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那袁家算計來,算計去,結果卻為他人嫁衣,嗬嗬!”
此時田豐嘲笑著袁家這麽說著話,而他正和公孫瓚兩個人在一個房間裏密議,因為公孫越現在正在洛陽城中的軍營裏鎮守,而他們則和劉關張以及百多名白馬義從住在了盧植的尚書府裏。
“軍師,在朝堂之上,我發現董卓的勢力很強,許多大臣都幫他說話。看來這董卓倒也不是一個粗人,很會些政治手腕”
公孫瓚此時卻這麽向田豐說著話。
“這是自然的。主公,那董卓曾經抗命不尊靈帝聖旨,所以他冒然來京師豈不是會被這些朝臣抓住把柄給殺了嗎?所以他來京是有備而來。我得知那董卓好像與何進是故交,所以這董卓才有膽子進京的。看來何進招董卓進京也不僅僅是對付宦官這麽簡單,他是否也看出來了那袁家的野心了?隻是他太優柔寡斷,想不到最後卻死於宦官之手,令這漢家天下遭此動蕩。而那董卓得知何進死了後應該會很恐慌的,不過他手中握有皇帝,令朝臣不敢妄動,最後奪得朝柄,也算是自保吧!但是現在那董卓護駕有功,並且現在掌握了京師兵馬,已經是純粹的實權派。不過我想這董卓身邊應該有一個人為他出謀劃策的人才對,不然憑他的本事我不相信他能把這朝堂牢牢的控製在手裏。我著人調查了一下,發覺這董卓身邊有一個叫李儒的人,此人是董卓的女婿,極富才謀。從他為董卓進行的這一步步算計來看,此人計謀雖然有些紕漏,但其權謀強我多矣,主公當小心應對。”
田豐此時向公孫瓚說著他在公孫瓚進到皇宮後,在外麵打探的消息。
“李儒,此人不得不防。但軍師說此人計謀有紕漏,是否那意思現在這洛陽城裏董卓還不能一手遮天,並且還有許多漏洞等著我們去鑽?”
公孫瓚聽到田豐話裏有話,趕忙這麽詢問著。
“主公上朝以後,豐便著人去探查了一下這京中形勢,再聽到主公的話,令我感到這京師裏應有三黨三軍。”
此時田豐卻沒有直接回複公孫瓚的話,卻說了這三黨三軍的話出來,看來他並不想提那李儒的紕漏是什麽。
“哦!那三黨三軍?”
“第一黨為董黨,這就不用說了;第二黨為袁黨,雖然此黨斬殺宦官,大快人心,但是其攻毀宮城,袁紹、袁術兄弟鋒芒太露,令世人不快,落了下乘,現在蟄伏於董黨之下;而這最後一黨嗎!就是算主公在內的保皇黨。不過我們這黨因為朝堂上尚書大人的話令我們和那董黨針鋒相對,倒是十分不妥。”
“哎!老師太魯莽了!要是讓那袁黨與董黨相鬥就好了!那軍師,你還沒有說那三軍是哪三軍?”
“這第一軍,就是董卓,他現在皇城裏有本部一萬兵馬,在名義上還控製了洛陽城裏二十萬兵馬,包括那西園兵馬也歸他管轄,而袁家現在不過是他麾下之將而已;這第二軍便是主公的兵馬了,現在我軍萬人以進得洛陽城裏,號令聽命於主公,可和那董卓分庭抗衡;那第三軍便是城外組紮的丁原一萬兵馬,而丁原現在正在城裏,雖有有兵馬卻不能及時調度,算落得下乘。不過他丁原的兵馬不進洛陽城,倒是說明他丁原是有私心的,在鬥不過那董卓時隨時準備回並州。並且我發現那丁原和袁家很是親密,看來那丁原進京或許就是袁家的安排,但是想不到令董卓先是進京獲得了這樣的權勢。”
“哦!那麽說這董卓不僅在政治上握有大權,在軍事上也是一樣啊!看來我們到了進了虎穴了。”
“嗬嗬!主公勿慮!現在豐有三策,主公可用之。”
“哦!那三策?”
