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3日。(.好看的小說)星期一。
關於家書的一點點……
家書是我們那個時期重要的表達感情和溝通感情的方式,所有的相思與掛念都是由這一枚小小的郵票完成的;隔千重山、萬重水。
窗外,江城的秋是有些姍姍的遲的,想著故鄉的秋該是金燦燦的了。
“長安書遠寄來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原來古人和今人的期盼與惆悵竟也是如此的相同――都渴望那份擁著歸依後的溫暖與慰藉!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話別,隻道早還鄉。”――多少握槍的歲月,遙望山泉與明月,枕著厚重的家書,拋擲青春的音符,一路有歌,將熱淚與忠誠化成鐵漿,灌注成鐵骨柔情――八千裏路雲和月,我的白發雙親,您耕作的身影,犁出了我生命中的亮麗與苦澀;記憶的河,如陳年老釀,醇香如歌。
“隻身千裏客,孤枕一燈秋。”
回味著林清玄先生“溫一壺月光下酒”這個天才的題目,真是柔情千縷,逍遙萬種。而此刻的我,沒有那輪明月,也沒有那能融月光來喝的酒,便不能“一杯今日酒,萬裏故鄉心”,隻有那張鋪展的潔白的紙,那支被磨得光滑的孤獨地站立著的筆――“淚墨灑為書,將寄萬裏親。”
舉目望去,落日天涯――
“何時得家信,每日算歸程。”古代那個樂派悠閑的孟郊,在那個“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鬆泉明月間,竟也歸心悠悠。
“有客來故鄉,貽我鄉裏劄。心怪書來遲,反複看年月。”――何等急切的心情;“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何等的敘舊情懷。
“急開翻惱緘封密,朗誦頻教句讀差。”――手忙腳亂的,越急越撕不開信封,反怪封得太密實了,而讀信時竟不成句子了,何等激動喜悅。
“接到手書偏不發,先從函外看平安。”香箋一紙,寫盡回文機上意,欲卷重開,讀遍千回與萬回。”――收到戀人或妻子的信,偏不急於拆開,待靜下心來,慢慢拆看,細細品味,香箋一紙,沐浴那份溫馨與歡欣,那份柔情與蜜意――何等纏綿。
淚眼盼秋水長天際遠,歸心似落霞孤鶩齊飛――
鄉情是一首牧人的詩,家書是一支古老的歌謠!
在此我將一封寫給我高中時期的一個好友的信錄此,應該看出我那個時期的一點心跡:
小船:
首先為你的幸運幹杯。(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從你的一些先後來的信中得知,原來如牛一樣在一個屋簷下學習的同學(小船語),都已有了較好的歸宿,都找到了曾經的夢想,我心中亦是有幾分高興和欣慰――必竟都已有了自己展開的旗幟。而我,如今依然在天涯、在飄泊,跟你們相比,我實在遜色不少,心中有些苦悶與遺憾。不過,經過幾年的寂寞的努力與拚打,現在在文學上也有些小成績,能夠在寂寞的時候將那些美麗的故事與心情流淌成文字,並在字裏行間找到樂趣、找到自信、找到價值。現在的我及現在的夢想,就是有那麽一天讓很多人都來讀我寫的文字,讓他們在文字的思想中找到人生、找到感悟。現在我想集中精力研究一下外國小說及中國古典文學,汲取營養,積蓄一下底氣。
你來信中所談,被寧夏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聘為創作員之事,很是祝賀。但你也應清楚當今之事,亦是扯淡的多。我的意見是你先多投石問路,覺得正確後再為之效力。然否,僅供參考。
另外,你的信中提及雪夢。是的,那個美麗的邂逅,讓我們有了甜蜜的開始,然後就有了同很多故事一樣有許多苦澀的幸福的旅程;那個美麗的夢一直珍藏在我記憶的河中。我的中篇小說《情比路更長》的創作就是因於她。一次我在部隊駐地大街上行走,突然之間,我麵前出現了一個背影,秀發在秋日柔和的陽光下,閃閃發光,我的喉頭一熱,“雪夢。”她怎麽會出現在這個小城市,決不可能。但我的本能,使我迅速的追上那個背影一看……然後那美麗的背影一路而去,然而卻留下了我一路的失落與惆悵。當天晚上,我在大山中,數著那些美麗的星星;那些閃閃的星星,是伊的眸光嗎?我在一片相思中失眠了……第二天,我就執筆寫直了《情比路更長》,僅用8天時間就寫成了12萬字的小說,寄給了我的好朋友的《**文學》雜誌社。
時光如電,我們現在都在歲月中變了模樣,但少年時那份純情卻珍藏永遠。
