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沒有辜負秦霄的期望。


    或者說,韓國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一番“交流”之後,商鞅代表秦霄,和韓厘王簽訂了一份完全不平等的條約。


    這份條約規定,韓國立即遣散包括軍隊、衙役、捕快在內的絕大多數武裝力量,僅僅隻允許韓王和幾個大貴族保留少量的私人護衛,但數量也受到了嚴苛的限製。


    隸屬於韓王的護衛,數量不得超過一千人。


    其餘貴族,根據級別,從五十人到三百人不等。


    這點力量,也就防一下盜賊之類,外加充充門麵,僅此而已。


    解除武裝之後,韓國的一切軍事、治安,均由秦霄麾下的大軍來承擔。


    相應地,韓國必須要向秦霄支付高昂的軍費。


    包括軍餉、糧草、物資在內,僅僅隻是第一批“賠償”,折算下來價格就高達一億兩銀子。


    並且在此之後,韓國每個月,都要向秦霄支付價值一千萬兩銀子的物資。


    好在其中絕大多數都以物資這價的方式來支付,要不然,以韓國的財力,根本負擔不起如此高昂的賠款。


    這個時期的金、銀等貴重金屬產量低得可憐,如果是現金的話,別說韓國了,就算七國加起來,也拿不出高達一億兩銀子的現金。


    不過,秦霄需要的也不是除了財富之外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金、銀,而是大量的,能夠轉化為戰鬥力的稀缺資源。


    小到銅、鐵,大到蘊含超凡特性的特殊材料,全部都在秦霄的收集範圍之內。


    這些材料數量巨大,價值高昂。


    經由技藝高超的工匠打造過後,能夠轉化為數千套高品質的裝備,供給大軍使用。


    除了裁軍、駐軍和賠款之外,為了控製韓國朝堂,秦霄還在韓國朝堂上安插了十幾人。


    若是有任何涉及到秦霄利益的事情,他們就會推動韓國朝堂,做出符合秦霄利益的決策。


    至於反對?


    新鄭城內,甚至包括韓王宮和韓國眾大臣的家裏,絕大多數守衛都是秦霄的士兵,誰敢反對?


    搞定了韓國之後,秦霄又派出商鞅,隨嶽飛的第一軍團一起,朝著魏國進軍。


    必須要在其它國家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搞定魏國。


    這樣一來,坐擁韓、魏兩國的資源,秦霄麾下的兵力就能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不久之後,秦國那邊也傳來了消息,秦昭襄王嬴稷同意了秦霄的條件。


    與一萬套【秦之銳士】裝備一同送來的,還有秦國基層官吏的名單,任由秦霄挑選。


    秦霄知道,這份名單必然不全。


    一些被十分看好,隻是暫時“下放”到基層鍛煉的官員,又或者一些身份背景特殊的,必然都不在這份名單之內。


    不過秦霄也不怎麽在意,翻看了一下,見所有的名字都沒什麽印象,就隨便劃了五百個人。


    文臣和武將大致各半。


    雖然隻有五百個人,但算上他們的家眷、仆從等等,交接的時候,秦國浩浩蕩蕩送了近萬人來。


    接收完成之後,秦霄很幹脆地給張遼傳信,命其從伊闕和武關撤軍。


    和喜歡肆意毀約的秦昭襄王不同,秦霄的信譽極好,無論在哪一個世界,承諾的事都會盡全力去做到。


    不過,在張遼抵達韓國的時候,卻帶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


    “臣張遼,拜見陛下!”


    張遼見到秦霄,恭敬地行禮,匯報這段時間發生的事。


    先講述了一遍伊闕、武關兩地和秦國對峙的情況。


    這倒沒什麽特別的,秦霄大致都清楚,此時隻是詳細了解一下其中的細節罷了。


    但緊接著,張遼說出的另一件事,就在秦霄的意料之外了。


    “陛下,還有一事!”


    張遼麵露嚴肅之色,鄭重道:“臣在撤軍之前,斥候偵查到函穀關有變。似乎有一支大軍從洛京進軍,攻打函穀關。”


    洛京,便是周王室的封地。


    “???”


