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公孫瓚此舉可為主公所用,主公可用自己的名義表功於朝廷。”
這是在公孫瓚回到隆堯前魏攸在得知公孫瓚向劉虞表功時,這麽向劉虞建議的話。
“魏攸此言差矣!公孫瓚此功雖然不如先人征西之功,但是也是近年來我大漢最揚眉吐氣的大功了,我豈能奪他之功?豈不叫天下恥笑我嗎?我劉虞勢不為小人之事!”
劉虞聽到魏攸的話,臉色一沉這麽說著,並且一上來就直呼魏攸的名字,看來他真的是很生氣,因為劉虞自認是謙謙君子,這不是敗壞他的名聲嗎?並且劉虞認為公孫瓚之所以要先表功於他,是因為他還是公孫瓚的頂頭上司之故,而公孫瓚這麽做就是給他麵子,他能辜負公孫瓚嗎?
“主公,我計定讓主公給那公孫瓚四郡太守之職,是打算讓公孫瓚忙於征北,令他勢力消弱,可為主公爪牙,而不傷主公。但是這公孫瓚今日竟然滅那素利鮮卑,這樣東北必為公孫瓚所得,而主公乃是忠厚長者,未來豈不被那公孫瓚所欺壓?所以現在主公應該盡量打壓公孫瓚現在的勢力。公孫瓚上表恢複漢邦的舊製領屬和恢複漢四郡是可以的,不過這太守不能給他,最好要朝廷派來三個太守分他公孫瓚在東北之勢。”
魏攸此時繼續向劉虞這麽說著。
“什麽?你讓我給公孫瓚四郡太守之職竟然懷著這等居心?魏攸,你這小人。”
劉虞聽到魏攸這麽說立刻生氣的拂袖而去,不過就算如此劉虞對魏攸的態度還是沒有變,因為劉虞是非常大度的君子,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就耿耿於懷。
而最後劉虞將公孫瓚給他的表功信,稍加修改為自己的口吻就上表了漢庭,還並沒有一絲奪公孫瓚之功的意思,而朝廷除了同意了公孫瓚修馳道和獻俘行動外,並且也同意恢複漢四郡。但是還沒有任命誰為漢四郡裏剩下的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三郡太守,不過劉虞是有這個權力的,因為他是幽州牧。因為那三郡裏真番郡、臨屯郡還沒有建製,並且東北都在公孫瓚的掌控中,要派他的人去不過就是傀儡而已。而樂浪郡雖然沒有被公孫瓚控製,但是現在卻在公孫瓚控製的遼東以南的東北半島上,他要是隨便任命一個人過去,不是要和公孫瓚翻臉嗎?雖然他沒有同意魏攸的話,但是明白公孫瓚已經在東北做大,他是應該防著公孫瓚一些了,不如暫時不任命太守,也許朝廷也不想讓公孫瓚做大而派太守來呢!
對於劉虞的決定,後來得知的田豐唏噓不已,因為這劉虞的確是一個謙謙君子,有國士之風,而他和劉虞相比倒有些小人了。(.無彈窗廣告)
“派人統計這次東北征戰所有參戰人員的名單,並且還有那柯恩德麾下所有胡人的名字也要登記出來。你再去找工匠在隆堯城外建一座大型立功碑,碑上要能寫下四萬多將士的名字,把你統計的人名全都記載上去,而其中活著的全部用黑墨,死了的用白。”
公孫瓚回到隆堯接到聖旨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讓田豫去辦理他在千裏奇襲素利的時候、所承諾的把所有參戰的將士都立碑以詠千古的事情,而此時在他身邊隻有公孫越、公孫範、田豐、田豫四人。
“對了,還有,你統計好這些人名單後,再把這些人功績和戰死的原因都報上來,現在遼東剛定,我打算讓這些將士的家屬遷徙遼東,給他們在遼東封地和一些賞賜。而那些胡人,我則打算隻給一些財帛獎勵。”
然後公孫瓚繼續這麽向田豫這麽說著。
“主公,雖然給了那些將士家屬封地,但是遼東偏遠,其封地不是太好的話並不能讓他們遷徙的。”
田豐此時插上一句話這麽說著。
“哦?既然有些人不願意去,那麽他們賣出那些田契後,買到他們田契的人應該會去的。”
公孫瓚此時卻這麽不以為然的說了這麽一句。
“主公,漢室隻允許編戶齊民才能買賣書契,而我邊軍所用的人員大都是流亡之人和服刑之人,主公你是否要給這些人編戶,給他們一個名分呢?”
