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亂起(上)
蒙古插漢部也就是左翼,明朝也稱其為察罕兒。(.)嘉靖年間,插漢部迫於右翼的壓力,東遷遼河河套,導致了蒙古本部再度分裂,也同時導致了女真的崛起。
因為插漢部成功地遷到了遼東之後,便與遼東的朵顏原諸衛及女真勾結,把遼東搞了個天翻地覆,使遼東明軍疲於奔命。而遼東局勢的不穩,形成了女真乘亂崛起的局麵。
我們前麵曾經說過,天啟七年,皇太極親率大軍征討朝鮮。當時袁崇煥上書請求率軍奔襲沈陽,直接威脅皇太極的老巢,以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王銳還曾經參與了討論此事,最後同意了袁崇煥的所請。
但皇太極不愧是當代的軍事大家,他率軍親征朝鮮,又怎麽可能留下老巢空虛的大患?
結果袁崇煥還沒到沈陽,就遇上了多鐸和豪格的兩路伏兵。雙方交戰一場各有損傷,袁崇煥見狀心知奔襲沈陽已不可能。他想起了王銳的忠告,擔心再強行冒進的話會更中了皇太極的奸計,於是引軍退回了寧遠。
而皇太極則用了最快的速度,以雷霆萬鈞之勢大破朝鮮,逼其簽訂了城下之盟。緊接著又突然揮師察哈爾,斬台吉巴敦,俘獲牲口、奴隸無數,最終大勝而歸。
虎墩兔憨早就被後金打破了膽,當初努爾哈赤剛死之時,他還想趁機吞並了建州,打起了在遼東稱霸的如意算盤。
但是沒想到皇太極非但是軍事才能絲毫不在乃父之下,而且政治手腕尤有過之。他在接任了汗位之後,迅速就穩定住了後金搖搖欲墜的局麵,同時遠交近攻,重新贏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持,並且不斷蠶食插漢部的地盤。[.超多好看小說]搶奪其牲口、奴隸。
這一次征討朝鮮後,後金已隱然恢複了元氣,而且朝鮮這個心腹後患一除,皇太極就更能騰得出手來對付插漢部了。
虎墩兔憨打不過皇太極,知道再這樣下去,恐怕早晚會被其吞並,而他在大明那裏又絲毫得不到幫助。於是一氣之下虎墩兔憨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率領整個部族西遷。回到了闊別將近80年之久的故土大草原。
可是蒙古右翼又豈能容這個夙敵安安穩穩地落下腳來?因此插漢部甫一遷回來,就遭到了蒙古諸部地聯合打擊。但雙方各有顧忌,所以多是局部的小衝突,還沒有爆發全麵的生死大戰。再加上蒙古諸部因利益之爭,內部也並非是鐵板一塊,虎墩兔憨這才得以勉強撐了下來。
但大草原的遊牧生活是十分嚴酷的,如果沒有肥美的牧場、足夠的牛羊,是不可能支撐一個部落生息繁衍下來的。
插漢部還僅僅是剛站住腳而已。那些肥美地牧場又哪裏有他們的份?而且經過了遷徙和戰爭的消耗,牲口的數量也是大減。如果沒有充足的食物儲備,全族的幾十萬人眼瞅著將會很難度過這個即將來臨的冬天。
因此無奈之下,虎墩兔憨隻好把眼睛又盯向了大明。恰在這時,他收到了關內傳出的線報。大喜之下,虎墩兔憨當即決定趁著收獲季節到來之時入關大肆劫掠一番,搶得足夠地糧食,以度過嚴冬這道難關。是以他這才親率了20萬大軍。浩浩蕩蕩直撲大同而來!
在九邊重鎮,內衛的情報係統已經開始向關外延伸,所以插漢部的大軍開拔剛剛沒多久,消息就已經迅速傳遞到了關內,到達了崔堅的手上。而此時明軍的預警係統還未得到情報,巡撫和總兵對此都毫不知情,由此也可見一個發達地情報係統有多麽重要。
而在王銳的戰略計劃當中,連皇太極都沒放在短期的考慮目標之內。至於來自蒙古的威脅他更是從未放在心上了。
所以他此刻聞聽了插漢部大舉來犯地消息,忍不住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說現在連皇太極都不敢正視我大明邊鎮一眼,那個什麽虎兔的蒙古大汗難道是吃錯藥了不成?竟敢揮軍來犯?
不過吃驚歸吃驚,王銳還不至於亂了手腳。
他略一驚訝就恢複了正常,腦海裏一邊閃電般轉著念頭,一邊命人立刻去將孫傳庭等人找來,馬上商議對策。
不多時的功夫。史梁、周寧、劉成學、聶楓、孫傳庭等人都已盡數到齊。王銳命崔堅將那情報又說了一遍。眾人亦無不大吃了一驚。
史梁忍不住一拍幾案率先說道:“***,建虜韃子現下都聞我大明之名而喪膽。蒙古韃子又何時有這麽大膽了?哼,這一次我們雖然隻帶了500龍虎衛,但是也定要讓那賊廝鳥的虎兔大汗知道厲害!”