“上策:主公可即刻領兵殺死董卓,再捕殺袁家,上告天子告他們謀逆之罪,則可大定天下。現在我軍剛入城,那董卓不知我等虛實,主公手下四健將皆為萬人敵,到時候以拜會董卓為名,令四健將化身為侍衛,則可一舉擊殺董賊。然後招袁家來議事,也可以同樣方法滅之。”
“噝!――這上策雖好!雖快!但是太過風險,要是沒有辦成的話……呃!那中策如何?”
“中策:主公可挑撥董黨和袁黨相對,等他們兩敗俱傷之時,我等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這策倒是穩妥,但是變化太多。那下策如何?”
“下策:我等不參與這三黨紛爭,待獻俘完畢,則請旨回東北,靜觀天下。”
“這策不妥,若隻是獻俘的話,那我們還真是白來一趟京師。”
“那主公現在意下如何?”
“呃!……”
老張的心聲:上策風險太大,一個不好自己都得搭進去,不值得。下策給龜孫子的,老子可不是孬種。中策嗎!和這曆史相符,估計到時候很可能會是董卓把那丁原滅了的,然後做大惹起十八路諸侯圍攻,則天下大亂,正是我利用這個時機發展的好機會。但是我辛辛苦苦來到京師,難道就讓這曆史按照原本的路線走嗎?但是就算我用上策殺了那董卓和袁家後,這天下諸侯會不會一起扁我呢?而我老家在東北,回去的路太他媽的長了,不好跑啊!
“主公可有定策?”
田豐見公孫瓚思考良久,便向他詢問著。
“軍師,假如我選中策,動向如何我比較有利?”
此時公孫瓚向田豐詢問起來。
“丁原身死,董卓做大,天下共討,取北征南。”
而田豐則說出了這十六字真言出來。
“呀!”
公孫瓚聽到田豐這麽說立刻驚訝的出聲叫著。
老張的心聲:不會吧!怎麽和曆史一樣啊!
“主公,董黨與袁黨相爭,雖然表麵董黨強大,但是袁黨乃是四世三公,門生遍天下,登高一呼則天下響動。袁黨若得勢,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必須打壓袁黨,而那袁黨也是我們取河北的大敵。何況那丁原與袁黨勾結,若是趁著此時除掉丁原,則河北之地的爭取會相對容易一些。董卓此人惡狼也!若得勢必然惹世人憎惡,到時候必與士人為敵,必遭天下人討伐。而我等則可從中取利。”
田豐見公孫瓚驚訝,便這麽詳細的向他解釋著。
“軍師,若我取上策,你認為如何?”
“上策雖急,一旦成功可保漢室一時之安。但是不論成與敗,主公必遭天下罵名,非人之所為。”
田豐這麽向公孫瓚說著話,而他說這非人之所為時又使用了美聲唱法,不過公孫瓚是明白這意思的,就是這不是人幹的,是非人幹的。這非人不是英雄就是狗熊,幹好幹壞都會被人評說不是。
“那我取中策,就依軍師所言吧!”
“諾。現在狀況不明,但是我會盡早為主公謀劃此策的。”
“看來我們還需要在洛陽待一段時間,倒是有很多時間。對了,軍師,今天朝廷封我為薊侯的這間事情你怎麽看?”
此時公孫瓚想起來了這個問題,向田豐詢問起來。
“我想朝廷一開始並不是封主公為薊侯,而這薊侯必然是董卓之計。因為封主公為薊侯就是說要將薊縣封給主公,而那薊縣現在是幽州治所、劉虞所在之地,明顯董卓為了挑撥主公和劉虞之間的關係所謀劃的策略。不過,我猜那劉虞會按照聖旨辦的,所以那薊縣將會是主公所得,他們不知道劉虞謙謙君子的為人,真是棋差一招。”
“哦!軍師這麽說,我就放心了,現在還不是和劉虞撕破臉皮的時候。對了,軍師,我打算明天去拜會曹操。”
“什麽?主公要拜會曹操?”