此時田豐聽到公孫瓚說買賣田契的事情,便向公孫瓚這麽詢問著,不過話裏的意思就是說你該這麽辦。
“這樣啊!那就給他們一個身份吧!對了,田豫,你給我先立一個招人令。就說我們東北現在急需人流,不論高低貴賤之分,不論品性上麵是否有缺失還是服過刑的人,隻要是人,我們遼東這裏都要,並且還編戶齊民。對了,然後再弄一個納賢令,不論其人怎麽樣,唯才是舉。”
然後公孫瓚就這麽回複著田豐,頓時令屋子裏這四人大驚失色,因為他最後說得唯才是舉和現在漢室舉孝廉相違背的,有些大逆不道。
“主公,自古聖人納賢德之人,你那納賢令裏說唯才是舉,這也不合納賢二字啊!該是求才令才是。並且主公若是把這求才令發出去,豈不讓天下人認為主公有不臣之心嗎?因為我漢律乃是舉孝廉方可入仕途。所以,豐認為這納賢令絕不可發啊!”
田豐此時向公孫瓚這麽勸說著。
“哦!那就隻發招人令吧!”
公孫瓚聽田豐這麽說,立刻明白現在弄這唯才是舉還不是時候。
“主公,自從關靖去了遼東,這遼西的政務憑我一人之力難以打理,因為我還要處理錦衣衛的事情。所以我向主公舉薦兩個人來幫助主公處理遼西政務,這二人就是徐幹和劉楨。徐幹和劉楨可為都丞、長史,並且主公所要發的招人令也可以讓他們去寫。”
此時田豫立刻向公孫瓚這麽舉薦著徐幹和劉楨,因為關靖一走可把他忙死了,他計劃讓徐幹和劉楨出來做事很久了,就等公孫瓚回來跟他說了。
老張的心聲:徐幹和劉楨二人我是想讓他們管文化方麵的事情的,不過當都丞和長史可以曆練他們一下也不錯。
“好吧!那你就去處理這件事情吧!”
公孫瓚答應了田豫的請求。
“諾。”
田豫聽到公孫瓚答應了,便笑著應諾著。
“主公,那趙勝來的時候曾說過天子以下旨征調司隸、幽州、冀州、並州、青州、兗州、豫州七州刑徒和錢糧赴遼西修馳道,用來鞏固漢朝對東北的控製。”
田豫此時向公孫瓚這麽稟告著。
“嗯!好!不錯!”
公孫瓚聽到田豫說出這個消息後,立刻高興的這麽說著。
“對了!主公,我已經在荊州南陽弄到了棉花的種子,現在已經在播種了,估計會在年末會有收獲。”
田豫繼續向公孫瓚這麽稟告。
“好!”
公孫瓚繼續這麽笑著,因為一旦他獲得了棉花的供應,那麽未來的綿甲重騎兵隊伍就可以擴建成幾萬大軍橫掃中原。而現在他隻有主要將領和白馬義從全副綿甲裝備,其他的騎兵部隊都是十之二三,步兵就更沒有這種裝備了,並且就這樣還消耗了他大半的錢財,要不是這次攻東北獲得了驚人的財富,他還真支撐不了多久就破產了。
老張的心聲:南陽?第一次聽這個名字就有點熟悉,現在終於想起來了。好像是諸葛亮待的地方吧?是否要打聽一下他呢?不過現在諸葛亮還是一個小屁孩,等我上京回來再說吧!
