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龍城飛將(下)
方文傑透過射擊孔仔細搜尋著目標,絲毫不為城下敵軍的猛攻和紛亂所動。(.好看的小說)他現在已算是久經沙場了,無論麵對什麽樣的情況都能夠冷靜無比地審時度勢,早已經成為一個真正可怕的戰場特等射手。
終於,一個騎在馬上耀武揚威來回馳騁的百夫長落在了他的準星之內。他立刻穩穩地將其套住,屏住呼吸,槍口緩緩地隨之轉動。就在那百夫長勒馬轉向略有停頓的一刹那,方文傑有力地扣動了扳機。
雖然是在萬軍交戰的戰場之中,清脆的槍聲仍然是震人耳鼓。隻見那百夫長的左胸綻放出一朵血花,身體好象被重重推了一下,向後一個倒栽蔥摔下馬去,一隻腳兀自掛在馬鐙裏,屍體被受了驚的坐騎拖在地上奔跑。
他手下的那些蒙古兵見狀頓時一陣混亂,士氣為之稍沮。城頭的守軍立刻抓住了機會,用弓箭和滾木擂石一通招呼。
那隊蒙古兵猝不及防之下登時頓時慘重,扔下數十具屍體倉皇敗退下去。
而方文傑則淡淡地一笑,掏出匕首在身前的城牆上仔細地刻下了一道橫杠。
這已經是第十三道橫杠,自從開戰以來,已有1名千夫長,4名百夫長和8名十夫長變成了他的槍下亡魂。
其餘的那些特等射手也是各有斬獲,而且消滅得一樣全部是蒙古軍官。這不但沉重打擊了敵軍的士氣,更有效地摧毀了其指揮係統,令蒙古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可以說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種戰術是以先進的火器為基礎和前提的,蒙古人又哪裏見過?所以一上來就吃了大虧。
圖巴和達爾汗聞報後又驚又怒,他們蒙古勇士作戰雖說一向是統帥身先士卒,但也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損失。再這麽打下去地話。他們手下的驍將恐怕很快就會死得一個也不剩了!早聽說明軍的火器厲害,連八旗精兵都連番铩羽,眼下親身體會,才知道果然是名不虛傳。
無奈之下,二人隻得下令讓所有的軍官撤後,退到對方的火器射程之外指揮。但這樣一來不但己方的士氣大跌,而且命令也難以得到有效執行,戰鬥力大打折扣。
圖巴和達爾汗空自驚怒交集卻沒有辦法。惟有將心一橫下了死令。自己這邊有5萬大軍,就算硬耗也要將大同城裏的那點可憐兵力生生耗光!
就在雙方在城上進行著慘烈血戰的同時,整個大同城內也陷入了一片沸騰地狀態。
聽到蒙古大軍已經開始攻城,有不少百姓在最初的慌亂之後,就自發地投入到對城上守軍的支援之中。幫助運送武器、弓箭、滾木、擂石、食物和水,以及將屍體和重傷員全都抬下城來。
所有的老百姓都堅信他們隻要能咬牙堅持住,威國公很快就會率領著龍虎衛和10萬大軍趕到,徹底擊退城外的蒙古大軍。令大同府轉危為安。
因此不需要官府動員,就有越來越多的百姓主動投入到了後援中去。
老百姓們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可是那些官員們卻是知道威國公已然身在城內,隻不過龍虎衛和10萬大軍還未見蹤影。
他們不敢有違王銳的命令,將這個消息泄露出去。隻好暗暗祈禱,威國公就像傳說中那樣是天兵天將轉世,以一己之力就能退掉蒙古大軍。
不過擔心歸擔心,害怕歸害怕。一眾官員們都不敢有絲毫地怠慢,認真執行著孫傳庭一一分派的任務,整個巡按衙門都在高效運轉著,這才能使那些山寨官差們脫身出來,補充到了守城的隊伍之中……
渠家湞站在北城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慘烈搏殺的戰場,口中冷靜地發布著一個接一個的命令,不斷將蜂擁爬上城地蒙古兵打下城去。
他表麵上雖然鎮靜。但心中卻在暗驚,心說此番若不是威國公在,憑著自己的那2000人馬,休想能守得住城池。他也是第一次親眼見識到新式步槍的威力,心裏更是暗暗咋舌不已。隻這麽百來條槍已是如此厲害,那5000龍虎衛盡出又會是什麽樣?
而且這還僅僅是火槍而已,傳說中更為厲害的神武霹靂炮還未得見,那槍炮配合在一起又會是怎樣地威力?怪不得連號稱天下無敵的八旗精兵都會敗得那麽慘。有如此犀利火器在手的龍虎衛才真正稱得上是天下無敵才對!