田豐聽公孫瓚說要求見曹操的時候,驚訝的這麽說著。因為公孫瓚來洛陽,一不見那現在權勢熏天的董卓,二不見四世三公的袁家,而是要去見那名不見經傳的宦官子弟曹操,真是令不怎麽懂得人際關係這種權謀、隻懂謀劃策略這種計謀的田豐大感訝異。
田豐的心聲:對了,記得征討丘力居走盧龍塞這條道的時候,主公曾用望梅止渴這招,但是卻因為先被曹操用過,所以這曹操才會被主公留意吧?而那曹操現在久居洛陽,也許主公去他那裏會有所收獲的,這樣也好!
而對於公孫瓚來說,他見曹操的目的倒不如說是衝動更恰當。因為曹操是誰?那可是三國裏麵第一英雄。有哪個中國人有機會來三國這一趟會不想見曹操的?其次公孫瓚最想見的人就是呂布,那三國第一武將,看看三國第一武將、人中呂布到底是個啥摸樣?最後他想見的人就是王允,因為評書裏說貂蟬可是他的閨女,他怎麽也得過去看看在曆史上揚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有多麽的美豔,那可是純粹的現場觀摩啊!
“董黨和袁黨的人先見的確不妥,會讓別人懷疑主公的立場。而那曹操在王芬冀州作亂時所說得話負有忠名,此人還是袁紹的故友,也被董卓看重,並且久居洛陽,若是主公先去他那裏拜會也是應該。並且,主公還應當去找那趙勝問一些宮裏的情況,因為今晚趙勝必將會知道許多事情,這些事情會對主公有用的。”
隨後田豐想了一會便這麽思考著公孫瓚的話,向公孫瓚這麽說著話。
老張的心聲:對啊!現在曹操是這洛陽的地頭蛇,去他那裏還可以獲得這裏的一些情報啊!我怎麽這麽笨,經田豐這麽提醒才明白過來!看來這田豐雖然不懂得怎麽周旋在人與人之間,但是腦子倒是很聰明,一點就透啊!看來以後什麽事情都要和他商量商量以後再辦。
“嗬嗬!軍師,我明白了。”
公孫瓚此時笑了笑這麽回複著,而他們也就此分開了,接著公孫瓚便回到自己的寢室找那四名胡女享樂去了,一時間忘卻這洛陽的勾心鬥角,沉醉在巫山**的香軟中。
此時田豐嘲笑著袁家這麽說著話,而他正和公孫瓚兩個人在一個房間裏密議,因為公孫越現在正在洛陽城中的軍營裏鎮守,而他們則和劉關張以及百多名白馬義從住在了盧植的尚書府裏。
“軍師,在朝堂之上,我發現董卓的勢力很強,許多大臣都幫他說話。看來這董卓倒也不是一個粗人,很會些政治手腕”
公孫瓚此時卻這麽向田豐說著話。
“這是自然的。主公,那董卓曾經抗命不尊靈帝聖旨,所以他冒然來京師豈不是會被這些朝臣抓住把柄給殺了嗎?所以他來京是有備而來。我得知那董卓好像與何進是故交,所以這董卓才有膽子進京的。看來何進招董卓進京也不僅僅是對付宦官這麽簡單,他是否也看出來了那袁家的野心了?隻是他太優柔寡斷,想不到最後卻死於宦官之手,令這漢家天下遭此動蕩。而那董卓得知何進死了後應該會很恐慌的,不過他手中握有皇帝,令朝臣不敢妄動,最後奪得朝柄,也算是自保吧!但是現在那董卓護駕有功,並且現在掌握了京師兵馬,已經是純粹的實權派。不過我想這董卓身邊應該有一個人為他出謀劃策的人才對,不然憑他的本事我不相信他能把這朝堂牢牢的控製在手裏。我著人調查了一下,發覺這董卓身邊有一個叫李儒的人,此人是董卓的女婿,極富才謀。從他為董卓進行的這一步步算計來看,此人計謀雖然有些紕漏,但其權謀強我多矣,主公當小心應對。”
田豐此時向公孫瓚說著他在公孫瓚進到皇宮後,在外麵打探的消息。
“李儒,此人不得不防。但軍師說此人計謀有紕漏,是否那意思現在這洛陽城裏董卓還不能一手遮天,並且還有許多漏洞等著我們去鑽?”