    秦霄楞了一陣,連忙命人搬來地圖。


    地圖上,函穀關、洛京、伊闕,正好呈一個三角形。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伊闕就在洛京的正南方,距離比函穀關近得多。


    若是從洛京出兵,不打伊闕,而是去打更遠的函穀關?


    最重要的是……


    周赧王憑什麽敢跟秦國開戰?!


    這完全沒道理啊!


    秦霄覺得,自己好像看不懂這個世界了。


    秦霄皺著眉頭,看向張遼:“你確定,是函穀關?”


    “不敢欺瞞陛下!”張遼連忙道:“正是函穀關。但函穀關離伊闕、武關太遠,末將的斥候隻是探查到了大軍行軍的跡象,還沒來得及仔細調查,便接到了陛下撤軍的詔令。”


    因為秦霄下令撤離,張遼沒來得及調查函穀關到底發生了什麽。


    隻是將這件事上報了上來。


    秦霄想了一會,命人叫來郭嘉和孫權,將情況說了一遍,問道:“你們怎麽看?”


    “敢問文遠將軍。”


    孫權對著地圖觀察了一陣,問道:“文遠將軍是在何處發現大軍行軍的痕跡?規模如何?”


    “在此處。”


    張遼在地圖上點了一下。


    是在洛京和函穀關之間,靠近黃河南岸的地方。


    回憶了一下,張遼繼續說道:“從車轍、腳印的規模來看,人數估計在數千人左右,規模不大。但車轍印很深,下了一場大雨還能分辨清楚,恐怕車輛載重不輕。”


    “數千人威脅函穀關……”


    孫權年輕的臉上浮現出疑惑不解的表情:“會不會是搞錯了?或許不是軍隊,而是商隊?”


    幾千人,對函穀關能造成什麽威脅嗎?


    不光是孫權,秦霄也覺得這個推測不靠譜。


    函穀關是天下最險峻的幾處天險之一,也是秦國屹立數百年而不倒的關鍵。


    幾千人的軍隊,就想威脅到函穀關?


    這怎麽看都不可能。


    反而是孫權所說的商旅隊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雖然這個人數多了些,但說不定不是一家商行,而是眾多商人結伴上路呢?


    這年頭的治安可不怎麽好。


    為了安全,商隊和旅人結伴上路,組成一支規模浩大的隊伍,也是常有的事。


    “不是商旅。”


    張遼立即反駁道:“我的斥候在這裏發現了行軍灶的痕跡,是軍中的風格,絕非普通商旅能夠模仿出來的。”


    “這樣……”


    孫權麵露疑惑之色,不解道:“據我所知,秦軍在函穀關駐紮了至少五萬大軍,而且其中至少有兩萬【秦之銳士】……”


    他的話並沒有說完,但言外之意很明顯。


    以秦軍的兵力,再加上函穀關天險的地利,幾千人就想對函穀關造成威脅,是絕無可能的。


    孫權猜測,是不是有什麽重要人物要去秦國辦事,周赧王派遣了大軍護送?


    雖然周天子的權勢已經沒落到了極點,但拿出幾千兵力,還是很輕鬆的。


    “恰恰相反!我認為,周天子正是要拿秦國開刀!”


    郭嘉忽然插話,打斷了孫權的思路。


    他看向秦霄,問道:“陛下可還記得,副本難度升級的事?”


    “你是說……”


    秦霄心中冒出一個猜測。


    郭嘉用力點頭,說道:“恐怕此事正應在周赧王身上了。若是如此,或許周赧王還真有底氣和秦國開戰。”


    “你們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張遼、孫權都是一頭霧水,大眼瞪小眼。


    “此前沒跟你們說。”


    秦霄打開麵板,翻出副本難度提升的那段提示,截圖轉發過去,解釋道:“從周赧王的動作來看,恐怕這變故還真的和他有關。若是果真如此的話,或許周赧王麾下兵力數量不會太多,但質量……恐怕會相當驚人啊!”


