司馬懿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老老實實的待在溫縣不走,那麽司馬氏或許還能多存續幾日,然而他的突然消失瞬間變成了一切導火索。
就在他逃離溫縣的當天夜裏,剛剛渡過大河,在親隨護衛下,在大河南側宿營的時候,司馬氏已經成為了一個曆史名詞。
就在這時候,司馬懿依然渾然不覺,還在考慮著是不是要按照對父親所說的一樣,去找個書呆子胡昭學習。
然而,僅僅一天之後,隨著郭嘉派出的大量騎兵開始在河南飛奔,各種消息開始不斷的謠傳,總之,對於司馬懿來說,一切都急轉直下!
司馬懿打探到的第一個消息是,溫縣司馬氏的祖宅幾乎被燒成了一片白底,盛極一時,在河內首屈一指的溫縣司馬氏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被入寇的黑山賊直接滅族。
司馬氏被直接滅族,雖然有些驚訝,但也就是驚訝而已,對於本來就生性涼薄的司馬懿而已,感受到的就隻有竊喜和感歎,司馬氏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起點和助力而已,即便沒有了司馬氏,他司馬懿一樣可以縱橫天下。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然而,很快局麵就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當他進入某一個村鎮,報出了司馬氏的名頭之後,瞬間原本親切可人的百姓,瞬間帶上了一種無比詭異的目光,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是感覺不好的司馬懿直接落荒而逃。
感覺不妙的司馬懿吸取了教訓之後,再次尋找一處村鎮打探情況,這一次沒有暴露司馬氏的身份,也確實打探到了與之前不同的消息,但是卻打探到了一套讓他幾乎崩潰的流言。
司馬氏在一夜直接被滅族這是司馬懿已經知道的,但是後續的內容則完全超出了司馬懿最悲觀的估計。
傳言中,司馬懿為了爭奪司馬氏的家主之位,聯合黑山賊偷襲司馬氏,然而在黑山賊的屠刀威脅之下,已經年邁的司馬防不僅沒有妥協,反而當場怒斥司馬懿已經霍亂河內的黑山賊頭領,結果司馬懿被自己的父親罵得麵紅耳赤,黑山賊則是惱羞成怒,盛極一時的司馬氏灰飛煙滅!
關鍵是講述者講的是有聲有色,這一點點,一滴滴,一幕幕,就如同他使身臨其境眼睜睜地看到整個過程一般。
司馬懿恨不得直接將在這胡說八道的造謠者直接砍死!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講述者還順便提了一嘴,一支軍紀嚴明的幽州騎軍還在各處各地通告,和司馬氏的叛徒司馬懿聯合襲擊的了司馬氏的那一支黑山賊雖然被幽州軍打擊,但是依然有少部分流竄到了河南地區,希望河南地區的百姓提高警惕,不要被黑山賊偷襲,重蹈了司馬氏的覆轍。
黑山賊他毫不在意,不過是一夥賊寇而已,可是身處河內的他如何能不了了解幽州軍這一個團體和勢力的存在,聽到這裏,在確定對手真的是幽州軍之後。司馬懿的內心充滿了絕望,馬是一個他無法企及和對抗的龐然大物!
絕望之下,司馬懿一度陷入了恍惚之中,他甚至都不知道是如何被自己的親隨們帶走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司馬懿才回過神。
徹底回神之後,恢複了思維能力的司馬懿帶著最後一絲希望,帶領著自己僅有的幾親隨,直接進去了距離他所在位置最近的鞏縣縣城,再次開始打聽消息。
城池畢竟是城池,信息的來源自然遠非村鎮可比,然而這一次,種類更多,更加詳實,更加驚悚,更加離奇,更加無法讓司馬懿接受的流言不停地傳入了司馬懿的耳中。
僅僅是司馬懿之所以會串通黑山賊偷襲,甚至喪心病狂地將自己哦親族滅門,就有不止一種原因,其中某些原因離奇地讓司馬懿感覺不可思議。
就比如司馬懿聽到的流傳範圍最廣的一種說法:
什麽司馬懿之所以會串通黑山賊,偷襲自家為的並不是奪取什麽所謂的家主之位,而是因為司馬懿與父親司馬防剛剛納下的一房小妾偷情的時候,不小心被司馬防堵在了當場,雖然司馬防虎毒不食子,留下的司馬懿的性命的,但是司馬懿卻不知悔改,反而對於自己父親以及自己的家族痛下殺手!