公孫瓚聽到田豐話裏有話,趕忙這麽詢問著。
“主公上朝以後,豐便著人去探查了一下這京中形勢,再聽到主公的話,令我感到這京師裏應有三黨三軍。”
此時田豐卻沒有直接回複公孫瓚的話,卻說了這三黨三軍的話出來,看來他並不想提那李儒的紕漏是什麽。
“哦!那三黨三軍?”
“第一黨為董黨,這就不用說了;第二黨為袁黨,雖然此黨斬殺宦官,大快人心,但是其攻毀宮城,袁紹、袁術兄弟鋒芒太露,令世人不快,落了下乘,現在蟄伏於董黨之下;而這最後一黨嗎!就是算主公在內的保皇黨。不過我們這黨因為朝堂上尚書大人的話令我們和那董黨針鋒相對,倒是十分不妥。”
“哎!老師太魯莽了!要是讓那袁黨與董黨相鬥就好了!那軍師,你還沒有說那三軍是哪三軍?”
“這第一軍,就是董卓,他現在皇城裏有本部一萬兵馬,在名義上還控製了洛陽城裏二十萬兵馬,包括那西園兵馬也歸他管轄,而袁家現在不過是他麾下之將而已;這第二軍便是主公的兵馬了,現在我軍萬人以進得洛陽城裏,號令聽命於主公,可和那董卓分庭抗衡;那第三軍便是城外組紮的丁原一萬兵馬,而丁原現在正在城裏,雖有有兵馬卻不能及時調度,算落得下乘。不過他丁原的兵馬不進洛陽城,倒是說明他丁原是有私心的,在鬥不過那董卓時隨時準備回並州。並且我發現那丁原和袁家很是親密,看來那丁原進京或許就是袁家的安排,但是想不到令董卓先是進京獲得了這樣的權勢。”
“哦!那麽說這董卓不僅在政治上握有大權,在軍事上也是一樣啊!看來我們到了進了虎穴了。”
“嗬嗬!主公勿慮!現在豐有三策,主公可用之。”
“哦!那三策?”
“上策:主公可即刻領兵殺死董卓,再捕殺袁家,上告天子告他們謀逆之罪,則可大定天下。現在我軍剛入城,那董卓不知我等虛實,主公手下四健將皆為萬人敵,到時候以拜會董卓為名,令四健將化身為侍衛,則可一舉擊殺董賊。然後招袁家來議事,也可以同樣方法滅之。”
“噝!――這上策雖好!雖快!但是太過風險,要是沒有辦成的話……呃!那中策如何?”
“中策:主公可挑撥董黨和袁黨相對,等他們兩敗俱傷之時,我等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這策倒是穩妥,但是變化太多。那下策如何?”
“下策:我等不參與這三黨紛爭,待獻俘完畢,則請旨回東北,靜觀天下。”
“這策不妥,若隻是獻俘的話,那我們還真是白來一趟京師。”
“那主公現在意下如何?”
“呃!……”
老張的心聲:上策風險太大,一個不好自己都得搭進去,不值得。下策給龜孫子的,老子可不是孬種。中策嗎!和這曆史相符,估計到時候很可能會是董卓把那丁原滅了的,然後做大惹起十八路諸侯圍攻,則天下大亂,正是我利用這個時機發展的好機會。但是我辛辛苦苦來到京師,難道就讓這曆史按照原本的路線走嗎?但是就算我用上策殺了那董卓和袁家後,這天下諸侯會不會一起扁我呢?而我老家在東北,回去的路太他媽的長了,不好跑啊!
“主公可有定策?”
田豐見公孫瓚思考良久,便向他詢問著。
“軍師,假如我選中策,動向如何我比較有利?”
此時公孫瓚向田豐詢問起來。
“丁原身死,董卓做大,天下共討,取北征南。”
而田豐則說出了這十六字真言出來。
“呀!”
公孫瓚聽到田豐這麽說立刻驚訝的出聲叫著。
老張的心聲:不會吧!怎麽和曆史一樣啊!