周寧聞言自是也立刻跟著拍案叫了聲好,他二人自從統領龍虎衛後,一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將剽悍的風格與犀利火器的強大威力結合得堪稱完美,已是公認地當朝數一數二的猛將。除了王銳之外,再沒將其他人放在眼裏,一個區區的虎墩兔憨自然也不例外。
劉成學仍是沉穩、謹慎,眉頭微皺開口說道:“自從督公統帥龍虎衛屢次大敗建虜韃子之後,蒙古諸部雖未表示出臣服之心,但也再不敢正視我大明邊鎮一眼。眼下督公微服來至大同府,又恰逢紙幣之事將要到了緊要之時,那虎墩兔憨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大舉來犯,這其中難道沒有可疑之處麽?若是此事當真有內鬼作祟,那我等恐怕不可等閑視之。督公一人身係天下安危,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史、周二位將軍雖勇,龍虎衛亦是天下無敵之師,但眼下可是500對20萬,敵我過於懸殊,一切還需小心謹慎才好!”
他的話音剛落,眾人已是紛紛點頭。的確,插漢部來犯的時間可說是非常可疑,若說這完全是巧合,實是令人難以相信。莫非王銳的身份真的已經泄露出去,被別有用心地人加以利用,想借蒙古人之手來達到不可告人地目的嗎?
一想到那逃脫地卯聖騎士,眾人感到非常有這種可能!
史梁和周寧也各自沉默下來,若是沒有王銳的話,他二人倒真敢率領著500龍虎衛去碰一碰20萬蒙古大軍,但現在既然牽扯到了王銳的安危,這二人也不敢造次,難得地老老實實閉上了嘴巴。
孫傳庭沉吟了片刻開口說道:“適才劉將軍所言極是,若這當真是有人刻意為之的話,那可的確是一石二鳥的毒計!”
劉成學略一思索便即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還是孫大人思慮得周詳!”
周寧卻是一頭霧水,直愣愣地問道:“什麽一石二鳥?我的腦子沒你那麽多彎彎,老孫還是說得明白些好!”
孫傳庭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若是能借蒙古人的手置督公於死地,一切罪責自然可以都推到虎墩兔憨的身上。皇帝雖然震怒,也隻能將氣撒到插漢部的頭上。當然,這仍然還要犧牲上幾個小卒子為代價了,此為其一!”
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看到周寧點點頭似乎是聽明白了,這才繼續說道:“我們剛到大同府時,對方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對大明銀元的布局,隻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發難而已。嗬嗬,還有什麽比戰爭更好的時機麽?隻要20萬蒙古大軍兵臨城下的消息一傳開,明日恐怕大同府的物價就會飛漲。這時隻需稍有推波助瀾,想讓大明銀元很快變成廢紙一張應該絕非難事!嘿嘿,這可說是設計得天衣無縫,即便追究起責任來也隻能怨在戰禍和蒙古人的身上,的確是巧妙之極,此其二也!”
周寧總算是徹底聽明白了,忍不住用力一拍幾案怒道:“**他姥姥,究竟是誰想出的如此毒計?若是讓我知道了,非將他腦袋生擰下來當夜壺不可!”
王銳聽他罵得粗俗,不禁瞪了他一眼。
周寧嚇得一縮脖子吐了吐舌頭,乖乖閉上了嘴巴。
王銳這才微皺著眉頭開口說道:“伯言所見與我略能夠,眼下我倒不擔心安全,而是擔心大明銀元!若真的戰亂一起,物價飛漲恐怕是必然之事。隻需對方稍有推波助瀾,我們想要保住其不貶值的確是過程困難!伯言可有何良策否?”
孫傳庭眉頭緊鎖,沉吟了半晌方才說道:“以傳庭愚見,惟今之計督公倒不如索性亮出身份,以六省巡道欽差之名調動兵馬迎擊蒙古大軍。同時在大同城內實行戒嚴,以嚴查蒙古奸細的名義令所有的百姓都不得隨意走動,所有的商家、店鋪也全部歇業,一切供給均由官府分配,如此一來自然就斷絕了對方想趁機在大明銀元上做文章的機會!不知督公以為如何?”
王銳聞言眼睛一亮,不由得哈哈笑道:“伯言果然是妙計!如你這般所言,對方恐怕要急得直跳腳了!不過此計雖妙,卻有一個不好處。但經你這番提醒,我倒是也有了一計!”
孫傳庭微微一愣,隨即恭聲說道:“督公有何高見,傳庭可否聽聞其詳呢?”