    秦霄被自己的這個分析嚇了一跳。


    若是副本難度提升和周赧王有關的話,他手下一旦多出來幾千超凡軍隊。


    甚至不止是剛跨過超凡門檻的七階,而是更高級別的軍隊……


    哪怕隻有幾千人,威脅也會相當的大。


    尤其是在一些地形複雜的環境下,大軍施展不開,人數較少的精銳,反而能發揮更加恐怖的破壞力。


    用得好了,幾千高階精銳滅掉幾十萬普通大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畢竟,這是超凡者的世界。


    話雖如此,秦霄在做出這個判斷之後,倒也不是太過擔心。


    如果是其它幾個國家的力量驟然提升,還可能對秦霄構成威脅。


    周赧王?


    他的領土、兵力,都太少了。


    就算全部提升到七階甚至是八階,秦霄也不擔心。


    除非是全員都達到了武將的層次,而且還得是那種擅長大規模戰場作戰的類型,才有可能給秦霄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就以……”


    秦霄想了想,看向郭嘉和孫權,吩咐道:“就以周赧王擁有一萬規模的八階超凡軍隊為假設,分析一下可能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威脅。”


    一萬規模,八階超凡軍隊。


    秦霄覺得,這個假設,已經非常的誇張了。


    理論上來說,周赧王手中擁有的力量不可能超過這個層次。


    否則,這次副本的難度就不應該是煉獄級,而是更高。


    不過,秦霄不知道的是。


    周赧王擁有的力量,從單純的“戰力值”上來說,確實要低於秦霄的估算。


    但,實際發揮出的破壞力,可能要遠遠超過秦霄的預期。


    ……


    函穀關。


    這座千古雄關的城牆上溢滿了血跡。


    城磚的縫隙間插著無數箭矢,甚至還有幾支槍杆。


    一支斷了半截的槍杆上,掛著一條血肉模糊的大腿,不規則的斷口處還在往下滴落著粘稠的血跡。


    地麵上、城頭上,到處都是殘缺不全的屍體,幾乎找不出一具完整的骸骨,死狀都極為可怖。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穿著秦軍鎧甲的屍體,並不是死於刀劍、箭矢之類常見的兵器傷痕,而是像是被某種力大無窮的生物,硬生生地撕扯成碎屍。


    在無數殘缺不全的碎屍中,偶爾有一些堆成一團的“碎屍堆”。


    而在這些碎屍堆之中,偶爾會有一具明顯與秦軍打扮迥異的屍體,身上插滿各式利刃,就連鎧甲都支離破碎,不再完整,隻能從殘留的甲片上看出,這是一套赤紅色的鎧甲。


    光看這一幕場景,不難腦補出這樣一個畫麵。


    無數秦軍拚命圍攻一名紅甲戰士,後者以近乎無敵的姿態,將靠近的秦軍一個個殺死。


    戰鬥完全是一邊倒,秦軍的數量雖多,但卻完全不是紅甲戰士的對手。


    紅甲戰士力大無窮,不用任何武器,直接雙手抓住,用力一扯,秦軍士兵便會被撕成兩半,場麵無比的血腥。


    然而,秦軍悍不畏死,即便是同伴死得再多,也無法讓其他人膽怯畏戰。


    螞蟻多了咬死象。


    在付出了成百上千名秦軍犧牲的代價之後,紅甲戰士終於力竭,死於秦軍的圍攻下。


    但,在那之前,在他的腳下,秦軍殘缺不全的屍體,已經堆積成了一座小山。


    城頭上,一名紅衣黑甲的將軍站在城牆邊,眺望著西方。


    在他身後,數百名穿著赤紅色戰甲的士兵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單膝跪地。


    一名士兵上前一步,大聲道:“將軍!秦軍已滅!我軍傷亡六百六十一人。另外……”


    士兵的聲音忽然顫抖了一下,似乎是在恐懼著什麽:“一百親軍,也有十三人陣亡!”


