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寧為來說,關於未來的思考是件很嚴肅的事情。


    他一直秉承著將麻煩的事情交出去,自己隻抓重點的行事風格,哪怕因此而放棄許多利益,這本該讓他過得很輕鬆才對,但實際情況卻是,他還是越來越感覺時間不夠用了。


    尤其是在跟柳唯談過之後,讓寧為感覺未來一片灰暗。


    這一度讓他晚上有些失眠……


    “今天你怎麽了?好像很憂慮的樣子?”


    臥室裏橘黃色的燈光下,江同學依偎在寧為身邊,將頭埋在男人的肩膀上,柔柔的問道。這個動作是寧為強烈要求的,所以即便已經習慣了親昵的舉動,江同學露出的臉頰還是有些緋紅……


    “哎……今天完成了芯片指令集的設計,本該慶祝一下的,但突然發現我現在總有種事情會越做越多的感覺,也不知道這種生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寧為感歎道。


    也就是麵對江晨霜的時候,他能這麽肆無忌憚的發表感慨了,如果換任何一個人,哪怕是餘興偉跟魯東義,大概也隻會覺得他在凡爾賽。當然,這其實也怪不得別人,畢竟他的前科太多了。


    “可你不是樂在其中嗎?如果真的讓你閑下來,告別實驗室,沒人在來征求你任何意見,你大概會更憂慮吧?”江同學抬起頭,反問道。


    “好像也有道理……”寧為想了想,突然又覺得無法反駁。


    可能他還是有那麽億點點的小虛榮吧,雖然說很忙碌,但仔細想想,被重視的感覺其實也還不錯。真讓他從此告別現在的生活,當個悠閑而快樂的小富翁,似乎也沒什麽意思。


    尤其是想到以後可能沒機會在跟看到帕特·基爾辛格這樣的人用哪隻腳邁進他的辦公室,就覺得一切都索然無味,所以還是得幹活啊!


    “所以還是應該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我爸之前跟我說,人一輩子隻要能在該做事的時候做事,該享福的時候享福,就很圓滿了。可惜……”江同學的聲音變得悵然,大概是想到了沒能熬到享福年紀的爸爸。


    “對對對,老婆說得對,讓我想想啊,現在已經快12月了,你明年六月就能畢業了,咱們也應該做該做的事了!”


    “啊?寧為,別鬧,哎,別鬧呀……”


    ……


    年底事情多了,加上包括計明誌、孟潤澤、呂贏、陳昱儒、王思唐跟李靜雯都已經提前開始了正式入學前的基礎學習,寧為也不好在實驗室那邊呆著了。


    不過CPU的設計工作並沒有放下。


    指令集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芯片架構的設計,換句話說就是在指令集的基礎上,實現對CPU內所含部件,如控製單元,邏輯單元,存儲單元的一係列完整設計安排。


    這一塊其實是三月的強項,尤其是具體到通過設計圖紙完成仿真測試,三月可以替代EDA軟件更高效的完成測試,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


    但同時這也是個需要足夠細致極為耗廢時間的工作。


    如果是傳統的芯片設計,很多功能的實現已經有了現成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但是三維矽通體電路跟之前的設計思路完全不一樣,堆疊的方式也不同。


    比如曾經的芯片完成某個特定任務的模塊是集中在一個小小的平麵上,通過電路連接的,但在三維矽通體電路環境下,卻是通過在幾根通管內完成布局,同時為了保證立體空間內部散熱的問題,往往這種任務運行時,還不能是在相鄰的通管內進行,周圍要起碼隔著一根矽通管,在通過上下麵板進行電路連接。


    沒有現成的模板,加上注定更為複雜的設計流程,這也給芯片設計階段增加了許多難度。


    所以要完全追求高效率自然是不可能的,這種工作真讓寧為一個人來幹,不但效率低,還真會讓整個人都瘋了去。所以這塊寧為是真幫不上什麽大忙了,也隻能每天了解一下寧思實驗室那邊跟他共享的設計進度,偶爾會給予一些意見。


    這也讓寧為得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今年三月獎評審這塊。


    按照之前對外公布的流程,每年的三月智能獎得主將在當年的十二月公布,次年三月正式給予獎金以及舉辦頒獎典禮。對於寧為來說這是一件重要程度不弱於芯片設計的工作。


    當年為了去參加SODA大會,寧為在辦理簽證排隊時便立下了宏願,希望未來學術中心能向華夏聚集,這樣大家就不用為了簽證去排隊了。


    如果要達成這個目標,一個在世界上有足夠影響力的科學界大獎是基礎之一。等三月智能獎得到世界學術界廣泛認可,等到三月係列智能期刊的影響力提升,開始舉辦一係列的世界頂級學術大會。


    所以第一屆的評選還是很重要的。


    起碼在要保證公平性,或者說……


    “數學跟計算機獎第一候選人都是我算什麽鬼?”


