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離王朝,一處茶樓。


    一名黑須男子放下茶杯,麵色有些沉悶,朝旁人問道,“你聽說了嗎?戰王死了!”


    “什麽?不可能吧!”旁人震驚。


    “真的假的啊,戰王乃是我朝名將,戰功赫赫,戎馬十數年,未曾受過重創,如今居然死了?”鄰桌的人聽到了,也都駭然。


    黑須男子重重點頭,“真的,適才我前來此處,途徑集市,剛好看到有人在張貼布告……唉,我朝慘敗啊!”


    “戰王都死了?那前線如何?”另一人焦急問道。


    黑須男子搖了搖頭,“戰王都死了,顧將軍又未曾抵達,自然無人能夠阻攔秦易……”


    “那你倒是說說,我朝丟失了多少座城池啊!”


    “應該是兩座。”旁邊一人揣測著說道,語氣有些不確定。


    “最多兩座,不可能再多!”另一人高聲說道。


    黑須男子搖了搖頭,伸出了手。


    看到他比出四根手指,眾人心中咯噔一下!


    這才幾日啊,秦易就奪下四座城池,若是再加以時日,這廝豈不就打到此處了?


    那時候,大離半壁江山,必將淪陷啊!


    想到這,眾人滿心恐慌!


    作為蒼元大陸最強王朝,大離自成立王朝以來,已有百年,未曾在本土發生過戰事。


    作為大離黎庶,眾人也完全沒想到,有一日,自己所在的城池,居然會有失陷的可能!


    “據說顧將軍即將抵達離江,渡江之後,將會與秦易直麵交鋒,不知道,她能不能擋得住秦易……”一人愁眉苦臉的說道。


    “難說啊,就連戰王都慘敗,顧將軍未必能夠獲勝……”一人悲喪著說道,彷佛預見到了,大離家國淪陷的場麵。


    “唉!”眾人長歎一聲,滿心期盼著,顧雨嵐能如他們所願,擊退來敵,守住大離山河!


    ……


    秦易奪得大離四城的消息,不僅在大離廣泛傳揚,在臨瞻之中,也是急速傳播,變得人盡皆知。


    臨瞻萬民,宛如慶賀元日一般,甚是愉悅,喜氣洋洋。


    走在路上的他們,都禁不住昂首挺胸起來。


    從此,臨瞻百姓站起來了!


    不再弱於大離,不再被大離欺壓,反而可以,將大離按在地上摩擦!


    如同民間一般,臨瞻各地及京中的官吏,皆是喜氣洋洋。


    如果說,秦易率兵踏入大離,是提氣之舉,那麽其在短短時間內擊殺戰王,奪下大離四城,就是驚人之舉!


    由此,不僅奠定了秦易蒼元大陸第一名將的名頭,也讓他的戰神之名,得以坐實!


    兵鋒所向,無可抵擋!


    至今,無一敗績!


    滿朝官民,自上而下,都在稱讚和歌頌秦易的功績!


    其形象之光輝,如同烈日!


    ……


    數日之後,眾人對於秦易的震驚與讚歎,才剛剛減少了些,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這條消息,以極其快的速度,傳遍整個蒼元大陸。


    聞之者,莫不是滿心駭然!


    不論是大離子民,亦或是臨瞻黎庶,荊朝百姓,都未曾想到,蒼元大陸的西北角,竟有如此凶殘悍勇的異族!


    象戎的存在,經過有心人的暗中傳播,已是婦孺皆知。


    這個族群的殘暴、強悍,也已通過一個個事例,讓世人清晰了解到。


    得知十六年前,北境五城無人幸存,並不是死於瘟疫,而是亡於象戎之手,大離官民就驚得麵色發白。


    原來真相竟是如此!


    五城數十萬人盡亡……象戎竟如此殘暴!


    滿心驚駭的大離黎庶,尤其是北境城池的百姓,紛紛收拾行囊,拖家帶口,朝著南境倉皇而去,有的則偷偷逃入大荊,亦或是臨瞻。


    縱使成為流民,居無定所,也比死在殘暴的象戎手中,或者象戎嘴中,好的多!


    一時間,大離民間,亂象頻頻!


    “砰!”猛地拍向龍椅扶手,大離天子震怒,暴喝道,“是哪個飯桶將這個事情捅出去的?”


    “我不是說過,不許透露這個事情嗎?這是怎麽回事!”


    怒喝之後,大離天子柴宇召,緊緊盯著堂下幾人。


    知道象戎存在的,除了北境些許將士,還有離都之中的一些高官貴胃,後者皆已被召集到殿中,遭受天子質問。


    宰相曾承望,連忙出列,苦笑道,“陛下,此事重大,我等豈敢吐露,極可能是某些人得知之後,刻意傳揚。”


    除戎盟的存在,曾承望早已知曉,曾下令剿滅這個組織。


    可之後,除戎盟轉為地下,難以除滅,再加上對方並沒有傳揚此事的意圖,曾承望便不再理會。


    可如今,這消息不脛而走,莫非是除戎盟傳揚出去的?