    “赳赳老秦,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年輕的將軍嘴裏低聲念叨著這句話,似乎頗有感觸:“今日一見,秦軍,果然是虎狼之軍啊!人人悍不畏死,戰至最後一人也不退卻半步。若是整個秦國都是如此,我王的宏圖大業,恐不會那麽順利啊……”


    “將軍!”


    他的手下似乎想要勸說什麽。


    那年輕的將軍搖了搖頭,說道:“回稟大王,就說我們已經拿下函穀關,即將按照計劃向鹹陽進軍!”


    “是!”


    ……


    函穀關在短短一天之內就淪陷。


    除了被緊急派回國內報信的傳令兵之外,函穀關守軍全軍覆沒。


    沒有潰敗。


    所有人都戰至最後一滴血,以五萬大軍,拚掉敵軍六百七十四人。


    而這,僅僅隻是周赧王三分之一的兵力。


    一百名【血魔衛】的加持下,普通士兵都能在短時間達到八階的戰鬥力。


    當然,這種強行提升起來的八階軍隊並沒有超凡之力的加持。


    但光靠著基本屬性,對上普通六階大軍,至少也能做到以一敵百。


    雖然代價也很高,攻打函穀關的八千大軍,即便是活下來的,生命力也損失了大半。


    【血魔衛】的特殊能力“燃血”,能夠讓軍隊在短時間內提升兩個階位的戰鬥力。


    但代價,就是生命力的永久性損耗。


    這是生命力的直接消耗,而不是“掉血”。


    更直白一點的說法,在生命力大量消耗之後,人的潛力、壽命、健康等等,都會被大幅度的透支。


    僅僅隻以壽命而言,這八千大軍,至少都要少活三十年。


    哪怕是青壯軍隊,最多兩次戰鬥,壽命就會燃燒殆盡,即便沒有死於戰鬥中,也沒有幾天好活了。


    這種特殊的超凡者,完全就是將普通軍隊當做消耗品來使用。


    然而,效果也是很驚人的。


    每一名【血魔衛】,最高可以加持五十名普通士兵。


    周赧王手下的三百血魔衛,最高可以將一萬五千的六階軍隊提升到八階。


    再加上【血魔衛】本身就有不遜色於普通武將的戰鬥力。


    這樣一支軍隊,如果沒有秦霄的存在,說是能橫掃天下,並不為過。


    秦霄猜到了周赧王麾下的實力有大幅度的提升。


    但卻沒有猜到,函穀關會在短短一天之內就淪陷。


    更加猜不到,周赧王的【血魔衛】雖然實力不強,但卻能給大量的軍隊進行無視超凡門檻的階位加持。


    不過,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讓秦霄十分重視。


    他不但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去往洛京和函穀關的方向探查,還讓駐守在宛邑的張郃派人從巴蜀繞道,向秦昭襄王詢問周赧王進兵的情況。


    之所以要繞道,也是怕走函穀關這條路,“信使”會在半路上出事。


    繞道巴蜀,雖然路程遠了點,但卻更加安全。


    另一方麵,秦霄也加快了強化自身的步伐。


    無論周赧王是如何讓他的實力突然增強一大截的。


    加強自身的實力,總不會有錯。


    三千名預備的【秦之銳士】,在“魔力水晶”的輔助下,開始快速掌握超凡之力。


    根據高順、麹義的觀察,如果僅僅隻讓他們修煉到《秦風》第五層,初步達到轉職要求,在魔力水晶的輔助下,隻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而且前五層的修煉對魔力水晶的消耗不大,一枚魔力水晶,足夠十人修煉的。


    畢竟隻是“入門”的水平。


    以這個數字來計算,秦霄帶進副本的魔力水晶數量,足夠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三萬規模的【秦之銳士】。


