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的強盛是隨著漢征討匈奴,使得匈奴勢力衰耗開始的。


    元和二年(謎之音:公元85年),北匈奴大人車利、涿兵等共七十二批入塞降漢。當時北匈奴衰耗,黨眾叛離,南匈奴攻其前,丁零寇其後,鮮卑人擊其左,西域侵其右,難以自立,遂即遠去。


    章和元年(謎之音:公元87年),鮮卑入左地襲擊北匈奴,大勝,斬北匈奴優留單於。北匈奴單於庭大亂,屈蘭、儲卑、胡都須等五十八部,二十萬人,剩兵八千人,分至雲中、五原、朔方、北地投降漢朝。


    元三年(謎之音:公元91年),由於定遠侯班超在西域大功於漢庭,所以漢庭封班超為西域都護。而班超本是出自於竇憲,竇憲見班超有了這等建樹,不甘人後,並且認為當世北匈奴微弱,所以想乘機消滅北匈奴,以此邀功樹威。於是派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出居延塞,圍攻北單於於金微山,俘獲北單於母閼氏,北單逃脫不知去向。漢軍出塞五千餘裏,這是自漢軍出師以來進行最遠的一次征伐。然而由於漢庭和南匈奴對北匈奴進行了致命打擊,北匈奴西遷,使得鮮卑乘機轉徙占據其地。留居當地的匈奴餘種十餘萬落,都自號鮮卑,鮮卑由此強盛起來。


    而隨後鮮卑部隊出現了一個英雄檀石槐。鮮卑在檀石槐帶領下大斷壯大,用漢人謀議,定法律,鍛冶兵器、工具,俘倭人“令捕魚以助糧食”,促進了鮮卑社會發展。東漢末在高柳北彈汗山建立了王庭,向南劫掠沿邊各郡,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方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的故土,東西達一萬四千餘裏,南北達七千餘裏,統一了鮮卑諸部,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部聯盟。


    延熹元年(謎之音:公元158年),檀石槐多次在長城一線的緣邊九郡及遼東屬國騷擾,漢桓帝憂患,欲封檀石槐為王,並跟他和親。檀石槐非但不受,反而加緊對長城緣邊要塞的侵犯和劫掠,並把自己占領的地區分為三部,各置一名大帥統領。[]


    建寧元年(謎之音:公元168年)漢靈帝即位後,鮮卑更加變本加厲地在長城內外騷擾,幽、並、涼3三州常遭攻掠:靈帝遣夏育、田晏、臧文各率萬騎分三路攻擊鮮卑,檀石槐命三部大帥率軍迎戰,得勝而歸。接著,檀石槐又率軍征遼西,討酒泉,使漢王朝緣邊地區一直不得安寧。


    光和四年(謎之音:公元181年),鮮卑單於檀石槐死,其子和連繼立,和連既無才力,性又貪淫,斷法不平,人眾叛者居半。


    中平五年(謎之音:公元188年),和連在向北地郡鈔略時被漢人射死。其子騫曼年小,兄子魁頭代立。


    而現在由於鮮卑單於和連剛死,在加上魁頭剛剛掌握鮮卑的大權,所以在鮮卑內部還不是很穩定。


    嗷吱!――


    雄鷹盤旋於天際,而在蒼天之下上萬漢軍騎士正歇息在一處水流旁,但是除了篝火外這群漢軍竟然隻有為數不多的帳篷,而在那些帳篷裏的一頂裏,田豐正在向公孫瓚說著話。


    “主公,本來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漁陽、上穀這幾郡都是屬國,都由原本是屬國長史的主公你來統領,這是因為自從丘力居叛亂以來這監管這幾郡的官員校尉大多被殺,隻有主公你留了下來領兵剿滅丘力居這股叛逆的原因,主公高義!豐佩服不已。”


    就在公孫瓚大軍在一條大河旁駐紮下後,田豐單獨在一間營帳這麽向公孫瓚稱讚著。


    老張的心聲:奇怪了!這田豐怎麽向我拍起馬屁來了?不過還真舒服,呃…是真順耳啊!


    “現在主公你沒有了屬國長史之職,但是卻因為和劉州牧關係緩和,擁有了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四郡的實際控製權,這樣主公你就可以在這四郡裏正式發展自己的勢力。(.無彈窗廣告)不過,在東方還有一個樂浪郡不屬於主公管領。主公這四郡表麵上說得好聽是四郡,實際上隻有這遼東郡算得上是大郡,而右北平、遼西、玄菟三郡合起來也沒有遼東大。這是因為鮮卑入侵,使得我大漢疆域不斷收縮的原因。所以不如趁著現在剛下遼東,可向劉虞提議恢複舊製,劃出原本由遼西劃給遼東的土地還給遼西,現在遼西的土地還給右北平,恢複原本右北平和遼西的管領,然後再借遼東,玄菟二郡地少的原因,要來樂浪太守的印綬。反正這樂浪本無太守,遲早也是主公的,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向劉州牧正式要過來。我想那劉州牧因為主公的功績,也會順理成章的給主公的。因為主公是那劉州牧的屬下,這屬下立功並且提議恢複我大漢原有疆域規劃,也是替他揚名,替大漢揚威。並且現在新天子剛登基,主公立此大功,定叫天子歡心,天下名動。”


    然後田豐在營帳中向公孫瓚說出了他為公孫瓚以後怎麽走的謀劃,不過他是有目的才這麽說的。


    老張的心聲:我感覺怎麽奇怪呢!原來你是打算勸我回軍啊!


