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階有一語問主公。”


    桓階沒有給孫堅出什麽主意,而是向孫堅問起問題來了。


    “伯緒,你問吧!”


    孫堅痛快的這麽說著。


    “主公是想平天下,還是想討董卓?”


    桓階這麽向孫堅發問著,並且目光直視孫堅,令孫堅感到這個年輕文士問得問題不簡單。


    “呃!……,董卓雖為國賊,但是漢室不穩,若想匡扶漢室僅僅殺一個董卓是不夠的。”


    孫堅沉吟了一會兒,才這麽向桓階回複著,因為他要是說想討董卓豈不顯得他太小家子氣了。


    “主公,既然如此我們不如等!”


    桓階這麽向孫堅說著話。


    “伯緒,你這麽什麽意思?伊闕關近在眼前,我們若是強攻了話,也許兩三日就可拿下,為什麽要等?”


    韓當聽到桓階的話,這麽著急的說著話。


    “主公,方今天下群雄並起,就算滅了董賊,這漢家威儀已經蕩然無存,天下群雄能服漢庭否?而我們攻破伊闕關隻是能早一些上京而已,不過卻要搭上主公精煉之兵,並且也奈何不得董卓,因為這司隸地區現在歸屬董卓他見勢不好,自然會撤的。現在關東群雄已經雲集在伊洛地區,很快就會攻進洛陽,那時這伊闕關不攻自破,我們何必搭上將士的性命?而到時候我們自然可以輕鬆拿下伊闕關與關東群雄匯合,之後會怎麽樣隻有天知道了!”


    桓階此時卻這麽說著話,為孫堅勾勒出了未來的局勢圖,並且言詞中還隱約透露出他對未來的擔心,而擔心的是什麽就不言而喻了。


    “這個……”


    孫堅聽到桓階的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卻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喃喃自語了一聲。


    “主公,你的忠義蒼天可鑒!現在我們已經攻擊了伊闕關一次,他人無話可說,而主公就算先進洛陽也無多損益!”


    此時桓階則繼續向孫堅勸了一句。


    “如此,就依伯緒所言吧!”


    孫堅這麽答應了桓階的策略。


    “奉先,現在相國回了長安,幾乎帶走了所有司隸的財帛。[.超多好看小說]現在你我手中兵馬不過五萬,而司隸地區已經被我們收刮的差不多了,這洛陽城看來是保不住了。而新安縣的函穀關為天險雄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不如你我先派步兵去駐守,而我們領騎兵在外遊蕩。這樣一來可在敵軍渡伊水時進行突襲,二來可不必固守洛陽被困死在這裏。如果你同意的話,我就派人給胡軫、楊定通信,叫他們和我一樣先派步兵趕往函穀關。然後隨我們伺機而動!”


    李傕此時向呂布這麽說著他的謀劃,而他們此時正在洛陽的城牆上的樓閣裏飲酒著。不過在身下城牆下的洛陽卻是一片狼藉,無數房屋被焚毀,偌大的一座洛陽宮隻餘殘垣斷壁,往日的繁華已經不在,而城內已經沒有多少人煙,隻有一些老人和乞丐苟延殘喘的在城中,炊煙寥寥無幾。


    “稚然,你的主意很好,我沒有意見。隻是現在關東群雄要開始渡伊水了,我們還能來得及嗎?”


    呂布聽到李傕這麽說,不禁向他這麽疑慮的問著話。


    “奉先,隻要我們騎兵能在敵軍渡水時給他們一些騷擾,並且在洛陽布置疑兵之計,他們定然不敢冒進。近來我得知敵軍人心不齊,而那袁紹驕縱、公孫瓚霸道,又都處河北,本來就是冤家對頭,我想他們這回來了洛陽後必然不會再進兵了。現在他們舉兵已經快到年末了,而一年以東至為歲首,誰不想回家過年?士兵一旦有了歸心,那些人還怎麽打仗?並且現在天下這個局麵,他們又都是亂賊,哪個不想自保?”


    李傕則這麽向呂布分析著。


    “稚然,臨陣殺敵你不如我和郭汜,但是這料敵之事我不如你,你怎麽說就怎麽辦吧!”


    呂布聽這李傕說得頭頭是道,便這麽認同了他的。


    “嗬嗬!如此,奉先來,喝酒!”


    李傕聽到呂布徹底同意了他的話,便這麽笑著向呂布敬酒著。


    “喝酒!”


    在武屯營寨的大帳中,袁紹向群雄敬酒著。


    “幹!”


    群雄則這麽回複著袁紹,喝著手中雙手捧著的青銅酒卣裏的酒。(.無彈窗廣告)


    “現我等領兵至此,西渡則可破賊,成大功於社稷,願諸君馬到成功!”


    袁紹最後一個喝完手中青銅酒卣的酒,說出了這句豪言壯語。


    “願為匡扶漢室、盡心盡力!”


    群雄這麽回應了袁紹一句,便紛紛走出大帳領兵渡河去了。


    現在伊水岸邊,無數中小型戰船鎖於岸邊,雖然這伊水並不十分寬廣,但是伊水沿岸西麵這些沿水數裏的戰船也頗為壯觀,據悉在群雄為了渡河將伊水河畔十裏內的林木砍伐一空。


    “奉先,我本來沒有以為敵軍會造這麽多舟船來渡河,看樣子我們這奇襲的策略是不行了。”


    李傕騎馬在一處丘陵上向呂布這麽說著話。


    “稚然,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敵軍如此嚴整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既然如此,我們還是撤回洛陽吧!”