    不過,三萬秦之銳士,光是預備兵源,就要花費掉三億多的人口額度。


    秦霄現在,每天的人口額度才剛剛達到三百多萬,進入副本世界兩個月下來,也就隻有一億八千多萬。


    這是總數,將已經用掉的幾千萬人口額度也算了進去。


    剩下的這部分,也不能全部用來練兵。


    還得留出一部分人口額度,滿足工匠等後勤職業的需要。


    秦霄和手下的謀士討論了一番,決定將第一批秦之銳士的規模控製在一萬五千人。


    因為魔力水晶數量不夠,必須要輪換使用的緣故,練兵的周期也要長一些,要兩個多月才能完成。


    秦昭襄王送來的一萬套裝備,不出所料,都是價值最低的輕裝步兵裝備。


    一件輕甲,一套武器。


    武器分為兩類,單手劍加上單手盾的組合,或者一把步兵長戟,兩者數量各半。


    單一的輕裝步兵,在戰場上靈活性由於,但正麵戰鬥力卻顯得弱了些。


    尤其是防禦力差。


    秦霄在參考了手下將領們的意見之後,決定將多出來的五千人訓練成遠程兵種秦弩兵。


    穿皮甲,配備重型腳蹬弩。


    前者很便宜,即便是紫色品質的製式皮甲,成本也不超過二百兩銀子。


    後者要貴不少。


    一把重型腳蹬弩,造價至少在一千兩銀子以上,另外對使用的箭矢也有極高的要求。


    最昂貴的“破甲箭”,單支成本就要二兩銀子。


    即便是最便宜的普通箭矢,每十支也要一兩銀子。


    這還不算附加上起爆符,製作“爆裂箭”的開銷。


    五千秦弩兵,單單裝備上的花費,就至少在七八百萬兩銀子。


    日後的維護、戰鬥損耗、軍餉等等方麵的花銷也不會低。


    越是高階的軍隊,花費就越恐怖。


    可以說,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完全就是拿錢堆砌起來的。


    不過這筆開銷自然會有韓國、魏國來買單,秦霄花起來也不心疼。


    要不是人口額度跟不上,秦霄甚至想一次性組建個十萬八萬的秦之銳士算了。


    兵種的訓練和轉職需要時間。


    裝備的打造也需要時間。


    秦霄原本製訂了一大堆的計劃,但因為函穀關突然的變故,一時之間不敢輕舉妄動,將這些計劃都推遲或者取消。


    唯一沒有變動的就是攻略魏國。


    嶽飛和商鞅不負秦霄的期望,僅僅半個月時間,就攻陷了大梁。


    這一戰的代價不低。


    魏國雖然也在伊闕之戰遭受重創,但剩餘的實力要比韓國強不少。


    單單隻是那一萬出頭的魏武卒,就讓嶽飛付出了三萬多人的傷亡。


    好在大部分都隻是受傷,陣亡的數量不到七千。


    在最後的魏武卒全軍覆沒之後,商鞅代表秦霄,逼迫魏昭王簽訂了城下之盟。


    條件和韓國差不多,解除武裝力量,戰敗賠款,以及在魏國朝堂上安插人手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額外的條件:魏武卒練兵法,以及魏昭王的兒子,魏無忌,要向秦霄效忠。


    魏無忌現在名氣不算大,但日後卻是魏安厘王時代魏國為數不多能撐撐台麵的人才,官至上將軍,兩次擊敗不可一世的秦國。


    對於商鞅的要求,魏昭王不敢有絲毫反抗,全部接受。


    不接受也不行。


    商鞅一麵讓白起率大軍殺氣騰騰地圍住魏王宮。


    一麵將寫好條款的協議丟在魏昭王麵前,隻給了他一句話:簽字、用印,或者死。


    魏昭王不想死,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很幹脆地在協議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並蓋上魏王大印。


    自此,韓、魏兩國,盡在秦霄的掌控之下。


    然而。


    和這個好消息一起送到的,還有一個壞消息。


    “這是今日送來的消息。”


    秦霄將一卷竹簡丟在桌上,說道:“周赧王兵臨櫟陽城下,大破秦軍,隨時可能進攻鹹陽。嬴稷向我們求援,請求我們出兵援助。你們覺得,這個忙,該不該幫?”


