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成關西有條直通新城的官道,在官道旁有一些鄉亭村落和許多良田,而在官道上則有許多漢軍正嚴陣以待列著陣勢,他們的目光死死的盯著東麵的前方,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敵人一定會在東方來。
噔!噔!……
終於在東方傳來了萬馬奔騰的聲音,並且揚起了一陣陣飛揚的沙霧。
是騎兵,是數萬的騎兵!
這些漢軍望著那一隊隊騎兵,不禁個個膽寒著,因為沒有人能看到這數萬騎兵向自己奔馳而來能不肝顫的,恐怕連萬人敵的猛將也會緊張得流汗。
“射!”
此時但聽一聲喊出射箭的命令,但是卻不是防守的漢軍的命令,而是迎麵而來的騎兵部隊裏發出的,但是相距這麽遠,這些騎兵要射什麽?
嗖!嗖!……
騎兵彎弓搭箭的射擊對象並不是他們前方的步兵,而是那些快要成熟的良田,並且他們射出的可是火箭。
呼!呼!……
良田裏借助著秋風燃起了熊熊大火,令防守的漢軍驚異。
噔!噔!……
防守的漢軍麵前的騎兵依舊在奔跑著,但是卻沒有發動對這些漢兵的攻擊,而是在漢兵弓弩攻擊不到的距離迂回著。
轟隆隆!……
在漢兵前的弩兵跟隨騎兵跑動著,弓弩始終對著那些迂回向他們後方的騎兵。
“後陣列矛陣!西向!”
望到騎兵的迂回舉動,漢兵的主將高順這麽大聲命令著。
轟隆隆!……
但見在旗牌官的指示下,高順軍後陣的雜兵們則列成了麵相西方的矛陣。
噔!噔!……
騎兵部隊此時則越跑越遠,越過了高順軍,向西而去。
高順的心聲:公孫瓚應該是去追主公吧?而他毀了良田則是打算追上主公後,再來對付我,怕再過幾天麥熟後我就獲得了補給吧?哼!但是我主公可是騎兵部隊,恐怕公孫瓚是追不上了。
高順見公孫瓚大軍離去,心裏這麽思量著,不過現在良田已毀,他的確麵臨糧草問題。
接著高順派出了斥候打探公孫瓚的行蹤,得知公孫瓚一路毀壞良田而去後,便命令部隊紮營。並且讓部隊向四周的鄉亭去征集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報!――我們四周征集糧食的部隊都遭到了敵軍的伏擊!”
但是在晚上高順卻聽到這個不好的消息,看來公孫瓚留下了一支機動騎兵來對付他的征糧部隊,應該是公孫瓚算到了他會派人去征集糧食。
高順的心聲:哼!我和主公離開廣成關後所有的糧草都在我這裏,就算沒有得到糧食的補給,我也能堅持十多天。現在隻要我步步為營往大穀關去,就有可能安然無恙把這兩萬同袍帶回去。
高順得知自己的征糧部隊被襲擊後,並不在意的這麽想著,因為他主要關心的問題是怎麽才能讓自己的部隊回家。
“報!――公孫瓚依舊在西北二十多裏南分水嶺上安營紮寨!”
第二天清早,高順便在斥候的稟報中得知了公孫瓚的消息,雖然他在昨天晚上也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是早上還是派斥候去查看一下。
“報!――孫堅由廣成關而出正在趕往我軍方向,有數萬之眾,距離我們有四十多裏。”
而接著高順就聽到了這個不好的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他被包圍了。因為對高順來說北有公孫瓚,東有孫堅,南有廣成澤為阻塞,西有伊水和程普的新城裏解煩營阻擋,他該怎麽辦?
高順的心聲:依照現在的形勢,我隻有一條路走,就是過北方的大狂水北上!但是敵軍要是埋伏在大狂水附近等我半渡而擊怎麽辦?但我不過大狂水的話就會被完全包圍起來,而敵軍一定會等我斷糧後再攻擊我,因為敵軍糧草充足又臨近秋收。哎!畢竟我帶的這兩萬多兄弟就是棄子,但是如果被包圍的話,我的這些人就沒有一個能有生機了,誰知道他們那些叛軍會不會殺我們建京觀立威?但是我高順一生殺人無數,死不足惜,但是要讓我的這些兄弟能走一個算一個。[]
“全軍拔營往北走!”
