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牛刀小試中
不一會的功夫,海龍衛已經是偽裝完畢,其餘閑雜人等也都躲避到艙裏,甲板上隻留下了少量的‘操’作人員,並且換上了普通的衣服,裝成修理船的模樣。
這些偽裝的道具戰艦上早有準備,是事先預定好的一個‘迷’‘惑’海盜的戰術。隻不過匆忙之間,劉成學沒能立刻反應過來罷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對王銳佩服無已。
此時朱由檢也明白了原委,忍不住朝王銳豎起了大拇指。他也披上了一件普通老百姓的衣服,留在了艦橋之上看熱鬧。如果那當真是海盜船,這等好戲他焉能錯過?
在無限的期待中,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那兩艘不明船隻果然是朝著他們快速駛來。
終於,桅杆頂的了望哨再次高聲叫道:“八幡大菩薩旗,八幡大菩薩旗!那是倭寇的船隻!”
眾人聞言險些就歡呼雀躍起來,因為包括小皇帝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清楚,八幡大菩薩旗乃是倭寇的標誌。想不到在這渤海灣裏竟真的能碰到倭寇,這可真是大吉利市!
八幡神即應神天皇,作為日本的武神、戰神來供奉,也是最早的神佛合體神。不僅僅是倭寇信奉,日本戰國時的許多武將也都打著八幡大菩薩旗,比如說武田信玄。
能在這裏碰到倭寇,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同時也興奮之極,人人摩拳擦掌,準備大顯一番身手。
自從海龍衛成立那天起,每個人都在期待著能夠早日大顯身手,令大明的水師名揚天下。眼下終於有了這樣的機會,眾人又怎能不感到興奮?
唯一比較冷靜的人是王銳,他沒有像眾人那麽興奮,而是不動聲‘色’地繼續舉著千裏鏡仔細觀察。
又過了一會,他也終於看清了那兩艘船的樣子和船上的旗幟。不錯,那的確是八幡大菩薩旗。
他的眼睛一亮,凝神細看了片刻,隨即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放下了千裏鏡,頭也不回地淡淡說道:“不錯,那的確是八幡大菩薩旗無疑。不過這並不是真倭寇,而是一夥假倭賊,我看應該是朝鮮人假扮的才對!”
眾人聞言不由得一愣,急忙又舉起千裏鏡細看。因為有了王銳的提示,這一次立刻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劉成學麵‘露’羞愧之‘色’說道:“還是大帥觀察仔細,那的確是朝鮮的戰船,而不是倭國的戰船,末將慚愧!”
王銳微微一笑,也沒有去責備他。從一開始,王銳就堅信倭寇不太可能在這渤海灣出沒,因此盡管看到了八幡大菩薩旗,卻也沒受影響,而是凝神細看對方的船型。
各國的戰船都有很大不同,旗幟容易假冒,但船隻卻是不行。一來想要搞到他國的戰船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二來戰船也如同趁手的武器一樣,已經用習慣了就很難再改變,否則戰鬥力將受到極大影響。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王銳看清了那兩艘船是朝鮮的板屋戰船,而並非是倭國的安宅船或關船時,立刻就明白這是一夥假倭寇,乃是由朝鮮人假扮。
而劉成學等人也是先入為主,腦子裏想的就隻是倭寇。因此一見八幡大菩薩旗,馬上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倭寇,而疏於了進一步仔細觀察。經王銳的一提醒,這才恍然大悟。
朱由檢卻分不清戰船的區別,也不管那麽多,當下將手一擺說道:“管他是真倭寇還是假倭寇,反正隻要是海盜就行。這些朝鮮人更可恨,竟打著別人的旗號來禍‘亂’我大明海疆,此番太傅要幫朕好好地教訓他們!”
