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斥候急奔而來,驚聲喊道,“大當家的,大當家的!前麵有敵兵,快快停下!”


    聽到斥候呼喊,大當家眼童驟縮,連忙揮手,示意身後的匪兵們,立刻停下。


    斥候奔到近前,急聲匯報,“大當家的,前方有敵兵!”


    大當家眉頭緊皺,問道,“是何方兵馬?”


    “一批騎兵,打著定嶽軍鎮的旗幟!”斥候連忙答道。


    大當家有些驚詫,定嶽兵馬?


    景勳不是在身後嗎?


    莫非是定嶽軍鎮,又派來一批兵馬?


    很可能是如此!


    否則,前方不會無端端出現敵騎。


    而景勳麾下並無騎兵,也不可能繞到前方。


    想到這,大當家微驚,若是再往前行軍,被敵騎攔住,而景勳又追上來,己方就會被前後夾擊!


    屆時,必敗無疑!


    他當即喊道,“改向,立刻改向!”


    黑瘦漢子連忙問道,“大當家的,該往哪兒去?”


    “立刻往北走,北邊有一大片樹林,可以遮蔽我們的行蹤!”大當家高聲喊道。


    眾多匪兵,當即在大當家的指揮下,朝著北方,快速行進。


    雖然頗為疲累,但得知前有敵騎,後有追兵,眾多匪兵們也隻能咬牙,打起精神來,強撐著繼續趕路。


    一個多時辰後,八萬寧尤山匪,來到了廣袤無垠的樹林邊。


    看著這片樹林,大當家的心,微微鬆了下來。


    隻要進入林中,就能隱藏行蹤,說不定能夠甩脫追兵。


    這般想著,大當家當即率先,走入林中。


    熾烈的陽光,被濃密的樹冠所擋住,隻能灑下些許斑駁的光點,給靜謐的林中,帶來澹澹光亮。


    走了一會,大當家突然鼻尖一聳,聞到了一絲怪味。


    這種味道,頗為熟悉,但一時又記不起來,他連忙轉頭,朝身旁的黑瘦漢子問道,“你有沒有聞到什麽味道?”


    黑瘦漢子聳了聳鼻子,皺眉點頭,“好像是,有些刺鼻。”


    這時,走在兩人身後的一名匪兵,禁不住喃喃道,“這不就是火油的味道嗎?”


    刹那間,大當家的心,猛然一顫,臉色已是煞白!


    他張嘴,驚聲高喝,“快撤!”


    就在此時,不遠處突然響起戰鼓聲,緊接著,一道道人影,出現在遠處林間,隱隱約約,猶如鬼魅。


    吱呀聲起,彷佛有數百張硬弓,正在拉開。


    隨著聲音響起,遠處亮起一個個閃爍的光點,就像是……火光!


    嗖嗖嗖!


    巨響聲中,火光急射而來,落在匪兵身周,頃刻爆燃,大火急速蔓延開去,洶洶燃起!


    而此刻,眾多匪兵才剛剛轉身,正要奔逃,卻被陡然生起的火牆所阻攔。


    大火,正朝著他們蔓延過去!


    匪兵們大駭,臉色慘白如紙,完全沒想到,己方居然落入陷阱!


    而大當家也才明白,自己中計了!


    被敵兵一步步,引誘到這個埋伏之中!


    但明白得太晚,烈火已蔓延到眾人身上,急速燃燒起來。


    霎時間,林中出現一個個火人,奔跑著,嚎叫著,直至成灰。


    林外,秦易神色平靜,沒有太多表情。


    敵兵,的確是被他的計策,一步步引到此處。


    最關鍵的一步,便是派遣易字營,急奔到匪兵西側,打出定嶽軍鎮的旗幟,好讓對方以為,定嶽軍鎮再出兵馬。


    這樣一來,對方定會改向。


    而往南,並沒有太多回旋的餘地,往北,選擇麵就會多上許多。


    近的,可躲入廣袤的山林之中,遠的,甚至可以逃入大離境內。


    所以秦易斷定,敵兵一定會往北奔逃,而且是逃入林中。


    因此,他早已派人在林中做了手腳,澆了些許火油,而後製造防火帶,以免火勢蔓延,將整片廣袤的林子都燒成灰盡。


    如今,敵兵中計,己方便可輕而易舉地,將之擊潰!


    眼見有些許匪兵,逃出樹林,未曾受到大火焚燒,秦易便揮手,喝道,“易字營,出動!”


    對付這些小魚小蝦,已無須他親自率兵衝鋒。


    蓄勢待發的黑甲鐵騎,便朝著臉色煞白的匪兵,迅猛衝殺過去!


    逃出樹林者,依然難以逃脫敗亡的宿命。


    經此一役,死灰複燃的寧尤山匪,徹底變成死灰!


    ……


    正率領麾下,朝著西方急追而去的景勳,得到了斥候的匯報,山匪突然轉向,朝著北方行去。


    景勳略微疑惑,不知道山匪突然變向的原因。


    但也沒有猶豫,他立即率領麾下轉向,朝著西北方向追去。


    可過了一個時辰,又有斥候傳回信報,說西北方向,數十裏之外,一處林中,燃起了洶洶大火,不知何故。


    景勳再起疑惑,暗暗猜測,莫非是出現了友軍,與山匪鏖戰起來,從而引發了大火?


