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靈公不凡,你的情況瞞得了楚王,卻瞞不過他。


    但他既然不說,那想必也並不在意。


    日後若有什麽疑問,不妨向其請教。”


    姬延修煉了靈青奉於姬扁的功法,自來到靈國就察覺到了無處不在的靈神。


    心中自然明白躲不過靈青的目光,當下應道:“喏!”


    許行看著他,點了點頭,“時候不早了,去收拾一下吧。


    自明日起,你等隨我一同將靈公的傳承與我農家一並整合一番,為這天下黎民掙出一份口糧來。”


    當姬延離開之後,許行又看了看手中的樹苗,反手收回袖中。


    然後端起陶碗,恬然的一口口的抿了起來。


    像是務農閑暇時,坐在田間地壟歇息的老農一般。


    喜悅、滿足、淡然……


    與四周典雅的房屋顯得大相庭徑,但再一看,卻又無比的和諧。


    仿佛他本就應該在這裏一般。


    另一邊,靈青在從兩道神敕之中分別揭下一道符詔,與禮器相合,點化靈神為神靈之後。


    就又拿出一柄日曜劍祭煉了起來。


    他並沒有使用權柄聽許行兩人的對話。


    不說靈國主並不能躲得過許行的感知,就算能,他也不會肆意的窺探他人隱私。


    因此也不知道兩人對他的猜測和定義,不過就算知道了也並不在意。


    早在他進來之時,就知道自己這身份瞞不過別人。


    因此他一直以來,都是以自身的修為為主。


    同時以一副傳承者和開拓者的姿態,在靈國宣揚自己的知識傳承。


    至於日後會走到哪一步,他也不知道。


    如今隻知依著心中之道,一步步的向前走。


    其餘的,交於這方世界自己去選擇。


    翌日,靈明學宮,靈明殿中。


    在顏如和靈懷的主持下,正式將明稷堂交付於許行手中。


    在許行將代表堂丞玉印接過去之後,來到大殿深處六座雲床處。


    在代表明稷堂的雲床處坐下,開始宣講農家道理。


    一時之間,種種道理勾動天地規則化作一叢叢百穀作物鋪滿整座大殿。


    令所有身處其中的各家學子、學宮中的國子切實的體會到了農家思想的奧妙之處。


    他這一番講道,就場麵上來說可要比當初儒墨之爭的場麵大得多了。


    及他講道完畢,當場就有眾多國子願意拜在他的門下求學。


    甚至各派學子亦不在少數。


    身為司稷的穀左更是帶著他的兒子穀渾,一同拜在許行座下。


    靈明神君法域之中,稷神在收集了他所講述的道理之後,頓時光芒大盛、神力大增。


    這些靈神在靈國主的權柄下,百家學子在鑽研自家理念時,散發出相應的念頭。


    都會被其收集起來,凝聚相應的概念,來奉養這些靈神。


    如儒家的禮製思想、墨家的非禮思想,就能為禮神提供相應的道理。


    許行所講的道理,自然也在其中。


    稷神的變化除了靈青和許行看的清晰明白,就隻有姬延有所感應外,其餘人毫無察覺。


    靈明堂中依舊堅持自家學說的一眾百家學子。


    紛紛看了看許行,又看了看排在第一位的明經堂堂丞寶座,心中若有所思。


    明經堂,明百家經典。


    若是哪一家學派當上了這明經堂的堂丞,那豈不是能夠壓下其他學派一頭?


    至少在靈國來說,定然是如此。


    穀懄


    平日裏大家自然不甚在意,這區區的小國中有什麽風頭。


    然則,現在竟然有了一位在世的聖賢加入靈明學宮,並成為了明稷堂的堂丞。


    那這意義可就大有不同了。


    且靈國不過短短一年餘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日後若是能夠吞並行將就木的邾國,哪怕隻是大半的疆土。


    也足以使得靈國一躍成為這山東之地,僅次於齊、魯兩國的大國。


    依著國君靈青的年齡和本事,想來能夠在位數十年不成問題。


    這麽長的時間內,足以使他賢名傳四野,將靈國治理的國勢強盛,名震天下。


    甚至就此參與爭霸,亦不是不可能。


    這靈國可是一個巨大的潛力股。


    遠的且不說。


    最近風傳,邾公曹孔答應了靈公,以沂南之地換回太子曹胳的要求。


    也就是說,這靈國的國土又要拓張兩倍有餘了。


    不說這樣的國土麵積,在山東之地已經能夠排得上名號了。


    驟然得了這麽多的土地,靈國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來參與治理。


    如今學宮中的國子尚未長成,除了再次舉行靈台選才外,就隻能廣招百家弟子了。


    這就是大家的機會。


    當下各家學子紛紛聯係自己的師長輩,準備先占個先機。


    尤以儒、墨兩家的弟子更甚。


    “上次慘敗,可謂是將我儒家的臉麵給丟盡了。”


    上次參與辯論的那個儒門學子對著其餘三位說道。


    他們的修為和學問,已經是儒門在靈國境內最高的了。


    “若是憑著上次的敗績,在靈公麵前肯定是比不過墨家那幾個豎子的。”


    他砰的一聲拍在麵前的案幾上,“你我幾人若不願屈居其下,就隻能灰溜溜的回去,讓人恥笑了。


    如此倒還罷了,隻怪你我等人學藝不精。


    隻是這樣一來,給師長抹黑,丟了儒門的人,你我的罪過卻是萬死莫能贖了。”


    “是極,我這就書信子奇師兄,讓他前來。


    我等顏麵事小,儒門清譽事大。”


    其餘幾人也紛紛讚同,並廣邀好友師長,要一振儒門風采,至少要壓倒墨家的幾人。


    另一邊,墨家諸生亦是如此。


    墨者與其他學派不同,乃是有領袖、有組織的學派。


    一切以首領的意見為主,靈國自然以那位辨者為首。


    他們亦是正在討論該如何行事。


    不過他們倒是沒有將與儒家的較量放在心上,畢竟懟儒家也是他們的老本行了。


    他們所看重的是如何依靠靈國的靈明學宮,來進一步拓展墨家的影響力、宣揚子墨子的思想。


    “如今山東之地的墨者大都在齊、魯兩國,為除兩國弊害而做努力。”


    那位辨者說道:“不過這兩國隻是看重我墨者的守城之術。


    以之為盾抵擋別國攻擊,然後大肆攻伐他國。


    已然與子墨子的非攻理念不合。


    而靈國國君卻重視實踐,幾次領土拓展皆是邾國啟釁戰敗之後的賠償。


    且不論貧賤、高低,具以靈台擇才,與子墨子兼愛理念頗有相合之處。


    因此我將請首領,另行開辟一支,以靈國靈明學宮為主宣揚我墨家思想。”


    “就依兄之見。”其餘人紛紛應道。


    他為靈國墨者首領,既然他做出了決定,其他人也不會反對。


    況且幾人的想法也都是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恩深義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恩深義重並收藏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