王銳點頭應是,心中也認為小皇帝說的甚是。他心說那幫‘棒’子也真夠爛的,隻會搞些小動作,冒充倭寇來禍‘亂’,其真正目的無非是想挑撥大明與倭國之間的不和罷了。
大明和倭國對於朝鮮來說都是極大的威脅,隻有這兩家不和,朝鮮才容易在紛‘亂’中求得平衡。
如果這兩家能夠聯起手來瓜分朝鮮半島的利益,或是對另一家的侵略坐視不理,那朝鮮恐怕就要危險了。
因此一直以來,都有朝鮮海盜冒充倭寇來劫掠大明的商船、禍‘亂’沿海的城鎮,就是想火上澆油,令大明對倭國更加仇視。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抱住明廷的大‘腿’,來對抗倭國的巨大威脅。
這一招看起來簡單,但卻十分有效。那些商人、百姓哪裏分得清板屋戰船和安宅船?甚至對嘰裏呱啦的‘棒’子話與倭話都分不清楚,於是將賬全都算在了倭寇的頭上。
眼下在大明提起倭寇來,仍然是人人咬牙切齒。但是說起朝鮮來,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其是大明的友好鄰邦,甚至是附屬國,沒有人會對其仇視,這也不得不說是‘棒’子外‘交’策略的成功。
王銳對此早就‘洞’若觀火,看得清楚明白,因此在他的計劃中倭國和朝鮮都是必須征服的,沒有什麽正義不正義可言。
大明想要稱霸世界,就得先稱霸亞洲。而要稱霸亞洲,倭國和朝鮮自然就是必須除去的障礙。
朱由檢見王銳在沉思,還以為他在思索破敵之策,當下摩拳擦掌地說道:“太傅有何良策破敵?我們是不是要衝上去打他個落‘花’流水呢?”
他對陸戰都幾乎是一竅不通,就更別提海戰了。除了猛衝猛打,也實在是想不出什麽良策。
王銳微微一笑說道:“皇上不必心急,打仗之事‘交’給劉將軍他們即可。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眼下正是該海龍衛大顯身手的時候,皇上且安心欣賞一出好戲就是!”
說實話,他若想親自指揮著“威龍”艦消滅送上‘門’來的敵人,那是再簡單不過了。可如果那樣的話,劉成學等人就失去了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
將來海龍衛可是要由劉成學等人來率領,而不是他自己親自上陣,因此王銳毫不猶豫地將指揮權‘交’了出去。
劉成學聞言自是‘精’神大振,心說這可是海龍衛的第一戰,大帥如此信任,自己可絕不能丟臉才是!
他‘插’手領命,一連串的指令發了出去,大致就是命眾人仍然裝成修船的模樣,同時了望哨嚴密注視那兩艘船的一舉一動。等雙方相距差不多有10多裏的時候,他們這才假裝猛然發現敵情的樣子,升起帆來“逃跑”,吸引對方來追。
如果現在已經發明出了蒸汽船,當然不用這麽費勁。隻要開足了馬力,風帆船又怎麽能逃的了?
但眼下大家都是風帆戰艦,而且“威龍”艦在剛剛的海嘯中受到了損壞,即使速度仍比對方快,恐怕也極為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對方看出什麽破綻,立刻分頭逃遁的話,那他們可就要追之不及,空歡喜一場了。
因此說隻有先想辦法將對方引‘誘’到艦炮的‘射’程之內,才好動手。到時候敵人想跑也來不及了,他們的船再快,也不可能快得過炮彈。
這一戰術是王銳與劉成學等人反複討論才定下來的,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試想一下他們的戰艦氣勢洶洶地撲向海盜,那些海盜也不是傻子,可能早聽說過大明的火器厲害,肯定會望風而逃。那時候殲滅戰就變成了追擊戰、捉‘迷’藏,又如何能保證效率?
