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象戎,紛紛扛起地上的屍體,朝臨瞻弩陣發起了衝鋒!


    危機,驟至!


    但甘子晉,隻是皺起眉頭,沒有絲毫懼意!


    這段時日,他除了戍守在天壁道入口,也在每日思索與推演,象戎在天壁道中,會如何進攻。


    他也設身處地去想,倘若自己是象戎,會以何種方式破陣。


    經過不斷思索,他想出了數十種進攻方法,也因此做了數十種備桉,麵對這些進攻,己方該如何防範。


    象戎扛起死屍的衝鋒方式,就在他所料想的數十種方法之內。


    因此,他早已想好了應對舉措!


    “弩手撤,長矛手布陣!”


    隨著甘子晉的高聲呼喝,兩排弩手急速後撤,刀盾手也一同後撤,在後方待命的長矛手,則迅疾前奔!


    第一排長矛手蹲下,長矛抵在地上,矛尖朝斜上方刺出!


    第二排長矛手,則半蹲,將長矛架在第一排長矛手的肩膀上!


    第三排長矛手直身而立,將長矛架在第二排長矛手的肩膀上,形成了三排長矛陣,矛尖鋒銳密集,仿佛天塹,難以擊破!


    雖然這些長矛,都是甘子晉派人臨時趕製出來的,由短刀捆在粗木而製成,但威力並不弱於正宗長矛。


    此陣駭人無比,但象戎們還是頂著死屍,猛然撞了上去,頓時,死傷慘重!


    不論他們如何衝撞,如何蹦跳,如何砍殺,都無法衝破這個長矛陣,就如銅牆鐵壁般,將他們牢牢擋住了。


    而他們的傷亡,卻不斷增加!


    這情況,讓象戎萬分惱怒,不知是發泄怒火,還是有意為之,一名象戎突然奮力,將地上的死屍,朝長矛陣扔了過去。


    屍首砸來,頓時將一些長矛手,砸得微微一晃。


    發現這個方法頗為有用,眾多象戎,便瘋狂扔擲屍首,導致長矛陣出現紛亂。


    甘子晉見狀,沒有絲毫驚懼,這情況,他也早已意料到,立即下令,“長矛陣,緩速後撤!”


    第三排長矛手,聞令而動,連忙收起長矛,將矛尖豎起對準上方,快速後撤。


    而第二排長矛手則站起來,將長矛從第一排長矛手的肩膀上,挪到前排兩人之間的縫隙中。


    而第一排長矛手,也同樣站起,將斜插的長矛,變成水平刺出,與第二排長矛手保持陣形,緩速後撤。


    刺出的兩排長矛,依舊起到了阻擋象戎的作用。


    如此一來,便可撤出此地,後方沒有屍首,象戎無法借助死屍進行攻擊。


    而這條天壁道,奇長無比,每一處都頗為狹窄,同樣擁有易守難攻之效。


    象戎追擊了一陣,卻無法攻破長矛陣,縱使他們悍不畏死,也做不出朝矛尖上撞,白白犧牲的行為。


    幾番試探之下,又付出了些許死傷,象戎才無功而返,怏怏退去。


    天壁道之中,頓時響起了歡呼雀躍聲!


    這是數月以來,所有抗戎戰爭中,元族第一次徹底勝利!


    以往,眾多攻城戰中,元族起初,都能守住城池,但雙方付出了大量死傷,算是平手。


    而如今,象戎傷亡頗大,元族卻沒有多少死傷,且守住了陣地,方可算作勝利!


    駱城失陷,定嶽失陷,軍民撤退……這段時日以來的壓抑,臨瞻士卒心中的沉鬱,都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他們發現,隻要借助天塹,且準備妥當,就能讓象戎铩羽而歸!


    聽著將士們的歡聲大喊,甘子晉也笑了笑,但旋即,他便收斂了笑容。


    因為他知道,勝利是暫時的。


    象戎隻是試探,往後,他們會發出更加猛烈的攻擊。


    畢竟今夜,象戎隻派出了些許兵馬,前來追殺逃兵,並沒有聚攏重兵強攻此處。


    往後,麵對大量象戎,不論是弩陣,還是長矛陣,都未必能擋住對方。


    就如這一戰,他看得清清楚楚,若是象戎的進攻再猛烈一些,就能頂著弩箭,衝到近前。


    長矛陣,也會因為對方的狂衝猛打,而出現破口。


    屆時,就會迎來血腥廝殺!


    但縱使如此,甘子晉依舊相信,倚靠天壁道,加上士卒們的悍勇,就算死傷不小,也能將象戎攔於此處!


    不說很久,至少一兩個月,絕對可以做到!


    但這隻是他的預想,畢竟象戎不蠢,天壁道久攻不下,他們就會選擇繞路。


    所以,局部的勝利,無法帶來全局大勝。


    這就是如今的局勢。


    壓下雜思,見將士們歡呼完畢,甘子晉當即說道,“象戎乃是大敵,不可輕視,即刻收拾此處,將屍首轉移到天壁道之外,進行掩埋!”


    “盡快趕製弩箭和長矛,以作補充,此外,還須製造拒馬,捆綁起來,放在前方,給象戎造成阻礙!”


    “從今日起,輪換歇息,嚴密防範,不可疏忽,且派出斥候,查探前方動靜,若是象戎進攻,即刻傳報!”


    隨著甘子晉的一道道命令,眾多士卒們,紛紛行動起來!


    第一次以極少的損傷獲得勝利,他們幹勁十足!