    “陛下……”


    司馬懿第一個站出來,朗聲道:“臣以為,應當先弄清楚周赧王掌握了多少實力。僅僅隻是展露出來的,就足以讓秦國感到不安。若是還有隱藏實力的話……”


    司馬懿的話並沒有說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從已經得知的情報來看,周赧王僅僅派出了八千大軍,就兩次大敗秦軍。


    前後加起來,總計殺死了七八萬秦軍,而自身的傷亡據說才一千出頭。


    這樣的傷亡比例,看上去未免有些太過嚇人了。


    要知道,在這七八萬秦軍當中,可是有著兩三萬的超凡兵種秦之銳士的。


    剩下的那些,也不是什麽任人宰割的魚腩,都是達到了六階的兵種。


    秦國這等實力,還能被周軍打出一比七十多的傷亡比,可想而知,周赧王的軍隊戰鬥力有多麽的恐怖。


    說是以一當百,一點都不誇張。


    雖然說,周赧王手下的兵力總數不會很多,最多也就兩三萬。


    但,若是這兩三萬人,都是達到了這等實力,秦霄這邊輕易下場參戰,肯定會遭受極大的損失。


    單單隻是損失倒也還罷了。


    最重要的是,萬一打輸了呢?


    秦霄手下的【秦之銳士】可還沒練出來。


    如果周赧王手下的兩三萬人,都達到了在攻秦時展現出的戰鬥力水平,秦霄手下這一百萬……哦,現在隻剩下九十多萬了。


    這九十多萬大軍,還不一定打得過。


    最穩妥的做法,無疑是坐山觀虎鬥,讓秦國和周赧王先拚個兩敗俱傷,同時盡量多搜集情報,了解情況。


    等到周赧王的兵力出現了足夠大的損耗,底牌全部展露出來之後,再參戰,方能獲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


    龐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周軍勢如破竹,若是秦軍無力抵抗,鹹陽城被破掉,對陛下的大業恐怕不利。”


    這是從副本世界的整體來考慮的。


    一方麵是任務。


    這次的副本任務,大部分都是要幫助秦國。


    另外,副本停留時間,也和秦昭襄王的生死有關。


    一旦秦昭襄王死亡,副本就會強製結束。


    另一方麵,也是考慮到未來的布局。


    若是秦國被滅,或者說國力被打到崩潰,必然會影響這個副本世界的後續發展。


    即便是這次副本順順利利地渡過,一旦秦國國力大損,對秦霄下次再來這個副本過【泰山封禪】這個劇情,也會有不小的影響。


    比如說,如果秦國都沒了,換一個國家統一天下,這個劇情還會開啟嗎?


    即便能夠“照常”開啟,秦霄是否還有機會參與進去?


    這都是不確定的因素。


    從這個角度考慮,坐山觀虎鬥這個決策,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長篇大論地闡述完自己的觀點之後,龐統總結道:“因此,臣以為,我們應當盡快出兵助秦。至少分擔一些壓力,確保秦國不會元氣大傷,乃至滅國。”


    “在下不敢苟同!”


    郭嘉站出來,毫不猶豫地反駁道:“從陛下的利益出發,秦國當然要救,但卻不能立即出兵!”


    “東周雖強,但要說滅秦,恐怕也沒那麽容易。遠的不說,單是司馬錯在巴蜀平叛的那支精銳,一旦回援,或許未必能剿滅東周軍,但至少拖延一段時間不難做到!”


    “不必拖延太久,隻要兩三個月,第一批【秦之銳士】練成,我軍實力便能大大增強。在一些險要關隘,百萬大軍,未必有兩三萬高階精銳好用。這一萬五千【秦之銳士】若是用好了,發揮的價值還要高於三十萬大軍。”


    “到時,我方可根據形式,決定是直接救援,還是另尋他法。若是秦國岌岌可危,我們便直接出兵鹹陽。若是秦國敗象已顯,但還能支撐一段時間,我們便出兵洛京,逼迫周軍回師。”


    頓了頓,郭嘉環視眾人,意味深長地說道:“若是秦國能抗住周軍的壓力,那我們便坐山觀虎鬥,什麽都不做,讓他們兩敗俱傷!”


