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現在是王磊最忠心的腦殘粉。


    他是魚刺老頭的床位醫生,按照王磊教的辦法做術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徹底保住了老頭的腿。


    連續兩天查房,他的思路、實際效果都得到了主任的極力誇讚。


    其他同事也不得不對他另眼相待。


    甚至他都準備就此寫篇論文了,而且準備投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


    當然,通訊作者、第一作者都必須是王磊。


    這種級別的論文,隻要有個二作,就足夠奠定名望的基礎了。


    毫不誇大地說,如果成功發表,就有名醫之資!


    雲想衣裳,把心給你、然後我走等女粉則更為雀躍,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花式吹捧。


    賈衝看到這些無腦吹,霎時怒火攻心,血管差點爆掉。


    淡定,淡定。


    別跟這些腦殘一般見識。


    腦殘的世界,我們正常人難以理解。


    又是一番自我心理建設,外加同級別智者朱泰的開導。


    賈衝再次恢複平靜,譏諷地看看聊天群,關閉,叫入下一位病人。


    嗬,且讓王磊囂張一時。


    等他滾蛋了,看你們這邊腦殘粉還怎麽吹。


    此刻,王磊的手機響個不停。


    回答了幾個好奇寶寶的問題後,已經走到會議室外,趕緊改成靜音。


    剛進門,張院長就招手:“王磊,來來來,坐這邊。”


    一群大佬好奇的目光中,王磊被張院長按在身邊的椅子上。


    然後就聽張院長說道:“大家認識一下,這就是首先預警傷寒的英雄,規培醫生王磊。”


    楊愛國和李一山投以欣賞欣慰的目光。


    其他大佬們投以欣賞+懷疑、不置可否的目光。


    尤其是級別不夠,但被特邀參會的傳染科主任醫師們,懷疑之色最濃。


    沒人比他們更知道傷寒初期確診的困難度了。


    就算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專家,也不敢象王磊這樣做。


    這小子,會不會是傻大膽,又運氣好,恰巧蒙對了?


    短暫而敷衍的掌聲後,張院長說道:


    “現階段,溯源、管控由其他單位完成。”


    “我們醫院的責任是發現病人、治療病人。”


    “治療不用說,按照治療原則來就是了。”


    “有楊老師坐鎮,一院就是江南市最強的。”


    眾人紛紛點頭微笑。


    這一點,所有人都有極強的信心。


    “難的是發現。大家都知道,傷寒初期很難確診,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眾人微微點頭。


    能進這個小組的,全有臨床背景,深知傷寒初期的麻煩。


    培養不用說,傷寒杆菌增殖緩慢,最快也要5天,甚至14天才能出結果。


    肥達氏反應看起來24小時能出結果,但陽性還好,陰性的話毫無價值。


    如果你一看陰性,愉快地對病人說道:好,沒事了,回家吧。


    那你就放跑了一半傷寒病人——按照統計,一半以上的傷寒患者,初期都是陰性。


    有的人甚至傷寒都治好了,肥達氏反應還是陰性。


    那麽問題來了:沒有實驗室證據,全靠醫生臨床診斷的話,怎樣準確地“挑出”傷寒患者?


    張院長接著說道:“但必須解決‘發現’問題,否則可能導致醫院癱瘓。”


    眾人重重點頭。


    如果是縣鄉級小醫院,“發現”不是問題。


    因為隻接收本地病人,傷寒以外的發熱病人就那麽多,就算全部按照傷寒處理,也不至於癱瘓。


    但一院是什麽醫院?


    省會最大最強的醫院。


    全省甚至全國的病人都過來就診,數量驚人。


    如果把所有發熱的病人都當傷寒處理,每一個住院7天甚至14天,等待實驗室結果……


    那就啥也別幹了,直接癱瘓完球。


    “所以,現在的關鍵是組成一支強有力的診斷組。”


    “診斷組的成員,眼光必須足夠準確,收治傷寒病人時,不能收進‘假’病人。”


    “同時也必須足夠敏銳,不能漏掉一個病人。”


    “本來楊老師坐鎮最合適,但救治確診病人更需要他。”


    看看楊愛國花白的須發,張院長心裏微微歎息。


    老師真的老了,經不起太大的工作量了。


    張院長拍拍王磊肩膀:“事實證明,我們這位小夥子,眼光足夠敏銳,足以勝任。”


    眾人再度投以懷疑的目光。


    這話,吹得有點過了吧?


    第一個發現傷寒病人而已,運氣味道濃厚。


    就算不是運氣,發現一個和“不能漏掉一個”,差得也太遠了。


    你這句話如果說的是楊老,我們毫無意見。


    說一個這麽年輕的毛頭小子……


    張院長早就讓人做了調查,此刻掰著指頭說道:


    “這兩天王磊一共經手13位發熱病人,收住9位,楊老師看過了,全部是傷寒。”


    “沒收住的四位,病曆也請楊老師看過了,發熱原因明確,基本排除傷寒。”


    眾人的目光變了。


    這種準確度,張院長還真沒吹牛。


    “普外門診的住院醫生孫昊,這次也提前收住了傷寒病人,做出了貢獻——據他自己說,是因為王磊的幫助。”


    “昨天,一位腸梗阻病人即將手術,王磊看出她是傷寒,在麻醉即將開始時叫停手術,成功地以鏡下取異物解決了梗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眾人目光再變。


    區區一個規培醫生,敢於攔停手術,除了過人的膽氣外,還需要什麽?


    強烈的信心!


    精準的眼光!


    這不正是最符合要求的人嗎?


    “我的看法,王磊擔任巡查員,組長將由傳染科資深主任醫師擔任。”


    “王磊主要工作為巡查全部待篩病人,必要的情況下,擁有臨機決斷權。”


    眾人齊齊點頭。


    這安排好。


    表麵上,王磊隻是個巡查員,上麵有資深主任醫師把關。


    實際上,他有較大權力,不至於受到掣肘。


    而且診斷組肯定是要分組分班次工作的,王磊如果跟其他組員一樣,陷在某一小組、某一時間段,未免可惜。


    自由巡查全部病人的話,可以更好地發揮能力,做出更大貢獻。


    不愧是張院長,麵麵俱到,很老成。


    唯一的問題,就是王磊得有真本事,對得起張院長的安排。


    否則,這番苦心孤詣的安排,就成了笑話。


    大家夥不由再次端詳王磊。


    聽張院長列舉光輝事跡的時候,倒是覺得王磊挺靠譜的。


    但現在一看那稚嫩的臉,立馬又有點不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醫:開局扮演神級手術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123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123衝並收藏國醫:開局扮演神級手術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