蒙古插漢部也就是左翼,明朝也稱其為察罕兒。(.)嘉靖年間,插漢部迫於右翼的壓力,東遷遼河河套,導致了蒙古本部再度分裂,也同時導致了女真的崛起。
因為插漢部成功地遷到了遼東之後,便與遼東的朵顏原諸衛及女真勾結,把遼東搞了個天翻地覆,使遼東明軍疲於奔命。而遼東局勢的不穩,形成了女真乘亂崛起的局麵。
我們前麵曾經說過,天啟七年,皇太極親率大軍征討朝鮮。當時袁崇煥上書請求率軍奔襲沈陽,直接威脅皇太極的老巢,以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王銳還曾經參與了討論此事,最後同意了袁崇煥的所請。
但皇太極不愧是當代的軍事大家,他率軍親征朝鮮,又怎麽可能留下老巢空虛的大患?
結果袁崇煥還沒到沈陽,就遇上了多鐸和豪格的兩路伏兵。雙方交戰一場各有損傷,袁崇煥見狀心知奔襲沈陽已不可能。他想起了王銳的忠告,擔心再強行冒進的話會更中了皇太極的奸計,於是引軍退回了寧遠。
而皇太極則用了最快的速度,以雷霆萬鈞之勢大破朝鮮,逼其簽訂了城下之盟。緊接著又突然揮師察哈爾,斬台吉巴敦,俘獲牲口、奴隸無數,最終大勝而歸。
虎墩兔憨早就被後金打破了膽,當初努爾哈赤剛死之時,他還想趁機吞並了建州,打起了在遼東稱霸的如意算盤。
但是沒想到皇太極非但是軍事才能絲毫不在乃父之下,而且政治手腕尤有過之。他在接任了汗位之後,迅速就穩定住了後金搖搖欲墜的局麵,同時遠交近攻,重新贏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持,並且不斷蠶食插漢部的地盤。[.超多好看小說]搶奪其牲口、奴隸。
這一次征討朝鮮後,後金已隱然恢複了元氣,而且朝鮮這個心腹後患一除,皇太極就更能騰得出手來對付插漢部了。
虎墩兔憨打不過皇太極,知道再這樣下去,恐怕早晚會被其吞並,而他在大明那裏又絲毫得不到幫助。於是一氣之下虎墩兔憨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率領整個部族西遷。回到了闊別將近80年之久的故土大草原。
可是蒙古右翼又豈能容這個夙敵安安穩穩地落下腳來?因此插漢部甫一遷回來,就遭到了蒙古諸部地聯合打擊。但雙方各有顧忌,所以多是局部的小衝突,還沒有爆發全麵的生死大戰。再加上蒙古諸部因利益之爭,內部也並非是鐵板一塊,虎墩兔憨這才得以勉強撐了下來。
但大草原的遊牧生活是十分嚴酷的,如果沒有肥美的牧場、足夠的牛羊,是不可能支撐一個部落生息繁衍下來的。
插漢部還僅僅是剛站住腳而已。那些肥美地牧場又哪裏有他們的份?而且經過了遷徙和戰爭的消耗,牲口的數量也是大減。如果沒有充足的食物儲備,全族的幾十萬人眼瞅著將會很難度過這個即將來臨的冬天。
因此無奈之下,虎墩兔憨隻好把眼睛又盯向了大明。恰在這時,他收到了關內傳出的線報。大喜之下,虎墩兔憨當即決定趁著收獲季節到來之時入關大肆劫掠一番,搶得足夠地糧食,以度過嚴冬這道難關。是以他這才親率了20萬大軍。浩浩蕩蕩直撲大同而來!
在九邊重鎮,內衛的情報係統已經開始向關外延伸,所以插漢部的大軍開拔剛剛沒多久,消息就已經迅速傳遞到了關內,到達了崔堅的手上。而此時明軍的預警係統還未得到情報,巡撫和總兵對此都毫不知情,由此也可見一個發達地情報係統有多麽重要。
而在王銳的戰略計劃當中,連皇太極都沒放在短期的考慮目標之內。至於來自蒙古的威脅他更是從未放在心上了。
所以他此刻聞聽了插漢部大舉來犯地消息,忍不住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說現在連皇太極都不敢正視我大明邊鎮一眼,那個什麽虎兔的蒙古大汗難道是吃錯藥了不成?竟敢揮軍來犯?
不過吃驚歸吃驚,王銳還不至於亂了手腳。
他略一驚訝就恢複了正常,腦海裏一邊閃電般轉著念頭,一邊命人立刻去將孫傳庭等人找來,馬上商議對策。
不多時的功夫。史梁、周寧、劉成學、聶楓、孫傳庭等人都已盡數到齊。王銳命崔堅將那情報又說了一遍。眾人亦無不大吃了一驚。
史梁忍不住一拍幾案率先說道:“***,建虜韃子現下都聞我大明之名而喪膽。蒙古韃子又何時有這麽大膽了?哼,這一次我們雖然隻帶了500龍虎衛,但是也定要讓那賊廝鳥的虎兔大汗知道厲害!”