“國讓,你可知道洛陽那裏有沒有宮廷的消息傳來?”
此時田豐見田豫向公孫瓚稟告完話,便這麽向田豫這麽詢問著。
“根據報告,洛陽宮中十常侍和大將軍不合。因為何進自從掌權以來,便與袁紹交好,並聽他之言博征智謀之士為己所用。並且還不納陳琳之諫,多結外鎮軍閥,翹首京師。”
田豫聽到田豐的話,這麽向田豐說著。
“哦?看來靈帝到沒有我想得那麽能為自己的小兒子著想啊!難道靈帝的棋盤上就那蹇碩一子而已?我觀靈帝雖然**,但並非智弱之人,除非是他那暗子辜負了他!啊!難道那暗子是袁家嗎?所以袁家才臨陣倒戈,所以蹇碩才失敗的。袁家,袁家……現在袁家讓何進結交外藩入京,難道現在想對付的是何進嗎?難道袁家對這四世三公之榮還不滿足嗎?難道他們還要得到真正權傾朝野的權力嗎?”
此時田豐這麽自言自語著,感到了袁家的危險,隱約的他感到袁家可能打算謀朝篡位,但是這太大膽了,他感到袁家沒有這個膽子。並且公孫瓚在田豐的話裏聽到他直呼何進的名字,看來他看不起何進這個庶族出身的人,而幸好公孫瓚是士族出身。
“聽軍師此言,看來我們是要小心袁家了!”
“主公,我猜何進會被袁家所害,可能會死於十常侍之手。估計等我們上京後,那朝堂之上掌權的就要換人了。”
“啊!”
公孫瓚聽到田豐的話頓時大驚失色,而他身邊的公孫越、公孫範也和他差不多,隻有田豫麵不改色,好像他早已在剛才田豐的話裏猜到了一樣。其中公孫瓚的驚訝,是驚訝於田豐的智慧,而他打算獻俘進京實際上也是知道何進要咯屁了,所以打算去渾水摸魚一下。
老張的心聲:我**!這田豐真神了!在評書裏那何進就是死在十常侍手上,但是想不到這竟然是袁家的陰謀啊!三國果然就是一個到處是陰謀家的時代。陰謀,巨大的陰謀啊!
“父親大人!”
當田豐和田豫走後,公孫續由內堂跑了出來向公孫瓚這麽施禮的說著。
“小子,長大了!”
公孫瓚望著公孫續這麽笑著說著,因為就三個多月的功夫,這公孫瓚身材就正好粗壯了一圈,雖然是隻有十一歲的孩子,但是看著卻像一個十四五的少年。
“大哥,現在續兒武學見長,恐怕再過一年半載我就教不了他了,想不到大哥竟然會生此虎子啊!”
此時公孫越這麽向公孫瓚誇獎著公孫續,而公孫續則靦腆的臉紅了。
老張的心聲:看這小子以後也像一個猛將!對了,何不叫趙雲教他本事?
想到此,公孫瓚想著再過七八年後,繼承了公孫瓚英俊外表的公孫續一身白袍白甲手持銀槍和趙雲一樣打扮的情節還真是令人感到有點意思,到時候他們師徒兩人在大街上一走不知道要風靡多少少女。
“大哥,還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伯琅快有後了,弟妹懷上了!”
此時公孫範笑著向公孫瓚這麽說著。原來公孫越一直隨公孫瓚征戰沙場,和公孫瓚一樣無暇顧家,不過他點比較背,每次回家和老婆進行造人工作都沒有收獲,倒是公孫瓚卻育有一兒兩女,達標率比較高。
“恭喜啊!叔琅。”
此時公孫瓚則也大笑著向公孫越這麽說著,因為人丁興旺就是家族繁榮的象征,現在公孫瓚又打了大勝仗回來,更是雙喜臨門。
這是在公孫瓚回到隆堯前魏攸在得知公孫瓚向劉虞表功時,這麽向劉虞建議的話。
“魏攸此言差矣!公孫瓚此功雖然不如先人征西之功,但是也是近年來我大漢最揚眉吐氣的大功了,我豈能奪他之功?豈不叫天下恥笑我嗎?我劉虞勢不為小人之事!”
