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青祭起元煞葫蘆,一道明黃瀑布自葫蘆口噴湧而出,徑直落在石鼎之中。


    化作一汪明黃靈液般的濁煞元氣,順著法壇向山脈之中滲入。


    這濁煞元精遇土即沒,順著山勢地脈不斷的向地底、向其餘四座山頭沁潤。


    靈青兩眼泛著精光,使用洞真術隨著煞元氣的流轉,仔細查看著細節處。


    同時利用拘靈法門不斷的拘納著青雲山的氣機。


    大鼎之中青雲山的虛幻投影,也隨著元氣的流轉,拘納的信息越來越多,從青雲崮頂開始不斷的凝實。


    過得一會,整個青雲山都布滿濁煞元氣後,青雲山的模型也徹底形成。


    之前他已經使用淨天地神咒將青雲山洗練了一番,打上了自己的氣息烙印。


    此時也是使用元氣補益地脈,並將其氣息錨點定位到石鼎之中。


    接下來便是根據一炁真經中壘法壇、凝靈符的法門。


    利用濁煞元精依據陣道之中的聚元陣,在地脈之中凝聚出陣法節點。


    以青雲山崮頂為都壇,四座山丘丘頂為分壇,立下五元聚靈的格局。


    同時也在改換地脈的時候,拘納收束地脈規則,凝聚這青雲山的地脈權柄。


    隨著靈青不斷的灑落濁煞元精,口念咒,手掐訣,不斷的調轉元精按照陣勢凝結。


    “轟隆隆隆~”


    一時之間,青雲山並著四座山丘不住的震動,仿佛地龍翻身一般。


    不過出了青雲山後,這震動卻急劇降低,及至靈青老屋處,也隻剩下些微的輕震。


    山下,感受著從青雲山傳來的地脈震動。


    原本正悠閑坐在院中搖椅上,曬太陽的大爺爺,此時也挺直身子。


    看著青雲山的方向,喃喃道。


    “大青還真是成了仙人了啊!”


    “是啊!”


    守在一旁的靈忠也有些恍惚。


    小時候一起長大的弟弟,才幾年的功夫沒見,竟然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這往後人家可就是神仙中人了。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那個緣分?


    一旁的小靈機沒經曆過地震,此時感受著腳下輕微的震動。


    渾身被震得酥麻,感覺十分舒服,不由得驚喜的叫道。


    “真好玩!真好玩!”


    也是周圍的震幅不大,若是看到周圍有倒塌的桌椅之類的,估計他就會想起在學校學的避震知識了。


    靈機,小名機靈、小機靈。


    靈忠的兒子,也是大爺爺的重孫子。


    靈忠心中正患得患失的時候,突然看到在一旁興奮大叫的兒子,心中卻燃起一絲渴望。


    自家兒子打小就機靈。


    就算自己不成,若是自家兒子能夠跟著大青學仙,那自己日後豈不也是仙人的爹了?


    “小機靈,你想不想跟你大青叔學修仙啊?”


    靈機抬頭看了看他,歪了歪頭問道。


    “能像電視裏麵一樣,踩著劍在天上飛嗎?”


    “這個……”


    靈忠一時語塞,他也沒見過靈青飛啊?


    不過想了想,還是說道:“應該能。”


    “想!嗚嗚~~飛嘍~~”


    靈機大叫一聲,拿起一旁的樹枝跨上去不住的轉圈跑,身子還不時的高低起伏。


    “那你就跟你大青叔多親近親近,好讓他也教教你,好不好?”


    靈忠一把拉過他,麵帶微笑的問道。


    “好,我去找大青叔!”


    靈機眼神一亮,撒腿就要跑,又被靈忠拉住。


    “回來,你大青叔在忙,等他來咱家吃飯的時候,你再去問。”


    大爺爺看了靈忠一眼,也沒有說什麽,隻是一臉慈愛的看著小靈機。


    靈機到底是他親重孫,四世同堂,他看著比靈忠這個孫子還喜歡呢。


    另一邊,靈青的家中,雲生道長正站在院中同樣看著震顫的青雲山。


    感受著四周劇烈波動的元氣,一臉的羨慕、自豪和期待。


    “真真乃是仙家的手段啊!”


    不過他畢竟是嶗山教的人。


    不說日後有沒有資格進入副本,單是憑著靈關道人的指點。


    雖然不敢奢望成仙,但他也盼望著,自己日後道業有成的那麽一天。


    能夠如靈青般摩山轉嶽,指樹成梯。


    除了知道詳情的靈家人和雲生道長外。


    村中其他人並不知情,隻是以為發生了一次小型地震而已,紛紛從家中走出來。


    防止震塌房子被困在其中。


    不過山中的震動卻越來越劇烈了,甚至有山石禁不住向山下滾落。


    隨著震動,青雲崮頂有一孔泉眼自中間偏西,一處凹池中洞開。


    混濁水流汩汩流淌,填滿凹池,沿著崮頂邊緣處灑落,不一會便清澈如鏡。


    自東方台山中央處,同樣起了一座方壇,不過這方壇卻分兩層,且中間有個圓形的中空。


    靈青手訣一變,一本樹皮樹葉纏就的書籍在圓孔處升起。


    正是他手中的法術書—自然之書,此時受法壇催動,正散發出道道大自然的氣息,混合著濁煞元氣流轉五座山丘。


    而後西方丁山,在他之前盤坐突破的地方,有一座八角壇。


    壇上放著一枚令牌,受到煞氣一激,淩空飛起,在法壇上方滴溜溜的旋轉。


    將流轉而來的元氣扭曲變化,作符紋模樣。


    北方條山之上,順著山勢起了一座方形長壇,一如條山之形。


    壇上有異生龍杖化作青龍飛舞,撫平煞氣蘊養地脈。


    道道異化靈光照射,將原本便扭曲不停的元氣變得更加靈活。


    南方桃山上則起了一座圓壇,乃是一個圓環套著一個正圓形狀。


    從法壇中央處升起一麵旗子。


    鎮壓著想要從台山頂升起的濁煞元氣,使其增益地脈。


    同時梳理著元氣,使其在固定的位置凝結成一座小小的法壇模樣。


    如同穴道般,遍布青雲山山體之中,吸附著周圍的地脈氣息。


    隨著五方壇起,五座山丘之下有微微黃光泄露,不一時就遍布全山。


    仿佛整座山丘散發著明黃瑩光一般。


    好在此時正直中午,萬裏無雲,倒也不是太過顯眼。


    在起壇之時,落在大鼎之中的青雲山模型也有明黃光線流轉,在山體各處凝結成一個個更加明亮的圓點。


    此時,在靈青的感應中,周圍方圓數十裏的天地元氣便不斷的向青雲山匯聚。


    而青雲山在元氣的衝刷之下,雖然形狀沒有什麽改變,但卻像是洗去鉛華一般露出清素淡雅的本質。


    山上枯黃的草木也泛起翠意,似是誤冬為春,欲要蓬勃吐翠,蔥鬱崢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恩深義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恩深義重並收藏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