一想到訓練出這支無敵之師的王銳。渠家湞自是更為歎服,暗思上天當真是要重興大明。所以這降下了這等曠世奇才!如果有一天明軍全都能裝備上此等犀利火器,普天之下再有何敵敢正視大明一眼?
正思慮間,蒙古軍又發動了新的一輪如潮水般的猛攻。
渠家湞緩緩深呼吸了一下,將思緒收了回來,口中不慌不忙下達著新的命令,心裏卻忍不住暗暗替王銳擔心起來。
眼下雖說兵力不足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但是三幫四會十二堂口地人終究是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單打獨鬥的身手還不錯,可是應付這種大規模的戰陣就要差得遠了。現下來得還隻是蒙古大軍的前鋒而已,等虎墩兔憨所率領的中軍趕到,形勢將更加危急。威國公畢竟不是真的有三頭六臂,僅憑這麽點人馬一樣難以抵擋20萬的敵軍。現在隻希望他地妙策能真地發揮作用,並且人千萬莫出任何意外才好,否則自己可真要成為大明的千古罪人了!
他掃了一眼城下潮水般地蒙古兵,不禁暗自咬了咬牙,心說若是威國公的妙策好用便罷,否則自己就算豁出性命不要也要護得其安全,相比起大明朝的擎天玉柱來說,一個大同府又算得了什麽?
想到這裏,渠家湞忍不住一陣後悔。他如果早算清了這筆賬。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王銳去以身犯險的。
仿佛老天爺猜到了渠家湞的心思一樣,他這個念頭剛剛冒出來,身邊的一個親兵就忽然抬手向遠處地天上一指喊道:“將軍快看,那是什麽?”
渠家湞的心忽悠一顫,急忙順著親兵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的天邊,有幾個小黑點正在朝著這裏急速而來。
他立刻拿起王銳送的30倍千裏鏡,舉起來仔細觀看。
這一下很快就看得分明。就見那幾個小黑點其實是三個人,正駕馭著藍、綠、紅三種顏色的飛翼,如鷹隼般在藍天上翱翔,馭風駕雲直朝大同城撲來。
那三個人不是旁人,卻正是王銳、王謙和聶桐。駕馭了飛天神翼而來的目的當然不是要到戰場上觀光,而是要像當初一舉擊殺努爾哈赤一樣,要讓斬首戰術在大同府再顯神威!
這自然就是王銳地妙策了,目的除了執行斬首戰術之外。還要起到威懾敵膽,振奮大同府軍民上下之心的作用。
因為此前為了安撫民心,他散布了自己統帥龍虎衛和10萬大軍的假消息,如果就這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大同府,那肯定會引起眾人的猜疑。自己的名聲受損事小。若是民心因此而亂麻煩可就大了。
所以王銳才想出了這一招,反正自己早晚是要亮相來主持大局的,那索性就來個最驚豔的出場。
試想一下,威國公親自駕飛天神翼馳援大同。一舉擊殺蒙古大軍地前鋒大將,這將何等振奮人心?如此一來,他再說龍虎衛和10萬大軍隨後便到,那時候還有誰會懷疑?
不過此計雖好,但是王銳一說要自己親自上陣,自然是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對。以他今日的身份、地位,又怎能如此親自犯險?若是萬一有什麽意外的話,那不僅僅是無法向皇上和大明百姓交代的問題。恐怕是大明朝地天都要塌了!這責任誰能承擔?
王銳當然清楚眾人的心思,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番他到山西來,為的就是貨幣之戰和削藩大計,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蒙古人壞了自己地大事。
如果大同府有失,那不但自己的威名掃地,而且貨幣之戰、削藩和煤業大計無一不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因此他一定要贏下這一仗,並且要贏得漂亮!這樣自己的名聲不但會攀升到一個新的高峰。而且紙幣本位、削藩和煤業三項大計也一並能穩定下來。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憑眼下形勢要想得到那麽大的利益。自然要冒上很大地風險了,所以王銳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行險一搏。
他耐心地對眾人分析了一番形勢,然後問了一個問題,其他人駕馭飛天神翼的本領是誰教會的?普天之下若論駕馭飛天神翼的本事,還有誰會比自己更高明?蒙古人還從未見識過飛天神翼的厲害,所以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
眾人被問得啞口無言,心知王銳的決心已定,於是也不敢再勸。他們很了解督公地脾氣,知道他一旦決定了地事情,旁人再說也是沒用。無奈之下,眾人也隻得再一次臣服於王銳的“淫威”了。
眼見終於說服了眾人,王銳大喜,當下做出了安排。昨天夜裏就帶領了王謙和聶桐等人悄悄出城,到了事先早就選好地一處山穀欲做準備。
今日戰事一起,他算準了時間,帶同王謙和聶桐一起駕著飛天神翼躍入了空中。此番他要當一次真正的飛將軍,在大同府大顯神威,讓飛天神將之名震於天下!