劉虞聽到魏攸的話,臉色一沉這麽說著,並且一上來就直呼魏攸的名字,看來他真的是很生氣,因為劉虞自認是謙謙君子,這不是敗壞他的名聲嗎?並且劉虞認為公孫瓚之所以要先表功於他,是因為他還是公孫瓚的頂頭上司之故,而公孫瓚這麽做就是給他麵子,他能辜負公孫瓚嗎?
“主公,我計定讓主公給那公孫瓚四郡太守之職,是打算讓公孫瓚忙於征北,令他勢力消弱,可為主公爪牙,而不傷主公。但是這公孫瓚今日竟然滅那素利鮮卑,這樣東北必為公孫瓚所得,而主公乃是忠厚長者,未來豈不被那公孫瓚所欺壓?所以現在主公應該盡量打壓公孫瓚現在的勢力。公孫瓚上表恢複漢邦的舊製領屬和恢複漢四郡是可以的,不過這太守不能給他,最好要朝廷派來三個太守分他公孫瓚在東北之勢。”
魏攸此時繼續向劉虞這麽說著。
“什麽?你讓我給公孫瓚四郡太守之職竟然懷著這等居心?魏攸,你這小人。”
劉虞聽到魏攸這麽說立刻生氣的拂袖而去,不過就算如此劉虞對魏攸的態度還是沒有變,因為劉虞是非常大度的君子,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就耿耿於懷。
而最後劉虞將公孫瓚給他的表功信,稍加修改為自己的口吻就上表了漢庭,還並沒有一絲奪公孫瓚之功的意思,而朝廷除了同意了公孫瓚修馳道和獻俘行動外,並且也同意恢複漢四郡。但是還沒有任命誰為漢四郡裏剩下的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三郡太守,不過劉虞是有這個權力的,因為他是幽州牧。因為那三郡裏真番郡、臨屯郡還沒有建製,並且東北都在公孫瓚的掌控中,要派他的人去不過就是傀儡而已。而樂浪郡雖然沒有被公孫瓚控製,但是現在卻在公孫瓚控製的遼東以南的東北半島上,他要是隨便任命一個人過去,不是要和公孫瓚翻臉嗎?雖然他沒有同意魏攸的話,但是明白公孫瓚已經在東北做大,他是應該防著公孫瓚一些了,不如暫時不任命太守,也許朝廷也不想讓公孫瓚做大而派太守來呢!
對於劉虞的決定,後來得知的田豐唏噓不已,因為這劉虞的確是一個謙謙君子,有國士之風,而他和劉虞相比倒有些小人了。(.無彈窗廣告)
“派人統計這次東北征戰所有參戰人員的名單,並且還有那柯恩德麾下所有胡人的名字也要登記出來。你再去找工匠在隆堯城外建一座大型立功碑,碑上要能寫下四萬多將士的名字,把你統計的人名全都記載上去,而其中活著的全部用黑墨,死了的用白。”
公孫瓚回到隆堯接到聖旨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讓田豫去辦理他在千裏奇襲素利的時候、所承諾的把所有參戰的將士都立碑以詠千古的事情,而此時在他身邊隻有公孫越、公孫範、田豐、田豫四人。
“對了,還有,你統計好這些人名單後,再把這些人功績和戰死的原因都報上來,現在遼東剛定,我打算讓這些將士的家屬遷徙遼東,給他們在遼東封地和一些賞賜。而那些胡人,我則打算隻給一些財帛獎勵。”
然後公孫瓚繼續這麽向田豫這麽說著。
“主公,雖然給了那些將士家屬封地,但是遼東偏遠,其封地不是太好的話並不能讓他們遷徙的。”
田豐此時插上一句話這麽說著。
“哦?既然有些人不願意去,那麽他們賣出那些田契後,買到他們田契的人應該會去的。”
公孫瓚此時卻這麽不以為然的說了這麽一句。
“主公,漢室隻允許編戶齊民才能買賣書契,而我邊軍所用的人員大都是流亡之人和服刑之人,主公你是否要給這些人編戶,給他們一個名分呢?”