    看到三月最後給出的綜合數據判斷,寧為有些懵。


    “喵,這是綜合數據判斷的結果。你獲得的投票最多,數學發現跟應用領域結合緊密,數學方麵的成就推動了偏微分方程的理解,構建了機器智能跟大數據轉移跟篩選的數論基礎,尤其是如果按照近期綜合成果排序後的綜合值判斷,當然是你……”


    “但我說過不參與三月獎任何獎項的評選。”


    “喵,這一判定要素並沒有列入必要條件之內。”


    “好吧,那麽現在列入。”


    “喵……,那麽導入第二批候選者。”


    這次結果寧為看來終於正常了。


    按照三月給出的結果,三月數學獎除去寧為外,排出的第二序列候選者有兩人。


    烏國女數學家瑪麗娜·維亞佐夫斯卡,推薦理由是幾乎完美的解決了八維的裝球問題,跟人合作用類似的方法解決了24維裝球問題,近年來更是證明了Korevaar和Meyers對任意維度小設計的猜想,在最密堆積工作模塊化形式有了重大突破。


    奧國數學家喬迪·威廉森,數論界的怪才,在研究群論時開創性研究出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可以有效解決一係列群論問題。


    之所以第二序列有兩人主要是按照三月構建的模型,兩人最終評分很相近,差距到了小數點後三位……


    當然這些在寧為看來到不是什麽事情。


    從三月的綜合維度評判上來說,這個評分沒什麽問題的話就是兩人一起拿獎。


    相對於奧國來說,烏國的女數學家看起來更為順眼,所以排在前麵就好了。


    順帶著寧為還看了幾篇兩人發表的論文成果,從這一點來看,就知道寧為跟當代世界數學界聯係不太緊密,畢竟這兩人都是年青一代數學家中的佼佼者,都是公認有資格角逐菲爾茲獎的候選人。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寧為主要研究的還是提名的人選夠不夠。


    這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雖然在普通人中間,三月獎可能還不是那麽醒目,但是學術界還是很給麵子的,在候選人庫中,數學獎總計有39人,其中各大學術機構推薦的人數有31人,有資格推薦的大佬級科學家推薦了8人。


    至於三月計算機獎,如果拋去寧為的話,目前在67個候選人中排序第一位的是萊蒙托夫·嘉德,然後寧為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比如曾經讓整個矽穀為之癲狂的GPT-3,最初就是這位教授最先提出的構想。


    尤其是當時作為研究著給GPT-3提供了專門的OpenAI API後,許多開發者還利用開放的API設計出了許多奇葩的功能,唯一的問題是,當時GRT-3現在的GRT-5,從理論上來說就是一個單向自然語言模型訓練方式,換句話說就是讓機器能夠理解自然語言的模型。


    當時甚至讓人發出了AI領域科研壟斷正在形成的近乎,畢竟1700億參數,讓人聽了就覺得望而生畏。甚至在當時引出了業界的一句自我調侃,窮搞理論,富搞預訓練。


    但是三月的橫空出世直接讓這項技術成了雞肋。


    畢竟寧為可以毫不客氣的對全世界說,沒有任何機器或者軟件能比三月更懂人類的自然語言,三月橫空出世的時候可就不止是翻譯論文了這麽簡單了,那可是直接瞞過了無數頂級數學期刊數學編輯的存在。它給許多數學論文寫的評論至今還把不少數學教授釘子恥辱柱上……


    不止如此,他在微博上的科普更是直接讓數以十億計的網友們都沒分辨出它其實是機器,所有文案都是自動生成的。更可怕的是,三月不需要調參……


    這大概就是刨去第一名後將獎項頒發給第二名,帶來的尷尬了。


    本來大家其實都知道這個獎寧為來拿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因為在過去幾年裏,針對整個計算機產業,不管是硬件上還是軟件上,以及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領域,誰都沒法忽視寧為的貢獻,甚至已經超過了寧為在數學領域的貢獻。


    這也是圖靈獎不得不頒發給寧為的原因,往後倒推十年,也沒法再找到一個人對計算機的貢獻能有寧為大。但在寧為確定不參選的情況下,最後得獎者最大的貢獻已經被評獎的係統所淘汰……


    或者說淘汰也不恰當,因為雖然雞肋,但包括OpenAI、Google、臉書這些主要技術資金貢獻者跟開發者們也並沒有完全放棄,畢竟目前而言,在不考慮三月的情況下,GRT-5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語言係統,基本上也可以用來水各種言之無物又像那麽回事的論文了。


    說實話,這人選讓寧為自己看著都覺得挺尷尬,隻能略過,反正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個情況就行了。


    好在三月物理學獎起碼就目前而言跟寧為不太沾邊,這顯然也是目前三月獎的最弱項,候選名單上隻有18人,目前排名最高的是米卡·斯蘭帕、約翰·托伊費爾跟施羅密·科特勒。


    三人的貢獻隸屬於兩支不同的團隊,但是貢獻都是一樣的,具體解釋很麻煩,大體上可以概括為用不同的方式實現了宏觀層麵的量子糾纏,換句話說這些研究可能打破量子物理跟經典物理的界限,讓兩者能在某種程度上統一起來。