高順立刻下達了這個命令。因為他別無選擇,隻有往北走去對付公孫瓚,隻要能快過孫堅在後方的追擊和公孫瓚對敵的話,也許他能有一線生機過了公孫瓚的封鎖。
高順的心聲:公孫瓚竟然沒有拆橋?
當高順來到大狂水時,發覺大狂水的橋依舊還在,他還以為自己的斥候是渡水過去偵查的呢!
“過河!”
高順立刻這麽當機立斷的命令著,因為既然大狂水上的橋沒有拆斷,他就必須要快速過河。不過這也讓他疑惑,因為拆了橋在大狂水北駐兵就可以把他困在大狂水南,隻要孫堅趕上來他就無路可退了,為什麽公孫瓚不拆橋?難道公孫瓚是要貪滅他之功?打算憑一己之力打贏他嗎?
“報!――前方十裏外南分水嶺上公孫瓚已經布陣。”
就在高順過河後,便聽到斥候這麽向他稟報著。
謎之音:伊水東、大狂水北是一條往北的通往伊川的濱水道,而伊川西過伊水,便是伊闕關。在濱水道東則是一處丘陵地帶,名為南分水嶺,處在輪氏縣境內,而公孫瓚正列陣在那裏。而在南分水嶺西是伊水濱水道,東則是一片地勢要低於南分水嶺的丘陵地,在往東則是輪氏縣城,北方伊川內則是大穀關。
高順雖然知道會是這樣,但是聽到斥候這麽說還是一皺眉頭,因為伊水和大狂水東北岸是丘陵地麵,公孫瓚一定會將軍陣列在製高點上,並且他還有機動的騎兵力量,他高順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過得去的。並且他要是打算渡過伊水的話,必然會遭受公孫瓚騎兵的打擊。
高順的心聲:或許我現在過伊水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隻要我在河岸布防,就能夠讓不少兄弟過伊水,但是對岸有沒有埋伏呢?
“列數陣!”
當高順全軍過大狂水後,高順便命自己的軍隊列成數陣。而他最終沒有選擇砍伐樹林做木筏過伊水,因為他在洛陽知道公孫瓚隱忍的詭計,而隻有以正兵才能克奇兵,他怕被公孫瓚的奇兵所圖,所以他選擇了全軍北上。
轟隆隆!……
就這樣高順的部隊往北而行。
高順的心聲:奇怪!這裏怎麽這麽多枯草?
當高順來到行軍伊水東岸濱水道時,發覺濱水路的枯草很茂盛,足能過膝,可是很適合火攻的。
“全軍往東,上丘陵!”
高順發覺到了危險,立刻下達了這個命令。
現實往往比高順預想的要殘酷,他本來打算走濱水道快速衝過去,就算遭受公孫瓚騎兵的攻擊,隻要他軍陣不亂,犧牲一些人也是應該可以衝過去的。然後隻要到了龍門山下憑借著山勢列陣,公孫瓚就拿他沒有辦法了,那樣他就可以從容進到大穀關中。但是當他發覺濱水道草木茂盛後,便知道要是進到中心地帶必然會被公孫瓚一把大火化為飛灰,所以他隻好帶兵爬上南分水嶺和公孫瓚正麵交鋒。
“報!――高順領兵上了丘陵!”
公孫瓚在斥候稟報中得知了高順的動向。
“主公,這高順的確是一員良將。第一,他得知烏程侯出關後,便沒有冒然過伊水,而是直奔我們而來,並且過了大狂水後,也沒有渡過伊水,這樣一來使得程普解煩營的埋伏就沒有作用了,說明他非常的謹慎;第二,他剛到濱水道就看明白了濱水道利於火攻,立刻上了丘陵,說明他也很當機立斷。想不到丁原麾下的徐榮和這高順這麽難對付,要是丁原不被呂布害死,恐怕董卓也不會如此猖狂。”
沮授聽到斥候稟報後,這麽感慨著。
“軍師,現在高順果然已經按照我們的安排來到這裏和我們決戰了,隻是這高順到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要是兵不血刃就擒了他該多好啊!”
