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夢醒時分上


    經過一夜的緝捕,巳聖騎士團的餘孽盡皆落網。不過其中再沒有像高堯、梁傑那樣潛伏在朝堂或者軍中的人物,也就是說即便沒有這麽快就將這些家夥緝拿,他們也不太可能再做下如劫奪錢糧、盡害左威衛營那般的驚天大案。


    這也十分正常,盡管東聖教實力雄厚、處心積慮已久,但朝堂或軍中又豈是那麽好‘混’入的?想要拉人下水也一樣是非常困難,而且還要冒極大的風險。高堯和梁傑這二人都是機緣巧合才能成功地‘混’入,並且站穩了腳跟。而高堯跟著巳聖騎士一起暴‘露’了身份,梁傑則一直潛藏下來。除了巳聖騎士之外,其餘人都不知曉他的身份,以至於最終做下了那驚天大案。這其中有太多幸運的成分,但這就是所謂的上天注定。


    不管怎麽說,巳聖騎士團餘孽的全部落網令王銳和內衛都鬆了口氣。這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若是再出一個梁傑那樣的大案,就算小皇帝不怪罪,王銳和內衛也將顏麵掃地,難再抬得起頭來。


    第二天,楊鶴的奏折也到了京師,自然是立刻引起了滿朝的一片嘩然。主剿派趁此機會又有所抬頭,再次提出對賊寇絕不能有半點姑息,惟有全力剿滅方能永絕後患。


    小皇帝此時已經從王銳那裏得報,知道了巳聖騎士團餘孽已全部落網和神槍營出擊剿賊之事。而且他也知道不能僅僅因為出了這件大事就隨便改變即定的策略,於是對那些主剿派的奏折一律留中不發。隻是下了一道旨意,命令三邊總督楊鶴在最短的時間內剿滅紫金梁部流寇,奪回被劫的錢糧。同時命各地方配合內衛,全力擊破東聖教。


    楊鶴先是接到了王銳的傳書,不禁又驚又喜。驚的是事情的真相竟然那般複雜,想不到遊擊將軍梁傑居然是內‘奸’。喜的自然是神槍營前來協助剿賊,有了如許‘精’銳的幫助,剿滅紫金梁部流寇,奪回被劫錢糧之事就會容易的多了。


    緊接著小皇帝的旨意也到了陝西,果然是命令剿滅賊寇、奪回錢糧。


    楊鶴不敢怠慢,當即將洪承疇找來,限他在兩個月之內剿滅紫金梁部流寇、如數奪回被劫的賑災錢糧,否則必軍法從事,並告知了他威國公已經派了神槍營來協助剿賊,就暫時歸其調遣。但是神槍營隻負責剿滅紫金梁部流寇,卻不會聽從與之無關的任何命令,這也是王銳在給楊鶴的信中所特意提到的。


    洪承疇聞言大喜,當下毫不猶豫地接令,並立下了軍令狀,保證在期限內盡剿紫金梁部賊寇。


    他原本隻是個小小的參議道而已,但楊鶴剛一上任就擢升其為延綏巡撫,並全權委任以剿賊重任,同時明言此乃威國公所保薦。


    洪承疇自然是又驚又喜,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堂堂的威國公王銳竟知道自己這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並且如此推重、信任。他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剿滅賊寇,不辜負威國公和總督大人的信任與期望。


    巧的是他剛上任沒多久,就發生了紫金梁部賊寇劫奪賑災錢糧的驚天大案。這可是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既能報恩立功,又能殺‘雞’儆猴,給其餘的賊寇一點顏‘色’瞧瞧。


    洪承疇原本就信心十足,眼下又有了神槍營來助陣,他自然更加有絕對的把握了。


    不過他卻沒有急於動手,而是一邊暗中調集重兵於榆林、米脂、綏德,將王自用部緊緊封鎖在陝北最頂部的邊角區域裏,一邊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情報,密切掌握對方的所有行蹤。


    與此同時,楊鶴調撥錢糧,優先賑濟陝北區域的饑荒。他親自坐鎮榆林,廣出告示安民、推廣農家三寶的種植等一係列舉措。並且廣為宣揚賑災錢糧被劫一事,告知百姓要與官府一條心,共同奪回本屬於他們的錢糧,而莫要再是非不分地幫助賊寇。


    另外官府也懸下了重賞,無論任何人,隻要能夠生擒或者取得賊首王自用的首級來,就可以得到白銀一萬兩的賞金;生擒或者取得畢愛民首級者,可得賞金五千兩,其餘賊首的賞金則從一千至三千兩銀子不等;而對於紫金梁部的賊寇,但凡能夠投誠之人,一律赦免無罪、既往不咎,並且還發放10兩銀子的返家費。


    所有的這些手段都是王銳在給楊鶴的信中所教,就是要在軍事打擊之前先展開政治與心理攻勢,一方麵爭取民心、民意的支持,另一方麵瓦解王自用部的鬥誌與士氣。


    可不要小瞧了這些手段,那都是王銳從我們多年的鬥爭經驗中所借鑒,有時候要遠遠比軍事打擊的手段還要厲害得多!