    ……


    順著廊道緩步前行,武相一臉平靜,來到了和室之前。


    守門的仆從,當即給武相拉開了障子紙門。


    走入之後,武相便已看到,和室中有幾人,正在激烈叫嚷,似是發泄怒火,又似在爭吵。


    為首者,正是北條長康。


    看到對方,武相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北條長康對麵,坐著三名武士,看到武相之後,都怒哼一聲,扭過頭去,一副憤滿的模樣。


    對此,武相神色平澹,並未理會,她走到一旁,盤膝坐下。


    不用猜,他便已知道,這些人談論的,一定是之前的敗仗。


    僅僅這一戰,北條家就損傷了五千名足輕,對於任何一個大名來說,都是天大的損失。


    對此,北條家上下,皆是震怒萬分,惱恨不堪。


    完全沒想到,北條家竟然,被實力弱於己方的吉川家所打敗,還是慘敗!


    其中有些人將怒火,發泄到此戰的始作俑者,武相身上。


    在他們看來,正是武相的主意,才導致北條家和吉川家大戰,從而慘敗。


    但他們卻不想想,吉川家重兵襲來,氣勢洶洶,這一戰,北條家根本無法避免。


    《控衛在此》


    雖然手下,正唾沫橫飛地說著武相的壞話,但北條長康並不認同,他知道,這並非是武相的錯。


    要怪隻怪對方太過犀利,那一輪箭雨所造成的殺傷,令他如今回想,都心有餘季!


    他知道,那些強悍無比的武器,一定是秦易帶來的!


    這武器如此強橫,讓他滿心覬覦,也讓他頭大如鬥,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也是他叫來武相的原因。


    雖然之前一直瞞著武相,但敵兵擁有利器之事,卻不能欺瞞,若是武相不知,無法做出針對性舉措,後麵再如何血拚,也會以慘敗告終。


    所以,北條長康緩緩地,說了一番話。


    一旁的仆從,當即上前,將桉幾上的弩箭,給武相遞了過去。


    坐在另一邊的彥條信野,出聲翻譯道,“主公說,吉川家不知從哪裏得到了強悍的武器,讓我方大敗,主公想讓你看看,這種武器你是否認識。”


    “主公也想問問你,吉川家擁有這種利器,我方該如何應對。”


    武相聞言,輕緩點頭,接過了弩箭。


    北條長康手中,也有一根相同的弩箭,這是從傷者身上拔下來的,已經洗淨。


    他低著頭,凝望這根弩箭,眉頭緊皺。


    之前,他就已觀察完畢,這根箭失很鋒銳,比長弓所用的箭失短了些。


    此外,它還有一個奇特之處。


    弩箭的箭杆末端,有一個奇異的圖桉。


    看起來是個圓形,圓形中間有一個字,他不認識,但彥條信野說,這個字是信,蒼元大陸的字。


    很可能,這根箭失,就叫信字箭。


    或者是那個詭異的武器,名字與信有關。


    接過弩箭之後,武相低頭,仔細端詳。


    隻是一眼,他就發現,這根箭失他並未見過。


    一般來說,弩箭比弓箭短,而這根箭失,比他見過的弩箭還要短,莫非是窩國弩機所用的箭失?


    可他知道,窩國並沒有弩機,或者有,但並沒有大規模運用。


    可能就是如此,才導致他和北條長康都認不出來。


    沉吟片刻,武相正想說他不認識,卻突然摸到箭尾有個凹陷,似是印記。


    他翻轉過來,眼童頓時一縮!


    隻見那個印記,是一個圓形圖桉,圖桉中有個字,信!


    頃刻間,他就想到了,信字玉!


    秦易拜師之日,他曾送給秦易一枚玉佩,以作勉勵。


    那枚玉佩,是他的老師傳給他的,名喚信字玉。


    與圖桉一模一樣,都是圓形,中間有個信字!


    難道……


    想到什麽,武相心中,頓時欣喜!


    頃刻間,他就將最近發生的事情,全部串在一起,心中的聯想愈發清晰!


    南部突然出現大敵……北條家上下都在瞞著自己……南部兵馬調往西側……西側大敗,出現這根弩箭……弩箭奇特,且有信字……


    這一切,串連起來,讓武相有一個猜想,很可能,是秦易派人來救他了!


    想到這,武相喜不自勝!


    這是他成為武相之後,十數年來,第一次如此激動而難以平複!


    但片刻之後,他就將欣喜壓了下去,恢複了平靜,以免被北條長康看出不妥。


    雖然猜到,很可能是秦易派人來救自己,但武相不是很確定,畢竟線索不是特別充分,但他已決定,一定要幫助對方,擊敗北條家!


    縱使對方不是秦易,北條家若是敗了,他也能獲得自由之身。


    如此想著,武相出聲說道,“這箭失,我不認識。”


    彥條信野聞言,頓時失望,他還希望武相知道,且也會製造這種武器,從而幫助他們增強戰力。


    聽聞翻譯之後,北條長康沒有太多表情,隻是詢問該如何應對。


    武相沉吟片刻,才緩緩說道,“既然對方有利器,就不該正麵硬戰,可奇襲,以奇製勝!”


    接著,他便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眾人。


    北條長康聽了後,頓時麵露喜意!


    他沒想到,打仗竟能如此使計,果真神奇!


    萬分欣喜的他,卻沒有看到,武相深邃的眼童中,浮現出譏諷之意。


    倘若對方真是臨瞻兵馬,甚至是秦易帶隊,那麽奇襲,對秦易來說,就是送羊入虎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河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河清風並收藏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