公孫瓚此時卻這麽說著癡心妄想的話。
“主公,不如高順來後,你喊他在陣前答話,到時候要是他不來則士氣會損;要是來了便擒了他,然後就萬事大吉了。”
郭嘉卻笑著這麽說著。
“奉孝,怎麽能這麽開玩笑呢?那高順不過一員武將而已,而我們主公豈能輕身涉險?”
沮授聽到郭嘉這麽說卻很生氣的向郭嘉這麽訓斥這。
“嗬嗬!嘉多語了,望主公見諒!”
郭嘉則笑了兩聲,向公孫瓚作揖賠罪著。
“這招的確可行!”
公孫瓚聽到郭嘉這麽說,則感到或許可以這麽幹。
“大哥,你豈可親身冒險?不如我代大哥前去拿了那高順回來。”
公孫越聽到公孫瓚這麽說則立刻自告奮勇著。
老張的心聲:我就等你這麽說了!我才不會親自上陣呢,那多危險啊!
“主公,既然二爺要去,那麽就讓二爺冒主公之名去吧!”
沮授聽到公孫越這麽說,趕忙附和著,因為他怕公孫瓚自己會去,他的前途可都壓在公孫瓚身上了,公孫瓚可不能出問題。
“這個……,既然叔琅要去,軍師也這麽認同了,那叔琅你就去試試看,要是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就不要勉強。”
公孫瓚也這麽說著話,心中卻大誇著沮授真識趣。
“二爺,你要是代主公去的話,先把胡須剃了吧!”
此時郭嘉卻突然冒出了這一句來。
“呃!”
公孫越聽到郭嘉這麽說立刻一愁眉頭。
公孫越的心聲:大哥,你閑的沒事兒剃什麽胡子啊?現在倒好,弄得我們哥倆都下巴沒毛了,太寒磣了!
老張版謎之音:你懂什麽!下巴沒毛才叫帥呢!你真是不懂帥的真諦啊!
噔!噔!……
終於在東方傳來了萬馬奔騰的聲音,並且揚起了一陣陣飛揚的沙霧。
是騎兵,是數萬的騎兵!
這些漢軍望著那一隊隊騎兵,不禁個個膽寒著,因為沒有人能看到這數萬騎兵向自己奔馳而來能不肝顫的,恐怕連萬人敵的猛將也會緊張得流汗。
“射!”
此時但聽一聲喊出射箭的命令,但是卻不是防守的漢軍的命令,而是迎麵而來的騎兵部隊裏發出的,但是相距這麽遠,這些騎兵要射什麽?
嗖!嗖!……
騎兵彎弓搭箭的射擊對象並不是他們前方的步兵,而是那些快要成熟的良田,並且他們射出的可是火箭。
呼!呼!……
良田裏借助著秋風燃起了熊熊大火,令防守的漢軍驚異。
噔!噔!……
防守的漢軍麵前的騎兵依舊在奔跑著,但是卻沒有發動對這些漢兵的攻擊,而是在漢兵弓弩攻擊不到的距離迂回著。
轟隆隆!……
在漢兵前的弩兵跟隨騎兵跑動著,弓弩始終對著那些迂回向他們後方的騎兵。
“後陣列矛陣!西向!”
望到騎兵的迂回舉動,漢兵的主將高順這麽大聲命令著。
轟隆隆!……
但見在旗牌官的指示下,高順軍後陣的雜兵們則列成了麵相西方的矛陣。
噔!噔!……
騎兵部隊此時則越跑越遠,越過了高順軍,向西而去。
高順的心聲:公孫瓚應該是去追主公吧?而他毀了良田則是打算追上主公後,再來對付我,怕再過幾天麥熟後我就獲得了補給吧?哼!但是我主公可是騎兵部隊,恐怕公孫瓚是追不上了。
高順見公孫瓚大軍離去,心裏這麽思量著,不過現在良田已毀,他的確麵臨糧草問題。
接著高順派出了斥候打探公孫瓚的行蹤,得知公孫瓚一路毀壞良田而去後,便命令部隊紮營。並且讓部隊向四周的鄉亭去征集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報!――我們四周征集糧食的部隊都遭到了敵軍的伏擊!”