“主公,董黨與袁黨相爭,雖然表麵董黨強大,但是袁黨乃是四世三公,門生遍天下,登高一呼則天下響動。袁黨若得勢,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必須打壓袁黨,而那袁黨也是我們取河北的大敵。何況那丁原與袁黨勾結,若是趁著此時除掉丁原,則河北之地的爭取會相對容易一些。董卓此人惡狼也!若得勢必然惹世人憎惡,到時候必與士人為敵,必遭天下人討伐。而我等則可從中取利。”
田豐見公孫瓚驚訝,便這麽詳細的向他解釋著。
“軍師,若我取上策,你認為如何?”
“上策雖急,一旦成功可保漢室一時之安。但是不論成與敗,主公必遭天下罵名,非人之所為。”
田豐這麽向公孫瓚說著話,而他說這非人之所為時又使用了美聲唱法,不過公孫瓚是明白這意思的,就是這不是人幹的,是非人幹的。這非人不是英雄就是狗熊,幹好幹壞都會被人評說不是。
“那我取中策,就依軍師所言吧!”
“諾。現在狀況不明,但是我會盡早為主公謀劃此策的。”
“看來我們還需要在洛陽待一段時間,倒是有很多時間。對了,軍師,今天朝廷封我為薊侯的這間事情你怎麽看?”
此時公孫瓚想起來了這個問題,向田豐詢問起來。
“我想朝廷一開始並不是封主公為薊侯,而這薊侯必然是董卓之計。因為封主公為薊侯就是說要將薊縣封給主公,而那薊縣現在是幽州治所、劉虞所在之地,明顯董卓為了挑撥主公和劉虞之間的關係所謀劃的策略。不過,我猜那劉虞會按照聖旨辦的,所以那薊縣將會是主公所得,他們不知道劉虞謙謙君子的為人,真是棋差一招。”
“哦!軍師這麽說,我就放心了,現在還不是和劉虞撕破臉皮的時候。對了,軍師,我打算明天去拜會曹操。”
“什麽?主公要拜會曹操?”
田豐聽公孫瓚說要求見曹操的時候,驚訝的這麽說著。因為公孫瓚來洛陽,一不見那現在權勢熏天的董卓,二不見四世三公的袁家,而是要去見那名不見經傳的宦官子弟曹操,真是令不怎麽懂得人際關係這種權謀、隻懂謀劃策略這種計謀的田豐大感訝異。
田豐的心聲:對了,記得征討丘力居走盧龍塞這條道的時候,主公曾用望梅止渴這招,但是卻因為先被曹操用過,所以這曹操才會被主公留意吧?而那曹操現在久居洛陽,也許主公去他那裏會有所收獲的,這樣也好!
而對於公孫瓚來說,他見曹操的目的倒不如說是衝動更恰當。因為曹操是誰?那可是三國裏麵第一英雄。有哪個中國人有機會來三國這一趟會不想見曹操的?其次公孫瓚最想見的人就是呂布,那三國第一武將,看看三國第一武將、人中呂布到底是個啥摸樣?最後他想見的人就是王允,因為評書裏說貂蟬可是他的閨女,他怎麽也得過去看看在曆史上揚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有多麽的美豔,那可是純粹的現場觀摩啊!
“董黨和袁黨的人先見的確不妥,會讓別人懷疑主公的立場。而那曹操在王芬冀州作亂時所說得話負有忠名,此人還是袁紹的故友,也被董卓看重,並且久居洛陽,若是主公先去他那裏拜會也是應該。並且,主公還應當去找那趙勝問一些宮裏的情況,因為今晚趙勝必將會知道許多事情,這些事情會對主公有用的。”
隨後田豐想了一會便這麽思考著公孫瓚的話,向公孫瓚這麽說著話。
老張的心聲:對啊!現在曹操是這洛陽的地頭蛇,去他那裏還可以獲得這裏的一些情報啊!我怎麽這麽笨,經田豐這麽提醒才明白過來!看來這田豐雖然不懂得怎麽周旋在人與人之間,但是腦子倒是很聰明,一點就透啊!看來以後什麽事情都要和他商量商量以後再辦。
“嗬嗬!軍師,我明白了。”
公孫瓚此時笑了笑這麽回複著,而他們也就此分開了,接著公孫瓚便回到自己的寢室找那四名胡女享樂去了,一時間忘卻這洛陽的勾心鬥角,沉醉在巫山**的香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