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公孫瓚和那華雄在匯閑雅敘大戰了一番?竟然是為了給袁術爭風吃醋?難道那公孫瓚也和袁家聯手了不成?哎!這四世三公的名頭太招人厭了!”


    董卓聽到李儒向他匯報今天在匯閑雅敘發生的事情時,這麽感慨著。(.好看的小說)


    “主公,在洛陽我們強勢,他們弱弱相聯也是必然的,主公勿慮!不過聽那華雄說公孫瓚手下將領雖然勇猛,但是一個個武力都不是他的對手,若是單打獨鬥他可獲大勝!並且根據情報那公孫瓚手下四健將都在。還有,公孫瓚的這些武士在圍追堵截他的時候隻會硬打硬撞,毫無戰法可言,而根據我們獲得的情報,那公孫瓚在北方作戰的風格也是猛打猛衝,所以此人實力並沒有傳聞的那麽誇張。”


    此時董卓身邊的李儒卻這麽向董卓分析著。


    “賢婿,我打算廢掉皇帝立那陳留王你看如何?”


    此時董卓沒有繼續討論公孫瓚的事情,而是突然向李儒這麽詢問著,而李儒雖然聽到這話一驚,但隨即思考起來。


    “現在公孫瓚獻俘之日待近,如果主公要廢帝,必須要趕在獻俘之日之前。因為如果讓現在的皇帝主持這個大典,則他的皇權就會讓天下人看到,並且獲得鞏固。而我認為事不宜遲,遲則有變。明天主公應先招來那袁家子袁紹來問話,透出這個意思來看他反應如何?畢竟他們家是四世三公,要是他反對主公的話會有一些人支持的。而那袁紹膽小,必然不會當麵反對主公,還可能會偷偷跑掉,令袁家失勢。這樣我們可以在下午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可行。”


    此時李儒向董卓獻策著這麽說著。


    “好!就依賢婿這麽辦吧!”


    董卓則笑著這麽說著,而此時在他們房中的油燈閃爍了一下,令他們映在牆上的身影顯得宛如怪獸。


    “你聽說了嗎?那公孫瓚麾下眾將都在匯閑雅敘敗於華雄之手,連那擊殺鮮卑人大帥的都亭侯張郃都敗給了華雄呢!氣得公孫瓚暴跳如雷,閉門不出。有傳言說公孫瓚進行獻俘大禮後,便會回東北去,真是氣勢洶洶的來灰頭土臉的回去呢!”


    “是啊!這華雄真乃當世第一武將啊!聽說他長得像大樹那麽高,還長得一個牛腦袋,生氣的時候呼出來的氣都能把人燒焦呢!”


    ……


    公孫瓚來洛陽的第四天,洛陽街頭巷尾便流傳起來匯閑雅敘華雄獨鬥公孫瓚麾下眾將的傳聞,將公孫瓚和他的部將們說得是一無是處,令本來人氣鼎沸的公孫瓚的名氣一落千丈。而那華雄的名號則如日中天,令人感到那華雄才是天下第一武將。


    謎之音:在這個世界上謠言就是這麽可怕!所以說任何國家和政府都會下大力度控製輿論。


    “天下之主,應該選擇賢明的人。劉協似乎還可以,我想立他為帝。如果還不行,劉氏的後裔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這這天裏董卓的府宅中,董卓他這麽傲慢地對袁紹說著話。


    而袁紹聽到董卓這麽說的話,緊咬鋼牙橫握佩刀,直視著董卓。


    一時間氣氛非常的凝重,董卓和袁紹麵麵相視,默不作聲。


    但是袁紹還是懾於董卓威勢,手離開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便走了。


    “袁紹此子果然膽小,看來他應該如賢婿所言會逃走,我打算下令通緝袁紹,你看如何?”


    董卓見袁紹走後,便向身邊的李儒這麽詢問著。


    “廢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紹不識大體,因為害怕逃跑,並非有其它意思。現在通緝他太急,勢必激起事變。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得到袁家恩惠的人非常多。如果袁紹招集豪傑,拉起隊伍,群雄都會乘勢而起。那時,關東恐怕就不是主公所能控製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給他一個郡守當當,那麽,他慶幸免罪,也就不會招惹事端了。”


    李儒此時卻這麽勸阻了董卓說著話。


    謎之音:關東是泛指中原司隸地區虎牢關外東麵的廣大中國地區。


    此後那袁紹果然不敢留在洛陽,他回去後立刻把朝廷所頒符節掛在上東門上,秘密逃亡到冀州去了。而在不久後董卓信李儒之言在隨後沒有追究袁紹的過失,反而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賜爵位為邟鄉侯,表示他的大度,不過卻是後話。


    “哦!董卓召集群臣在溫明園大擺筵席?”


    公孫瓚在一早聽到甄儼向他說起這事時,感到了一絲曆史洪流不可逆擋的感覺。


    老張的心聲:董卓這麽快就要動手廢帝了?對了!我獻俘在即,他要是動手晚了,這小皇帝就不好廢了。


    想到此公孫瓚不免苦笑一下,因為他雖然知道董卓會廢帝,但是卻不能和那田豐說,因為他不知道以什麽理由來說。假如現在的曆史和他知道的評書一樣,那麽就算公孫瓚不和曹操耍那麽多算計,丁原也會和董卓決裂,甚至敗亡身死,而袁家在洛陽的勢力也會被董卓連根拔起,到時候董卓就會隻有他這一個敵人了。而他該怎麽辦?是否要讓曆史改變一些?不過曆史正常的進行才是對他有利的,而他來洛陽是來摸魚的,現在他所做的事情其實也不都是無用功,他有他的目的。


    “哦?伯珪,你讓我稱病不去溫明園是為何?”