    若是真有友軍,那是何人麾下?


    衛西援兵?


    不可能,他們還在盤連府與叛軍作戰。


    那就是衛西軍鎮或定嶽軍鎮再出援兵?


    應該也不是。


    到底是誰?


    火……火攻,莫非是……


    景勳尚未思索完,一名斥候就急奔而來,臉上盡是喜意,還未奔到,就出聲喊道,“將軍,將軍,山匪盡滅!”


    景勳微喜,隱隱猜到了一個人,連忙示意麾下,停止行軍。


    斥候奔到近前,歡喜說道,“是王爺,王爺擊潰了叛軍之後,南下截殺山匪,以火攻之計,兵不血刃地擊潰了八萬匪兵!”


    果真如自己猜的一樣……景勳不由輕笑。


    不愧是名將,秦易一出手就是奇跡與驚喜。


    不僅跑到了自己的前麵去,還用計擊潰了敵兵。


    如此一來,寧尤山匪徹底瓦解,西部平靖,接下來……便是北方了!


    他已決定,等到北方平定,戰事消無,便向秦易和兵部告假,回瞻京一趟。


    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過她了,景勳愈發想念。


    壓下欣喜,他出聲喝道,“加速行軍,與王爺回合!”


    ……


    流康王朝,康都。


    已然逝去的曆任流康天子,如何都想不到,有一天,流康的一朝之都,竟會被敵兵所占據。


    更讓他們無法想到的是,在敵兵的溫和管製下,城中竟然恢複了欣欣向榮,百姓不再驚惶,繼續過上了與以往無異的日子。


    城門也已打開,百姓們可以自由出入。


    但出城容易,想要入城,就得經曆嚴格的審查,以免放入間諜。


    這些策略,乃是秦易離別前所定下的。


    他知道,鐵血統治,隻會催生叛逆。


    唯有溫和管製,才能讓民眾歸心,讓他們知道,跟著臨瞻,一樣有好日子過。


    而占領康都,將會是曠日持久的事情,不可能日夜高壓統治,百姓們終究得生活,所以這便是他放開城門的原因。


    這些命令,孫興棱嚴格執行,也按著秦易的囑咐,加強了城中的守衛。


    街道上,有不少士卒日夜巡守,還有不少情報人員,在暗中搜查叛逆的信息。


    靠著嚴密的防範,孫興棱挫敗了幾起造反預謀,維護了康都的平穩。


    有些許百姓,離開康都之後,想逃入流康腹地,但這並不容易,城外幾處,孫興棱都屯有重兵,百姓們難以越過防線,隻能苦笑著回返康都,打消了逃亡的心理。


    而如今,距離秦易離開,已過去了十數日,康都十一城,皆已平穩下來。


    對此,眾多將領暗歎,秦易不僅文韜武略,打仗了得,就連看人都極準。


    孫興棱果然如其所說的那樣,攻略不足,但守成有餘。


    在他的治理下,一切都在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


    就在這時,一封信,傳入康都之中。


    兵營大帳中,收到密信之後,孫興棱便召來眾多將領,開口說道,“王爺傳來了一封信。”


    秦易成為攝政王的消息,已在前日傳到康都,眾人驚訝之後,都已改口,稱秦易為王爺,不再叫他鎮帥。


    番茄


    些許將領略微疑惑,不出意料的話,此刻,秦易應該在平叛才對,竟然傳來密信,莫非是有什麽重要的囑咐?


    糧草方麵,秦易離別前已做出了安排,讓康都在一段時間內,給回援的兵馬提供糧草。


    可召烈府全境,都已被穆王所占領,無法搭建運糧通道,一顆糧草都無法運送過去,所以至今,康都都未曾提供過糧草。


    好在,秦易如今已攻下瞻京,平定臨瞻南部,糧草方麵,已不再是問題。


    所以眾人頗為好奇,不知道秦易突然傳信,是有何事。


    沒有耽擱,孫興棱當即揭開火封,仔細查看起來。


    看完後,他的眼中,浮現了一絲讚歎之意。


    他將此信,遞給其他將領,眾人紛紛傳閱。


    看完後,眾人不由讚歎,“王爺果真有經天緯地之才,此計甚妙!”


    “的確,哪怕遠在千裏之外,王爺也能運籌帷幄,將流康局勢,把控於股掌之中!”


    “精妙絕倫啊!”


    暗中讚歎了許久,孫興棱點點頭,說道,“此計不錯,我等便按著王爺的計策,施行下去!”


    眾人紛紛點頭,心生喜意。


    計策一旦實施,流康局勢必亂,而他們,就能減輕許多壓力。


    因為,已有不少流康城池正在征兵,以及訓練兵馬,企圖光複康都。


    如今的安定,乃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廝殺終會再起。


    可沒想到,王爺直接出手,摧毀了這片風雨。


    或者說,是讓這片風雨,自相殘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河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河清風並收藏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