    正因為三人所作的突破都差不多,所以最終三月給出的評分也是差不多的,直接精確到了小數點後五位。


    所以理論上來說,三月物理獎將直接頒發給這三個人,按照其他獎項的慣例,今年的獎金應該平分給這三位獲獎者,每人一百萬。


    這樣也挺好,來拿獎的人更多,也更熱鬧。


    對於今年三月智能獎得主心裏大概有了譜,寧為便開始思考該如何為今年的三月智能獎頒獎典禮壯大聲勢。


    理論上來說,這種科學界的大獎跟娛樂圈那種奧斯卡獎項不同,其實不太需要搞出太多噱頭的。畢竟科學界也不像娛樂圈那樣需要獲得太多大眾的關注。


    但寧為畢竟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對於這種新設立的獎項,如果沒有噱頭,還是很難引起大家的重視,從而抬高獎項的身價,已達到宣傳的目的。


    尤其是國外那些優秀的科研人才們,比如像露西·羅恩這樣的優秀人才。


    吸引年輕一代優秀人才的注意,讓他們知道華夏擁有了一個具備極高公信力的世界性獎項,還是需要一些名人來站台的。


    當然這些名人肯定不能是娛樂圈的名人。


    最好是國際公認的各個學術圈大人物,數學界跟計算界他都認識不少牛人,但可惜的是,關係絕對談不上太好。思來想去,他最有把握邀請來的,竟然曾經因為NS方程結緣的史密斯教授,可惜的是這位教授已經去研究哲學了。不過影響力還是有的,可以邀請來撐場麵。


    還有賓西理工的沈教授,也是數學界的大拿,雖然兩人交往並不算多,隻是在兩次計算機大會上有過交集,不過老沈跟陸主任是好朋友,而且兩人一直保持著郵件聯係,應該也會給他麵子,在然後是露西·羅恩曾經的導師——約翰·威爾遜教授也是計算機界的扛把子之一,相信他也會給自己得意門生麵子,當然前提得是他得說服露西那個女人,而這個女人還在因為保密守則跟他置氣……


    除此之外,他還有信心邀請來站台的學術界大佬大概就隻有邁克爾一世·喬丹,這位曾經人工智能領域的扛把子,跟他的關係一直還算不錯,起碼兩人並沒有鬧紅臉過,他還經常會抽出時間回答這位大佬關於三月設計理念上的一些疑問。


    除了這些人,寧為發現學術界他還真沒麵子邀請更多國外的名家了,不過發動田導跟姚院長這些大佬,應該還能請來個十多位學術界的大牛,但這針對寧為的計劃來說,依然沒能達到他的預期,於是很自然的寧為想到了那些科技公司的大佬們。


    在大腦裏過了一遍之後,寧為立刻敏銳的感覺到能夠讓這些科技公司的知名大佬們來為三月智能獎站台,大概是最為劃算的宣傳。


    這些大佬不止自帶流量,而且這些公司的行動本就在無數有誌於科學研究的年輕人心中有著極大的分量,許多大佬本就是做技術出身,甚至很多人本就是年輕一代人的偶像。


    邀請國內那些大佬應該問題不大,畢竟柳哥的麵子還是很大的。國外那些科技界的大佬,他到都是挺熟的,起碼電話號碼都還是留了的。


    唯一問題大概就是前段時間,大家可能有些誤會,導致他將這些大佬的號碼拉倒黑名單過一段時間,好消息是現在誤會應該已經解開了,不知道對麵這些大佬會不會給他這點麵子。


    寧為從來都是個實踐派,人家給不給麵子,打個電話邀請一句應該就有結果了。


    考慮了片刻,寧為第一個電話決定打給蒂姆·庫克,說起來智能聯盟目前跟蘋果還處於蜜月期,尤其是蘋果第二代汽車還要依賴於三月智能平台通過大數據篩選出的材料整合數據庫跟進階電池構造……


    唯一遺憾的大概是蘋果因為加入智能平台聯盟而將不得不麵對的多達十多個專利官司,當然寧為相信以蒂姆·庫克的能力以及蘋果強大的法務部門,應對這些官司都是小問題……


    不過這次有求於人,寧為還是關注了一下時差。


    一直等到晚上八點,也就是矽穀時間早上八點時,才撥通了蒂姆·庫克的電話。


    讓他開心的是,這位科技界大佬並沒有將他的電話拉入黑名單,所以電話通了之後他也表現得特別有禮貌。


    “庫克先生,你好。”


    “哦,寧,真的,我現在接到你的電話都快不知道該表現出什麽樣的情緒了,不如你先告訴我今天這通電話之後,我會感覺高興還是驚訝又或者不得不額外報批一份上億美元的加班工資。”


    <a href="http://m.1200ksw.net" id="wzsy">1200ksw.net</a>


    看吧,這大概就是寧為覺得蒂姆·庫克還不錯的原因了。


    擁有幽默感的大佬總能用一句話就讓人感覺如沐春風,讓寧為都覺得應該好好學習一番這種交流方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之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桶布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桶布丁並收藏科技之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