    郭嘉這個思路,其實和司馬懿差不多。


    不過司馬懿並沒有去考慮“秦國能不能扛得住周軍”的問題,而郭嘉卻是在仔細分析之後,得出“秦國不會在短時間內被滅”這個結論,繼而做出這個決策。


    雖然結果一樣,但從過程來講,已經成熟的郭嘉,比起還有些稚嫩的司馬懿、龐統來說,是要高明不少的。


    後兩者或許未來的潛力不比郭嘉差,甚至更強。


    但畢竟年齡還小,遠遠沒有成長到巔峰。


    無論是能力、經驗,還是眼光,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對於這兩人,包括孫權,還有留在三國世界的諸葛亮,秦霄都有足夠的寬容。


    人才嘛,總是要時間來成長的。


    司馬懿、龐統、郭嘉三人分別發表意見之後,其他人沒有再說話。


    秦霄看了看眾人,心中思索著。


    他更傾向於郭嘉的觀點,認為秦國不會在短時間內滅亡。


    畢竟底蘊在那擺著。


    秦國可是現在戰國七雄之中最強大的一個。


    就算一時被打蒙了,也不至於一路被突破到鹹陽去。


    雖然秦霄拐走了秦國的大將白起,但秦國依然還有甘茂、司馬錯、王齕等出色的將領。


    尤其是司馬錯。


    一旦秦國將他從巴蜀調回,鹹陽的防守壓力便會大大減輕。


    就算有一個萬一,真的打不過周赧王的軍隊,至少堅持一段時間總是不成問題的。


    而這個時間,對秦霄來說,就非常關鍵了。


    一方麵是【秦之銳士】的練兵。


    另一方麵,周赧王的實力突然提升,秦霄猜測,大概率和副本難度升級的變故有很大的關聯。


    涉及到副本難度變化,再怎麽重視都不為過。


    秦國和周赧王軍隊對峙的這段時間,就是絕佳的搜集情報的機會。


    秦霄對周赧王的了解太少了。


    作為東周的末代天子,周赧王在史書上的記載不少,但大多都是一些不算重要的“花邊新聞”。


    比如逃債台、借錢築城之類的事情。


    他在位期間參與的戰爭也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派一些象征性的兵力去打打醬油。


    在西周公聯合諸國討伐秦國,反而被秦國滅掉之後,周赧王不禁不敢為自己的“兄弟”出頭,反而低聲下氣討好秦國,以免遭殃。


    在他病死之後,傳承了近八百年的周朝,也就就此滅絕。


    進入副本之前,秦霄查找了大量的資料,但對於周赧王在位期間有多少實力,卻是基本上沒有任何實錘的證據。


    說白了,對於秦霄來說,周赧王是一個“謎”。


    了解太少。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周赧王的封地、軍隊都不多。


    但具體少到什麽程度,隻能大致估摸一個“兩三萬軍隊”的數字,具體多少也不清楚。


    當然,這是往高了猜的。


    若是往少了猜,隻有一兩萬兵力,也是有可能的。


    正因為了解太少,秦霄很難從一些簡單的情報中,就推斷出周赧王的實力到底增強到了什麽地步。


    秦、周之戰,對秦霄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以秦國的實力,就算打不過周赧王和他手下的大軍,至少也能將其大部分底牌給逼出來。


    一旦實力暴露在明麵上,應對起來就要從容得多。


    考慮了一陣,秦霄決定采納郭嘉的提議。


    不出兵,但派遣大量的斥候、細作,打探周赧王大軍的實力和戰鬥方式。


    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也打探清楚周軍之中都有什麽大將,指揮風格如何等等細節。


    “就按郭嘉說的辦,打探情報方麵,就由……司馬懿,你來負責,人手物資隨你調用,不要讓我失望。”


    秦霄隨口給司馬懿安排了一個“曆練”任務。


    雖然他還有些青澀,但畢竟是一個頂尖人才,統籌情報方麵的工作都可以說是大材小用了。


    這也是為了讓司馬懿能得到更多鍛煉的機會,盡快成長起來,獨當一麵。


    總是在張遼手下當個軍師,什麽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原本曆史上那個將蜀、吳壓製到滅亡的邊緣,還暗中吞噬了大半個魏國,架空曹芳(曹丕的孫子,魏國第三任皇帝)的塚虎?