方文傑透過射擊孔仔細搜尋著目標,絲毫不為城下敵軍的猛攻和紛亂所動。(.好看的小說)他現在已算是久經沙場了,無論麵對什麽樣的情況都能夠冷靜無比地審時度勢,早已經成為一個真正可怕的戰場特等射手。
終於,一個騎在馬上耀武揚威來回馳騁的百夫長落在了他的準星之內。他立刻穩穩地將其套住,屏住呼吸,槍口緩緩地隨之轉動。就在那百夫長勒馬轉向略有停頓的一刹那,方文傑有力地扣動了扳機。
雖然是在萬軍交戰的戰場之中,清脆的槍聲仍然是震人耳鼓。隻見那百夫長的左胸綻放出一朵血花,身體好象被重重推了一下,向後一個倒栽蔥摔下馬去,一隻腳兀自掛在馬鐙裏,屍體被受了驚的坐騎拖在地上奔跑。
他手下的那些蒙古兵見狀頓時一陣混亂,士氣為之稍沮。城頭的守軍立刻抓住了機會,用弓箭和滾木擂石一通招呼。
那隊蒙古兵猝不及防之下登時頓時慘重,扔下數十具屍體倉皇敗退下去。
而方文傑則淡淡地一笑,掏出匕首在身前的城牆上仔細地刻下了一道橫杠。
這已經是第十三道橫杠,自從開戰以來,已有1名千夫長,4名百夫長和8名十夫長變成了他的槍下亡魂。
其餘的那些特等射手也是各有斬獲,而且消滅得一樣全部是蒙古軍官。這不但沉重打擊了敵軍的士氣,更有效地摧毀了其指揮係統,令蒙古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可以說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種戰術是以先進的火器為基礎和前提的,蒙古人又哪裏見過?所以一上來就吃了大虧。
圖巴和達爾汗聞報後又驚又怒,他們蒙古勇士作戰雖說一向是統帥身先士卒,但也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損失。再這麽打下去地話。他們手下的驍將恐怕很快就會死得一個也不剩了!早聽說明軍的火器厲害,連八旗精兵都連番铩羽,眼下親身體會,才知道果然是名不虛傳。
無奈之下,二人隻得下令讓所有的軍官撤後,退到對方的火器射程之外指揮。但這樣一來不但己方的士氣大跌,而且命令也難以得到有效執行,戰鬥力大打折扣。
圖巴和達爾汗空自驚怒交集卻沒有辦法。惟有將心一橫下了死令。自己這邊有5萬大軍,就算硬耗也要將大同城裏的那點可憐兵力生生耗光!
就在雙方在城上進行著慘烈血戰的同時,整個大同城內也陷入了一片沸騰地狀態。
聽到蒙古大軍已經開始攻城,有不少百姓在最初的慌亂之後,就自發地投入到對城上守軍的支援之中。幫助運送武器、弓箭、滾木、擂石、食物和水,以及將屍體和重傷員全都抬下城來。
所有的老百姓都堅信他們隻要能咬牙堅持住,威國公很快就會率領著龍虎衛和10萬大軍趕到,徹底擊退城外的蒙古大軍。令大同府轉危為安。
因此不需要官府動員,就有越來越多的百姓主動投入到了後援中去。
老百姓們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可是那些官員們卻是知道威國公已然身在城內,隻不過龍虎衛和10萬大軍還未見蹤影。
他們不敢有違王銳的命令,將這個消息泄露出去。隻好暗暗祈禱,威國公就像傳說中那樣是天兵天將轉世,以一己之力就能退掉蒙古大軍。
不過擔心歸擔心,害怕歸害怕。一眾官員們都不敢有絲毫地怠慢,認真執行著孫傳庭一一分派的任務,整個巡按衙門都在高效運轉著,這才能使那些山寨官差們脫身出來,補充到了守城的隊伍之中……
渠家湞站在北城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慘烈搏殺的戰場,口中冷靜地發布著一個接一個的命令,不斷將蜂擁爬上城地蒙古兵打下城去。
他表麵上雖然鎮靜。但心中卻在暗驚,心說此番若不是威國公在,憑著自己的那2000人馬,休想能守得住城池。他也是第一次親眼見識到新式步槍的威力,心裏更是暗暗咋舌不已。隻這麽百來條槍已是如此厲害,那5000龍虎衛盡出又會是什麽樣?
而且這還僅僅是火槍而已,傳說中更為厲害的神武霹靂炮還未得見,那槍炮配合在一起又會是怎樣地威力?怪不得連號稱天下無敵的八旗精兵都會敗得那麽慘。有如此犀利火器在手的龍虎衛才真正稱得上是天下無敵才對!