    果然,事情就像王銳所預料的那樣。中國的老百姓差不多是世界上做聽話和最老實的老百姓了,眼下官府一改往日的官僚、霸道和汙濁之風,全力賑濟饑荒、整飭民生,自是很容易就得到了民心、民意的支持。


    一時間楊鶴在陝北百姓的眼裏成為了楊青天,是皇帝派來拯救疾苦百姓的好官。而對劫奪了賑災錢糧的王自用則由原來的同情漸漸變成了敵視,因為他並沒有如宣稱的那樣將那些錢糧用來賑濟饑民,而是趁機招兵買馬。這種行為自是不能被百姓所接受,王自用部原來的義軍形象也毀於一旦,變成了真正的賊寇、流寇。此消彼長之下,民心、民意完全倒向了官府一邊。


    就在這時,方文傑率領著神槍營日夜兼程趕到。楊鶴大喜,當下命令洪承疇可以開始收網……


    另一邊,這段時間王自用的日子的確很不好過。他自從在綏德起事以來一直是順風順水,當真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對官軍的幾次圍剿也是連戰連捷,隊伍很快壯大到了一萬多人,名聲極是響亮,在近百支義軍之中數一數二。


    尤其是前些日子一舉全殲了左威衛營,劫得了其所押運的錢糧之後,紫金梁王的名聲更是大噪,風頭一時無兩,左近幾支小股的義軍紛紛來投,甘願奉他為首領。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自用有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自信心與虛榮心極度膨脹,竟然不顧手下心腹大將張義、薛萬乾等人的反對,而是聽從了畢愛民和梁傑的建議。沒有將那些劫來的錢糧用來賑濟饑民,反倒是以此為憑,趁機招兵買馬,將隊伍擴大到了將近兩萬人。


    這讓王自用的自信心進一步暴長,真正找到了指揮千軍萬馬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感覺。心想隻要再打上幾場勝仗,到時候自己的隊伍就可以發展到十萬人。那時整個陝北都將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完全能夠與官軍分庭抗禮。


    有了這樣好的局麵,不愁其餘的義軍不紛紛來投,自己的隊伍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一旦達到了數十萬人時,就能將整個陝西攪他個天翻地覆!緊接著自己再揮軍晉、寧、甘三省,則西北的大局可期,他這個紫金梁王就是名副其實的西北王了!


    可就在王自用沉浸在他的美夢中時,事情的發展卻讓他感到了越來越不對勁。


    官府並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惱羞成怒之下立刻展開圍剿,和像以往那樣‘逼’迫百姓,胡‘亂’抓些人來‘交’差、頂罪。反倒是全力賑濟饑民、安撫民心,同時調集重兵圍而不攻。


    這令得原本‘混’‘亂’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而且民心、民意竟逐漸倒向了官府一邊,自己也由義軍變成了真正的賊寇。


    他的手下本就全都是窮苦的百姓,並且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眼下民心漸定,就有家裏人捎來了口信,勸他們莫要再追隨賊寇作‘亂’,快些回家去過安穩的日子。


    一旦有一個人先聽從了家人的勸告悄悄逃跑,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了連鎖反應,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小差叛逃。


    而官府也履行了承諾,對所有叛逃回去的人既往不咎,每人還發放了10兩銀子的返家費。這一消息傳來,叛逃的人頓時暴增,短短幾天之內就有將近兩千人開了小差,軍心一時間大‘亂’。


    王自用又驚又怒,立刻下令整飭軍紀,嚴懲開小差者,接連抓住並斬了幾十個悄悄叛逃的兵士,這才勉強穩住了局麵,但軍心已難免渙散。


    就在這時,又傳來了官軍的重兵圍困已然完成,龍虎衛的神槍營千裏馳援協助剿賊,已趕到了榆林,不日間就將發動大舉圍剿的消息。


    龍虎衛的大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眼下聽到龍虎衛竟然要來圍剿,不但普通的士兵人心慌‘亂’,連王自用也是大驚失‘色’。


    別看他夢做得‘挺’美,可還是有一絲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眼下比起努爾哈赤、虎墩兔憨來還要天差地遠。連他們都在龍虎衛的手下不堪一擊,自己又怎能是對手?


    震驚之下,王自用連忙召集了手下的心腹商議對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色四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色四月並收藏混在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