王銳的思想就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海龍衛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必有斬獲,一點一點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此刻劉成學正是按照即定的戰術,令“威龍”艦裝成剛剛從海嘯中僥幸逃生,卻已經損壞嚴重的普通商船的樣子。
這是大明新式戰艦的首航,對方不可能知道,所以眼見有這麽一塊“‘肥’‘肉’”就在嘴邊,又焉有不像惡狼一般撲過來的道理?
他們估計的一點沒錯,此時在那兩艘板屋艦上,一群海賊個個雙眼放光,遙遙盯著遠處的“威龍”艦,恨不能立刻就靠上前去,盡情大肆劫掠一番。
這夥海賊經驗豐富,已不知做下了多少劫掠商船、殺人越貨的罪惡勾當。因此雖然距離尚遠,但他們一眼就看出了這艘船比他們以往所劫掠過的要大得多,他們甚至還從未見過這麽大的商船,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適才海嘯之時,這夥海賊是在外海,所以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而他們不僅是在渤海灣,也經常在日本海上劫掠,是以對海嘯並不陌生。
眼見對方似乎在海嘯中受了嚴重損壞,這些海賊無不大喜,心說這可真是天上掉下來的買賣。像這麽大的商船,不知裝載了多少值錢的貨物。這一票做下來,後半輩子可能都不用再那麽辛苦了!
就像王銳他們判斷的一樣,這“威龍”艦是第一次下水首航,這些海賊又怎麽知道大明已然有了新式的戰艦?
說實話,其時大明的海上力量最弱,連倭國和朝鮮都比不上,因此這夥海賊的首領絲毫未將“威龍”艦放在眼裏。他率領著手下在日本海與渤海灣裏了十幾年,連倭國的水軍都奈何他不得,就更別提大明了。他和手下在這渤海灣裏劫掠就像是狩獵一樣,從來都是心情愉快、舒暢,沒有一次遇到過風險。
不過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出來‘混’早晚有一天會還的!這海賊首領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威龍”艦可不是什麽“‘肥’‘肉’”,而是能夠要了他們‘性’命的“毒‘藥’”。他此刻正率領著手下,一步步‘逼’近了死亡的墳墓……
不一會的功夫,海龍衛已經是偽裝完畢,其餘閑雜人等也都躲避到艙裏,甲板上隻留下了少量的‘操’作人員,並且換上了普通的衣服,裝成修理船的模樣。
這些偽裝的道具戰艦上早有準備,是事先預定好的一個‘迷’‘惑’海盜的戰術。隻不過匆忙之間,劉成學沒能立刻反應過來罷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對王銳佩服無已。
此時朱由檢也明白了原委,忍不住朝王銳豎起了大拇指。他也披上了一件普通老百姓的衣服,留在了艦橋之上看熱鬧。如果那當真是海盜船,這等好戲他焉能錯過?
在無限的期待中,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那兩艘不明船隻果然是朝著他們快速駛來。
終於,桅杆頂的了望哨再次高聲叫道:“八幡大菩薩旗,八幡大菩薩旗!那是倭寇的船隻!”
眾人聞言險些就歡呼雀躍起來,因為包括小皇帝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清楚,八幡大菩薩旗乃是倭寇的標誌。想不到在這渤海灣裏竟真的能碰到倭寇,這可真是大吉利市!
八幡神即應神天皇,作為日本的武神、戰神來供奉,也是最早的神佛合體神。不僅僅是倭寇信奉,日本戰國時的許多武將也都打著八幡大菩薩旗,比如說武田信玄。
能在這裏碰到倭寇,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同時也興奮之極,人人摩拳擦掌,準備大顯一番身手。
自從海龍衛成立那天起,每個人都在期待著能夠早日大顯身手,令大明的水師名揚天下。眼下終於有了這樣的機會,眾人又怎能不感到興奮?