    “軍師可知那外麵的河水叫什麽名字嗎?”


    此時公孫瓚向田豐這麽有些莫名奇妙的詢問著。


    “豐不知。”


    田豐這倒是說的是實話,因為他在和公孫瓚回軍的時候就發覺公孫瓚的行軍路線不對,所以他根本沒有心情去理睬現在行軍周圍的布置,而在剛才的對話中公孫瓚又說出來了一個驚天的決定,令他更擔心了。


    “這條河叫易水,和那幽州易縣的易水同名。”


    公孫瓚此時笑著這麽說著。


    “啊!主公,你莫不是下定決心要這麽做了吧?不可啊!”


    田豐聽到公孫瓚說起這易水的名字,立刻知道了公孫瓚的心思,便這麽勸阻著。


    老張的心聲:嘿嘿!終於有機會刮胡子和剪頭了,但是是先刮胡子好呢?還是剪頭好呢?還是先刮胡子吧!這樣比較帥!


    “軍師看我這胡須漂亮嗎?”


    公孫瓚此時捋著胡子向田豐繼續這麽莫名其妙的詢問著,不過田豐沒有回話搖了搖頭。


    “主公,你一心要成那冠軍侯之功,豐攔不住你。豐不過一介凡人,隻能在凡人角度來為主公謀劃,而主公非要行那不凡之事,真令豐無話可說。豐僅此一身,而主公對豐有知遇之恩,豐不可不報。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若主公能立此千秋之功,那豐願沾上那麽一點榮光。若主公兵敗,則豐也願以死相隨!”


    田豐此時感慨萬千的在馬紮上起身向公孫瓚說了這些話,然後拱手施了一禮就走出了營帳。


    “這田豐還真是太直了!弄得我都下不來台,想好的行動沒有來得及做,那就等明天再說吧!”


    見田豐如此一走了之後,公孫瓚暗自嘟囔了這麽一句。


    “諸君,我大漢自立國之始,除高祖白登之圍以來,胡人未有今天之猖狂!如今天下紛亂,而胡人不時南下掠我漢境,就連那原本臣服於我漢庭的烏丸人也因為丘力居此逆賊登高一呼而興起叛亂,漢從未有過如此之衰弱,大漢威儀從未有過如此之不堪。現在瓚因為有薄力,所以被皇帝授予開平鄉侯,是當今時勢所造,非瓚有不大同於凡人。自古豪傑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丈夫當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報效國家,功成將相、蔭福子孫。人生匆匆不過幾十年,慢慢人生路回首時難道要碌碌無為而葬於黃土嗎?我等漢家兒郎當建軍功立於千秋,當封侯蔭福萬代。現在瓚欲與諸君立那冠軍侯和破胡壯侯之功,揚威於大草原,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讓那胡人知道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與田豐談完話的第二天全軍起軍的時候,公孫瓚在易水河畔騎在戰馬上麵對著自己的這萬騎大聲說著這番誓師的豪言壯語,立刻令全軍都懵了,因為他們想不到他們的主公還有這樣的野心。


    老張的心聲:媽拉個巴子的,果然說得太文縐縐的,這幫大兵聽不懂。忽悠人還得通俗易懂才行啊!


    “我的將士們!現在隨老子我去殺鮮卑人,大功者便能封侯!我公孫瓚……”


    公孫瓚先是說了這麽一句到他的名字。


    錚!――


    公孫瓚拔出了自己的馬刀,然後一手把著胡須,一刀割掉了自己的胡須。


    “……今日割須立誓,若不把胡患斷絕,我公孫瓚勢不儲須!”


    然後公孫瓚這麽大聲說著,立刻令全軍肅然起敬,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公孫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就是在證明他的決心。


    “殺胡建功!”


    被公孫瓚的熱血舉動所感染,劉備第一個這麽大喊著,因為此時劉備真是心情澎湃萬分激動,仿佛此時他就是霍去病,就是陳湯。


    謎之音:這劉備真愛喊口號啊!果然是標準的一古代憤青。


    “殺胡建功!”


    公孫瓚全軍也這麽大喊起來,情緒不禁被調動了起來了。


    “諸軍,隨瓚去殺胡建功,蔭福子孫,揚名天下!出發!”


    公孫瓚此時大喊著,一馬當先的向北騎去,而此時一身白色綿甲的他宛如一名西方的聖殿騎士,顯得對目標的那麽虔誠和至死不悔。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


    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公孫瓚全軍也在公孫瓚單騎北行後,不知由誰先唱起了這首在漢朝膾炙人口的《易水歌》,而使得全軍開始傳唱起來並且跟隨公孫瓚北上。


    噔!噔!……


    此時,朝陽初升,一輪新日正在東方升起,而在這日光的虹華下,萬騎唯公孫瓚馬首是瞻的奔馳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重生之公孫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一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一錠並收藏三國重生之公孫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