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道說道:“咱們是這方天地多出來的變故,就算有什麽意外,也算不得咱們。


    若是師伯他們是全盛時的自己,那還好說,足以算定一切變故。


    但現在,哪怕他們境界比咱們高,但卻也局限於境界、環境,而無法窺得全貌。”


    靈關道人讚同道:“正是此理,師叔能送咱們來,師父他們不會不知道,但他們能夠擋得住世界外的因素。


    而這世界內的因素,此時的師伯他們卻不一定能夠擋得住。”


    孫雨靈看了兩人一眼,說道:“那就將諸位師兄一同召來?”


    靈關道人轉頭向妙道說道:“那就有勞師弟了。”


    妙道點點頭,同身處落石部落的妙法,和神農城中的靈青心意相通。


    兩人頃刻間便明白了,妙法找來李立將事情說了。


    李立二話不說點點頭,出去安排了一下部落中的事物,便和妙法一同通過青闕來到妙道身邊。


    方一出現,便見到了從另一道門戶中走出來的靈青、朱光、田瑩三人。


    這是師兄弟留在,在這方世界首次聚首,當即見禮一番,又各自分班坐下。


    靈關道人將情況簡略的陳述一遍,又說道:“此次將諸位師弟叫來,一來是有備無患,為師叔保駕護航。


    二來,倉聖造字定然有天地異象,大家除了道清師弟外,都能從中參悟些天地道理。


    三來,這也是一場事關人族的大功德,咱們能出分力便出分力。”


    “師兄說的是!”靈青等人紛紛讚同。


    隨後眾人隨在他身後,向倉頡所在之地走去。


    軒轅城,是這方天地間有數的堅城要塞,而且因為黃帝手下能人輩出,將軒轅城規劃的井井有條。


    倉頡的職司為左史官,負責記錄部落大事記。


    原本人族都是以結繩記事,將一個念頭打在繩結內。


    想要看時,隻需將其解開,這念頭便會在人心頭浮現。


    但這樣一來,不僅記錄麻煩,查看的時候也麻煩。


    除了巫師外,就連巫師學徒都難以查看。


    最主要的是,這種方法也不好掌握。


    因此,除了一些較大的部落外,其他部落的巫,隻會記錄一些又用的信息。


    還隻能在巫之間傳播,流傳。


    這也是倉頡想要造字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靈青等人來到左史官署的時候,正看到一位身披長袍,麵似龍眼,四目如電,生有雙童的中年。


    一眼看來,靈青等人有種被看透一切的感覺。


    眼前這人正是倉頡,他指著靈青等人向靈關道人問道:“道關,這幾位是?”


    靈光道人拱手回道:“史官,這幾位是我的師弟,因傾慕您為人族作書的偉願,願意前來盡微薄之力!”


    倉頡點點頭,道:“也好,我看你們也都是修為不俗的靈巫,能夠感應結繩事記。


    你們將咱們這段時間所收集的萬物結繩,按照這個順序分門別類的在殿內擺放起來。


    以方便我來整理。”


    沒有什麽寒暄,靈關道人應下來,將倉頡手中的一個繩結接了過來。


    啪的一聲拽開,一道念頭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正是倉頡存於其中的分類方法。


    當他理解了其中方法後,那被他扥開的繩結又自發的挽成一個疙瘩。


    他遞給李立,李立看過了遞給朱光,朱光遞給靈青……


    直到田瑩也看過了,六人已經來到大殿外。


    明白了分類方法後,眾人便自發的分工起來。


    先將所有的繩結事記都歸攏到一處,然後按照倉頡所給的分類方法規劃大殿中的區域。


    再由靈青放出所有的分身,一一的查看繩結的內容,交給負責相應區域的眾人。


    他們會將這些再依照順序一一的細細劃分。


    在這個過程中,靈青將倉頡所收集的所有天地萬物規則信息一一的查看,然後與自身的理解一一對應。


    哪怕有相同之處也可以通過倉頡的角度,來對這事物產生另一種理解。


    而不同的地方,很明顯是自己理解錯誤的,便依照倉頡的理解更改。


    若是覺得難以分辨,或者明顯看到是倉頡理解有所偏差的地方。


    則另取一截繩記下不同的見解,與那繩結連在一起。


    靈關道人他們同樣也是如此,有不同的見解,也會再加一截繩結串聯起來。


    隻不過有些道理他們尚未參悟,正好趁著分類時,細細的感悟一番,將其化作自身的底蘊。


    六人也不是時時刻刻的都在工作,忙碌了一會後,便會停下來,分享各自的感悟。


    然後當得知對方見識了,自己所不曾參悟的道理時,便會按照對方的指點,將其參悟一番。


    這個過程中,靈青也很好的將自身的感悟梳理了一遍。


    同他一般的還有靈關道人。


    他所修法門,乃是以三部八景二十四神,然後一點點的細化,衍化萬千真神的法門。


    越是細化,他那作為根本的二十四神便越發的圓滿。


    而這種討論的過程,便是將某一道細化的過程。


    聽著大家闡述的內容,他自身的道,變得越發的圓融。


    李立和朱光,一個以五行五嶽真形為筋骨,以天地萬物為血肉,填充自身的盤古道體。


    一個則將萬物化丹,九轉生人,每煉一丹、每成一轉,他自身便可近道一分。


    至於孫雨靈和田瑩兩人,此時最主要的便是積累。


    有了足夠的積累,日後自然能夠從容的感悟。


    倉頡所收集的東西足以涵蓋天地萬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揀出來的。


    除了靈青等人外,陸陸續續的也有不少部落的巫,和明顯帶著玄門氣息的煉氣士加入進來。


    靈青等人並沒有太過積極的向大家認識,哪怕對方明顯是上清一脈的,亦是如此。


    靈青仍舊負責最初的分類,將繩結投入到相應的區域。


    而靈關道人他們則為這些人分出了一些區域。


    同時,在休息討論時,不會刻意的邀請他們,但他們參與進來卻也不拒絕。


    隨著人越來越多,分類的工作也就越來越快。


    天地之理或許無限,但倉頡的記錄有極限。


    哪怕每日倉頡都會送來,記錄他當日所悟的繩結。


    一月後,眾人仍是將所有的繩結都分類整齊。


    見狀,感悟未知信息越來越慢的倉頡便開始準備正是梳理信息。


    將其化作可簡化,能夠讓所有人都看懂信息載體。


    也是此時,靈青終於見到了龜靈聖母的本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恩深義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恩深義重並收藏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最新章節