周寧聞言自是也立刻跟著拍案叫了聲好,他二人自從統領龍虎衛後,一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將剽悍的風格與犀利火器的強大威力結合得堪稱完美,已是公認地當朝數一數二的猛將。除了王銳之外,再沒將其他人放在眼裏,一個區區的虎墩兔憨自然也不例外。
劉成學仍是沉穩、謹慎,眉頭微皺開口說道:“自從督公統帥龍虎衛屢次大敗建虜韃子之後,蒙古諸部雖未表示出臣服之心,但也再不敢正視我大明邊鎮一眼。眼下督公微服來至大同府,又恰逢紙幣之事將要到了緊要之時,那虎墩兔憨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大舉來犯,這其中難道沒有可疑之處麽?若是此事當真有內鬼作祟,那我等恐怕不可等閑視之。督公一人身係天下安危,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史、周二位將軍雖勇,龍虎衛亦是天下無敵之師,但眼下可是500對20萬,敵我過於懸殊,一切還需小心謹慎才好!”
他的話音剛落,眾人已是紛紛點頭。的確,插漢部來犯的時間可說是非常可疑,若說這完全是巧合,實是令人難以相信。莫非王銳的身份真的已經泄露出去,被別有用心地人加以利用,想借蒙古人之手來達到不可告人地目的嗎?
一想到那逃脫地卯聖騎士,眾人感到非常有這種可能!
史梁和周寧也各自沉默下來,若是沒有王銳的話,他二人倒真敢率領著500龍虎衛去碰一碰20萬蒙古大軍,但現在既然牽扯到了王銳的安危,這二人也不敢造次,難得地老老實實閉上了嘴巴。
孫傳庭沉吟了片刻開口說道:“適才劉將軍所言極是,若這當真是有人刻意為之的話,那可的確是一石二鳥的毒計!”
劉成學略一思索便即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還是孫大人思慮得周詳!”
周寧卻是一頭霧水,直愣愣地問道:“什麽一石二鳥?我的腦子沒你那麽多彎彎,老孫還是說得明白些好!”
孫傳庭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釋道:“若是能借蒙古人的手置督公於死地,一切罪責自然可以都推到虎墩兔憨的身上。皇帝雖然震怒,也隻能將氣撒到插漢部的頭上。當然,這仍然還要犧牲上幾個小卒子為代價了,此為其一!”
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看到周寧點點頭似乎是聽明白了,這才繼續說道:“我們剛到大同府時,對方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對大明銀元的布局,隻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發難而已。嗬嗬,還有什麽比戰爭更好的時機麽?隻要20萬蒙古大軍兵臨城下的消息一傳開,明日恐怕大同府的物價就會飛漲。這時隻需稍有推波助瀾,想讓大明銀元很快變成廢紙一張應該絕非難事!嘿嘿,這可說是設計得天衣無縫,即便追究起責任來也隻能怨在戰禍和蒙古人的身上,的確是巧妙之極,此其二也!”
周寧總算是徹底聽明白了,忍不住用力一拍幾案怒道:“**他姥姥,究竟是誰想出的如此毒計?若是讓我知道了,非將他腦袋生擰下來當夜壺不可!”
王銳聽他罵得粗俗,不禁瞪了他一眼。
周寧嚇得一縮脖子吐了吐舌頭,乖乖閉上了嘴巴。
王銳這才微皺著眉頭開口說道:“伯言所見與我略能夠,眼下我倒不擔心安全,而是擔心大明銀元!若真的戰亂一起,物價飛漲恐怕是必然之事。隻需對方稍有推波助瀾,我們想要保住其不貶值的確是過程困難!伯言可有何良策否?”
孫傳庭眉頭緊鎖,沉吟了半晌方才說道:“以傳庭愚見,惟今之計督公倒不如索性亮出身份,以六省巡道欽差之名調動兵馬迎擊蒙古大軍。同時在大同城內實行戒嚴,以嚴查蒙古奸細的名義令所有的百姓都不得隨意走動,所有的商家、店鋪也全部歇業,一切供給均由官府分配,如此一來自然就斷絕了對方想趁機在大明銀元上做文章的機會!不知督公以為如何?”
王銳聞言眼睛一亮,不由得哈哈笑道:“伯言果然是妙計!如你這般所言,對方恐怕要急得直跳腳了!不過此計雖妙,卻有一個不好處。但經你這番提醒,我倒是也有了一計!”
孫傳庭微微一愣,隨即恭聲說道:“督公有何高見,傳庭可否聽聞其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