一想到訓練出這支無敵之師的王銳。渠家湞自是更為歎服,暗思上天當真是要重興大明。所以這降下了這等曠世奇才!如果有一天明軍全都能裝備上此等犀利火器,普天之下再有何敵敢正視大明一眼?
正思慮間,蒙古軍又發動了新的一輪如潮水般的猛攻。
渠家湞緩緩深呼吸了一下,將思緒收了回來,口中不慌不忙下達著新的命令,心裏卻忍不住暗暗替王銳擔心起來。
眼下雖說兵力不足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但是三幫四會十二堂口地人終究是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單打獨鬥的身手還不錯,可是應付這種大規模的戰陣就要差得遠了。現下來得還隻是蒙古大軍的前鋒而已,等虎墩兔憨所率領的中軍趕到,形勢將更加危急。威國公畢竟不是真的有三頭六臂,僅憑這麽點人馬一樣難以抵擋20萬的敵軍。現在隻希望他地妙策能真地發揮作用,並且人千萬莫出任何意外才好,否則自己可真要成為大明的千古罪人了!
他掃了一眼城下潮水般地蒙古兵,不禁暗自咬了咬牙,心說若是威國公的妙策好用便罷,否則自己就算豁出性命不要也要護得其安全,相比起大明朝的擎天玉柱來說,一個大同府又算得了什麽?
想到這裏,渠家湞忍不住一陣後悔。他如果早算清了這筆賬。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王銳去以身犯險的。
仿佛老天爺猜到了渠家湞的心思一樣,他這個念頭剛剛冒出來,身邊的一個親兵就忽然抬手向遠處地天上一指喊道:“將軍快看,那是什麽?”
渠家湞的心忽悠一顫,急忙順著親兵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的天邊,有幾個小黑點正在朝著這裏急速而來。
他立刻拿起王銳送的30倍千裏鏡,舉起來仔細觀看。
這一下很快就看得分明。就見那幾個小黑點其實是三個人,正駕馭著藍、綠、紅三種顏色的飛翼,如鷹隼般在藍天上翱翔,馭風駕雲直朝大同城撲來。
那三個人不是旁人,卻正是王銳、王謙和聶桐。駕馭了飛天神翼而來的目的當然不是要到戰場上觀光,而是要像當初一舉擊殺努爾哈赤一樣,要讓斬首戰術在大同府再顯神威!
這自然就是王銳地妙策了,目的除了執行斬首戰術之外。還要起到威懾敵膽,振奮大同府軍民上下之心的作用。
因為此前為了安撫民心,他散布了自己統帥龍虎衛和10萬大軍的假消息,如果就這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大同府,那肯定會引起眾人的猜疑。自己的名聲受損事小。若是民心因此而亂麻煩可就大了。
所以王銳才想出了這一招,反正自己早晚是要亮相來主持大局的,那索性就來個最驚豔的出場。
試想一下,威國公親自駕飛天神翼馳援大同。一舉擊殺蒙古大軍地前鋒大將,這將何等振奮人心?如此一來,他再說龍虎衛和10萬大軍隨後便到,那時候還有誰會懷疑?
不過此計雖好,但是王銳一說要自己親自上陣,自然是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對。以他今日的身份、地位,又怎能如此親自犯險?若是萬一有什麽意外的話,那不僅僅是無法向皇上和大明百姓交代的問題。恐怕是大明朝地天都要塌了!這責任誰能承擔?
王銳當然清楚眾人的心思,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番他到山西來,為的就是貨幣之戰和削藩大計,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蒙古人壞了自己地大事。
如果大同府有失,那不但自己的威名掃地,而且貨幣之戰、削藩和煤業大計無一不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因此他一定要贏下這一仗,並且要贏得漂亮!這樣自己的名聲不但會攀升到一個新的高峰。而且紙幣本位、削藩和煤業三項大計也一並能穩定下來。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憑眼下形勢要想得到那麽大的利益。自然要冒上很大地風險了,所以王銳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行險一搏。
他耐心地對眾人分析了一番形勢,然後問了一個問題,其他人駕馭飛天神翼的本領是誰教會的?普天之下若論駕馭飛天神翼的本事,還有誰會比自己更高明?蒙古人還從未見識過飛天神翼的厲害,所以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
眾人被問得啞口無言,心知王銳的決心已定,於是也不敢再勸。他們很了解督公地脾氣,知道他一旦決定了地事情,旁人再說也是沒用。無奈之下,眾人也隻得再一次臣服於王銳的“淫威”了。
眼見終於說服了眾人,王銳大喜,當下做出了安排。昨天夜裏就帶領了王謙和聶桐等人悄悄出城,到了事先早就選好地一處山穀欲做準備。
今日戰事一起,他算準了時間,帶同王謙和聶桐一起駕著飛天神翼躍入了空中。此番他要當一次真正的飛將軍,在大同府大顯神威,讓飛天神將之名震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