    盧植聽到公孫瓚勸他不去溫明園的時候這麽詢問著公孫瓚。


    “師傅,既然您老人已經打算暫時退避,那現在就是一個表明姿態的好時機!”


    此時公孫瓚向盧植這麽解釋著。


    老張的心聲:師傅啊!評書上你可是要和董卓翻臉的,到時候我怎麽辦啊?


    就這樣盧植被公孫瓚勸得沒有去溫明園,而他則和劉關張一起在去了溫明園赴宴。


    謎之音:溫明園坐落在西苑之內,而這西苑則在洛陽城外,是供皇帝遊樂的苑、觀之一,並且還是其中最大,遊樂設施最俱全的。


    當公孫瓚來到溫明園時,看到溫明園外甲士如林,而這溫明園本是洛陽城外皇家遊樂之所,現在天子不在,而董卓在此皇家之地擺下這個陣勢,許多大臣都知道董卓或許要幹什麽大事了。


    公孫瓚將白馬義從的衛隊留於溫明園外,而他則和劉關張打算走入溫明園中。


    “等一下!將兵器留在這裏!”


    公孫瓚和劉關張還沒有走進溫明園裏,就看見董卓手下的一名將官趾高氣揚的讓那些大臣們交出自己的佩劍。


    “什麽?董卓非為天子竟然收大臣之兵?”


    關羽此時看到那董卓手下囂張跋扈的樣子,生氣的這麽說著。


    而此時那些大臣們自然不願意,與那將官爭執起來。


    “李傕將軍,主公召集大臣們來赴宴,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


    此時李儒出現在那名叫李傕的武將身邊,向他這麽說著話。


    “既然軍師這麽說,那就這麽辦吧!”


    李傕聽到李儒這麽說,便不再收繳大臣們的名器,帶著自己的部下撤進甲士裏麵。


    而公孫瓚望向李儒和李傕二人。因為聽到了李傕這個熟悉的名字,和李傕叫出來的軍師兩字,所以立刻特意看了他們幾眼。他注意到那李儒到很普通,雖然心理麵知道是李儒,但是卻有些失望。而李傕身材八尺開外,威武雄壯,也是一員猛將,和他在評書中的印象有所差別。因為在他心裏認為除了評書裏說的那些名將外,像這些將領都不過是普通人的摸樣而已。


    老張的心聲:看來能在曆史上留下名號的都不是一般人啊!看來以後我要是聽到比較熟悉的名字時,就要多留意一下。


    謎之音:漢時民間諺語說“關西出將,關東出相”,能在關西為將的人都是將軍中的佼佼者,所以那董卓軍的強大和他手下有一批強悍的戰將是離不開的。


    見李傕不在收兵器了,公孫瓚便和劉關張進到了溫明園裏,此時眾大臣均已在座,但是相互之間卻沒有交頭接耳,都是端坐著一言不發,而董卓此時還沒有到。


    噔!噔!……


    一陣馬蹄響聲後董卓才由園外騎著馬進來,而那董卓可能就在附近,待百官都坐上席後,他才進來的。不過董卓這匹馬卻紅豔非常,並且生得是龍頭虎背,異常雄偉,托著董卓那臃腫的身軀毫不吃力。


    “汗血寶馬!”


    此時公孫瓚聽到他身邊的關羽輕歎一聲,看來他已經看出了那匹馬的來頭。


    老張的心聲:原來赤兔馬是汗血寶馬啊!


    而公孫瓚因為知道三國評書的關係,自然知道那汗血寶馬就是赤兔馬。


    不過就在公孫瓚和關羽愛惜的看著那赤兔馬時,在這席上還有一人目不轉睛的望著那赤兔馬,而此人就在丁原身後,不過那呂布的神情卻被那李儒看在眼裏。


    “今日邀請諸君來,特為賞花飲酒!來!歌舞伺候!”


    董卓跳下赤兔馬來這麽說著話,卻沒有離開赤兔馬。待一名侍從過來牽馬時,他才離開坐上席去,看來這董卓也非常愛惜這赤兔馬。


    京!京!……


    咚!咚!……


    ……


    就在董卓說完話後,箏樂響起,一些女子由園中出來舞於眾大臣席間,而眾大臣中有一些心寬的已經喝起酒來,並且談論著溫明園裏遍布大臣們周圍的桃木上的淡雅挑花。


    “都收拾了!”


    不過就在眾大臣飲了幾杯後,董卓便下令停止飲宴,撤去樂隊,因為他感覺他一會兒要說的事情大臣喝著酒和有這些女人在太別扭了,他講話是要氣氛的。


    此時眾大臣見女樂和酒席都撤了下去,有些惶恐,有些處之泰然,不過一切都顯得那麽肅靜,竟然沒有一人發出異議,使得這溫明園內的氣氛詭異而陰沉。


    “我有一言,眾官靜聽。”


    董卓此時如虎嘯一般這麽朗聲說著話,而眾大臣們還是屏息不語。


    老張的心聲:來了!


    “公等皆知,天子乃是天下威儀所在,是萬民之主,然而當今天子卻暗弱無能,不如陳留王聰穎好學,可成大器。卓想依伊尹、霍光故事,廢掉當今皇上,而另立陳留王為帝,並請太後歸政,以應天順人,汝等以為如何?”


    董卓此時朗聲這麽說著,說罷便按劍怒視百官,百官依舊一片死寂,無人作聲。


    “嗬嗬!……”


    看到百官如此膽小怕事,董卓不禁得意的笑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重生之公孫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一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一錠並收藏三國重生之公孫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