    至於說司馬懿成長起來之後,是否會威脅到秦霄……


    曹操活著的時候,司馬懿可謂是再忠誠不過。


    甚至就連曹丕,都很大程度能壓製住司馬懿。


    一直到曹丕去世,司馬懿才開始顯露出野心。


    從這就可以看出,他雖然野心勃勃,但卻更加的“識時務”,隻要他效忠的主公比他更強,司馬懿就會完美地壓製住自己的野心,為主公效力。


    經曆了這麽多事,秦霄根本不怕司馬懿有野心,隻怕他不夠出色。


    盯著司馬懿看了一會,一直到看得司馬懿渾身發毛,秦霄才移開目光。


    “還有一件事……”


    秦霄輕輕敲打著桌子,這是他在思考問題時習慣性的小動作,能夠幫助秦霄集中注意力,加快思考的效率。


    片刻之後,秦霄抬起頭,疑惑地問道:“誰能幫我分析分析,周赧王第一個打的,為什麽是秦國?”


    這是秦霄一直想不明白的問題。


    為什麽是秦國?


    要說矛盾,東周和秦國之間,並沒有什麽根本性的矛盾。


    在伊闕之戰時,周赧王也隻是象征性地派遣了幾百士兵,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反而是秦霄自己,在洛京城外駐紮休整的那段時間,把周赧王嚇得不輕。


    據流傳出來的消息說,那段時間裏,周赧王甚至做噩夢被秦霄砍了腦袋,嚇得在夢中尿床……


    咳咳咳……


    總之,要說有仇,秦霄覺得,周赧王似乎和自己的仇恨應該更大一點。


    距離上,秦霄在新鄭,距離洛京也更近。


    為何周赧王不來打仇恨更深的自己,反而要舍近求遠去打秦國?


    秦霄隱隱有一種感覺,這個問題,很可能涉及到這個係列副本中隱藏最深的秘密。


    為什麽【泰山封禪】這次“平平無奇”的祭天大典,會變成主城級煉獄難度的超高難度劇情?


    為什麽周赧王的實力,會詭異地大幅度提升,甚至還帶動了整個副本世界的難度升級?


    為什麽,周赧王和秦國之間,看上去有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


    直覺告訴秦霄,一旦破解了最後一個問題。


    前兩個疑惑,也都會被解開,將整個副本世界最深層的秘密暴露於秦霄眼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然而……


    眾人麵麵相覷,誰也猜不出周赧王到底在想什麽。


    包括郭嘉在內,眾人隻知道,周赧王去打秦國這個舉動非常的“不合常理”、“必有蹊蹺”。


    但,關於這背後的原因,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誰也沒法給出一個哪怕看上去合理的猜測。


    “算了……”


    秦霄擺了擺手,說道:“不說這個事了。”


    隨口帶過這個話題,秦霄下令道:“所有人各司其職,準備可能爆發的大戰!張郃那邊不要動,讓他繼續在宛邑鎮守。把嶽飛、馬超都召回來。呂蒙,你的兵力一分為二,接管韓、魏兩國的布防。”


    “嶽飛、張遼、馬超所屬,全部在新鄭城外集結,日夜操練,做好戰鬥的準備!”


    “司馬懿,你給我盯緊秦國那邊,不得有任何疏漏!一旦秦國露出敗象,必須第一時間匯報給我!”


    “龐統,給


    你一批斥候和忍者部隊,設法讓他們潛入洛京城內,打探周赧王的情報!至少給我確認清楚,洛京有多少守軍,周赧王本人是否在洛京城內,這兩件事,一個月內,必須給我打探清楚!”


    “高順、麹義,想辦法加快練兵速度,務必在大戰打響之前,將【秦之銳士】給我練成!”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領主遊戲:百倍人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麻辣涮牛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麻辣涮牛肚並收藏全球領主遊戲:百倍人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