唯一比較冷靜的人是王銳,他沒有像眾人那麽興奮,而是不動聲‘色’地繼續舉著千裏鏡仔細觀察。
又過了一會,他也終於看清了那兩艘船的樣子和船上的旗幟。不錯,那的確是八幡大菩薩旗。
他的眼睛一亮,凝神細看了片刻,隨即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放下了千裏鏡,頭也不回地淡淡說道:“不錯,那的確是八幡大菩薩旗無疑。不過這並不是真倭寇,而是一夥假倭賊,我看應該是朝鮮人假扮的才對!”
眾人聞言不由得一愣,急忙又舉起千裏鏡細看。因為有了王銳的提示,這一次立刻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劉成學麵‘露’羞愧之‘色’說道:“還是大帥觀察仔細,那的確是朝鮮的戰船,而不是倭國的戰船,末將慚愧!”
王銳微微一笑,也沒有去責備他。從一開始,王銳就堅信倭寇不太可能在這渤海灣出沒,因此盡管看到了八幡大菩薩旗,卻也沒受影響,而是凝神細看對方的船型。
各國的戰船都有很大不同,旗幟容易假冒,但船隻卻是不行。一來想要搞到他國的戰船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二來戰船也如同趁手的武器一樣,已經用習慣了就很難再改變,否則戰鬥力將受到極大影響。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王銳看清了那兩艘船是朝鮮的板屋戰船,而並非是倭國的安宅船或關船時,立刻就明白這是一夥假倭寇,乃是由朝鮮人假扮。
而劉成學等人也是先入為主,腦子裏想的就隻是倭寇。因此一見八幡大菩薩旗,馬上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倭寇,而疏於了進一步仔細觀察。經王銳的一提醒,這才恍然大悟。
朱由檢卻分不清戰船的區別,也不管那麽多,當下將手一擺說道:“管他是真倭寇還是假倭寇,反正隻要是海盜就行。這些朝鮮人更可恨,竟打著別人的旗號來禍‘亂’我大明海疆,此番太傅要幫朕好好地教訓他們!”
王銳點頭應是,心中也認為小皇帝說的甚是。他心說那幫‘棒’子也真夠爛的,隻會搞些小動作,冒充倭寇來禍‘亂’,其真正目的無非是想挑撥大明與倭國之間的不和罷了。
大明和倭國對於朝鮮來說都是極大的威脅,隻有這兩家不和,朝鮮才容易在紛‘亂’中求得平衡。
如果這兩家能夠聯起手來瓜分朝鮮半島的利益,或是對另一家的侵略坐視不理,那朝鮮恐怕就要危險了。
因此一直以來,都有朝鮮海盜冒充倭寇來劫掠大明的商船、禍‘亂’沿海的城鎮,就是想火上澆油,令大明對倭國更加仇視。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抱住明廷的大‘腿’,來對抗倭國的巨大威脅。
這一招看起來簡單,但卻十分有效。那些商人、百姓哪裏分得清板屋戰船和安宅船?甚至對嘰裏呱啦的‘棒’子話與倭話都分不清楚,於是將賬全都算在了倭寇的頭上。
眼下在大明提起倭寇來,仍然是人人咬牙切齒。但是說起朝鮮來,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其是大明的友好鄰邦,甚至是附屬國,沒有人會對其仇視,這也不得不說是‘棒’子外‘交’策略的成功。
王銳對此早就‘洞’若觀火,看得清楚明白,因此在他的計劃中倭國和朝鮮都是必須征服的,沒有什麽正義不正義可言。
大明想要稱霸世界,就得先稱霸亞洲。而要稱霸亞洲,倭國和朝鮮自然就是必須除去的障礙。
朱由檢見王銳在沉思,還以為他在思索破敵之策,當下摩拳擦掌地說道:“太傅有何良策破敵?我們是不是要衝上去打他個落‘花’流水呢?”
他對陸戰都幾乎是一竅不通,就更別提海戰了。除了猛衝猛打,也實在是想不出什麽良策。
王銳微微一笑說道:“皇上不必心急,打仗之事‘交’給劉將軍他們即可。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眼下正是該海龍衛大顯身手的時候,皇上且安心欣賞一出好戲就是!”