但是在晚上高順卻聽到這個不好的消息,看來公孫瓚留下了一支機動騎兵來對付他的征糧部隊,應該是公孫瓚算到了他會派人去征集糧食。
高順的心聲:哼!我和主公離開廣成關後所有的糧草都在我這裏,就算沒有得到糧食的補給,我也能堅持十多天。現在隻要我步步為營往大穀關去,就有可能安然無恙把這兩萬同袍帶回去。
高順得知自己的征糧部隊被襲擊後,並不在意的這麽想著,因為他主要關心的問題是怎麽才能讓自己的部隊回家。
“報!――公孫瓚依舊在西北二十多裏南分水嶺上安營紮寨!”
第二天清早,高順便在斥候的稟報中得知了公孫瓚的消息,雖然他在昨天晚上也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是早上還是派斥候去查看一下。
“報!――孫堅由廣成關而出正在趕往我軍方向,有數萬之眾,距離我們有四十多裏。”
而接著高順就聽到了這個不好的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他被包圍了。因為對高順來說北有公孫瓚,東有孫堅,南有廣成澤為阻塞,西有伊水和程普的新城裏解煩營阻擋,他該怎麽辦?
高順的心聲:依照現在的形勢,我隻有一條路走,就是過北方的大狂水北上!但是敵軍要是埋伏在大狂水附近等我半渡而擊怎麽辦?但我不過大狂水的話就會被完全包圍起來,而敵軍一定會等我斷糧後再攻擊我,因為敵軍糧草充足又臨近秋收。哎!畢竟我帶的這兩萬多兄弟就是棄子,但是如果被包圍的話,我的這些人就沒有一個能有生機了,誰知道他們那些叛軍會不會殺我們建京觀立威?但是我高順一生殺人無數,死不足惜,但是要讓我的這些兄弟能走一個算一個。[]
“全軍拔營往北走!”
高順立刻下達了這個命令。因為他別無選擇,隻有往北走去對付公孫瓚,隻要能快過孫堅在後方的追擊和公孫瓚對敵的話,也許他能有一線生機過了公孫瓚的封鎖。
高順的心聲:公孫瓚竟然沒有拆橋?
當高順來到大狂水時,發覺大狂水的橋依舊還在,他還以為自己的斥候是渡水過去偵查的呢!
“過河!”
高順立刻這麽當機立斷的命令著,因為既然大狂水上的橋沒有拆斷,他就必須要快速過河。不過這也讓他疑惑,因為拆了橋在大狂水北駐兵就可以把他困在大狂水南,隻要孫堅趕上來他就無路可退了,為什麽公孫瓚不拆橋?難道公孫瓚是要貪滅他之功?打算憑一己之力打贏他嗎?
“報!――前方十裏外南分水嶺上公孫瓚已經布陣。”
就在高順過河後,便聽到斥候這麽向他稟報著。
謎之音:伊水東、大狂水北是一條往北的通往伊川的濱水道,而伊川西過伊水,便是伊闕關。在濱水道東則是一處丘陵地帶,名為南分水嶺,處在輪氏縣境內,而公孫瓚正列陣在那裏。而在南分水嶺西是伊水濱水道,東則是一片地勢要低於南分水嶺的丘陵地,在往東則是輪氏縣城,北方伊川內則是大穀關。
高順雖然知道會是這樣,但是聽到斥候這麽說還是一皺眉頭,因為伊水和大狂水東北岸是丘陵地麵,公孫瓚一定會將軍陣列在製高點上,並且他還有機動的騎兵力量,他高順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過得去的。並且他要是打算渡過伊水的話,必然會遭受公孫瓚騎兵的打擊。
高順的心聲:或許我現在過伊水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隻要我在河岸布防,就能夠讓不少兄弟過伊水,但是對岸有沒有埋伏呢?