此時田豐聽到公孫瓚說買賣田契的事情,便向公孫瓚這麽詢問著,不過話裏的意思就是說你該這麽辦。
“這樣啊!那就給他們一個身份吧!對了,田豫,你給我先立一個招人令。就說我們東北現在急需人流,不論高低貴賤之分,不論品性上麵是否有缺失還是服過刑的人,隻要是人,我們遼東這裏都要,並且還編戶齊民。對了,然後再弄一個納賢令,不論其人怎麽樣,唯才是舉。”
然後公孫瓚就這麽回複著田豐,頓時令屋子裏這四人大驚失色,因為他最後說得唯才是舉和現在漢室舉孝廉相違背的,有些大逆不道。
“主公,自古聖人納賢德之人,你那納賢令裏說唯才是舉,這也不合納賢二字啊!該是求才令才是。並且主公若是把這求才令發出去,豈不讓天下人認為主公有不臣之心嗎?因為我漢律乃是舉孝廉方可入仕途。所以,豐認為這納賢令絕不可發啊!”
田豐此時向公孫瓚這麽勸說著。
“哦!那就隻發招人令吧!”
公孫瓚聽田豐這麽說,立刻明白現在弄這唯才是舉還不是時候。
“主公,自從關靖去了遼東,這遼西的政務憑我一人之力難以打理,因為我還要處理錦衣衛的事情。所以我向主公舉薦兩個人來幫助主公處理遼西政務,這二人就是徐幹和劉楨。徐幹和劉楨可為都丞、長史,並且主公所要發的招人令也可以讓他們去寫。”
此時田豫立刻向公孫瓚這麽舉薦著徐幹和劉楨,因為關靖一走可把他忙死了,他計劃讓徐幹和劉楨出來做事很久了,就等公孫瓚回來跟他說了。
老張的心聲:徐幹和劉楨二人我是想讓他們管文化方麵的事情的,不過當都丞和長史可以曆練他們一下也不錯。
“好吧!那你就去處理這件事情吧!”
公孫瓚答應了田豫的請求。
“諾。”
田豫聽到公孫瓚答應了,便笑著應諾著。
“主公,那趙勝來的時候曾說過天子以下旨征調司隸、幽州、冀州、並州、青州、兗州、豫州七州刑徒和錢糧赴遼西修馳道,用來鞏固漢朝對東北的控製。”
田豫此時向公孫瓚這麽稟告著。
“嗯!好!不錯!”
公孫瓚聽到田豫說出這個消息後,立刻高興的這麽說著。
“對了!主公,我已經在荊州南陽弄到了棉花的種子,現在已經在播種了,估計會在年末會有收獲。”
田豫繼續向公孫瓚這麽稟告。
“好!”
公孫瓚繼續這麽笑著,因為一旦他獲得了棉花的供應,那麽未來的綿甲重騎兵隊伍就可以擴建成幾萬大軍橫掃中原。而現在他隻有主要將領和白馬義從全副綿甲裝備,其他的騎兵部隊都是十之二三,步兵就更沒有這種裝備了,並且就這樣還消耗了他大半的錢財,要不是這次攻東北獲得了驚人的財富,他還真支撐不了多久就破產了。
老張的心聲:南陽?第一次聽這個名字就有點熟悉,現在終於想起來了。好像是諸葛亮待的地方吧?是否要打聽一下他呢?不過現在諸葛亮還是一個小屁孩,等我上京回來再說吧!