說實話,他若想親自指揮著“威龍”艦消滅送上‘門’來的敵人,那是再簡單不過了。可如果那樣的話,劉成學等人就失去了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
將來海龍衛可是要由劉成學等人來率領,而不是他自己親自上陣,因此王銳毫不猶豫地將指揮權‘交’了出去。
劉成學聞言自是‘精’神大振,心說這可是海龍衛的第一戰,大帥如此信任,自己可絕不能丟臉才是!
他‘插’手領命,一連串的指令發了出去,大致就是命眾人仍然裝成修船的模樣,同時了望哨嚴密注視那兩艘船的一舉一動。等雙方相距差不多有10多裏的時候,他們這才假裝猛然發現敵情的樣子,升起帆來“逃跑”,吸引對方來追。
如果現在已經發明出了蒸汽船,當然不用這麽費勁。隻要開足了馬力,風帆船又怎麽能逃的了?
但眼下大家都是風帆戰艦,而且“威龍”艦在剛剛的海嘯中受到了損壞,即使速度仍比對方快,恐怕也極為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對方看出什麽破綻,立刻分頭逃遁的話,那他們可就要追之不及,空歡喜一場了。
因此說隻有先想辦法將對方引‘誘’到艦炮的‘射’程之內,才好動手。到時候敵人想跑也來不及了,他們的船再快,也不可能快得過炮彈。
這一戰術是王銳與劉成學等人反複討論才定下來的,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試想一下他們的戰艦氣勢洶洶地撲向海盜,那些海盜也不是傻子,可能早聽說過大明的火器厲害,肯定會望風而逃。那時候殲滅戰就變成了追擊戰、捉‘迷’藏,又如何能保證效率?
王銳的思想就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海龍衛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必有斬獲,一點一點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此刻劉成學正是按照即定的戰術,令“威龍”艦裝成剛剛從海嘯中僥幸逃生,卻已經損壞嚴重的普通商船的樣子。
這是大明新式戰艦的首航,對方不可能知道,所以眼見有這麽一塊“‘肥’‘肉’”就在嘴邊,又焉有不像惡狼一般撲過來的道理?
他們估計的一點沒錯,此時在那兩艘板屋艦上,一群海賊個個雙眼放光,遙遙盯著遠處的“威龍”艦,恨不能立刻就靠上前去,盡情大肆劫掠一番。
這夥海賊經驗豐富,已不知做下了多少劫掠商船、殺人越貨的罪惡勾當。因此雖然距離尚遠,但他們一眼就看出了這艘船比他們以往所劫掠過的要大得多,他們甚至還從未見過這麽大的商船,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適才海嘯之時,這夥海賊是在外海,所以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而他們不僅是在渤海灣,也經常在日本海上劫掠,是以對海嘯並不陌生。
眼見對方似乎在海嘯中受了嚴重損壞,這些海賊無不大喜,心說這可真是天上掉下來的買賣。像這麽大的商船,不知裝載了多少值錢的貨物。這一票做下來,後半輩子可能都不用再那麽辛苦了!
就像王銳他們判斷的一樣,這“威龍”艦是第一次下水首航,這些海賊又怎麽知道大明已然有了新式的戰艦?
說實話,其時大明的海上力量最弱,連倭國和朝鮮都比不上,因此這夥海賊的首領絲毫未將“威龍”艦放在眼裏。他率領著手下在日本海與渤海灣裏了十幾年,連倭國的水軍都奈何他不得,就更別提大明了。他和手下在這渤海灣裏劫掠就像是狩獵一樣,從來都是心情愉快、舒暢,沒有一次遇到過風險。
不過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出來‘混’早晚有一天會還的!這海賊首領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威龍”艦可不是什麽“‘肥’‘肉’”,而是能夠要了他們‘性’命的“毒‘藥’”。他此刻正率領著手下,一步步‘逼’近了死亡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