    呂布看到群雄舟船如此眾多也不禁打了退堂鼓這麽說著話。


    “好,那我們走。”


    李傕向呂布這麽說了一句,便和呂布領兵回了洛陽。


    “大哥,你看,那可是敵軍伏兵?”


    在舟船上,公孫越這麽指著伊水西安揚起的塵沙這麽向公孫瓚說著話。


    “叔琅,那應該是敵軍伏兵了。他們定是見我們群雄嚴整,而不敢攻擊就退卻了。”


    公孫瓚則這麽回複著公孫越。


    嘩!嘩!……


    此時伊水河麵上萬舟齊渡,船如魚梭,水麵翻滾得和沸騰的開水一樣,頗為壯觀。


    而過了伊水後,群雄便開赴洛陽,其中公孫瓚則將兵馬布置在大軍的右側。


    不過來的洛陽後,群雄卻發現洛陽人去樓空,那李傕和呂布早帶兵撤往函穀關去了。


    “全軍去往洛陽城內!”


    看到洛陽城無人把守,公孫瓚便立刻下了這個命令,準備第一個入城。


    “薊侯為何如此著急?”


    而就在公孫瓚大軍出現異動後,但見袁紹竟然出奇的帶兵阻擋住了公孫瓚。而他則騎馬來到公孫瓚大軍前,這麽向公孫瓚詢問著,不過卻沒有親切稱他的字,而是說著薊侯這個尊稱。


    “邟鄉侯,現在我大軍以至洛陽,某願為先鋒於敵交戰!”


    公孫瓚此時卻麵不紅心不跳的說著這個是人都知道的大謊話,因為地球人現在都在洛陽城裏已經沒有敵軍了。


    “哦!原來如此!那紹願和群雄一起和薊侯進城如何?薊侯不會說紹爭功吧?”


    而袁紹此時卻嘴上掛有陰險的笑容向公孫瓚這麽說著話。


    “如此,那瓚就等諸君一起進城了。”


    公孫瓚這麽回複著袁紹,並且顯得特別坦蕩。


    “嗬嗬!那紹現在就暫時陪薊侯吧!”


    袁紹此時微笑著騎馬來到公孫瓚身邊和他匯兵一處。


    老張、袁紹的心聲:媽的,真會裝癟獨子!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當公孫瓚和群雄進到洛陽城裏,曹操悲涼的吟著這首《薤露行》的詩歌著,因為他看到往日的繁華的洛陽城已經煙消雲散,不禁吟完此詩便潸然淚下。


    “嗚!嗚!……”


    此時許多在群雄中的士子看到洛陽如此殘破都哭了起來,一些人還嚎啕大哭著的伏地不起。


    “麻衣諾重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竟然能有如此大的城市,但可惜我看到的卻是殘垣斷壁,隻能憑想象去感受這座都城的雄偉壯麗了!並且麻衣諾也明白薊侯和你們這些人為什麽要去討伐董卓了,董卓他竟然親手毀了這麽壯麗的一座城市,是個漢人就應該起來反抗他!”


    就在此時,麻衣諾在公孫瓚的隊伍裏用生硬的漢語這麽發著感慨著。


    “對!董賊,我與你勢不兩立!”


    “董賊,竟敢毀我漢都,我必飲爾之血方能解恨!”


    ……


    而士子們聽到麻衣諾這個外國人的話,立刻都群情激憤的這麽憤青著。


    老張的心聲:田豐,當年我與你進洛陽的時候,就向你透露過洛陽會遭董卓廢棄。而你並不以為意,現在若是你還在,你會做何感想呢?


    而公孫瓚望著那些痛哭流涕、全然不顧形象的士子們,這麽在心中想起已經故去的田豐。


    “如今我們已經進了洛陽,而洛陽殘破,我等當修繕洛陽明顯於世,方是義兵之舉!”


    此時袁紹朗聲這麽說著話,令眾諸侯和士子齊聚矚目望向了他。


    “本初說的是,我們當修繕洛陽城,再追擊董賊不遲。”


    曹操第一個高聲附和著。


    “好,我也讚同。”


    “修繕洛陽乃是我輩必為之事!”


    ……


    然後眾人都裝作義不容辭的樣子讚同著。


    “方今我等群雄人數眾多,當有個安排才是,紹本盟主當為大家安排。”


    接著袁紹便開始為眾人安排卻什麽地方幹什麽。


    “薊侯,麻煩你去城南帝陵和太廟去修繕。”


    接著袁紹便首先先公孫瓚這麽吩咐著。


    “諾。”


    公孫瓚這麽拱手應諾著,臉上沒有一絲異樣。


    老張的心聲:我**你八輩祖宗!媽拉個巴子的,現在帝陵和太廟的好東西都讓董卓收刮幹淨了,你他媽讓老子去幹給死人填墳的活兒?


    不過雖然公孫瓚心裏這麽惱怒,但是表麵上卻沒有一絲異樣。眾人知道袁紹這是故意刁難公孫瓚,因為這帝陵和太廟的活兒可不好幹,因為董卓已經糟蹋了遍,而公孫瓚去修繕要怎麽修?隻是培土的話,顯得就太不夠忠臣的樣子,起碼得給那些漢帝和嬪妃們再弄一些裝飾物下去吧!不過大家是不會袖手旁觀的,隻是估計這公孫瓚要拿大頭。


    接著公孫瓚就帶兵來到了洛陽城南駐紮,然後命令士兵修繕,而此時各諸侯便送來一些高檔器物說讓公孫瓚用來給曆代漢帝和嬪妃陪葬的,而公孫瓚也不得拿出自己軍中的一些好東西一起去下葬了。


    老張的心聲:想不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早知道先偷渡過來好了!這袁紹太可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重生之公孫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一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一錠並收藏三國重生之公孫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