更有甚者,有些說法,司馬懿根本就不是什麽串通黑山賊,而他本身就是黑山賊的頭領,而溫縣的司馬氏正是他立威,霍亂天下的一個開端。
……
麵對這無數種說法,因為無論哪一種說法,所依據都是同一個理由,司馬懿為什麽會突然離開家,為什麽離開家之後司馬氏馬上就被滅門,對此司馬懿是百口莫辯!
至於司馬氏明明被滅滿門,而有人竟然知道司馬懿是當天離開這一點,不是沒有人提出疑問,但是在各種對於司馬懿聲討的浪潮中,完全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於是,在各式各樣的各種流言之下,司馬懿禽獸不如,人人得而誅之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不可逆轉了。
然而,司馬懿終究不是什麽其他人,作為可以熬死大多數人的老烏龜,在郭嘉的流言攻勢之下,已經撤離成為亂臣賊子、禽獸不如、人人的得而誅之的司馬懿,在鞏縣附近稍稍流露蹤跡之後,就如同一滴水落入大海一消失得無影無影無蹤。
至於司馬懿的下落,不少人有過很多種猜測,有人說司馬懿因為世人千夫所指、良心不安,自決於天下,不過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相信一個喪心病狂到會將自己的家族徹底覆滅的狼心狗肺之輩會自殺。
也有人說,司馬懿在溫縣將司馬氏連根拔起之後,成為了黑山賊首領張燕的軍師,和在北方縱橫的張燕一起,霍亂天下。
還有人說,司馬懿走投無路之下,改頭換麵,投奔了天下之中的某一位有實力的諸侯,準備鳩占鵲巢以滿足他那無盡的貪欲和變態的想法。
唯獨一句俗語慢慢地開始在天下百姓之中流傳,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
事實上,郭嘉不知道的是,他的想法和布局遠遠比他自己估計的效果要好太多,在某一段時間,在各種流言蜚語的衝擊之下,在自己已經被天下所唾棄之後,司馬已經一度處於了瘋狂的邊緣,在某一瞬間,司馬懿甚至產生了還不如就死在溫縣的想法。
如果不是因為手下親隨的拚死保護,司馬懿早就用劍割斷了自己的喉嚨。
當司馬懿從恍惚和癲狂中恢複清醒之後,發現身邊隻剩下了三名從溫縣跟來的親隨。
“其他人呢?”司馬懿問道。
司馬懿突然發出的聲音,使得這幾個馬上就要瀕臨絕望的隨從喜極而泣。
“公子,他們都死了!”
“死在了幽州軍的手中麽?”
除了抽泣聲,沒有人回答,不過司馬懿知道,不僅僅是自己身邊的親隨,包括溫縣的司馬氏,上上下下數百口,恐怕全都是死於幽州軍之手!
司馬懿不知道幽州軍為什麽要對司馬氏動手,但是他的心中已經被複仇的怒火所充斥。
冷靜下來之後,司馬懿理順清楚的所有的思路,早一邊倒的謠言之下,自己已經絕對沒有了任何翻盤的可能,想要洗刷冤屈絕對是癡人說夢。
曾經試圖用來避難的陸渾山是沒法去了,司馬懿不相信幽州軍會放過陸渾山於不顧,胡昭聲名雖然不小的,但是還不至於有那麽大的麵子。
況且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之下,比起那劉平數代人積累下來的聲望,胡昭有憑什麽相信自己是被算計和陷害的呢?
天下之大,能對抗幽州軍的又能有幾人?
於是,司馬懿首先選擇了屯兵潁川的曹操曹孟德,希望借助曹操複仇。
然而剛剛到達潁川境內的時候,曹操和劉平結親、同盟,的消息幾乎是一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自然也傳入了司馬懿的耳中!
劉平和曹操竟然穿上了一條褲子,那一瞬間,司馬懿的內心充滿了絕望!
雖然年輕,但是此時的司馬懿對於天下大勢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劉平這個偽君子和曹操這個真小人聯手,這就等於在中原沒有了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