關於家書的一點點……
家書是我們那個時期重要的表達感情和溝通感情的方式,所有的相思與掛念都是由這一枚小小的郵票完成的;隔千重山、萬重水。
窗外,江城的秋是有些姍姍的遲的,想著故鄉的秋該是金燦燦的了。
“長安書遠寄來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原來古人和今人的期盼與惆悵竟也是如此的相同――都渴望那份擁著歸依後的溫暖與慰藉!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話別,隻道早還鄉。”――多少握槍的歲月,遙望山泉與明月,枕著厚重的家書,拋擲青春的音符,一路有歌,將熱淚與忠誠化成鐵漿,灌注成鐵骨柔情――八千裏路雲和月,我的白發雙親,您耕作的身影,犁出了我生命中的亮麗與苦澀;記憶的河,如陳年老釀,醇香如歌。
“隻身千裏客,孤枕一燈秋。”
回味著林清玄先生“溫一壺月光下酒”這個天才的題目,真是柔情千縷,逍遙萬種。而此刻的我,沒有那輪明月,也沒有那能融月光來喝的酒,便不能“一杯今日酒,萬裏故鄉心”,隻有那張鋪展的潔白的紙,那支被磨得光滑的孤獨地站立著的筆――“淚墨灑為書,將寄萬裏親。”
舉目望去,落日天涯――
“何時得家信,每日算歸程。”古代那個樂派悠閑的孟郊,在那個“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鬆泉明月間,竟也歸心悠悠。
“有客來故鄉,貽我鄉裏劄。心怪書來遲,反複看年月。”――何等急切的心情;“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何等的敘舊情懷。
“急開翻惱緘封密,朗誦頻教句讀差。”――手忙腳亂的,越急越撕不開信封,反怪封得太密實了,而讀信時竟不成句子了,何等激動喜悅。
“接到手書偏不發,先從函外看平安。”香箋一紙,寫盡回文機上意,欲卷重開,讀遍千回與萬回。”――收到戀人或妻子的信,偏不急於拆開,待靜下心來,慢慢拆看,細細品味,香箋一紙,沐浴那份溫馨與歡欣,那份柔情與蜜意――何等纏綿。
淚眼盼秋水長天際遠,歸心似落霞孤鶩齊飛――
鄉情是一首牧人的詩,家書是一支古老的歌謠!
在此我將一封寫給我高中時期的一個好友的信錄此,應該看出我那個時期的一點心跡:
小船:
首先為你的幸運幹杯。(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從你的一些先後來的信中得知,原來如牛一樣在一個屋簷下學習的同學(小船語),都已有了較好的歸宿,都找到了曾經的夢想,我心中亦是有幾分高興和欣慰――必竟都已有了自己展開的旗幟。而我,如今依然在天涯、在飄泊,跟你們相比,我實在遜色不少,心中有些苦悶與遺憾。不過,經過幾年的寂寞的努力與拚打,現在在文學上也有些小成績,能夠在寂寞的時候將那些美麗的故事與心情流淌成文字,並在字裏行間找到樂趣、找到自信、找到價值。現在的我及現在的夢想,就是有那麽一天讓很多人都來讀我寫的文字,讓他們在文字的思想中找到人生、找到感悟。現在我想集中精力研究一下外國小說及中國古典文學,汲取營養,積蓄一下底氣。
你來信中所談,被寧夏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聘為創作員之事,很是祝賀。但你也應清楚當今之事,亦是扯淡的多。我的意見是你先多投石問路,覺得正確後再為之效力。然否,僅供參考。
另外,你的信中提及雪夢。是的,那個美麗的邂逅,讓我們有了甜蜜的開始,然後就有了同很多故事一樣有許多苦澀的幸福的旅程;那個美麗的夢一直珍藏在我記憶的河中。我的中篇小說《情比路更長》的創作就是因於她。一次我在部隊駐地大街上行走,突然之間,我麵前出現了一個背影,秀發在秋日柔和的陽光下,閃閃發光,我的喉頭一熱,“雪夢。”她怎麽會出現在這個小城市,決不可能。但我的本能,使我迅速的追上那個背影一看……然後那美麗的背影一路而去,然而卻留下了我一路的失落與惆悵。當天晚上,我在大山中,數著那些美麗的星星;那些閃閃的星星,是伊的眸光嗎?我在一片相思中失眠了……第二天,我就執筆寫直了《情比路更長》,僅用8天時間就寫成了12萬字的小說,寄給了我的好朋友的《**文學》雜誌社。
時光如電,我們現在都在歲月中變了模樣,但少年時那份純情卻珍藏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