“國讓,你可知道洛陽那裏有沒有宮廷的消息傳來?”
此時田豐見田豫向公孫瓚稟告完話,便這麽向田豫這麽詢問著。
“根據報告,洛陽宮中十常侍和大將軍不合。因為何進自從掌權以來,便與袁紹交好,並聽他之言博征智謀之士為己所用。並且還不納陳琳之諫,多結外鎮軍閥,翹首京師。”
田豫聽到田豐的話,這麽向田豐說著。
“哦?看來靈帝到沒有我想得那麽能為自己的小兒子著想啊!難道靈帝的棋盤上就那蹇碩一子而已?我觀靈帝雖然**,但並非智弱之人,除非是他那暗子辜負了他!啊!難道那暗子是袁家嗎?所以袁家才臨陣倒戈,所以蹇碩才失敗的。袁家,袁家……現在袁家讓何進結交外藩入京,難道現在想對付的是何進嗎?難道袁家對這四世三公之榮還不滿足嗎?難道他們還要得到真正權傾朝野的權力嗎?”
此時田豐這麽自言自語著,感到了袁家的危險,隱約的他感到袁家可能打算謀朝篡位,但是這太大膽了,他感到袁家沒有這個膽子。並且公孫瓚在田豐的話裏聽到他直呼何進的名字,看來他看不起何進這個庶族出身的人,而幸好公孫瓚是士族出身。
“聽軍師此言,看來我們是要小心袁家了!”
“主公,我猜何進會被袁家所害,可能會死於十常侍之手。估計等我們上京後,那朝堂之上掌權的就要換人了。”
“啊!”
公孫瓚聽到田豐的話頓時大驚失色,而他身邊的公孫越、公孫範也和他差不多,隻有田豫麵不改色,好像他早已在剛才田豐的話裏猜到了一樣。其中公孫瓚的驚訝,是驚訝於田豐的智慧,而他打算獻俘進京實際上也是知道何進要咯屁了,所以打算去渾水摸魚一下。
老張的心聲:我**!這田豐真神了!在評書裏那何進就是死在十常侍手上,但是想不到這竟然是袁家的陰謀啊!三國果然就是一個到處是陰謀家的時代。陰謀,巨大的陰謀啊!
“父親大人!”
當田豐和田豫走後,公孫續由內堂跑了出來向公孫瓚這麽施禮的說著。
“小子,長大了!”
公孫瓚望著公孫續這麽笑著說著,因為就三個多月的功夫,這公孫瓚身材就正好粗壯了一圈,雖然是隻有十一歲的孩子,但是看著卻像一個十四五的少年。
“大哥,現在續兒武學見長,恐怕再過一年半載我就教不了他了,想不到大哥竟然會生此虎子啊!”
此時公孫越這麽向公孫瓚誇獎著公孫續,而公孫續則靦腆的臉紅了。
老張的心聲:看這小子以後也像一個猛將!對了,何不叫趙雲教他本事?
想到此,公孫瓚想著再過七八年後,繼承了公孫瓚英俊外表的公孫續一身白袍白甲手持銀槍和趙雲一樣打扮的情節還真是令人感到有點意思,到時候他們師徒兩人在大街上一走不知道要風靡多少少女。
“大哥,還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伯琅快有後了,弟妹懷上了!”
此時公孫範笑著向公孫瓚這麽說著。原來公孫越一直隨公孫瓚征戰沙場,和公孫瓚一樣無暇顧家,不過他點比較背,每次回家和老婆進行造人工作都沒有收獲,倒是公孫瓚卻育有一兒兩女,達標率比較高。
“恭喜啊!叔琅。”
此時公孫瓚則也大笑著向公孫越這麽說著,因為人丁興旺就是家族繁榮的象征,現在公孫瓚又打了大勝仗回來,更是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