    暗暗搖頭,曾承望暗暗覺得,並不太可能,若是對方有這意圖,那早就傳揚了,不會等到現在。


    兵部尚書出班,附和道,“曾大人多說,微臣讚同,極可能是某些人意圖不軌,才將之傳揚出去。”


    “哼!”大離天子怒哼一聲,“那現在如何是好?”


    若是任由北境黎庶到處亂走,大離必亂!


    就算不亂,也必將衰敗!


    更何況,東南邊境,還有個該死的秦易!


    如今內憂外患,莫不是到了大離覆滅的時候?


    想到這,大離天子柴宇召,就滿心慌亂起來。


    隱隱的,他也有些疑惑,莫非自己的東征計劃,真的是錯的?


    曾承望連忙應道,“陛下,微臣覺得,此刻不應再隱瞞了,紙是包不住火的,不如就此承認下來,然後告知滿朝黎庶,朝廷已有對策,穩住他們,讓他們莫要再四處流動。”


    至於什麽對策,就不要說出來了。


    除了先帝確實做過些許舉措,建立關城,搭建營壘和烽火台,而當今天子,卻什麽都沒做,還貿然與臨瞻開戰,若是讓百姓得知,肯定會鬧得沸反盈天。


    見大離天子緊皺眉頭,沉吟不語,戶部尚書趁機出班勸道,“陛下,微臣覺得,理應與臨瞻議和,否則,極可能會導致黎民生起怨言。”


    他本就不讚同大離天子對臨瞻用兵,畢竟西北方向的象戎,異動頻頻,理應戒備。


    更何況,臨瞻有秦易,乃是不世出的戰神名將,大離極難得勝。


    而如今,已經證明,他的猜測是對的。


    對上秦易,大離確實討不了好。


    還不如趕緊收手議和,全力對付象戎,也能平一平民怨。


    他知道,過不了多久,大離對臨瞻用兵之事,定會在民間激起怨言。


    再加上,大離敗得如此徹底,將會引發反戰輿論,還不如早點結束戰事,堵住民眾怨怪之口。


    而議和,他知道並不容易,大離落入下風,主動權不多,但想必吐點血,付出點代價,應該能說服秦易。


    畢竟,對方頗具格局,高瞻遠矚,不會太過短視。


    此外,秦易已是臨瞻攝政王,名望極高,一言可定江山之舉措,他若同意,臨瞻無人會有異議。


    聽聞戶部尚書所說,大離天子怒哼一聲,“若是議和,不就意味著,朕的決定是錯的?不可!”


    殿中眾人,聞言不由苦笑,看來,陛下將個人的麵子,看的比江山穩固還要重要。


    “就按曾愛卿所說,傳出榜文,告知眾人,朕已有舉措,莫要慌亂,且加強北境城池的管治,若無原由,不許擅自離開,否則嚴懲不貸!”大離天子冷聲說道。


    諸官聞言心驚,他們明白,後麵這條舉措實施下去,將會產生許多民怨,但此乃無奈之舉,隻能應道,“陛下英明。”


    ……


    奪下歸連城之後,秦易得知消息,大離另一股援兵,已抵達離江北岸。


    加起來,大離已有二十萬重兵,囤聚於北岸,對方並未渡江,顯然是在等待顧雨嵐的到來。


    從戰爭版地圖中,秦易也能看到,一個紅色圓點,正快速趕往離江北岸。


    從圓點的大小來看,可以推斷出,對方數量約有兩三萬。


    而從對方的奔行速度,也能得知,對方全員皆是騎兵。


    很顯然,這股兵馬,是顧雨嵐麾下的雨嵐騎。


    秦易見之,不由輕歎。


    最終,兩人還是得戰上一場。


    或許,這一戰,將會決定大離的未來。


    決定大離是敗亡,還是頑強生存。


    而這一戰,也將會決定臨瞻的未來。


    是疆域大漲,還是铩羽而歸……


    收斂思緒,秦易當即下令,留下部分兵馬,守住歸連城,其餘兵馬,隨他前去離江,布下防範,嚴陣以待!


    此外,為了確保此戰不敗,他已傳令衡宇,抽調對方五萬兵馬。


    由此,秦易麾下兵力,已達十五萬。


    對上顧雨嵐的二十餘萬,雖然不足,但也不會太過被動。


    率領重兵,抵達江岸之後,距離岸邊六裏,秦易傳令,紮下營寨。


    營寨搭建時,甘子晉前來,建議秦易在離江岸邊,每隔十丈,就建設一座望樓,布置斥候,日夜觀察水麵的動靜,提防敵兵偷偷渡江。


    《仙木奇緣》


    秦易對此,微微一笑道,“本王,可頂數百個斥候。”


    甘子晉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秦易的預知能力,就可以避免敵兵偷偷渡江。


    但為了萬無一失,秦易還是派遣了些許斥候和偵騎,巡查江岸,若有動靜,立刻回報。


    秦易的到來,讓離江兩岸,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


    局勢變得嚴峻,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河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河清風並收藏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