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以孔子的禮樂理念為核心,所創建的一家學派。


    如今又增加了孟子的仁義理念,主張以德化民。


    墨家,則是以墨子兼愛、非攻的理念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建的學派。


    原本墨子曾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的儒學,但因不滿儒家學說而另創一對立的學派。


    此後更是激烈的抨擊和反對儒家學說。


    因此儒、墨兩家,在根子上就有許多相對立的地方。


    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墨子則以鬼神之說使君主警惕,殺無辜者得不祥。


    儒家堅持厚葬,特別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喪,重死。


    而墨家則宣揚節葬,要廢除遠古留下來的葬禮習俗,將之降到有利於平民的標準。


    此外還有儒家重樂,墨家則說非樂;儒家講天命,墨家就說非命,如此等等。


    雙方此時亦是圍繞著這些兩家學派的根基來攻訐對方。


    然則這是他們立命的根基,又如何能以口舌之爭,而就此認輸作罷。


    因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不過倒是讓坐下的其他學派子弟和學宮中的國子明白了兩家的理念。


    雖說靈青之前在明經堂中也放了不少兩家學派的典籍,甚至還有後世而來的理念在其中。


    但僅靠自學、自悟,又如何比得上他們這些虔心求問師長,又研究這麽多年的正式子弟呢?


    因此不同於雲床之上的兩人爭得麵紅耳赤,坐下眾人那是聽得津津有味。


    當然也有例外者。


    靈青在人群之中也看到了靈機和文君兩人。


    兩人自學宮開府之後,就一直在學宮中就學,傾聽百家學識。


    下了學之後,靈青也會根據他們的疑惑進行答疑。


    他之前就不曾要求他們一定要入道修行,因此對於他們學習別的思想也不介意。


    甚至也不會根據自家的想法,來影響、引導他們的思維方式。


    隻有在其偏離正道的時候,方才警醒一番。


    創建這靈明學宮,也有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的意思。


    畢竟這次他身為國君,又一心想要盡早證就人仙功果,難免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教導他們。


    正當他欲要往兩人身邊去時,突然發現一旁有一名老者有些麵熟。


    同時其麵色淡然,身上隱隱透著一股異樣的氣息,令靈青無法視而不見。


    “這不是……”


    他又仔細看了看,同時通過靈國主的權柄去查探其人。


    頓時認出來了。


    同時那老者也被靈國主的權柄給驚動了,轉頭向靈青這邊看來。


    靈青轉身向他而去,來到他身邊揖手一禮道。


    “靈青見過許子。”


    “行見過靈公。”


    這老者正是許行,靈青自副本開啟之時,看到過他的影像。


    他能來此,看來是自己的政策對他產生了比滕國更大的吸引。


    原本坐在許行身邊的一位弟子起身道:“靈公請坐。”


    “多謝!”


    靈青向其謝過之後,在許行身邊坐了下來。


    “未知許子蒞臨,卻是靈國怠慢了。”


    許行,農家代表人物之一。


    卻不是如同孔子、墨子一般是農家的創始人,隻是如同孟子一般的代表人物。


    因為這農家自古以來就存在。


    自神農作五穀,後稷播百穀、教稼穡,再到曆代的農官都可以稱得上是農家的先賢。


    不過靈青卻不會小看了許行,因為他剛才通過靈國主的權柄發現。


    穀怋


    這位許子真不愧是在曆史中留下名號的人物。


    此時他有著不下於傳奇的能力。


    也就是說是副本信息中(?)般的人物。


    要不然他怎麽會那麽輕易的見到滕文公?


    更何況,他創立這學宮的另一目的,就是要吸引這位神農傳人。


    如今自然不會怠慢了。


    “靈公過譽了,行不過一階鄙民,能夠成為靈國的國民是行之幸甚才是。”許行聞言道。


    靈青感知靈敏,且聽他說的真誠,自是知道這說的定然是心中所想。


    當下心中歡喜,“許子過謙了。


    青嚐聽聞楚國有大才,為神農之言。因不曾有機會得見,一直引以為憾。


    如今許子竟然親臨鄙國,青心中實是歡喜。”


    不過兩人並沒有交談太久,畢竟堂中還有儒墨之辨呢。


    人家在其中正相互辯解著,你若不願聽那就不要來。


    來了還在那裏交頭接耳的閑聊,怕不是在羞辱人家。


    甚至是羞辱兩家的學問。


    而此時堂中兩人的辯解已經很明了了。


    隻見儒家弟子麵皮發脹,雙眼泛紅,顯然是被博得有口難言,卻又心有不甘。


    而那位墨家弟子卻一臉的從容,顯然是勝了。


    墨家有專門從事談辯者,稱“墨辯”,非常擅長邏輯辯證。


    顯然這位弟子正是一位墨辨。


    “人若無禮,則言而不信、行而不勇,無禮之人又能於國於君有何益?


    且待我斬了這無禮之人。”


    坐在雲床一旁的一名儒家弟子長身而起,抽出身側寶劍,就往那位墨家弟子斬去。


    “古有孔丘因言誅殺少正卯,今亦有儒門學子惱羞殺人耶?”


    端坐雲床上的墨家弟子眼睛眨也不眨,沉聲說道。


    而同樣是一旁的一名墨家弟子默然起身,挺劍迎了上去。


    隻見儒生手中寶劍爍爍,威嚴大氣,一招一式盡顯雍容。


    仿佛在舉行隆重的儀式一般。


    而墨者劍勢簡潔明了,務求以最小的消耗來達到最佳的效果。


    一時間兩人劍光閃爍,直奔對方要害而去。


    這也是靈明殿的一大特色。


    任何道理都不是單單靠說,就能使人信服的。


    這世間想要消滅一個人的言論,無過於直接將其肉體消滅。


    如此一來自然沒人信他的道理了。


    當然單靠這樣的霸權,並不代表著存下來的道理就是真理。


    不過若是文教不行,而武教贏了也能為自家的學派掙回一點麵子,爭得別人的認可。


    就像是後世的儒家學說一般,並不是所有的道理都正確的。


    但他們打敗了其他學派的弟子,贏得了當權者的認可,自然就成為了真理。


    因此顏如才會允許他們進行武力爭鬥,並在事前就請來眾神見證,又令醫家和學了治療傷害的國子在一旁待命。


    眾神保證他們的生命,醫家和國子治療他們的傷勢。


    這樣一來,各家學派就能放開手的辯證自家和別家的本事與手段。


    然後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能夠為靈青提供大量的底蘊。


    百家爭鳴!


    這是一個璀璨的時代!!


    也是一個專門為尋道者準備的饕餮盛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恩深義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恩深義重並收藏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