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娘娘,斥候傳報,象戎部隊距離瞻京,僅剩二十裏!」


    聽聞兵部郎中所說,百官頓時震驚,猶如炸鍋般,嘩然大喊,「竟然這麽快?」


    「僅僅二十裏,不出一日便可抵達!」


    「須盡快準備啊!」


    「得趕緊關閉城門,嚴防死守!」


    站在禦台下的太監,見殿中如此喧鬧,連忙喊道,「肅靜!」


    許是百官過於震驚,太監連喊三聲,眾多官吏才逐漸安靜下來。


    陸靖儀也沒想到,象戎來得如此之快,她眉頭緊蹙,沉聲說道,「勢態緊急,理應即刻應對,諸位大人有何什麽建議?」


    定軍侯當即出班,「娘娘,象戎在即,應盡快關閉城門,不許隨意進出!」


    之前,城門尚未關閉,是為了讓百姓進出,意圖東撤者,也可自便。


    但如今象戎抵達,理應封鎖城門,不僅是為了避免放入細作,也為了避免百姓逃出,遇到象戎,而慘遭屠戮。


    陸靖儀點頭應道,「準!」


    「娘娘,應盡快調動兵馬,聚攏逃兵,安排城牆戍守之職!」兵部尚書出班奏道。


    偌大的瞻京之中,不僅有許多百姓,臨瞻百姓、大離難民、荊朝難民……還有許多逃兵,來自於大離、荊朝、臨瞻……盡皆有之。


    這些逃兵都是兵力來源,若是聚攏起來,可達數萬,甚至十數萬,不可忽視。


    陸靖儀豔美的麵容上,盡是凝重,「準!」


    這些都是之前在側殿中,九人決策團所商議的內容,已作出決定,如今宣布出來,具體安排會由相關衙門去製定。


    就在這時,一名文官出班奏道,「娘娘,京城受襲,是否需要傳檄勤王?」


    兵部尚書連忙出班說道,「京中本有十五萬守卒,不久前調來五萬,攏共二十萬,再加上逃兵,人馬將近三十萬,兵力充沛,無須傳檄勤王!」


    勤王檄文一旦頒布,全朝各地,都會派兵前來支援,理應慎重。


    唯有瞻京實在撐不住,即將破滅之時,才能頒布。


    近三十萬兵力,已遠超象戎,若是還守不住,召來太多兵馬也無用,所以陸靖儀出聲說道,「暫時還不需要,此事容後再議。」


    緊接著,司綺梅出班奏道,「娘娘,城中有許多百姓,從前線一路撤回,應增設安置點,且放糧施粥,以充民腹。」


    一名官吏聞言,連忙出班,拱手說道,「娘娘,若是象戎四麵圍城,糧倉儲備便會隻出不進,不斷減少,理應節省使用,豈可拿去賑災安民!」


    司綺梅不由蹙眉,反駁道,「這些民眾,千裏迢迢撤往瞻京,乃無家之人,若是朝廷不管不顧,不出五日,便會產生餓殍,豈可如此殘暴不仁?」


    另有一人出班,搖頭說道,「雖然置民眾於不顧,是不仁不義,但守城乃日久天長之事,縱使糧倉儲備不少,若是取用過多,仍會提前耗盡,瞻京也就陷入危亡,所以微臣認為,有得必有失,若想得,唯有做出取舍!」


    這話分外冷血,司綺梅秀眉大皺,正欲再說,卻聽陸靖儀沉聲說道,「此事無須再勸,民眾撤往此處,乃是信奉朝廷,我等豈能坐視不理!若是王爺在此,也必會安頓難民,我等不可違背王爺之誌念!」


    些許官吏仍想再勸,但陸靖儀搬出了秦易,若是違背,往後必會被記上一筆,影響仕途,所以,他們隻能閉嘴不言。


    朝堂中,便已安靜下來。


    見百官麵露沉色,頗為凝重,陸靖儀巡視一圈,一字一頓沉聲說道,「國難當前,諸位須恪盡職守,協同齊力,堅守瞻京,才有可能度過難關,避免傾覆之危!」


    「隻要我等能撐住,王爺回返之日,便是我等勝利之時!」


    百官聞言,眼中浮現出一絲期盼。


    的確,縱使時局不利,他們也仍有希望!


    這個希望來自於,當代戰神,秦易!


    ……


    隨著朝會結束,整個瞻京的官吏與士卒,盡皆行動起來。


    城門關閉;士卒著甲持戈、戍守城牆;逃兵開始聚攏、接受任務;甲士巡邏街道,增強管治……


    此外,一張張檄文,也張貼在各處集市、要道,將朝廷堅守瞻京的決定,告知民眾!


    城中,彌漫了一股凝重與肅殺的氣息。


    看到甲士巡弋街道,百姓們才感覺到,戰爭,已近在遲尺!