“列數陣!”
當高順全軍過大狂水後,高順便命自己的軍隊列成數陣。而他最終沒有選擇砍伐樹林做木筏過伊水,因為他在洛陽知道公孫瓚隱忍的詭計,而隻有以正兵才能克奇兵,他怕被公孫瓚的奇兵所圖,所以他選擇了全軍北上。
轟隆隆!……
就這樣高順的部隊往北而行。
高順的心聲:奇怪!這裏怎麽這麽多枯草?
當高順來到行軍伊水東岸濱水道時,發覺濱水路的枯草很茂盛,足能過膝,可是很適合火攻的。
“全軍往東,上丘陵!”
高順發覺到了危險,立刻下達了這個命令。
現實往往比高順預想的要殘酷,他本來打算走濱水道快速衝過去,就算遭受公孫瓚騎兵的攻擊,隻要他軍陣不亂,犧牲一些人也是應該可以衝過去的。然後隻要到了龍門山下憑借著山勢列陣,公孫瓚就拿他沒有辦法了,那樣他就可以從容進到大穀關中。但是當他發覺濱水道草木茂盛後,便知道要是進到中心地帶必然會被公孫瓚一把大火化為飛灰,所以他隻好帶兵爬上南分水嶺和公孫瓚正麵交鋒。
“報!――高順領兵上了丘陵!”
公孫瓚在斥候稟報中得知了高順的動向。
“主公,這高順的確是一員良將。第一,他得知烏程侯出關後,便沒有冒然過伊水,而是直奔我們而來,並且過了大狂水後,也沒有渡過伊水,這樣一來使得程普解煩營的埋伏就沒有作用了,說明他非常的謹慎;第二,他剛到濱水道就看明白了濱水道利於火攻,立刻上了丘陵,說明他也很當機立斷。想不到丁原麾下的徐榮和這高順這麽難對付,要是丁原不被呂布害死,恐怕董卓也不會如此猖狂。”
沮授聽到斥候稟報後,這麽感慨著。
“軍師,現在高順果然已經按照我們的安排來到這裏和我們決戰了,隻是這高順到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要是兵不血刃就擒了他該多好啊!”
公孫瓚此時卻這麽說著癡心妄想的話。
“主公,不如高順來後,你喊他在陣前答話,到時候要是他不來則士氣會損;要是來了便擒了他,然後就萬事大吉了。”
郭嘉卻笑著這麽說著。
“奉孝,怎麽能這麽開玩笑呢?那高順不過一員武將而已,而我們主公豈能輕身涉險?”
沮授聽到郭嘉這麽說卻很生氣的向郭嘉這麽訓斥這。
“嗬嗬!嘉多語了,望主公見諒!”
郭嘉則笑了兩聲,向公孫瓚作揖賠罪著。
“這招的確可行!”
公孫瓚聽到郭嘉這麽說,則感到或許可以這麽幹。
“大哥,你豈可親身冒險?不如我代大哥前去拿了那高順回來。”
公孫越聽到公孫瓚這麽說則立刻自告奮勇著。
老張的心聲:我就等你這麽說了!我才不會親自上陣呢,那多危險啊!
“主公,既然二爺要去,那麽就讓二爺冒主公之名去吧!”
沮授聽到公孫越這麽說,趕忙附和著,因為他怕公孫瓚自己會去,他的前途可都壓在公孫瓚身上了,公孫瓚可不能出問題。
“這個……,既然叔琅要去,軍師也這麽認同了,那叔琅你就去試試看,要是有發現有什麽不對勁就不要勉強。”
公孫瓚也這麽說著話,心中卻大誇著沮授真識趣。
“二爺,你要是代主公去的話,先把胡須剃了吧!”
此時郭嘉卻突然冒出了這一句來。
“呃!”
公孫越聽到郭嘉這麽說立刻一愁眉頭。
公孫越的心聲:大哥,你閑的沒事兒剃什麽胡子啊?現在倒好,弄得我們哥倆都下巴沒毛了,太寒磣了!
老張版謎之音:你懂什麽!下巴沒毛才叫帥呢!你真是不懂帥的真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