    ……


    瞻京二十裏之外,象戎部隊停止前進,開始入林棲息。


    經曆了數戰,從起初的二十多萬,變成如今僅剩九萬,天神不得不傳回指令,派遣最後六萬兵馬,前來增援。


    而如今,麵前就是臨瞻最為堅固的城池,瞻京。


    若想奪下,九萬人馬並不保險,縱使攻占,也無力繼續東征。


    所以,天神已決定,駐紮於城外二十裏,休整待援。


    隻需數日,援兵便會抵達。


    屆時,奪下瞻京之後,整個臨瞻,將再無抵禦之力!


    ……


    得知吉川家未曾中計,沒有分兵兩路,而是重兵來襲,位於壬生城的北條長康,不得不集結麾下,出城布陣,以作應對。


    雙方的決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驟然開展!


    曠野中,疾風嗚嗚吹著,戰旗飄揚,兩方戰陣已列陣完畢,嚴陣以待。


    北條戰陣的後方,身著胴丸的北條長康,騎著矮馬,身旁是一輛木車,一身青衣的武相,坐於其中。


    武相麵色平澹,而北條長康則皺緊眉頭,望著遠處的敵陣。


    這段時日,是他數年以來第一次感覺到,戰局有些不受控製。


    他總感覺,似是有種古怪的力量,甚至是兩股,在左右著戰局,導致戰局飄忽不定,屢屢出乎他的意料,讓他無法掌握。


    如今,決戰的開啟,便是如此。


    太早了,也太突兀了!


    但敵人來襲,他豈能不應戰?


    所以,壓下心中的不安,北條長康轉頭看望武相,說了一番話。


    站在兩人身後的彥條信野,連忙翻譯,「主公問你,接下來該使用什麽計謀?」


    武相輕緩應道,「無須計謀,直接衝殺。」


    聽聞翻譯,北條長康皺起眉頭,沉吟片刻後,他無話可說,隻能點頭,傳出指令。


    頓時,北條戰陣中,響起震耳的鼓聲。


    緊接著,前陣足輕,便在武士們的帶領下,朝吉川戰陣發起了衝鋒!


    武相靜靜看著,也在思索著。


    如果對方的統率者,真的是秦易,那麽戰局的走向,並不難猜測。


    這場決戰,也將會是他和秦易,自己的得意門生,一起給北條長康做的局。


    但如果不是秦易……


    想到這,武相微眯雙眼,望向遠方,深邃的眼童中,浮現期盼。


    北條足輕開始了衝殺,吉川足輕急忙做出應對,不斷射箭抵禦。


    付出了不小的損傷後,北條足輕,衝到了吉川戰陣前,雙方開始了廝殺。


    原以為這場廝殺,會進行許久,會極為慘烈,可沒想到,廝殺沒多久,吉川足輕竟然潰退了!


    這一幕,讓北條長康喜出望外。


    而武相也同樣欣喜,他隱隱可以確定,對方的統率者,就是秦易!


    因為他能看出,敵兵是在羊敗!


    這種計謀,在窩國之中不常見,但對於善出奇兵的秦易來說,卻是常規操作!


    北條長康雖是大喜,但也不敢胡來,連忙朝武相問了一句話。


    彥條信野急忙翻譯,「主公問大人,倘若吉川足輕撤退,我們要不要追殺?」


    適才,武相說直接衝殺,彥條信野頗為輕蔑,暗歎此人沒啥智謀,竟如此簡單。


    可沒想到,直接衝殺居然帶來如此戰果,看來一切都在武相的掌控之中,所以此時再次翻譯,彥條信野不由自主地,帶上了大人的尊稱。


    武相眼童深邃,鄭重點頭,「必須追殺,擴大戰果,爭取一舉獲勝!」


    聽完彥條信野的翻譯,北條長康就發現,吉川戰陣徹底潰退了,他不敢耽擱,連忙下令,全軍追殺!


    除了萬餘名足輕留在原地,守衛大名,其餘足輕,盡皆追殺出去。


    這一幕,清晰地落入秦易眼中!


    他正處於遠處的山林中,帶著五千勁武卒,設下埋伏。


    他要埋伏的,並不是北條足輕,這些敵兵,將會由吉川足輕來對付。


    吉川家潰退,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這些都是他的計謀。


    羊敗,且設下伏擊,讓北條足輕大肆追擊,之後落入埋伏,是他製定的計劃,吉川一郎正一步步執行著。


    而他率領五千勁武卒,在此設下埋伏的目的,是北條長康!


    確切的說,是北條長康身邊的武相!


    他已經看到了,一身青衣的武相,正處於敵陣之中!


    看到對方狀態尚可,秦易頗為欣喜。


    如今,大部分敵兵已中計,追出頗遠,正是他突襲敵陣,救出武相的好時機!


    前來窩國的目的,即將達成!


    於是,他高聲大喝,「隨我殺入敵陣,救出武相!」


    話語落罷,身著銀鎧的秦易,就手提雲紋刀,猛然衝出山林,急速奔向敵陣!


    五千名勁武卒,隨著秦易悍然衝出,如同猛虎下閘,殺氣凜然!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查看


    為您提供大神洛河清風的《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六百二十六章傳檄勤王?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河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河清風並收藏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